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日)
徐达内
一、铁证如山?
在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商报的头版都已经找不到飙车案的相关标题了,晶报也把《侯某某驾车视频照击破“女性驾驶说”》放进了今日内版,并转向推介本地官员的最新指示:“要用‘5•26飙车案’作为典型案件提高市民安全意识,让醉驾、飙车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不过,也还有相当数量的围观者不肯散去,他们嘲笑那些就此认可深圳警方口径的人们太过天真,并举出那些尚未得到解答的疑点。于是,深圳晚报再做一次努力,在封面放上一幅带血的方向盘剪影,宣布独家对话专案组交警,以描述《通往真相108小时》。
这组通版文章从5月26日事发后的“电话铃声凌晨响起”开篇,到“舆论风暴迅速袭来”、“质疑声音铺天盖地”,一直记录到29日的“完整证据链形成”。在三场发布会中担任新闻发言人的徐炜在文中表达信心,“也许正是这种压力,鞭策我们不分昼夜工作,努力工作,搜集整理的证据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翔实,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一条证据链。我们要做成铁案!”
当深圳晚报的记者问到,“在最后一次通报会后,公众对交警给出的答案基本上是心服口服,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时,徐副局长的感触是“把掌握到的最新鲜的证据告诉大家”:“有不少刚取得的视频、鉴定结果,我们自己都没看过,直接在通报会上向媒体公开。这么做,就是想通过媒体告诉公众,我们没什么需要隐瞒的,对于此案,只要不涉及他人隐私,什么都可以公开透明。”
没有得到专访机会的南方都市报记者们不一定完全认可公开透明。在信源和主动权已然被人夺走后,这份大本营位于省会广州的畅销报纸抱怨“铁证如山何必遮遮掩掩”,“昨天这样的一次关键发布,到场的仅三四家深圳本地媒体,此前一直关注事件进展的多家媒体记者表示,没有收到此次发布会的信息。”并在深圳读本中总结《“顶包”疑云背后的质疑与释疑》,在用“耐人寻味”来形容昨天下午深圳警方临时突然发布跑车经过滨海大道被车牌自动识别系统抓拍照片之后,记者王莹引用对本报未获通知到场的评论:“‘追问不能停止,媒体的监督也不能停止。’在南都深圳读本的官方微博评论中,有网友这样表达自己的希望。”
不过,这家以调查特稿见长的报纸也已决定收敛疑虑,特派记者已经从广西发回了《侯培庆的生死时速》,由那个自称11年未见过儿子的老父亲回忆往事。文章描绘这个因为改车手艺高超而获老板赏识的打工仔肖像:“他在846条微博中,关注过城管打小贩之类的市井小事;也踩过卷入风波的红十字会几脚;他痛恨强拆、抱怨高楼价;针对黄岩岛事件发表过爱国言论……但在酒精+跑车的刺激下,这个来自广西、平常老实的年轻人,却在午夜变身为一个危险的飙车族。”
就算是这个午夜变身故事,也并不一定就能说服仍然对“农民工逆袭”打死不信的人们。也的确如南都所言,余波未平,“坊间有关这场车祸案是否存在‘顶包’说的疑云,并未完全褪去。一些自称目击到车祸现场的网友在‘爆料’中称,看到开车者是一位女性,而即便在警方不断出具的证据面前,不少网友仍然坚持:一定存在顶包。”
虽然已经感召了一些当初“错怪”深圳警方的围观者表达歉疚,但央视评论员王志安如今也承认“质疑公权错了也无须向政府道歉”,在来到深圳实地调查后,他开始在微博上转向私权保护:“当媒体质疑车主时,车主不得不当面脱衣自证”为证,指责“人们寻求‘正义’的方式总是这么赤裸裸,却看不到这赤裸裸背后的暴戾之气”。不过,他立刻又看见了那些“无法说服的公众”,以及那句百试不爽的绝问:“中国政府什么时候为文革这样的事情道过歉?凭什么要人民道歉?”
