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中国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指出,中国改革已到攻坚期。在同一场合,财政部长谢旭人着重阐述了,以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为重点的税收制度改革问题。

中国经济增速正在下滑。国家能源局的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12年1到2月中国用电量仅增长6.7%。中国现在利率和存准率均处于高位,有放松银根拉动经济增长的余地。决策者却必须考虑宽松货币政策的副作用:通胀压力,房地产价格,银行资产膨胀后的坏账风险等。

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下调GDP增长目标,注重结构调整的思路来看,财政政策有望在新一轮应对经济下滑的宏观调控中发挥更大作用。这对于纠正中国近20年来经济增长方式中的失衡,十分重要。财政政策调整的关键,在作者看来,在于推进税制改革,终结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

财政政策的作用不可小视。去年,中国财政收入已经超过10万亿元。这首先应当归功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但在既有的政策环境下,财政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连年上升,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如上图所示,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下降的。从80年代初的25%左右,一路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10%上下。此后,这一趋势反转。到2011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回升到20%左右。过去20年,中国的税制基本稳定,主要税种的税率均未上涨(关税、企业所得税率还有下调)。为什么财政收入增幅持续超过实体经济增幅?

趋势变化的转折点在1995年前后。决定性的事件是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时任副总理)主持的分税制改革。这一改革的关键是,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从此,中国的税收被划为“地税”和“国税”,收入在中央的地方财政之间按比例分享。此次改革形成的税制基本沿用至今。

分税制改革对税收的分配效果,实质上是加强中央财政,削弱地方财政。中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比例是三比一。然而,地方政府在官员政绩压力之下,必须充实“钱包”,来上马各项工程。这其中有华而不实的政绩项目,如楼堂馆所;也有实实在在的利民工程,如大都市的地铁。

对地方政府而言,钱从哪来?税制是改变不了的。最好的出路就是卖地。而且房价越高的城市,出让土地的地价也越高,地方政府越有实力把财政的盘子做大,政绩做多。此外,房地产交易产生的税费也属于地方财政收入。

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多年来不断攀升,从2001年的16.6%上升到2010年的76%。2011年,房地产市场在“史上最严”的调控压力下,土地出让金仍然高达2.94万亿,占了全国财政收入近三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中国税率不增,财政收入的比重却连年增长(房价亦如是)。“土地财政”真可谓名不虚传。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地方政府却一再冲动,变相放松“限购令”,希望复苏房地产市场。今年1月,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锐减六成,而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基本上不再新增贷款,地方财政的压力可见一斑。

房地产市场和地方债务被公认为是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隐患。从根本上化解其中的风险,应该从改革税制,重新划分中央、地方政府预算的权责做起,使地方政府拥有稳定的财源,终结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1994年分税制改革,有当时的历史条件。中央政府需要资金投资全国性基础设施,并加大转移支付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不得不实行强干弱枝的税收改革。但此一时,彼一时,改革这一体制确立18年来形成的弊端已成为当务之急。

税制改革的另一个目标应该是,通过遏制土地财政,使财政收入占经济的比重稳定下来。虽然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逐级“签字”、“盖章”分配的预算,难免给腐败留下空间。

本次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中央政府提交的预算案表决结果为,2291票赞成,438票反对,131票弃权。反对和弃权票均为历年来最多。税制改革的攻坚战不该再等了。

联系作者:zheng.wu@ft.com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