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31, 2012

中国需要尊重公民的决策机制

宁波PX项目停止上马。

10月28日,宁波市经与项目投资方研究决定:“坚决不上PX项目;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停止推进,再作科学论证。”这是宁波公众公民意识觉醒后抗争的胜利,也是政府方面事后被动应对的必然结果。

宁波PX项目下马,并没有解决以下问题:以后中国类似的大型项目如何上马,如何缓解公众的环境恐惧症与不信任感,如何推动中国经济的公开与透明。其中涉及三个主要因素,政府的决策机制如何,经济补偿机制如何,以及如何提高所有人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如果上述三项机制无法突破,中国只能在负和博弈中前行,政府被不信任摧毁,在一次次的退却中培育出耻辱感与仇恨;存在风险的大型项目落地时,各个地区的公众站在本土立场,理所当然反对生活暴露于风险之下,以邻为壑的现象将愈演愈烈;如果欠缺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国人不可能理性,反而会因为“叫魂”式的非理性恐惧而大声尖叫,未来社会运作成本必然越来越高。

站在传统的为民做主的角度,宁波市政府上马PX项目非常容易理解,甚至他们可能认为是为民谋利的一桩好事。10月24日,镇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网络发言人发布《关于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有关情况的说明》,其中指出,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年产15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炼,总投资约558.7亿元。是由国家化工产业振兴计划所确立的国家生产力布局重点战略项目。

但在有了厦门等城市PX项目事件的前车之鉴后,宁波市政府并未做好充足的预案,在事态恶化之前并未对公民表示出足够的尊重。

在说明中,仅有如下语句舒缓公民的情绪:项目的建设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炼化一体化项目按照环保部和省、市、区环保部门的要求,执行最严格的排放标准,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对工艺产品方案和主体装置组成进行优化,其中环保总投入约36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部分前期工作。以目前公众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信任度,以极端煽情的“最”字级句式,不可能让公众恢复信任,有关方面显然应该与其他国家的环保措施进行对比,列出详尽的数据,并且公开说明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将会如何应对,对当地的伤害是多少?

很可惜,在自满心态主导下,政府已经完成了项目的前期工作,他们习惯于为民做主习惯于封闭式决策,而对于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和培育公民组织,仅停留在调解、劝说的层次,既没有动用电视也没有动用网络。面对发达地区日渐成熟的公民意识,某些政府官员心态的转型是滞后的,以此心态与组织方式,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大规模抗争,冲击铁板一块的社会架构,迟转不如早转。

笔者注意到,在一片抗争声中,也有微弱的支持声音。

事件爆发后,笔者登录知名科普网站果壳网,其中有许多理科生以及化工专业人士,认为公众对环境危害小题大作。其中有位网名叫“太田顺也”的人,进行了如下的抗辩:

“我就是镇海炼化的职工子弟,其实我们一直住在炼化厂区附近五公里范围内,PX项目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今年的活又多了,但是赚的也更多了。本来镇海炼化的所有化工设施的安全性都是可以保证的(这一点我还真敢这么说,我父母就是设备制造厂的,我从小也是在厂子里玩大的),那些去冲击公共设施的都是镇海城关的居民,有没有人挑拨我不知道,但是作为炼化人,我可以确定的说,城关人这是在背信弃义,镇海的发展可以说是我们石化炼化公司带动起来的,各项石油炼化工程给整个镇海区带来了多少经济收入他们为什么不说,这次上PX项目他们吵吵污染他们了,他们想过我们石化炼化子弟了么,镇海有着华东最大的工业港北仑港,有着最完善的石化炼化储运条件,有着最方便的原材料和成品运输条件,最熟练的技术工人,PX项目不放我们这放哪?”

媒体札记:PX双输

媒体札记:PX双输

一、PX双输

欢呼宁波镇海PX抗议是“民意胜利”的人们一定不喜欢看见“双输”的评价,但比起厦门、大连,又或者什邡、启东,的确有越来越多的意见领袖承认,街头政治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新生困境,就算政府颟顸是始作俑者,但这苦果却是要官民一同咽下。

所以,新京报沿着环球时报和齐鲁晚报的路子,在今晨向全中国发问,《如何才能避免下一次“PX事件”》:“这次宁波PX事件得以平稳解决。但这又是一个‘双输’的结局。PX项目美国有,德国有,日韩都有,而为什么在我们这里成了一个如此‘敏感’的项目?因而,宁波PX事件结束了,但PX的未来仍不确定。还应反思的是,‘PX’是如何一步步‘敏感’起来的,弄清了这个,才能避免下一个PX事件的重演。”

