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长于上世纪60年代的印度,我知道是美国人给了我们小麦,而英国人给了我们文学。我最深刻的童年记忆之一,便是在我的家乡德拉敦观看杰弗里•肯德尔(Geoffrey Kendall)莎士比亚剧团的演出。去新德里看我叔叔时,我在他书房的桌上看到了一摞包装考究的精装书,这是他从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的图书馆里借来的。后来,作为一名德里大学(Delhi University)学生,我自学文学和历史时主要就是依靠同一所图书馆的藏书。我的叔叔喜欢V.S 普里切特(V.S. Pritchett)和A.J.P. 泰勒(A.J.P. Taylor)。而我更钟爱安东尼•鲍威尔(Anthony Powell)和E.P.汤普森(E.P. Thompson)。

如今的我暂居伦敦,当我看到英国媒体纷纷讨论着英国是否应停止对印度的援助时,儿时的记忆再次浮现。过去这些年,尽管英国文化协会的图书馆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英国国际发展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一直在为印度农村地区的医疗及教育项目提供支持。几年前,当印度的亿万富豪开始收购英国公司时,人们第一次听到了要求结束国际发展部在印度工作项目的呼声。就在本月,当印度政府宣布它可能会购买法国、而非英国的战机时,尽管国际发展部的援助活动仍在继续,但人们却再一次听到了这种呼声。

主张英国政府应结束对印度援助的人,理由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个观点认为英国的援助必会换来印度的投桃报李,其实不然:主权国家不会因为一点好处就轻易向更富有或是更强大的国家表忠心。美国前总统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曾以为,提供食品援助会让印度人停止对北越遭受地毯式轰炸表达不满——但他的算盘落空了。布什(Bush)政府向巴基斯坦投入了大量资金,希望它能在打击基地组织的战争中与美国全面合作——当行动符合自身利益时,巴基斯坦人的确这么做了,而当行动有违其利益时,他们的态度则是截然相反。如今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认为,威胁中断援助将迫使埃及新政权在对待以色列的问题上奉行与美国同样的政策——他很可能也要失望了。

另一个理由是,如今的印度已然是一个富庶的国家,并且印度人并不懂得感恩(印度外长将英国的援助称为“区区小数”,此言论引发了强烈的愤慨)。这一观点同样有失偏颇。虽然印度经济保持着7%至9%的年增速,亿万富翁的人数也在与日俱增,但仍有数亿印度人生活极度贫困。此外,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加大。

不过,在为穷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平等机会的问题上,承担最主要责任的必须是印度本国。它应该改善学校和医院,为没有安全住房的大量民众提供安全住房。它应该更好地利用科技来消除为穷人补贴物资过程中的漏损。它无疑还应更加积极地推动对超级富豪征税。

援助活动或许仍有它发挥作用的空间,但我认为,并不是任何外国政府的援助都是如此。印度的精英人群喜欢用闲钱购置豪宅和私人飞机,必须让这些人感到羞愧,从而为生活不那么优越的同胞做更多的贡献。班加罗尔软件行业的企业家们为教育和环保事业慷慨解囊,他们树立的榜样必须得到更加广泛的效仿。西方慈善机构和多边组织也必须延续他们的善举。如今,印度已基本消除了小儿麻痹症,这得益于一项政府项目的良好开展,该项目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和盖茨基金会(Gates Foundation)提供资金并进行监督。

诚然,英国和印度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在前帝国主义国家与前殖民地的种种关系中,再没有哪一种关系能像英印两国这样只有爱,没有恨。要想维系这种感情,英国人最好将重点放在文化而不是经济或是军事装备上。结束国际发展部在印度的工作项目吧。当印度企业家收购你们的企业,或是当印度政府从别处购买枪支或火箭时,不要生气。不过,请务必恢复并扩大英国文化协会图书馆的馆藏,并派遣你们最优秀的作家、(尤其是)演员访问印度。

本文作者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历史和国际关系学教授。其著述包括《现代印度的缔造者》(Makers of Modern India)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