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FT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即将离开求学和生活了近十年的中国,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担任研究员。加藤自2005年起在FT中文网上开设《第三眼》专栏,试图从“非中国人”的第三双眼的独特视角,解读中国现象和中日关系。在过去数年间,他是我们最勤奋、最多产的专栏作家之一。读者对加藤的观点有弹有赞,他的特殊身份和言论在给他带来关注的同时,有时也带来争议。FT中文网始终鼓励多元观点,相信兼听则明。我们在发布加藤离开中国前最后一篇专栏之际,也希望他在赴美之后,继续遥望中国,与读者分享他对中美日三国关系的观察。
好久没有写中国字了。
这段时间,我有意与中文写作拉开了点距离。不为什么,只是直觉。
最困难的时候,我很信任的一位中国老师劝我,“嘉一,你暂时什么也别做,从公众眼里消失一段时间,这对你来说是有必要的。忍耐一下,你会成为更有力量的人。”
我欣然接受了她的劝告,就像无条件听妈妈的话似的。
于是,我决定集中做好两件事:跑步与等待。
现在,我看着一面镜子,我变黑了,皱纹多了,头发也少了,感觉很陌生。
现在,我写这些文字,不知该写什么,怎么写,从哪写,写到何去。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嘉一,你要振作起来,这是你离开中国之前的最后一篇文章,这对你很重要。与你的第二个故乡——中国之间,要找到情感上的联系。无论如何,你是要写下去的,挫折使你成长,但不能停止,千万不要。因为,停止意味着结束。
中国让我明白了“我是谁”
现在回想起9年前的自己。
那时的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是。选择来到中国是偶然的,对自己的期待与不安并存,毫无战略。来到中国后相逢的、面对的、遭遇的,99.9%以上都是出乎意料的。我唯一始终清楚的两件事是:一,我是加藤嘉一,加藤是我的姓,嘉一则是父母给我的名字;二,我来到的地方叫中国,庞大的、复杂的、神奇的。
我后来写了一些关于中国的文字,运用中文这门外语,写给中国的朋友们。我始终对中国这片土地,以及在这里生活的、可爱的、热情的主人翁们充满激情,是因为他们鼓舞着我;还有感恩,是因为这段经历救了我。
若说伊豆是我人生的起点,那么,北京是我成长的起点。
若说日本是我身份的归宿,那么,中国是我命运的源头。
我来到中国,在写作的过程中,终于解开了从我很小的时候一直困扰我的、最大的谜:我是谁?
现在,我可以很自信地回答说,“我是日本人”,并说明一句,“我生于日本,将葬于日本。对于我是日本人的事实,我充满自豪。”
是中国以及在这块土地生活的那些人使我清楚地看到我是谁,找到我的位置在哪里,灵魂在哪里。
我发表一个言论,往往导致误解比理解多的局面。但我从不觉得,这种局面对我来说意味着被动。
误解与误解之间的碰撞,才是我塑造自我认同的接点。
我爱日本,我也爱中国
这些年,回头想,我的工作时长被中国人误解。很多的时候,我说什么都没用,因为我是日本人。在中国,日本人永远不属于“外国人”,它是独立的、无法与他者分享的存在。我似乎没有什么解释的资格,只好退一步,“旁观”自己被质疑、否认、攻击的场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