这篇社论首先承认,“地方政府上马‘PX’项目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造福当地民众’……每一个PX项目都能给当地经济、财政、就业、税收,带来巨大的收益”,但问题是,“当地民众为何却对这些项目纷纷说‘不’”:“民众是非理性的吗?肯定不是。因为,民众的态度很明确: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回健康。PX项目真的有那么危险吗?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的结论,也不是没有道理。PX项目之所以成为‘敏感’事件,显然,不在于PX项目自身,而在于官民之间的信任缺失,以及民众知情和参与权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这份北京报纸再度援引已被各路学者专家说了无数遍的透明公开必要性,叹息正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为求维稳而“不让民众知情,意图暗度陈仓”,导致“社会并没有建立对PX项目的理性认知……民众对PX过敏,地方政府对PX事件过敏”:“等到民众已经群情激愤、‘闹起事’时,再去公开信息、引导理性讨论,常常来不及了。既无助于化解当地的治理危机,也不易改变民众固有的印象。”

相关报道刊登在内版,这也是周末以来新京报第一次可以把“镇海PX”的字样正大光明地写在白纸黑字上。所述内容来自宁波市政府新闻办昨天傍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根据当地市委机关报今天提供的实录通稿,副市长陈仲朝强调“前期准备中的镇海炼化扩建一体化项目包括多个装置,PX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装置。所以,网上传言‘宁波投资500多亿元建PX项目’,与事实是不符的”,公安局副局长励健则再度否认宁波大学一女学生死亡之说。

与此同时,在这份宁波日报的头版上,还有《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维护稳定人人有责,社会和谐人人受益》、《稳定是民心民愿》,以及来自当地警方“包围冲击国家机关将追究法律责任”的通告。

在新华社不发稿的情况下,人民网再次成为商业门户难得的合法信源。根据其昨天傍晚发布稿件:“近日,网络流传‘宁波大学学生郑春平死亡’的消息。人民网‘求真’栏目记者今日就此事向宁波大学相关部门予以求证,并查阅了宁波大学白鹭林BBS、宁波公安等多个官方微博。宁波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岑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切信息以官方微博的发布为准,经核实,宁大没有名为‘郑春平’的学生,近期也没有学生死亡的事件发生。”

瑞银大裁员

有个老笑话称,瑞银(UBS)的缩写代表“你被炒了”(U’ve Been Sacked),这个笑话昨日在交易大厅再度流传,这家瑞士银行证实其计划裁减1万人,作为缩减该行投行部门的大幅度重组的一部分。

瑞银是微博网站Twitter上人气最高的焦点话题之一,微博世界充斥着多种语言的评论,描述员工的震惊和不满。许多人表示,他们在发现自己的工作证已被吊销之后,才知道自己已经被裁员。“整个部门空无一人,大楼外有人站着,他们进不来,”一个Twitter用户在描述该行伦敦办公室的情景时说道。

另一人表示,瑞银在伦敦的银行家到公司上班时发现自己的工作证失效,进不了门。“他们被送到一个特别的房间,被告知他们进入特别假期。”

一名常驻伦敦的固定收益产品银行家讲述道,昨日上午她的电子邮件不断被退回,这是她最早意识到自己被炒。“对于这件事发生的恶劣方式,说任何话都将是不合适的,”这名银行家表示。

瑞银已对固定收益部门的100名交易员启动一个咨询程序,包括与一名人力资源部代表的一对一会面。

将有一段为期两周的时间让雇员申请在该行的另一个部门(如资产管理)工作,尽管不太可能有很多人得到重新安排。

一名猎头表示,影响瑞银所有部门(从投行到销售,从交易到商业票据)的这次裁员,是“不寻常和非常无情的”。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组织心理学和健康教授卡里•库伯(Cary Cooper)表示,企业不应在宣布重组的当日开始裁员。“这对离开的人不好,他们会讲公司的坏话,对留下的人也不好,因为他们会认为下回会轮到他们。”

不过,瑞银董事长埃克塞尔•韦伯(Axel Weber)反驳称,“以尊重和适当的方式对待我们的雇员意味着,我们不能让他们对未来三年期间将要发生的事处于不确定状态。”

