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盛了半杯水的杯子,是空还是满,这或许也是当下中国经济的现实处境。

继6月份CPI创29个月新低,中国央行两次减息之后,GDP季度数据终于出台。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7月13日)公布,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8%,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

7.6%的增长,足以羡煞不少国家,但却是中国经济三年来首度低于8%,也低于第一季度8.1%的增速,无助于稀释人们对于经济是否会硬着陆的疑惑。

经济转折时刻,一片风声鹤唳。数据是引导还是误导? 官方评价这一数据“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不少机构在数据出台之后随即表示符合预期——事实上,这一数据虽然大致符合市场预期,但也平复市场之前7.5%或者更低的集体隐忧,情况看似乐观,不少经济学家表示经济已经开始出现企稳信号。

我们在年初已经多次强调今年中国经济放缓的严峻性,但是年初普遍预计偏于乐观;此刻中国经济的放缓已成为业界共识,不少宏观预测开始重新调整,下半年经济何去何从?

本周初,中国总理温家宝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不少经济学者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场景在官方媒体黄金时段出现,引发网络诸多揣测解读。

作为温家宝的继任者,中国副总理李克强也出席这些座谈会。关于中国经济数据,他曾经表示评估经济增长时,他主要看重“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信贷总额”三个指标。如今,这些指标增速均低于过去数年平均水平,而最新公布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0.76%。也正因此,对于汇总数据与分类数据之间的矛盾,也引人思考。

回头来看,是否再有一次“四万亿”?笔者认为不会有也不应该有。进一步看,从上一次面对金融危机的应对之中,我们吸取更多正确教训而不是错误教训。

拜“四万亿”后流动性泛滥之赐,如今坊间闻宽松而口诛笔伐。但平心而论,政策“松”与“紧”并没有好坏高下之分,要点在于是否得当。2009年的过于宽松已有恶果,然而随后的过紧或是“用一个错误去弥补上一个错误”的典型做法,如果如今再因外界压力忌讳“放松”,则更是延误时机。

政策正确与否,取决于宏观政策前瞻性,也就是对于宏观形势的预判,如果偏离过多,自然难以奏效。今年初的过度乐观,导致了政策继续从紧,未能及时掉头;随后形势急转直之下,又导致货币政策急促应对;而当下的数据缓和迹象,笔者认为正是政策做出调整的时机,而不完全是经济全面企稳的信号。

中国经济着陆已无悬念,但是着陆方式以及重启模式却不乏争议。有观点认为中国与美国不同,美国经济自我修复能力较强,能够依赖企业重启,中国经济则需要政府来启动投资。事实上,中国经济并没有例外,其长期被诟病的 “投资依赖症”弊端并不在企业缺乏自我修复能力,而恰恰是政府之手过分好动的结果。

换言之,这一轮经济减速为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应该努力从结构改革的角度思考如何重启中国经济增速,而不应该走“上项目、批贷款、启投资”的老路。在货币政策方面,除了已经推出的两轮减息之外,重点应该放在降低存准率、改革银行业管理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方面;在财政政策方面,宽松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减税上。

更进一步,除了这些常规宏观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推行结构化改革。须知,经济减速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与就业压力,比起宏观数据的温和变化,实体经济层面的不少企业已经开始饱尝下滑之苦。如果不走天量政府投资的老路,那么,启动民间投资、改善民间经营环境,将是应对以上两大风险的最佳路径。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作者微博:http://weibo.com/xujin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