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月26日为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中国官方和民间对这一颇具争议的中国开国领袖的评价多有对立。文革、伟人、旧时代、口号、集权等复杂的符号都集于一身,那么毛泽东、毛泽东主义在当下的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何有人怀念毛泽东而有人完全否定,在这一问题上,每一个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都有发言权。本文为一名曾经在少年时代接受系统教育,萌生对毛的无比崇拜而后深刻反思的八零后媒体人所撰写,FT中文网刊发希望能推动公众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毛主席就要回来了!”

“毛主席就要回来了!”

大约一年前,我在济南英雄山“胜利”纪念雕塑旁,听到采访对象杨建国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伴着寒冬飘落的雪花,几个衣衫破旧的中老年听众大声笑着,他们胸前佩戴着毛泽东像章,却对这样的结论十分不屑。

翻过埋葬着中共内战阵亡将士的小丘,在英雄山南麓赤霞广场,毛的塑像于1997年被当局由倒闭了的国营工厂搬迁至此,继而成了在改革中失势的一代济南市民怀念过去的“哭墙”。

当局对这里的管制若即若离,每一年毛的冥诞,塑像所在的广场上总会聚集大量来自全省各地拥护毛泽东主义的人,他们在这里聚会,欢唱,悼念,有时亦会愤懑、咒骂甚至歇斯底里的哭号。警察混迹在集会的人群中,他们与这些普通市民有着部分契合的情感基础,尽管如此,某些行为仍然受到禁止,比如散发集资印刷的毛主义宣传品,这代表着官方意志——一切映射当下问题的行为无论左右皆不可取。

在我加入的若干毛主义信仰QQ群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拥趸本想借120周年这一契机举办众多纪念活动,然而情况急转直下,当局在十二月初逐渐收紧尺度,很多精心准备的集会泡了汤。普通中国人并不缺乏参与政治的热情,即使在政治体制改革趋于停顿的年月。互联网成为愈发有效的交流工具,据信仰毛泽东主义的济南市民杨建国称,他的主要知识来源是毛选和互联网,在毛泽东主义日渐式微的今日中国,他仍坚持在自己的“论坛”中每天宣传毛泽东思想。

时至今日,毛的拥护者们仍然无处不在,在各种各样的互联网社区、论坛甚至新闻评论版块,毛泽东的支持者们一直用激烈的表达维护着他们心中神圣的偶像——尽管他们被反对派嘲笑为被时代淘汰的渣滓。失意者怀念公有制,怀念“平等”的分配制度,怀念那时的社会保障体系,甚至怀念自己可以对领导“提意见”……在我去往济南采访之前的十一月,一位中央党校教授在接受我关于十八大话题的采访中掷地有声:“那些怀念过去、怀念文革的人都是‘王八蛋’!”面对镜头,他神情坚定,目光如炽。

毛泽东主义是否将回归这个国度,在十八大闭幕后的一年中,不同中国人的答案不尽相同。

2013年4月,我在河南省淮阳县采访当地“民主中小学”校长夏祖海——一位据信是坚定的毛主义信仰者时曾真切感受到他的迷惘,在学校教室的墙壁上,毛与老子、释迦穆尼的画像被他并列摆放,理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已经成了佛”。夏祖海校长回避我一切关于评价本届政府的话题,因为“斗争太激烈”,而他“不想失去这块传播毛泽东思想的净土”。在夏祖海为数不多的囊括了智障、多动症、先心病患儿的学生书桌上,“乌有之乡”免费派发的歌谱引人注目,一本如毛泽东语录般大小的册子里,充满了赞扬薄熙来,抨击普世价值的儿歌以及改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