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9日)

一、赞美与诋毁

新浪腾讯从昨晚到今晨一直把《田管中心:未强迫刘翔出赛,受伤系意外》的声明放在首页头条,副主任冯树勇强调“赛前刘翔充满信心,认为预赛是没有问题的。他自己本身也没有意识到会有这么严重的问题产生”;大河报沿用体坛周报请来的微表情专家分析,推测刘翔起跑前那一笑“不是一个完美的真笑”,但最后那一跨“不能确定是为了踢栏而进行的故意行为”;冬日娜在央视直播中声称刘翔赛后给父亲发去短信:“请父母放心,我这次手术之后肯定比之前更强……我尽力了,可是我不想以这种方式感动大家”;新华社体育部在凌晨针对110米栏卫冕冠军罗伯斯在决赛中同样伤退发出微博短评:“相信看到今天罗伯斯遭遇的我们,会对刘翔的遭遇更同情,更理解”——然而,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所以,听到类似“我还会回来的!因为栏还在那里,我就要跨过去!”的誓言,讨厌他的人只会再骂一声“回来继续演吗?”

只是,那些刘翔崇拜者难免要奇怪,为什么他只是难得失败,甚至在不到两个月前还创出年度最好成绩,现在却有那么多声音从四面八方冒出来,说他“演戏”?

或许也怪不得敌人不肯原谅。2008年退赛以来,对刘翔的不满日益滋长,虽然还称不上主流,但确是一种无法忽视的情绪。而当他4年后摔倒在“同一条河流”里,这种“蹊跷”就连一些曾经为他欢呼的观众也难免开始狐疑。尽管忠心“粉丝”仍然在为偶像遭遇的“诋毁”眼眶通红,但这确实远远称不上一个体面的谢幕。

刘翔多少是在为“父亲”偿还代价。作为“国家的儿子”,他付出了青春和形象,收获了荣誉与金钱。可是,在两度折翼后,他就被异议者握住了阿喀琉斯之踵,与“万恶的举国体制”钉在一起,作为傀儡示众。陪绑的是“品牌帝国主义”,伊利、耐克,或者可口可乐。

天使,还是魔鬼;偶像,还是傀儡;飞人,还是戏子——事实证明,在刘翔面前,之前那些奥运话题都只不过像是预习,只有这个纠缠四年的心结,才能最终检验中国人的英雄观和金牌观。正如成都商报所言:“刘翔的退赛不是对他体育精神的考验,而是对全中国人民体育精神的反思。”

所以,虽然又过了一夜,中国媒体奥运报道的头号主角仍然是这个只在伦敦比赛了一两秒钟的败将。

既然是“国家的儿子”,那么就确实没人能比他更有资格享受最高喉舌这样的待遇了,伤退后的表现甚至增加了砝码:除了把《刘翔赛场表现彰显奥林匹克精神,刘延东致电亲切慰问鼓励》放在特刊头条,人民日报还为他在头版发表评论《拼搏展示着中国价值追求》,声称在网络评论中“理解和宽慰成为最浓重的色调”,宣布“已经尽力了”的刘翔“能感受到祖国的期待与包容”。

显然,在一些媒体心中,那种事先设定“表演”选项从而得出多数人认定“戏子”的网络调查缺乏科学性。南方都市报除了摘录新华社那段《每个飞翔的梦想,都会被铭记》,还编译来自美国纽约时报的观感《拼得到金牌,享不到乐趣》:“相比起4年前刘翔伤退时面临的愤怒和责怪情绪,这次中国国内大部分民众基本都给予了这位昔日飞人一致的理解和支持。他们通过互联网传达着对刘翔的惋惜和祝福,粉丝们依然坚定地表示刘翔依然是这个国家的英雄”;齐鲁晚报用一整版感叹《谁说人心刻薄,刘翔退赛网友理解》,编辑们摘录一条又一条向飞人致意的评论,比如“刘翔也不是我亲戚,但是他已经累了,安心退役吧,好好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