多名银行家评论道,这次裁员比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还要糟糕,当时信贷危机导致该行遭受巨额亏损,迫使其裁减数千人。“瑞银的裁员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场屠杀,”一个微博帖子表示。

还有些人则拿瑞银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埃尔默蒂(Sergio Ermotti)取笑,此前埃尔默蒂曾向投资者保证,“我们的员工将得到支持,得到关爱的对待。”

伦敦金融城一家竞争对手银行的交易员们表示,人们的普遍感觉是,瑞银的这场重组与其说是长期战略,不如说是管理层的自我扩权和装腔作势。

一名交易员质疑道,瑞银未来瘦身后的投行是否将拥有足够的资产负债表,以便在承销大规模配股等业务领域展开竞争?“借用电影《壮志凌云》(Top Gun)中的一句话:你的自大在写支票,而你的身体却兑现不了。”

裁员计划将在今后三年期间实施,完成后瑞银的雇员人数(目前为6.4万人)将减少16%,该行力求籍此节省36亿美元。

在瑞士,这条消息再度揭开财富管理与投行部门长期存在的文化隔阂。在常驻苏黎世的银行家们最喜欢的新闻媒体Inside Paradeplatz的网站主页,一条标语称:“瑞士银行家们,快点筑起路障!瑞银大改组的输家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将转向财富管理部门谋职。”

在瑞银一些伦敦员工被挡在办公室大楼外的同时,该行在纽约、斯坦福和威霍肯办公室的美国雇员则因完全不同的原因不能上班:横扫美国东北海岸的飓风桑迪。

在台湾感受钓鱼岛“危机”

天已经黑了,我降落在桃园国际机场。下飞机,乘坐大巴前往台北车站。

约一小时后,我在台北市中心下车,朝着政府机关集中地区的方向走了两步,眼前忽然出现了从未想象过的、颇有冲击力的大广告:“钓鱼台是中华民国的”。在台湾,人们把近期引发中日争端的钓鱼岛(日本人称尖阁列岛)叫做“钓鱼台”。

在这个广告牌的旁边,我又看到了“向国旗致敬”的大广告。两者均由台北市政府制作和推广。

这是我第三次访台。与前两次相比,我直观感到不同的,是马路边上的“国旗”增多了。

怎么这么多呢?简直无处不在。这股爱国潮与钓鱼岛纷争有关,是吗?

我打了计程车,向司机先生询问,为何国旗如此之多。

先生以带着台湾腔的“国语”回答说,“刚过完国庆,到处都是政府的宣传啊,没什么。”

原来,在台湾,政府这样打广告的。我脑子里浮现出北京的情景,深有亲切感。

第二天上午,我又走到这两个广告附近,想了解台北市民们是如何看待这样充满煽动力的,自上而下的官方广告。

我向看起来没那么匆忙的行人提问:“不好意思,您怎么看待那张台北市政府制作的广告呢?”

如果在东京的话,我早就被认为是疯子。但台湾显然有着特殊的人情味儿,台北市民们都很友好地回答了我。

一名中年妇女说,“没什么啊,政府作秀嘛,跟我们无关。”

我进一步解释说,“这样子啊,我是日本人,来台湾开钓鱼台会议的。”

她回应说,“哦,你是日本人啊,你好你好!国语讲得不错嘛。祝你在台湾开心哦!”

一名本省出身的老先生说,“国内经济不好,政府是想通过这样方式转移老百姓视线的。但我们没那么笨哦。”

我进一步解释说,“这样子啊,我是日本人,来台湾开钓鱼台会议的。”

他回应说,“哦,你是日本人?国语讲得不错啊。来台湾几天了?你那边地震还好吗?”

一名男大学生回答说,“我很生气啊,政府在骗我们,有钱打这样毫无意义的广告,不如好好降低物价,提高收入,否则我们没法生存下去了。”

我进一步解释说,“这样子啊,我是日本人,来台湾开钓鱼台会议的。”

他回应说,“是吗?我也在学日语呢,天天看日剧,你也知道,台湾很亲日的哦。”

我在街头花三个小时,一共采访了17人。上面三位朋友的回答基本可以代表这十几人对这张广告的看法。

下午,我接受了《联合报》记者的采访,主题就是台湾方面所说的“钓鱼台问题”。我详细回答了他问题——“日本政府为什么要将岛国有化?”后,接着问他:“你们读者关心这个问题吗?”他说:“台湾人不关心这些,只关心身边的故事,车祸啊,劳保啊……”

