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刘瑜共进午餐,她提议紧贴北京西三环的人民大学西门外的天使食府。我比预定的11点迟到了几分钟,走进餐厅,几乎还没有客人,只在对面高高的窗下瞥见一个纤细身影,笼罩在冬日阳光中。我快步走去,她抬起头来,帅气露耳的短发,棱角精致的脸,一对巴掌大的圆圈耳环,过膝的黑色长靴。这就是“美女政治学者” 刘瑜了。

我对迟到感到不好意思,入座时连连道歉。刘瑜微笑着说没关系,和我一起抱怨了几句中关村附近的交通,解释说,约在这里因为这是家江西菜馆,而她是江西人。哦,我想,我原以为是因为你的母校情结呢。

“七零后”刘瑜本科和硕士就读于餐厅隔壁的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起辗转美国和英国,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就读、研究和教书,直到2010年回国出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早在回国之前,她就因为在国内媒体上撰写的一系列政治评论专栏而为公共领域所熟悉。这些专栏后来集结成《民主的细节》一书,出版后很快跃上各类畅销榜。她善于把抽象的政治拆解成生活细节和常识,在时常混杂着焦躁、戾气和炫弄的公共讨论中,她的文字亲切、理性又不失调侃,被许多年轻读者赞为“不装不端着”、“深刻又好看”。因为她对美国式的选举民主、制衡制度和权利意识的推崇和维护,她在知识界被笼统划分至“右派”阵营。

我们叫来服务员,开始点菜,我请刘瑜代办。她快速翻看菜单,简单问了问我口味上的偏好,几乎在一分钟内决定了午餐内容:石锅凤爪、蒸洄鱼、清炒豌豆苗、干贝冬茸羹,一壶铁观音。

“我在点菜上特别有效率,”刘瑜合上菜单,露齿一笑。“一般是翻到哪页就点哪个菜”。

“没点猪头肉吗?”我问。我们就都笑了起来。

我最初结识刘瑜的文字,并不是她的政治观点,而是她记录留学生活的随笔集《送你一颗子弹》。一个女博士,还是政治学女博士,用几乎小女人的细腻和伶俐笔触描写清冷孤悬的海外生活,读来让人莞尔。其中一篇《对猪头肉的乡愁》,描述的就是她在遥远的纽约上城回想起人大食堂“那一盘子晶莹剔透的猪头肉”时的齿颊生津。

铁观音上来了。我斟上两杯茶,茶香在暖洋洋的正午阳光中晕开。这是北京入冬后难得的一个天空湛蓝、阳光澄澈的日子,坐在阳光中的刘瑜显得越发白皙,眼神灼灼。餐厅里开始走进别的客人,声音有些嘈杂起来。我问刘瑜:你回国一年多了,比起国外简单的生活,现在热闹多了吧?

“有点太热闹了,”刘瑜说,皱了皱眉。她说,刚回国时,觉得有些朋友总该见上一面,一轮之后就会清净下来。“但后来我发现它没有停下来的趋势,它是一个ripple,会不断扩散。”

刘瑜减少了社交活动,大半年没有做媒体访谈,专栏也减到一个月一条。但是政治、公知、美女和清华这几个标签,让她很难真正避开公众目光。她要出席的活动,在 豆瓣上总有年轻朋友们奔走相告。她的名字开始和梁文道、许知远这样追随者众多的时政评论人并列,作为推荐人出现在新书的腰封上。尽管不常写,她的专栏文章总是刚一发表就会被大量转发和引用,微博上也有63万粉丝。(在共进午餐和此文发表之间,刘瑜在对韩寒方舟子间的笔战发表了几条微博后,留下一句“去冰岛了,大家玩好”,删除了所有微博,但粉丝数量不降反升至6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