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在2013年的大幅贬值,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事件。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78大幅走贬至91附近,贬值的幅度已经超过了15%。而在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后,日本央行再度的大幅量化宽松也已经开闸,市场也开始预期,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将进一步贬值。

同时,日本多位高官在不同场合表示,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即使到了100-110,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似乎意味着日元的贬值之路仍将持续较长的时间。

当然,全球金融市场内的风险偏好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日元的大幅走软。作为避险货币之一,日元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走强被大面积抛售,并不让人意外,但日本政府和央行在这个时候“火上浇油”,才助推了日元的贬值大潮。如果日元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过度弱势,但却无法有效在短期内提振日本经济,那么对于全球尤其是亚洲经济来说,将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简单的经济学道理可以推出,日本国内的大规模量化宽松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带动整体经济的成长;同时,日元的大幅度贬值有利于增强日本的出口竞争力,并通过贸易顺差的增加来实现日本经济的复苏。但事实并不是想像中如此简单和美好。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量化宽松对于日本经济存在明显的刺激作用的话,那么该政策早就应该见效了,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以来,日本央行已经进行了不下20次的量化宽松政策,且规模越来越庞大。日本经济停滞的痼疾在于其扭曲的经济结构和老龄化的人口结构,而非货币政策,这也已经成为共识。而日本政治家们为了寻求国内的政治支持,对于结构性改革往往知难而退,而将量化宽松奉为良药,结果造成了日本国内的资金泛滥,没有效益的财政政策造成政府债台高筑,而经济增速和通胀却没有任何上升迹象。这已经表明日本经济已经病入膏肓,通过传统的货币刺激手段已经无力支撑经济发展。因此,安倍推崇的再度大规模量化宽松,其未来也必将无功而返,甚至可能提早引爆日本的国债违约的定时炸弹。

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贸易,但贸易占GDP的比重并不大。同时,由于日本的出口也依赖进口,因此贸易顺差并不大,对于整体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已远远比不上其经济起飞时的水平。事实上,日本的贸易逆差也是在近年才出现,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日本也基本保持着一定规模的贸易顺差,而当时的日元却在不断升值,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表明汇率可能并不是决定日本出口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综合这些因素来看,日元的大幅度贬值并不能拯救日本经济,但却可能为新一轮“货币战争”推波助澜,对于同处于亚洲的中国和其他经济体来说,日本和日元的一举一动也将牵动人心。

尽管日元贬值可能无法解救日本出口,但却可能引发周边经济体的恐慌性货币贬值,与日本产品同质性最强的韩国和台湾将首当其冲。这对于受到升值压力的人民币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如果允许人民币升值,那么中国的出口行业将面临困难,而如果过度干预汇率,可能会导致国内流动性的大幅宽松,引发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在中国经济重新开始上升周期的当口,美欧仍在高举量化宽松大旗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资产泡沫可能被进一步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