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梦鹤回到家,发现一屋子人都死了。如今,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一座按照哈梦鹤家旧屋复制的模型,模型上方小小的电视机屏幕上,这位蓄须的老人正在回忆当年的情景。那是1937年,当时南京还是中国的首都,老人还是个少年;男孩回到家,等待他的是多位亲人和房客一家的尸体,他们被当时占领南京的侵华日军枪杀、奸杀或用刺刀刺死。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展览,展现了隐藏在中日关系深处的伤痛。
数十年来,中共的民族主义宣传让中国人一直对日军侵华历史和暴行保持着鲜明的记忆,这种记忆导致了中国人对日本发自内心的厌恶。
最近,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Diaoyu Islands,日本称尖阁诸岛(Senkaku Islands))的争端不断升级,可能引发另一轮反日风潮。钓鱼岛是一个很小的群岛,目前由日本控制,而中国也宣称对其拥有主权。
上个月,在中国十几个城市,数千民众走上街头举行反日抗议。一些日本车在抗议中被砸。
日本政府宣布将把上述群岛中的几个岛屿收归国有之后,北京一些抗议者本周二在日本驻华大使馆门前集会。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广州也出现了类似的抗议活动,另外,在吸引了大量日本投资的海滨城市威海,约200人举行了反日示威。
中国各大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群情激奋,网民们争相发泄对日本的愤怒。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旗下的民族主义者聚集的论坛——强国论坛上有人发帖:“干掉小日本!!!”
然而,一些中国年轻人似乎越来越能够接受与日本保持正常、甚至友好的关系,而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增加。
来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的大多是年轻人,通常是结伴而来的大学生,或年轻家庭。参观者看上去对那段历史感到好奇,并对展示日军当年暴行的证据感到震惊,然而,他们也愿意接受纪念馆传达的和平、友好的思想。“我不仇日。”陕西小伙韩忠说,“我们来参观是因为这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像这样的事情绝不会重演,因为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这名31岁的青年是上周来参观的。
中国学者们表示,这种更有主见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源于中日两国政府努力构建更富有建设性的关系。中共在抗击侵华日军和解放中国方面有功劳,这部分构成了其执政的合法性。不过,中共一直对中日文化交流和民间互访持支持态度。
但中国年轻人对日本态度的转变,也是因为他们的视角更加国际化了。“与20年前人们对抗日战争还记忆犹深时相比,如今的反日情绪不是很强烈,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北京外国语大学(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从事日本研究的教授周维宏说,“原因在于,中国有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这些人能够接触到外国的东西,因此增加了对国际事务的了解。如今的人们更理性。”
一些学者还说,尽管中国的教科书对日本仍多有贬损,但普通人对这类说法并不能感同身受。在中国,日语是学习人数第二多的外国语。
上海学生Kelly He上周来到南京。看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陈列的从万人坑中取出的人骨,Kelly一下子说不出话来。“这太可怕了。”她说,“但真正可怕之处不在于日本人屠杀中国人,而在于人类自相残杀。”
赵添琦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