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国的实干能力长期以来令许多印度人惊叹。无论是引导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到城市人口迁移大潮,还是指挥建设世界上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网络(那速度快得你都来不及说“请出示车票”),北京的政策规划者做的每一件事都显得目标明确。这样的执行效率是民主、联邦制、混乱的印度始终望尘莫及的。

多年来,印度人一直希望能凭借自己的优点最终超过中国。有一种说法认为,印度或许走得不快,但走的方向是对的。没有选民、独立司法体系和自由媒体的约束,中国的威权体制无论朝着哪个方向都能飞速前进。中国能够让经济连续多年保持10%的增长率(不过这个奇迹近年也已无以为继)。同样,中国也能制造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并且还可能再制造一场经济灾难,比如房地产泡沫破裂或影子银行体系坍塌。中国只有油门,没有刹车。

但要是印度选民希望让印度变得更像中国一点怎么办?具有中国人作风特征的古吉拉特邦(Gujarat)首席部长、印度总理候选人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最近看上去明显赢得了多数选民的支持,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印度人希望像中国那样。别的不说,领导风格说一不二的莫迪就以富有实干能力闻名。让支持者们称赞的是,莫迪做事果断,痛恨繁文缛节。印度大多数商界领袖也是他的拥趸,为表敬意,他们纷纷把业务迁至古吉拉特邦。2008年,拉丹•塔塔(Ratan Tata)在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建厂生产Nano小型汽车的计划因为与地方政界发生纠纷而泡汤了。塔塔于是找到莫迪,希望转到古吉拉特邦建厂。

莫迪点了头——这事儿就成了。执行力战胜了推诿,这就是“莫迪经济学”的真谛。

我们不应过分夸大莫迪领导风格与中式领导风格的相似程度。不过,如果莫迪当选,他组建的政府至少还会在一个方面体现出中式领导风格。与抛开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务实言论的邓小平一样,莫迪将更专注于将经济的蛋糕做大,而不是将蛋糕分得更公平。

在第二个五年任期期间,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领导的国大党政府束手无策地看着经济增长率下滑至5%以下。批评者称,辛格政府重视再分配甚于经济扩张。他们指责说,本届政府推出了大量补贴和社会保障计划,迫使印度央行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结果阻碍了增长。

对国大党而言,可悲的是,即便在本应受益的群体看来,其再分配政策也是失败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对印度各地近2500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有没有受过教育,来自城市还是农村,大多数受访者都希望莫迪领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上台执政。10个人中有7个人对现状不满。对于印度人民党政府更好还是国大党政府更好这个问题,63%的受访者更青睐前者。不少于78%的受访者对莫迪有好感,只有16%的受访者不支持他。

人们期望莫迪带来什么?当被问到哪个党会更好地帮助穷人,54%的受访者认为是印度人民党,只有21%的受访者选择国大党。鉴于国大党推出了覆盖近三分之二人口的食品保障计划、以及确保每个家庭有补贴的工作时间达到100天的农村就业保障计划,这个结果挺让人意外的。类似的,当被问到哪个党能更好地控制物价上涨——穷人关心的另一个关键问题——调查结果是55%选择印度人民党,17%选择国大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