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其承载的含义远远超越经济领域,绝非仅限于满足社会需求的生产力范畴,已经全面触摸到整个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它撬动具有进步意义的生产关系的同步再调整,是推动中国走向第三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性跨越。消除“二元结构”社会、建立“新型土地”制度、实施“社会改造”工程,这是历史所赋予它的三大核心使命。

消除“二元结构”社会

消除“二元结构”社会,这是中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战略目标。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方能使中国现代化建设,补齐失缺度,具有完整性;方能使中国小康社会建设,解决均衡度,具有充实性。从目前看,要实现消除“二元结构”社会,必须发挥“孵化”,“消纳”,“反哺”这三大功能作用。

所谓城镇化建设的“孵化功能”,是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在农村领域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广大农村转移,实现以产业发展来“孵化”城镇化的建设。目前在全球范围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建设没有一个是被公认成功的,其城镇化建设失败的主要原因,均在于缺少以产业作动能的支持。

所谓“产业动能”是指在资源和空间要素的直接作用下所产生的推动国家或地区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动力及其贡献率。据新华网2012年12月24日发布的《中国资源空间价值评估(2012年)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省域经济的经济驱动力评估排名:江苏、广东、山东、上海、辽宁、浙江、河南、湖南、四川、福建位列前十。目前,产业动能对涵盖农村经济在内的区域整体经济的拉动日益明显。

李克强最近承认,“中国发展最大的差距是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这也是现代化建设最大的难题。从城乡看,6亿多农民与6亿多城镇人口的收入差距超过3倍;从区域看,东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超过8000美元,中西部最低的地方只有1000多美元。缩小城乡差距,要靠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从发展趋势看,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产业发展都将成为驱动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实现缩小城乡差距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将落在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施上。

中国农业现代化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现代化,发展到现代意义上的生产、流通、消费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既可以盘活农村经济,同时还能实现提振内需的目的。目前看,若要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实现产业升级来拉动。这就要求今后经济发展,在客观上要符合空间结构与资源特征,注重产出的效率与质量,在路径上要从空间结构优化入手,带动从资源配置到产业升级的全链条的优化与升级。

所以,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以此作为产业动能来“孵化”城镇化的建设发展,这将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所要坚持的第一项基本原则。

所谓城镇化建设的“消纳功能”,是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客观地评估现有的城镇化发展的“承载力”水平,其后要对城镇化未来发展的目标期设定一个“安全阀值”,这样方可在预知的合理发展空间内,让现有城镇做到积极有序地接纳“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