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2012年1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坚持了防范风险和推进改革的主题,秉承了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精神,符合公众的普遍预期。然而,对于之前普遍关心金融改革的目标及路线图,本次会议似乎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这就有必要进一步解读。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应为重点

关于金融改革内容,温家宝总理在本次会议上提出八项部署,总体涉及三个方面:金融机构改革、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完善。直观来看,上述内容各有侧重,但没有明确未来哪方面是工作的重点,也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然而,通过分析上述内容之间联系,便可以揭示其核心所在。

一方面,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通过持续推进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的改革,并在WTO框架下逐步接受国际机构的竞争,近年来金融机构取得较快的发展,未来要进一步推进相关改革,必须依赖于市场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发挥资金价格的资源配置作用,为金融机构发展深化奠定基础,因而,利率、汇率等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应该成为金融机构进一步改革的基础。

另一方面,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由于当前中国金融开放程度仍然不高,所以金融风险主要是针对国内的金融市场,本次会议尤其强调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这主要是结合欧债危机等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升级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当然,当前国内的金融创新还很不足,风险总体相对可控。然而,在当前金融全球化的环境下,未来金融风险的防控体系应更多的向防范开放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转变,这就要求构建与开放大国相适应的风险防控体系,由此也必然要求构建开放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因为只有坚实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才有宏观调控的市场工具,才能灵活应对外部金融市场风险波动,从而才能构建防范金融风险的制度体系。

由此看来,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成为未来金融改革的重点和基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长分化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较高增速,成为全球经济增量贡献最大的经济体,世界经济格局加速调整,中国经济总量逆市上升,GDP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中国亟待推进的汇率、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开放等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不仅没有明显进展,而且呈现趋缓的现象,僵化的金融体制与经济大国地位不匹配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理解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改革,不仅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问题,更是本次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多项金融改革的突破口。

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改革陷入恶性循环

观察大国金融发展经验,当前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改革建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汇率调整灵活化、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在此基础上,实现本国货币的国际化。然而,上述内容并非互相独立,而是相辅相成,某项改革滞后将制约其他改革的稳步推进,而这反过来又会制约其他改革,可能促使金融问题的开放改革出现良性互动,也可能导致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陷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