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FT中文网会持续对人口问题关注,相关专题更多文章,请点击

http://www.ftchinese.com/tag/人口

上期的讨论花了不少篇幅,试图建立时间通道里的“生命池”及年龄结构怎样变化的观念,以增加人们对人口长程变化的感性认识。人口变化的规律像冰川的移动,慢同时又不屈不挠。决定人类历史进程转折的是很少的几个“黑天鹅事件”,我们正在面临的人口变化正是这类“黑天鹅”拐点,不过它和突发的剧变,例如蒙古的崛起横扫欧亚、中世纪黑死病摧毁人口、或小行星撞击地球灭绝恐龙之类不同,乃在渐变中发生:这头黑天鹅是从白色逐渐蜕变成黑的。这带来了积极的讯息,人口变化既然由人类的行为造成,就能靠人类对自己的调整改变加以扭转,它不该是注定的。

当人们热衷于讨论股价波动、通货膨胀、人工上扬、房价抑制等短期问题,或研判经济成长、城市发展、制度建设、收入分配、国际竞争、科技创新之类中期问题,请记住,这一切都是在人口兴衰变化的制约和支配的框架下发生的。以日本为例就不难明白。日本二十年来每况愈下,政策或有不当,但经济熄火的根本是因为人口停滞及老龄化造成的釜底抽薪。不用说房市再起不来,社会也趋于保守,创新的活力日减。几个基础数据很能说明:TFR低于1.2;老龄人口的比例23.5%,全球最高;支持率(support ratio,15-64岁的工作人口除以老龄人口,即老龄抚养比的倒数)1970年来下降惊人,从8.6减到了2010年的2.6,四十年后将一路下降到1.2!

把时间通道里人口分成三个年龄段,A. >64岁的称为老龄人口,B.15-64岁的称为工作人口,C.<15岁的称为少龄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如何,非常重要。除了上述的支持率(A/B)外,(劳动)参与率 (B/(A+B+C))、抚养比((A+C)/B)、幼长比(C/A)等等,能解开许多重大的症结问题。

中国的状况其实不比日本更容乐观,支持率的下降得和欧盟整体水平同样剧烈,2010年还在8.33,2050年就会下降到2.5左右(低于美国的2.6)。同日本和欧盟相比,中国的基础却薄弱得多,“未富先老”的担忧,因而绝非过甚其辞。笔者不是人口学的专家,本文拟从常识出发,就三个方面来谈个人的看法,并附带政策建议。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是:老无所依;阴阳失衡;从口到手到脑到创新如何提升人的素质。政策建议的第一步,是尽快结束一胎家庭的限制,然后及早辅以其他相应措施,比如退休年龄、退养统筹、户籍改革、创新教育、市场培植,等等的配套。

中国人口消长当然得在国际格局下讨论。国际互动目前的两大热题,1、中国能否取代美国升为第一大经济体;2、中国会不会被印度取代落为人口老二。1的不确定性颇多,而2的可信度确然。这里的讨论用的数据,国际以联合国和OECD的人口报告,国内则以第六次人口普查为准。而且我们尽量以“他山之石”为例证,一来,人口规律是个长期过程,发达社会比中国先行一步,或说先行在衰老;二来,可以少些惰性、颜面和价值观的纠缠。

先来考察中美的对比。2010年,中国的TFR是1.56,美国的TFR是2.08;中位年龄(活着的人自幼及老排列的居中的年龄)中国为34.5岁,美国则是30.0岁;20-24岁的青壮年人数,中国为1.2亿,美国则是0.22亿;老龄人口在中国占 8.2%,在美国占13.9%。两国TFR之间(2.08-1.56)0.52的差别,今后四十年里将造成巨大的影响,中国的人口规模到2026年就开始绝对下降,美国则看不到拐点。(这个重要分别下文还将谈到。)

孙涤上一篇文章:

中国能否建成一流资本市场? 2012-07-10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新新人口论 2012-07-18
中国不缺人口红利 2012-06-19
计划生育罪与罚 2012-06-15
本文涉及话题:人口 计划生育
排序: 评论总数
[查看评论]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