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星期一/晴
上午,中国人大开幕。路上堵车,赶到人民大会堂东门时,温家宝总理刚开始宣读施政报告。匆匆入场。一位男电视主持人正在天安门广场上一巨幅宣传荧屏旁录像。他对着镜头说:"刚听完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人大代表,正走出人民大会堂。他们群情激昂,信心满怀 ...... " 听之愕然,仿佛时光倒流。以前我做过电视,知道他正在现场录制LINK,用于剪辑。但不知这位记者“群情激昂,信心满怀”的预言从何而来?! 这几年,国内媒体时常批评人大代表官本位,不代表民意,素质低,“雷人”辈出。但我们做记者的,是否也当自律?
人民大会堂内,温总理正宣读政府工作报告。与往年相比,代表们的掌声似乎吝啬了些。中国的官员发言,习惯上在关键处提高声调,听者也会合作,多报以掌声。施政报告,长达两小时。在场内,听掌声。掌声不少,但并不很热烈,更多出于礼貌。“雷鸣般掌声”的时代已经过去。近年来,一些人大代表的问政意识增强,不满足当花瓶和只投赞成票。加之今年是本届人大最后一次年会,不少代表任期将到,想必会抓住最后一次问政责询机会。
施政报告中,温总理提及中央政府将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努力,使房价合理回归。他虽然提高了声线,但在座的三千人大代表并没有报以任何掌声。对这个中国老百姓当下最关注的民生议题之一,人大代表们的沉默反应,如何解释? 我发了条微博,听听网友的看法。短短几小时,数千转发,数千评论,很尖锐。最为集中的观点是:在座的人大代表中,多非富即贵,很多恐怕拥有多套房产,自然对房价回归合理不感兴趣,很难高兴起来。晚上,偶然发现这条微博的评论数,已从几千条减到了36条。
温总理报告中,最有新闻价值的,是中国将今年增长目标调低到7.5%,将通胀目标控制在4%。我觉得,北京明确放弃"保八",是实事求是的举措,有益于中国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也为全球经济可能继续下挫做好心理准备。
下午,发改委主任张平记者会。他对去年未能达到通胀4%的控制目标作“自我批评”,态度诚恳,有担当精神。这是民众希望看到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