二、儿童节和“儿童劫”
多数围观者毕竟已散,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他们调整好心情,最高领袖胡锦涛在央视新闻里与孩子们玩击鼓传花,邓飞在呼吁亲友参与百度免费午餐公益活动,薛蛮子则用微博响应“废除嫖宿幼女罪”的呼声。
时评家们也在今天选择祝福孩子,反思自己,新华社探索“谁在制造孤僻的‘电子娃娃’”,轻唤一句“孩子,你慢慢来”;人民日报将目光投向农村留守儿童,希望乡村“野草莓”也能有春天;凤凰网提前一天就用专题表达了对孤独症患儿的关切;新京报告诫自有“病根”的大人,“给孩子种下美好和善意的‘种子’;东方早报评论员期待着“让中国回归童真”;重庆时报更是前所未有地将所有版面变为手绘漫画,由幾米与学生们共同写下诗句“我醒来,陪你做快乐的梦”。
叙利亚胡拉镇的那50名儿童没能过上2012年的这个儿童节,在一周前的袭击事件中,他们丧身战火。这个西亚国家的局势变幻也自此成为门户网站头条的常客,从13国驱逐叙利亚大使到伊朗将军称德黑兰已出兵帮助巴沙尔•阿萨德政权镇压叛军。
对官方外交政策常怀异议的人们又在预测“阿拉伯之春”重演的可能性,讽刺这些“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终不会有好下场。不过,中国外交部显然没准备认可这类“民意”,在“对叙残害儿童事件予以最强烈谴责”的发言人口径基调下,继央视节目中出现“栽赃”分析后,人民日报昨天把话说得更明:“在此敏感时刻,叙政府更没必要刻意滋事,给国际社会提供把柄。从这一意义上说,叙政府嫌疑最小。相反,倒是那些不希望叙政局稳定(尤其是不愿意巴沙尔留职),可以从中浑水摸鱼的势力,制造这种事件的嫌疑更大些。”
继5月28日强调“唯联合国有权确认叙惨案元凶”后,环球时报又在30日指责“西方才是叙乱局的主要责任方”,为俄中在国际社会中对抗欧美而助阵:“西方舆论会因此攻击莫斯科和北京,但让它们攻击好了,俄中本来就没指望它们赞扬。然而历史会证明,俄中的做法无愧于叙利亚人民,也无愧于国际社会对和平说出来的以及没有说出来的向往。”
而就在新京报发表《“胡拉惨案”使“叙利亚模式”破产》的分析、由外交学院教授宫少朋预测美国实际上可能青睐“利比亚模式”的同时,今日凌晨,人民网又发出来自大马士革的记者报道《叙利亚官方称胡拉案死者因拒绝反政府被害》:“所有在袭击中的死者都是支持政府的人,恐怖分子要求他们上街拿起武器,加入反政府示威,遭拒绝后向他们下了毒手。”
三、相煎何太急
胡锡进兑现了自己的网上承诺,在今天的社评中呼吁“中国经济转型的决心需要很坚定”,或由作者分析香格里拉亚洲安全会议成不了中国的“鸿门宴”——看热闹的人们期待的对中国青年报的反击没能变为白纸黑字。
其实,这位环球时报总编辑非常看重曹林那篇对自家指名道姓的批判,在遭遇了超过十家报纸、门户网站刊文围攻后,他唯独叹息中国青年报“相煎何太急”,因为“我相信中青报的人都懂得环球时报这些年开拓之艰难。”
不过,昨天午后,连这条微博,胡锡进也已删除,改为连续五次解释那篇引发巨大争议的社评“中心思想”究竟为何:“环球时报从未用过‘适度腐败’这个词……中国是复杂的国家,这是我和环球时报对中国的基本认识。有些事你眼看着是好的,但你发现学到它用上它,却很艰难……拿着放大镜读环球时报文章的方式不应被鼓励……由作者之外的人宣布文章有另一个中心思想,中国舆论界鼓励这种做法绝对是开历史的倒车。”
这位总编辑还主动宣布自己阻止了下属试图在报纸上使用个人名义反驳曹林的举动,因为他“支持并鼓励争鸣,但反对媒体之间相互攻击。”
所以,虽然一旁的新快报已经把这场罕见的媒体论战呈现给读者,但后续争鸣还是从中共中央机关报子报和团中央机关报的版面上降至网络空间。作为环球时报评论负责人之一,王文指责曹林“全面污名化”本报社评,“大有文革斗争之风”,嘲笑这些“公知”不过是在做反腐表演,文末更强调,“其实,曹林等人未必真的不懂,只是他们喜欢在舆论上装。”
对手同样摩拳擦掌,一气写到子夜一时,4000余字。在这篇署名“保守的曹林”的长微博《尊重民众反腐要求,拒绝反腐空喊口号》中,这位中国青年报评论员首先就表达了对胡锡进制止王文发表文章的不屑,更指“背离了报纸不相互攻击的行业道德”之说是“狡诈的概念偷换、狭隘的媒体观”:“长期以来,中国新闻界有一条不成文的陋习,就是媒体间不相互批评……对此,我是很鄙夷的,我所供职的媒体,也是不认同的。中青报日常的舆论监督报道,不仅会指向腐败的公权力,也会指向同行的一些败类,指向业内的一些丑恶现象。”
而后,曹林更为自己那句“宽容腐败论”的概括辩解,“贵报的社论也常会对外媒的观点进行提炼和总结,比如总结这种媒体提出‘中国威胁论’,那种媒体提出‘中国崩溃论’。这种提炼,有什么值得你大惊小怪的”,更强调“你们的文章中没有出现宽容和适度的字眼,但你们的很多论点都极其危险地向贪官传送着秋波,向官员传送着暧昧的暗示。”
“退一万步讲,即使民主不能反腐,但民主也是必须的”--曹林在自己的博客中为自己这句话加粗,他指责王文“现实主义的睿智模样”其实是“居高临下的高位感和对民众的俯视感”:“这已经不是一个党报一发声民众就会惟惟诺诺的时代,这是一个民众权利意识不断彰显的民权时代!”