我这次访台,是为了参加台湾外交部和中兴大学日本综合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钓鱼台问题学术研讨会——区域战略情势与推动东海和平倡议之可行性”。会议在位于台中的中兴大学举行,参会者来自台湾、日本、韩国、美国、香港、以及中国大陆。

台湾当局派出高官出席,会场发言气氛较为严肃,但各方还是比较坦率地交换了意见。毕竟是牵涉到主权的敏感问题,基本上各自表达各自的立场,难以达成妥协和共识,但这样的学术交流无疑有利于各方了解彼此的立场和困境。通过讨论,我也察觉了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对于钓鱼岛问题的一些矛盾。

中国在钓鱼岛海域驱赶日本巡视船

中国已开始采取协同努力,在东海有争议岛屿周围海域驱赶日本船舶,此举加剧了亚洲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紧张状态。

负责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国家海洋局(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表示,该局的4艘海监船昨日对“非法”活动的日方船舶实施了驱离措施。

这些有争议岛屿处在日本实际管辖之下,日本称其为尖阁诸岛(Senkaku),中国称其为钓鱼岛。中国大陆和台湾也宣称拥有这些岛屿的主权。近几个月来,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视船一直在与接近这些岛屿的中国船舶展开猫捉老鼠游戏,中方船舶有时进入日本视为领海的水域。

日本海上保安厅表示,中国海监船在将近上午9时的时候逼近日方管辖的海域,并发出警告信号称:“你方进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水域。你方已经违反法律。马上离开。”

日本海上保安厅表示,日方作出回应,警告中方船舶不要进入日本领海。海上保安厅称,4艘中国海监船进入了日本水域,但随后离开。海上保安厅称,此前曾有一艘中国公务船在9月份发出此类警告。

中国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此举可能改变这场近年来有所升级的纠纷的现状。上月,中方宣布了有争议岛屿的领海基线,从而界定其宣称拥有主权的领土的准确地理位置,籍此支持自己的长期主权主张。

“中国公务船以前没有在这些岛屿的领海驱赶日方船舶,因为这片海域是由日本海上保安厅控制的一个区域,”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的边界问题专家李国强表示。

“但在9月份宣布这些岛屿的领海基线后,我们就创建了一个维护自己主张的法律依据,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中方宣布领海基线,是对日本中央政府决定对部分有争议岛屿实行国有化的回应。日本此举在中国引发了愤怒的反日抗议。

日本表示,国有化意在阻止民族主义倾向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Shintaro Ishihara)购买和开发这些岛屿,从而激怒中国,但北京方面不接受这种说法,称其为一个计谋。

上周,中国副外长张志军再次抨击日方的这个决定。这个迹象表明,他与日方为寻求解决方案而举行的谈判陷入僵局。

过去一个月期间,中国海监船和渔政船几乎天天在有争议岛屿周围海域巡逻。过去两个月期间,中国海军舰船也曾两次出现在邻近海域。

李国强表示,中国政府仍保持克制,不会随便加剧紧张。“但如果日方不改变他们的做法,回到谈判的轨道上,此类摩擦可能增加,”他表示。“那时就不会仅仅只有4艘船,而是会有多得多的船。”

译者/何黎

香港米其林餐厅,很平民!

伦敦纽约巴黎的米其林餐厅给人的印象通常是装修华丽,人们低声细语,最后以昂贵的账单结束。但香港的米其林餐厅则全然不同。howtospendit.com的Jonathan Margolis带你尝个究竟。

Tuesday, October 30, 2012

宁波抗议突显中国环保难题

在上周末曾出现暴力示威的宁波市,环保抗议者昨日再度上街抗议,此前当地政府作出了一个精心盘算的让步,以求平息石化厂扩建计划所引发的不安定。

宁波市政府借鉴了中国其它城市在面对环保(而非广义的政治)抗议时采取的做法:宣布叫停中国最大炼油企业中石化(Sinopec)的一家子公司的计划,该公司原计划在宁波附近临海的镇海区的石化厂增建一个对二甲苯(paraxylene,简称 PX)生产设施。

这一让步基本上使示威者从这个华东城市的街上消失,在宁波市政府外,只剩下少数好奇的旁观者,警方仍在政府大楼外部署大量警力,阻止人群聚集。

在镇海化工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臭气,一群愤怒的年轻人镇守着一个临时路障,他们抱怨称,当地政府从未兑现10年前作出的向当地居民支付污染补贴的承诺。

