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一片悲观预期中,中国第四季度和2011全年GDP数据今晨公布,第四季度GDP仍然保持了8.9%同比增长,高于市场预期大约0.2个百分点。

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9.2%,低于去年1.2个百分点。投资和消费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分别为GDP增长贡献了5.0和4.7个百分点,而净出口则拉低GDP增长0.6个百分点。与2010年相比,投资和净出口的贡献率在下降,而消费的贡献率则在上升,表明中国更加依赖于国内消费。

尽管市场预期2012年的经济增速可能出现进一步下滑,甚至有预期称将回落至7%的水平,但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将在2012年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并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下,有望实现全年约9%的经济增速。换句话说,经济增长不会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问题,在于结构性改革的缺位,导致中期经济增速的下滑。

经济增速不悲观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中国新的政治周期即将开始。今年是中国的换届年,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经济周期往往与政治周期有着高度相关性。由于地方政府换届后,将开始一系列较为长期和规模庞大的投资计划,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应该不会太低。

可以想见,中国将在2012年开始兴建一系列新的地方项目,这些项目将给整个经济带来一定的刺激作用。由于年初开工的项目较多,这些项目也将减轻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面临较为严峻的下行风险。

同时需要考虑的是,今年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11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将超过1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也将超过20%。高速增长的财政收入,将成为中国经济在今年发展中需要依赖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在私人投资受到房地产市场疲软压制之际,政府投资将成为支撑经济在弱周期中运行的重要支柱。随着政府投资的开展,私人投资也将被逐渐带动,从而带动整体经济走出颓势。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手中大量的财政收入将成为在今年推动结构性调整以及刺激消费的重要武器。政府财政收入良好,意味着中国政府将在今年进一步推动社保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以为未来的进一步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性的支持。在加大开支之外,政府将有能力开展新一轮减税,并以此作为起点来推动消费。

货币政策宽松可期

更加重要的是,中国在未来一年的货币政策将较为宽松,这也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明显动力。去年11月30日,中国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笔者认为,这将成为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起点。中国央行将在未来一个季度内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保证经济软着陆。

通货膨胀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也支持货币政策的放松。中国的通胀率将很快落入4%以下区间内。这也要求央行的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即将保证增长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此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也有利于国内通胀的进一步走低。从采购者经理指数的分类指数来看,购进价格与年初相比已经出现了大幅度下滑,意味着输入型通胀压力已基本消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对2012年中国经济的过度悲观并不可取。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仍然面临着实际负利率,因此减息的可能性并不大。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时机来看,由于今年第一季度央票的到期量极小,因此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将较大,未来的进一步调整需要考察经济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