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4日)
一、7万亿
“4万亿”似乎又来了,这次由地方政府出面主导。
继中国证券报声称“地方新一轮投资密集出台,50天已达7万亿投资”后,更有权威背景的新华社昨亦发稿,在罗列“贵州,3万亿;重庆,1.5万亿;广东,1万亿;山西,1万亿;湖南长沙,8300亿”的数据后,宣布:“7月以来,中国各地政府频繁发布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投资版图迅速升级,投资热潮方兴未艾……人们将此轮地方投资热潮称为升级版的‘4万亿’。”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环境下,投资依然是目前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地方密集频繁加大投资,一方面刺激着经济发展的兴奋点,另一方面也令人心生忧虑:大规模投资如何‘保量’又‘保质’?地方政府能否成为稳增长与调结构的生力军?”——在面对疑问时,新华社强调:“尽管对‘稳增长’表示认可,经济学者也普遍认为,中国政府仍需切实防止‘稳增长’举措演变成地方政府的盲目投资、加剧经济风险。”
更多担忧在未被列举入新“4万亿”名单的地方媒体上体现。比如湖北武汉的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今已发表社评《从地方投资热看“稳增长”》,对“‘稳增长’会不会成为政府投资的‘尚方宝剑’”提出担忧:“地方投资热潮引起关注,还有一个原因,它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在许多国家,这类重大公共事务的相关决定,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不仅时间可能拖得很长,过程也可能极为繁琐,政府怎么找钱、怎么花钱,不是一件轻松事。”
但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昨天下午就已经劝各位不必太紧张,因为“地方版4万亿只是个传说”。根据这篇发表在搜狐财经频道的评论,“这些地方政府公布的数据,很多是之前就已经计划的……毕竟2011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31万亿,在十二五规划的2015年很有可能超过50万亿。在这么大的一个投资规模中,地方政府提出7万亿,即使更高并不会对整个投资规模产生很大的影响,”
更何况,“这些地方政府的投资计划很多没有明确投资年限;地方政府强调是社会投资并非是政府主导的投资;地方政府的投资要落地,还受中央政府很多调控的制约”——所以,易鹏的推断是:“由于有了上次4万亿刺激的经验,中央政府在本次经济下行中,不太可能采取大规模的投资计划。有了这个基本判断后,地方政府想单方面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可能性不太大。”
在有1万亿计划的广东,《南方都市报》也已表达“喜忧参半”:“喜的是可以提振信心,忧的则是会否演变成新一轮的投资竞赛。”根据这篇《政府主导投资稳经济难消后顾之忧》的思路,“与其再走政府主导投资这一条路,不如加快结构性减税、反垄断等一系列改革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为贡献60%GDP的中小企创造发展条件,落实中央多次强调的将资源向民间资本开放,以无后顾之忧的方式把经济稳住。”
这与版面上方的另一篇社论堪称完美搭配——《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刺激经济非唯一目的》。在昨天用头版头条通报了“国务院批准广东行政审批改革先行先试”后,今晨该报评估其间意义:“很显然,在目前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中央的此番清理行政审批项目之举,主要的目的在于激发民间资本,刺激实体经济的长足发展……然而,仅仅这样理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目的’的改革也容易被当成‘手段’。就根本目的而言,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在于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并最终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打造一个自由交易、监管到位的社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