“这里的气味太难闻了,”一名戴着白口罩、用其遮住鼻嘴的年轻人说道。“我们在这里维权。”他拒绝透露自己的姓名。在针对对二甲苯生产厂的主要抗议中,他的抱怨只处于边缘地位,但这件事揭示出,针对某个环境问题的不快,可能引发对于收入不平等之类问题的整体不满。

宁波的气氛突显了下月将要接班的中国新领导人面对的一大挑战:中国人越来越愿意上街表达自己的不满,尤其是针对污染相关问题。

“这枚定时炸弹已经埋下了,”环保活动人士、中国环保倡导组织“自然之友”(Friends of Nature)总干事李波表示。他说,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几十年里积累的污染,现在管理起来极其困难,并且成本高昂,同时人们的环保担忧正在上升。

10年前胡锦涛和温家宝上任时,他们面对的首批重大国内危机之一,就是中国北方的松花江发生有毒化学品泄漏,污染了数百万人的水源。自那以来,环境灾难(以及相关的公众抗议)不断发生。

其结果是,与所有前任相比,胡温在议程上把环保问题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但在他们主政期间,中国的环境退化加剧,且仍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源头。

“问题是,我们仍有一套不透明的环境决策制度,并不真正对公众开放,”环境专家、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主任马军表示。

即便是宁波抗议的焦点、不起眼的化学品对二甲苯,也曾在全国各地引发大规模抗议。

2007年,针对一家对二甲苯生产厂的示威,成功地阻止了在厦门建设该厂的计划。2011年,1.1万余名抗议者走上大连街头,要求关闭一家对二甲苯生产厂,迫使该市市长作出关厂承诺。

但是,当英国《金融时报》在今年6月走访这家隶属于大连市政府支持的大连福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工厂时,工人、保安和外部供应商都表示,该厂仍在扩充,并且在招聘新员工。大连市政府和大连福佳拒绝置评。

吉密欧(Jamil Anderlini)和张嫣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

媒体札记:海定波宁

一、白热化

商业门户网站用“九常委在北京参观大型图片展览”这样的标题来传达信息——在距十八大召开还有最后10天之时,对中国高层政治斗争的猜想到了白热化状态。或许也是因为微博之功,本轮最高权力交接大幕后影影绰绰的角力至少比10年前要激烈得多。

迄今最轰动的当然是上周五《纽约时报》头版头条所刊温家宝家庭巨额财富一事,虽然遭遇了极为严厉的屏蔽,但编译全文还是在中国互联网上不胫而走。不过,也有一些分析者宣称那份全球著名报纸只不过是当了温家宝政治对手的“枪”,在十八大前给“普世价值”派领袖一记重拳,不仅有“选择性爆料”的伦理问题,且所引证据也并不十分牢靠。

昨天上午,以极大好奇心跟踪这幕政治好戏的中国民众,又在微博的删帖缝隙里得知温家宝已经委托律师起诉纽约时报报道不实。这一方面让他的支持者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让围观者感叹:在这个官员财产公开未成为制度的组织里,就算个人想要谋求清白,却也只能以秘而不宣的方式实现。

  

当然,这一切更加没有可能出现在中国大陆任何一份正式媒体上,不论是报纸电视还是门户网站。唯一可以寄予希望的环球时报同样未置一词,其总编胡锡进虽曾在周五晚发出一段可以被解读为相关感慨的微博,但也迅速删去。

  

宫闱之外,仅从文字看,民间舆论场上的“改革”已经喊得震天响。胡舒立在新世纪周刊的社评已是连续第四期满篇皆言改革,此番主题是“全面改革、政改与十八大”:“应当承认,由于各种原因,在改革过程中,相比于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以解决权力过于集中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要相对滞后,成为中国全面改革总格局中的短板,文化、社会改革也因此难以深入”。在官方周五公告薄熙来“因涉嫌犯罪,已依法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后,这位中国市场化媒体中的领袖人物再以其为前车之鉴,就政治改革之紧迫性发出警报,宣布此刻正当其时——“目前,无论是在执政党内部,还是在社会公众中,政治浪漫主义都没有多大市场,稳步推进、慎选切口的意识占据了主流。在改革准备阶段,除了舆论先行,需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周密设计,这一点也已为决策层所认同。这一切,为未来全面改革的推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只要朝野一致,精心规划,慎重操作,渐进推动,就一定能够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跨过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关隘。最紧要的是记取邓小平当年的告诫:‘改革总要有一个期限,不能太迟。’”

