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者呼吁拆除将庞大的中国经济与外部世界隔绝的最后、也是最大的高墙之一。

就放松中国严格的资本管制而言,中国央行发表的一份三步规划,是迄今最具体的公开提议。若按照规划中的设想得到实施,全球经济格局在今后十年里将经历彻底变化。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股市和债市的参与程度将大幅提高,目前,这两大市场基本上对境外人士关闭。人民币将扮演更重要的国际角色,削弱美元的霸主地位。中国企业将以大得多的规模,收购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美欧同行。

但是,这项改革能否按照设想得到实施是一个大问题。尽管改革者在今年中国最高领导层换届之前力主加快改革,但十年一度的领导层换届本身预计将扰乱政治体制,官员们在重大人事变动之际注重政策稳定。

“如果考虑到政治现实,我不认为金融市场放开会一步到位,”摩根大通(JPMorgan)经济学家朱海滨表示。

中国政府已不是第一次讨论放开资本账户的问题。领导中国摆脱毛主义、走上通往自由市场的道路的前领导人邓小平曾在1993年表示,让人民币逐渐成为一种可兑换货币是一项关键目标。

自那以来,“逐渐”成了实践中的一个关键词。即便在中国对全球贸易敞开大门之际,中国仍竖起巨大的路障阻碍资本流动。中国对外开放速度奇慢的迹象之一是,外资银行管理着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到2%的资产。

中国的资本管制迄今为止发挥了作用。中国在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几乎未受损害,在过去4年的全球动荡中也基本上得到隔离。

但是,维持如此僵硬的资本管制也有其问题。中国储蓄者没有多少投资渠道,只能把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从政治角度看,最重要的问题或许是,让人民币国际化、使其抗衡美元的计划遇到了困难:外国企业不想要一种不能在发行国投资的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现在是一项明确任务,因此对资本账户放开的抵制近期在不断减弱,”澳新银行(ANZ)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风向已经改变。”

近月来,中国领导人发出一系列信号,表明他们希望启动资本账户改革。

最有可能在今年接替温家宝出任中国总理的李克强去年8月访问香港时,承诺采取更多行动,把香港打造成人民币离岸市场。今年1月,中国的中央规划机构发表了一份路线图,要把上海建设成一个全球金融中心,这只有在大幅提高对资本流动的开放程度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做到。本月,温家宝重提坚定改革者邓小平鼓舞改革人士的话:“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然而,中国在进行改革时不会大刀阔斧。

前述中国央行的提议是谨慎的。其作者并非央行行长,此文也没有发表在央行网站上。

央行还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出自己的改革时间表。北京方面还要再过5年,才会加大股市和债市的开放程度。至于人民币完全可兑换,那被宣告为“最后一步”,没有为其设定期限。

提倡改革的最强劲声音也如此谨慎,这也许会让那些希望中国更快开放的人士感到失望。但是,正如世界银行(World Bank)前任驻北京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所说的:“作为担心开放资本账户风险的一方,中国采取的方式很有道理。”

译者/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