驱车驶入廊坊,不出几分钟就能感受到中国房地产市场繁荣依旧。等待红灯时,一位推销员敲打着我的车窗,手里拿着一张新开发楼盘“狮子城”的小广告。第二张小广告被插到了风挡雨刷上,是“旭辉十九城邦”的,接着又有张“幸福城”的小广告插了上来。

火爆的楼市在中国可能不算罕见,毕竟过去十年中国房地产价格已经大幅攀升。然而,在距北京一小时车程的廊坊以及其他城市正在出现一种新的现象,其中隐含的风险比起早先任何情况都要大得多。2010年以来,中国政府已经试图给楼市降温,导致开发商几乎不可能从银行获得贷款。由于缺乏资金,开发商不得不放慢开发节奏。

然而廊坊房市的繁荣说明地产公司又找到了资金。开发商的资金并不是来自银行,因为监管机构对于向开发商发放的贷款依然严格控制。相反,开发商们正转而求助于中国的影子银行系统——一个由游离于正规银行部门之外的融资渠道组成的复杂网络。

影子银行在中国的繁荣,导致非银行类机构自7月以来成为与银行一样的主要信贷源头——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中国银行家、各主要评级机构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都曾对监管松散的放贷活动猛增所隐含的风险发出过警告,有些人甚至将中国当前这种状况与全球金融危机前的发达经济体相提并论。然而中国政府对此却是默许的。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在中国,绝大多数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多数都处在监管之下,而不是像有些国家那样完全脱离了监管。”

然而尽管有如此强烈的信心释放出来,监管的深度及有效性如何仍然饱受争议。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行(BoC)董事长肖钢对于影子银行的潜在危险要坦率得多。

肖钢在《中国日报》(China Daily)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某种程度上说,这基本上就是个庞氏骗局(Ponzi shcme),投资者一旦失去信心,这种击鼓传花就会停止。”

中国影子银行有着各种伪装。最基本的就是非法地下钱庄,主要分布于沿海富裕地区,向被主流银行忽略的小企业提供高息贷款。

然而中国多数影子银行是合法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规模最大者当数信托公司,一种类似于对冲基金的公司。信托公司迎合富有投资者的需求,通过放贷给高风险客户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商来确保它们允诺的高额回报率。另外,包括造船企业和大型石油公司在内的许多实业公司也把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当做一项副业。

对影子银行规模的估计依定义的不同而有巨大的差异。瑞士银行(UBS)经济学家汪涛通过对不同来源的官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判断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不小于人民币13.6万亿元(合2万亿美元),相当于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四分之一,最高可能达到人民币24.4万亿元,接近GDP的50%。

不论统计上有多困难,有一点是确定的:影子银行发展迅速。作为影子银行中的主力,信托公司第三季度末管理的资产达6.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4%,是2009年初的五倍。毕马威(KPMG)表示,今年信托业规模可能超过保险业,成为中国金融系统内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产业。

一位去年还在监管机构任职的高级商业银行家表示,影子银行提供的产品复杂度也在增加。他说:“这些产品的复杂度正开始匹敌金融危机中西方的那些产品。这些产品被设计得令监管者无法完全理解,银行无法完全理解,顾客也无法完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