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6日的全国“两会”上,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中国对外政策及对外关系回答记者提问。这场问答涉及了南海问题、俄罗斯大选、叙利亚与伊朗局势等时下国际热点话题。被媒体视为亮点之一的是杨洁篪就中国周边外交的表态——“这个世界是一个很不平衡的世界,有人拿着大喇叭,有人只有小喇叭,有人没有喇叭。但是我始终认为,数字比喇叭重要。”这句话迅速得到广泛引用和点评。

杨洁篪此语或可解读为:虽然外界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有很多微词,但密切的经贸联系证明了这一关系的正常和友好。近年来,国际媒体对中国周边政策变得更“强硬”(aggressive)的表述越来越多,杨洁篪的话也可视为对这些批评的回应。

不过,从大的角度来看,此语也表明中国领导人已认识到争夺国际话语权、争取议题设置能力、更多宣传对本国有利的论点论据的必要性,也认识到世界各国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差异。

杨洁篪所暗指的中国“喇叭”没有外国响,也确实是一个现实。一方面,这和中国自身对外表达机制的不足有关,“软实力”依然欠缺。但“喇叭论”也不能解释一切:“喇叭”的响亮与否并非影响国际舆论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因素。一国掌握了最大的话语权,并不能保证其对外政策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例如,论话语权,美国可以说是最强的,中国较弱,但欧洲、中东等地的反美主义浪潮远远超过“反中主义”,尤其是在美国的小布什政府时期。仅仅把焦点集中于提升话语权和改进宣传策略,并不足以改善一国的外交利益。

当今世界,媒体庞大、信息泛滥。有人认为,更多元化的信息让公众更能正确地对待各种国际问题;也有人认为,过多芜杂信息会让真正重要的信息淹没在“信息泡沫”之中,反而给予话语霸权者更大的左右舆论、主宰公众思维的优势。这两种效应也许都存在。但笔者觉得还是前一种效应更明显。事实表明,公众、尤其是知识水平更高的公众,基本是能分清是非曲直,能分清宣传的谎言和事实的真相的。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这个道理在信息自由化的今天也适用于国家。美德不会因宣传不足而失色,过错难以被过度宣传所掩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外界对中国的疑虑与批评增多,这很正常,就像美国一直承受着各方最多批评一样。或许国际媒体的渲染增添了一些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虑,但不能因有这个因素存在,便无视确实可能导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的一些切实原因。

回到杨洁篪的讲话。的确,中国与周边国家经贸往来发展迅速,这为政治上的良好关系奠定了基础,但经贸关系密切不能确保政治关系不出问题,也不代表中国的周边外交已经尽善尽美,毫无可检讨、修正与改善之处。

具体的可改善之处有哪些?笔者认为,第一,中国应该更加重视周边外交,因为国际局势的重心在向东方转移,单纯依恃中美关系良好这个轴心,不足以确保中国的和平国际环境。

第二,在中国,尤其是社会上层,言必称欧美的情况比较明显,中国应努力提高社会公众对周边国家历史、现实的认识,增进与日、韩、印度、东南亚国家等的民间交流,以旺盛的民间外交作为官方外交的牢固基础。

第三,随着中国的崛起,与周边国家摩擦增多在所难免,在涉及具体争议或冲突时,中国应掌握应对技巧,尽量把争议具体化、现实化,而非政治化、原则化,涉及经济利益的谈经济逻辑,涉及领土纠纷的谈历史证据、国际法依据,避免因把问题泛政治化而引发误解,增长敌意。

最后,跳出周边关系的框架看,中国整体国际形象和软实力提升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国际上“喇叭大、喇叭小”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最重要的不是“喇叭”的大小,而是那个“吹喇叭者”的整体形象和风范。世界上有些国家的对外宣传力度并不大,但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却非常好,例如北欧国家。有些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很多,却不一定收效大。例如,在海外建一百个“孔子学院”带来的正面效果,或许还不及一次“毒奶粉”或“小悦悦”事件的负面影响大。

所以,中国古语“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不是没有现实意义。中国认识到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并为此投入资源,并没有错,但更重要的还是“内修文德”(改善民生、提升民权、促进社会公平),“外彰义举”(公正处理国际争议、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应对全球性问题、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权益),这才是提升国际形象的“治本”之道。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