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现灰黄

晶报真的把“沙逼北京”这样的刻薄微博做成了白纸黑字的大标题,并以社论预测“‘治霾’很可能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号提案”;都市快报则在《北京天空灰白转土黄,雾霾未走沙尘又来》中引用央视气象主持人的纠结:“如果不刮风,就会有雾霾;如果刮起风,就会有沙尘。两害相权……都不轻”。

用“再创灰黄”来形容昨天这个有雾有霾还有沙的三重气象,再合适不过了。潇湘晨报即在封面放上新华社发布的一张北京灰黄街景,以“风•霾•沙”三字点睛,并辅以《雾霾还未散,PM2.5拟命名为“细颗粒物”》的报道——而其社评《规范PM2.5中文名称确有必要》也是今日媒体中的少数派。

大多数就此发言的评论员都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家倾向于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不以为然。华西都市报《“PM2.5命名”价值有限》尚属客气,自有新京报《给PM2.5起中文名,不合时宜》嗤之以鼻,重庆晨报社评《治理PM2.5比给它起名更迫切》更是援引@人民日报那句“起个好听的名字,就能治得了它吗?”,声称这代表了大多数网友的声音:“叫不叫PM2.5它对人体的毒害都存在着,当务之急还是集中精力研究怎么解决问题,区区一个改名字的举措显然转移不了大众的注意力,更无法消除公众对空气质量问题的焦虑感。”

腾讯今日话题则是注意到了日本对中国雾霾天气的“指手划脚”,由责编刘彦伟针对邻国“致北京市长的亲笔信”等一一分析:“中日经济总量接近,雾霾污染却迥异,每一分产出对应的煤炭消耗,日本是中国的1/16,每一升汽油燃烧,日本排放出的污染物是中国的1/15,每一囱工业废气排放,日本企业小心净化,中国企业大肆排毒。”专题结语处,更是拳拳之心:“如果中国也学习日本的做法,则势必会影响中国的GDP。但是既然99%的国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选择后者(近日调查数据),那为何决策者不能做出一些既可顺应国内民意又能少遭外人白眼的举措呢?”

正巧,环球时报此时已由央视财经频道评论员刘戈反戈一击,奉劝《别用“雾霾+扬沙”否定工业化成绩》:“单从这几年情况看,人们很容易把生态治理和沙尘暴减少看成完全的因果关系,但如果把眼光放在更长远的历史中来分析,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是一定存在……北京今年的雾霾天气一下子增加这么多,而现实情况却是汽车总量增加很少、拥堵并未加剧、城区使用天然气比例显著提高。所以雾霾天气突然增加到底有多少气候原因、到底有多少人为原因也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手段深入研究。”

二、高层人事

南方都市报也允许作者吐槽一声《给PM2.5起中文名,不合时宜》。向门户编辑学习,这份广东媒体也把全国政协委员姚明昨晨抬头看天皱起眉头的模样放大到最大尺寸,而上方的头版头条正是“小巨人”此行需要了解的政治重头戏——《二中全会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面对会议公报,新京报同样选取机构改革方案作为重点。除了以整版图解的方式历数国务院历次机构改革外,还有《国务院机构改革,削权放权是关键》里的分析:“专家认为,本轮机构改革或为‘微调’;应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内部关系”。其中,“朱镕基描述机构改革阻力:抱粉身碎骨决心来做”的历史回顾更是被搜狐推荐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