  

来自新华社的信号更受关注。不让人民日报专美,这家中央喉舌昨天发出《时代强音:改革与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一》,广获门户网站及各地都市报转摘,东方早报今晨即是选取文中“‘深水区’改革是利益博弈,改革攻坚难在对改革者自身的改革”作为通版标题。

  

并且,这份上海报纸也有具体问题要议,那就是以本期中国经营报上的“工资条例因各方争议太大夭折”为据,请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就此撰文《要站在改革的高度重视分配问题》:“中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并且呈上升的态势。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民众福祉、捍卫三十年经济改革成就的高度,以上世纪70年代末开启改革开放、90年代初走向市场经济大道的气魄,大力切实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并落实即将公布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Monday, October 29, 2012

民国,就是那扇窗

对于中国人来说,关于战时离乱的悲欢,总是最能够调动泪腺的题材。宋代故事的《四郎探母》一直是长演不衰的曲目。而在两岸分离之后,其中又生产出多少足以令人动容的离合。

近读钱理群先生的《血是热的》,惊异地发现他原来就是两岸分割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他的父亲和一个哥哥逃亡台湾,而母亲和许多哥姐,都留在了大陆。而这个家庭更大的悲剧,乃是父亲原是台湾高级官员,而二姐和四哥,却是随解放大军南下的干部。家庭的离乱已经足够惊心动魄,而血缘至亲的心灵隔膜与对峙,更加催人心肝。

在怀念二姐的文章中,钱先生的一段话不由得让人寻思:“我到了台湾,听到一种说法,仿佛当年反共的人才是真正要求民主的。……每当听到这类高论,我都要想起二姐、四哥,忍不住要为他们当年的选择作辩护。我们不能否认当年的国民党政权是一个专制独裁政权这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如果把冒着生命危险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的共产党人和他的同情者视为反民主分子,无疑是对历史的歪曲和颠倒。我们更不能囿于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因为共产党后来重陷怪圈而否认二姐、四哥这样的40年代大、中学生中的佼佼者选择革命的历史合理性。”

在最近的几年里,关于晚清与民国的史料不断发掘出来,颇有“民国热”的气象。民国人物与民国生活的细节渐次张目,上海的美女招贴画,老照片,市井的繁荣,知识分子的自由与风度,新闻的犀利,集会游行的频密,对高层的批评与攻击等等,在各类出版物与网络盛行,似乎民国已成了一个新的乌托邦。政治人物的品评自然也是重点,尤其是以往面目不清的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得到了愈来愈多的正面评价。

诚然,在意识形态的教育之下,对于民国历史的污化和掩盖乃是一个事实,民国的真相早已湮灭在重重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制度性扭曲之中。如果我们仅仅从教科书与官方材料中去寻找民国,或者在阅读鲁迅中去重构民国的话,得到的只能是一个黑暗得没有边际的民国。

然而,恰如钱理群先生所论述的那样,假如民国真是一个万象更新、山河静好的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一群仁人志士,要甘冒生命危险,离乡别井,抛妻弃子,断绝家庭,去反对一个美好的乌托邦?仅仅是因为意识形态的愚弄?仅仅是因为背弃理智的煽动?

民国并不像一些出版物或者微博上碎片化的图片与只言片语那么美好。对于民国的世界和生活的真相,在解读上有着许多误区。在我零零碎碎读过的几本关于民国的书中,是无从构建出一个美好的民国图景的。

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49年民国败退台湾的将近40年里,民国数易其帜。国号未变,而内体各异。袁世凯、北洋军阀与国民党政权,各自构建属于自己的政体。然而,无论是任何一方,都未曾严肃认真地去构建过良好的、能够运行于全体的制度与宪政,而是轮番寻找独霸全国的武力征服。如果我们认为延续至清朝的国体乃是家族专政的话,那么民国所承续的,不过是派系专政与党派专政。孙中山从军政到训政到宪政的路线图,不过是“朕即天下”的一个变种,它假设有一个伟人或者一个党派有着对整个国家的全知全决的能力,从而安排国家的前途命运。由是宪政乃是自上而下的恩赐,而非制度的必然。蒋介石承袭了这种理论,不过因为这种理论所提供的,本身乃是一个上皇的位置。叶曙明的《中国1927:谁主沉浮》之中,对于孙中山在广东的专政,有着生动的描写。孙从未真诚地承认过民主与自治的力量,他内心中相信的,不过是党派专政而已。

