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给出了“以邻为壑”(beggar-my-neighbour)政策的经典定义。鉴于目前日本及其他富有经济体正在实行的政策,我们很有必要再次探讨一下这种政策。
罗宾逊辩称,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出口相对于进口的蓄意增加会带来更多的就业。除了最初的就业增加之外,新获就业员工的支出会带来二次增加。但正如她指出的那样,问题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出口增加会导致其他国家出口下滑。充其量,“这只会让整个世界的就业水平不受影响”,甚至可能减少。
罗宾逊对于可能后果的解释也值得我们回忆。她写道,“一旦一国以牺牲其他国家为代价成功扩大贸易盈余,其他国家就会报复”,同时国际贸易占全球经济活动的比例会下滑。“政治、战略和情感因素会火上浇油,经济民族主义的大火会越烧越旺。”
她对比阐述了房产投资所带来的国内就业扩大。这会“给整个世界带来就业的净增长”。如今,我们可以用任何纯粹的国内需求刺激代替“房产投资”。在我看来,平衡预算教条(它抑制了这种刺激)的持续存在,是“以邻为壑”政策吸引力长存的原因之一。
与过去几十年无人问津的数学文献相比,上世纪30年代的文章继续保持着现实意义,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在最初的文章中,罗宾逊列出了4种“以邻为壑”的武器:官方蓄意的汇率贬值、减薪、出口补贴和进口限制。蓄意的汇率贬值现在最需要密切关注。不消说,所有这些工具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欧盟(EU)和其他国际组织所禁止的。但这些禁令是否行之有效呢?
确定这一点的难度在于,多数促进就业的政策都是纯粹国内刺激和出口促进政策的结合。阻止英国首相访问发展中国家推销英国产品的做法,将是无礼的。
新一届日本政府推出的国内增长计划,引起了对“以邻为壑”问题更严肃的关注。我的第一反应是为此喝彩。日本是G7国家除美国之外第一个摈弃沉闷的紧缩教条、采取措施促进国内增长的国家。日本需要、也有能力开展国内增长计划。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仍远低于2007年的峰值水平,平均物价在峰值时期过后一直在下跌——即负通胀。
日本新增长计划中的最重要一点,或许是新推出的大型财政刺激计划,该计划旨在推动实现本财年2.3%的政府经济增长目标。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多多少少要承担起提供资金的责任。
德国领导人立即指责日本的计划是以邻为壑的政策。真是这样吗?日本的计划还在制定中。它的核心似乎是将年通胀目标从1%——该国已经明显跌破这一水平——提高至2%。这并不是我理想中的凯恩斯主义刺激方式,因为对就业和通胀的权衡取舍本质上是暂时的。但如果以此能够在政治上切实可行地推行扩张性更强的货币政策,那就顺其自然吧。
该计划引起国际争议的一点是日元贬值——日元汇率在2011年触顶后一直呈下降态势。这本身并不可悲。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表示,日元兑美元名义汇率正在接近其历史均值,实际汇率则远高于危机前的峰值。德国的担心可能最终来自特定的问题:日元竞争力增强将威胁到德国对中国的出口。
然而,日本政府仍需保证日元贬值计划不过界。日本政府公开希望日本央行购买海外债券,防止日元汇率反弹,这是需要高度关注的一点,尽管该方案的危害程度,可能不及中国使用巨大的潜在国际收支盈余买下发展中国家的大量资产。国际经济太过脆弱,已经承受不起汇率战争。
译者/何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