文末,是对自己前一日评论主旨的重申,“改革没有回头路,反腐没有终南径,制度和民主是无法回避的。”而后,他更明确宣布自己与胡锡进、王文的分歧“不可调和”,因为“这种分歧,不仅仅是表面的理念之争、路线之争。”
站在曹林这一边的还有另外一些“公知”,比如五岳散人。这位民间意见领袖今天也得以在齐鲁晚报上刊文《主张容忍腐败是一种倒退》,公开批评环球时报那篇社评是“妖言”:“主张这种容忍腐败的论调更为险恶的用心在于,这是曲线要求老百姓做顺民……这种言论并非是容忍腐败,而是打算在精神上使我们的国家倒退、公民意识钝化。”
腾讯也再接再厉,用评论头条位置推荐单士兵的助威,《反腐败就应该是“零容忍”》。文中正以检察日报昨日所报山东德州市民政局原局长刘治温自辩为例,强调“贪官眼里可以‘适度容忍’的腐败,完全就是民生利益难以承受之重”:“任何国家不能‘根治’腐败,也许是一种客观现实,但在主观上,还是不该认同有什么‘民众允许的程度’。古语说,‘求其上则得其中,求其中则得其下,求其下则无所得’...这种论调,涉嫌为一些贪官心中那种‘适度容忍腐败’进行背书,也给一些贪腐失范的权力创造更多利益掠夺的舆论空间。”
这家直接导致论战的门户网站还自推专题加深阐述,分析“民主为何治不了印度的腐败”:“最近,腐败治理问题又再次引发大家的热议。其中一个讨论方向是,菲律宾、印尼、印度等民主国家的腐败极其严重,所以民主治不了腐败。”编辑们给出的结语是,“印度社会腐败横行,好在媒体、公民组织都勇于揭发这些丑恶现象。而一些分析也认为,经过2010、2011年的‘腐败丑闻大爆发’后,人民普遍比以前愤怒,因此,印度的反腐情况会好很多。”
与此同时,昨天就已表明立场的第一财经日报、成都商报、大河报,今天也同样再喊一声,“不管是党纪国法,还是社会各界,对于腐败都是零容忍,贪官就请不必再按潜规则来为自己辩护了。”凤凰网则趁热打铁,把张维迎那句“如果取消政府审批,中国的GDP会增加30%,政府腐败会减少50%”总结为专题《吻增长下腐败难适度》。
这些盟军中,甚至还有一个“御前带刀护卫”——新华网。昨天午前,这家新华社下属门户即已转发来自红网的《“允许腐败”是误国之论》,宣布“尽管你加上了‘适度’、‘攻坚战’、‘综合发展’之类的言词,依然掩饰不了‘允许腐败’的主旨”——这显然不能解释为如同环球网昨天“乌龙转载”一样的自动抓取结果,因为到了昨晚18时许,认证为“新华网地方联播频道官方微博”的新华微观中国账号,已经公开推荐此文,质问“环球时报想干吗?”
也不能说胡锡进和王文就没有支持者。他们在网络上批评那些媒体围攻是拉帮结派、反问中国青年报记者是否有过收取“红包”这样的腐败行为,而且,今天又迎来了北京日报出版“七日谈”的日子。
虽然没能阻止属下新京报今天那篇评论,但这份首都市委机关报至少可以用自家版面强调“有必要追问西方媒体的‘新闻真相’”、分析“豪车肇事为何舆论只围着‘顶包’转”,更不用说拿头条再度宣讲《坚持实事求是是推动改革发展的保证》。在以习近平最新讲话为引后,文章告诫那些“从主观想象出发,从书本教条出发,沉迷于各种空谈和争论”的专家学者,“很多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靠进一步发展来解决,而不是停下来空对空争论一番再上路。”
文末,媒体的角色也再一次被梅宁华社长所强调:“媒体也有必要多去做一些弥合分歧、化解对立的工作,引导人们科学理性地对待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对于我们发展中提出的口号、目标和具体工作,媒体的各种报道和舆论监督,都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决不做不切实际的歪曲解读和恶意炒作。在坚持实事求是这一点上,媒体应该传递‘正能量’。”
四、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非你莫属>非谁莫属?》http://t.cn/zOguZRi
中国青年报《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 http://t.cn/zOgu4lP
东方早报《深圳土地改革的路线图意义》http://t.cn/zOg1HCU
21世纪经济报道《温情地对待民间社会》 http://t.cn/zOgB5K5
长江日报《不能因质量管理问题否定高铁发展》 http://t.cn/zOgBSiv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本文编辑刘波bo.liu@ftchinese.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