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贝尔、张艺谋谈<十三钗>》一文,我认为,张艺谋是中国最优秀的导演之一,这是事实。在电影美学上,他的“后现代主义式”的色彩运用,尽管也受到一些批评,但其鲜明的个人风格使他在中国导演中独树一帜。张艺谋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已经无法消抹了。不过,这不代表我喜欢他的每一部作品。
张艺谋虽然是搞艺术的,却有着极其敏锐的政治头脑。比如奥运会开幕式,他的选题做得近乎完美,整个开幕式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莱妮·雷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为纳粹拍的纪录片)中宏大场面的一个翻版:用机械化的、丧失独立存在意义的个体,做出整齐划一的集体动作,来展现对于外在意志的绝对服从。
在《英雄》中,尽管这部片开启了中国商业大片时代、重新提振了之前持续萎缩的电影市场,但其中对“霸权”进行粉饰和所表现出的对美国外交政治理念的谄媚,令人感到震惊。当然,此片过于追求形式,虽然是张艺谋色彩风格的极端展示,内容却异常空洞。
而本次《金陵十三钗》,更是生硬地插入基督教元素,以“救赎”作为全剧的价值支点。妓女的设定,无非是选取了“蒙大拿的玛丽亚”这一在西方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尤其是绘画,非常多,比如利奇、提香、拉图尔都有非常棒的作品)。这种对西方文化的彻底的、毫不掩饰的媚俗,和走捷径包抄奥斯卡的思路,确实是作风大胆。
当然,爱国主义必不可少,煽动对日仇恨而不是反思战争本身更是迎合民间狂欢的必要手段。至于全片唯一一个重点表现的国军角色,更是塑造成义薄云天的斗战胜佛。虽千万人吾往矣,尽人事而听天命,南京沦陷的历史真相似乎成了誓死抗争力有不逮,非不为也乃不能也。说“聪明”人往往只能回避历史,而在如此批判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里,如此明目张胆地用艺术手法扭曲历史,大概是“聪明”过头了。
此片企图中外通吃的政治路线,在中国艺术史上,我估计是前无古人的。
抛开意识形态不谈。《金陵十三钗》的中伦理观也很有问题。牺牲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心中有信仰;死亡之所以可怖,是因为生命可贵。而此片的逻辑却完全是反过来的,它不是肯定牺牲者(妓女)生命的可贵,而是通过渲染牺牲者的低贱,来确立这种牺牲的正当性。学生们刚刚还准备集体自杀,后面接受替换却完全“心安理得”,这种态度上的反常转变,也只有在这种“低贱者牺牲即为善”的逻辑下,才能够被理解。
平心而论,在电影院看《金陵十三钗》的时候,不可谓不感动,生死离别,家仇国恨,都是非常严肃和沉重的话题。但看完了再想想,却发现问题很大。按照我个人杜撰的一个说法,《金陵十三钗》属于“本格派悲剧”。推理小说的“本格”,主要是指小说侧重诡计和解谜,至于人物形象、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元素则不够重视,甚至完全忽视。而这部电影也与之类似,它只是表达极端情况下的一种抽象的“救赎”和“牺牲”,着力于描绘生死挣扎的痛感,却严重地忽视了故事本身的理性王国和艺术真实。所以这部电影所提供的,仅仅是一种“谢绝思考”的痛感而已。
当然,诚如我开头所说,张艺谋是中国最优秀的导演之一,在中国电影品质整体低劣的现实情境下,他在技术上的高水准,已经足够让很多人认为此片是“经典”了。只是如果我们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类所谓“经典”不过是像炸鸡一样,虽然好吃,却不健康。
读者:高级罪术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