宁波叫停石化项目

中国一个城市决定停止一项石化厂扩建计划,此前担心环境影响的该市居民进行了长达一周的抗议。

数千人在东部港口城市——浙江省宁波举行的示威活动,是中国一系列反对建设有污染的工厂的抗议活动的最新一例。宁波的抗议活动有时出现暴力行为。

此次抗议活动距离中国领导层换届仅仅两周,它表明随着民众的环境意识觉醒,政府正面临新的考验。

宁波市政府在昨晚的声明中表示“坚决”不上该扩建项目。据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记者报道,一名官员试图通过扩音器宣读声明,但声音很快淹没于要求市长下台的呼喊声中。

多数游行者似乎是和平的,不过警方表示,有人曾攻击警察,还掀翻了警车。

过去一年期间,中国其他城市的抗议者也曾出于环境担忧迫使工业项目被叫停。今年7月,在出现街头抗议后,中国西南城市什邡表示将取消建设铜精炼厂的计划。2011年,示威活动曾导致上海附近的一家太阳能工厂以及东北城市大连的一家石化厂被关闭。

这些抗议活动表明中国民众已经越来越厌恶污染问题,也表明他们是如何在社交媒体的帮助下组织起来的。

世界银行(World Bank)估计,中国每年有至少75万人由于污染相关因素早逝。

宁波当地媒体曾表示,宁波工厂扩建项目是国家发展炼油能力以及确保能源安全的五年计划的关键部分。

译者/何黎

亚洲为何需要“亚盟”?

诺贝尔委员会将诺贝尔和平奖(Nobel Peace Prize)授予欧盟(EU)的决定引发一片揶揄之声,这是可以理解的。不只一个喜剧演员说过,至少他们没有将经济学奖授予欧洲人。

然而,我们有必要问的是,在亚洲这样一个因旧日战争引发的紧张局势仍时时被激化的地区,哪家机构扮演了与欧盟类似的角色?答案是一个也没有。亚洲有着太多职能重叠的机构,但没有一家机构具备必要的广度和深度,来发挥欧盟——更别提北约(Nato)了——那样的作用。亚洲地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人口数量都远远超过欧洲。

亚洲出现这种机制上的差距情有可原。首先,亚洲地区是自然形成的,不像欧洲有那么多人为的因素。自希罗多德(Herodotus)以来,亚洲这个词语一直被用来粗略地指代欧洲以东的世界。其次,在1945年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亚洲根据不同的意识形态被分为两大阵营。处于冷战阵营一端的是战败后成为美国附庸的日本,而另一端则是共产主义中国。这就好比在欧洲,如果德国和法国分属于不同的阵营,欧盟之类的项目自然就无从谈起。

亚洲也组建了一些富有成效的组织。东盟(ASEAN)做出了很多努力来促进东南亚10国之间的合作,但它的作用被低估。然而,东盟并不包括中国和日本。亚太经合组织(APEC)虽然成员广泛,但它在严格意义上是一个经济组织,没有任何外交职能。

到目前为止,这一真空一直由“美国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填补。美国卷入越战,并通过秘密轰炸行动,将战争扩大到柬埔寨和老挝,这让美国政府关于始终保证和平的干巴巴的声明不攻自破。不过,最近几十年,美国的海军基地为许多亚洲国家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使得它们的经济飞速增长。然而,随着中国的崛起,亚洲缺乏一个强有力地区组织的问题日益明显。看看中日之间围绕一个无人居住、日本称之为尖阁诸岛(Senkaku)、中国称之为钓鱼岛的争议吧。由于缺乏调解旧日民族主义争端的机制,中日双方只能互相攻讦。中国国内爆发了反日游行活动,海上也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战争的冲突。双方的民族主义者都叫嚣着要开战。

这一新局面使北京陷入两难:随着中国变得日益强大,北京方面是否应该遵守所谓的“国际法”?或者如印度评论家潘卡吉•米什拉(Pankaj Mishra)所说的那样,中国不愿成为其他国家制定的全球秩序的利益相关者,它的这种想法是否合理?在实践当中,北京更愿意搞双边对话而非多边对话。一个办法就是实行中国版的“门罗主义”——门罗主义指当年美国人禁止欧洲人染指拉丁美洲。米什拉辩称,与美国不同,中国缺乏传教的冲动,它从不寻求将儒家或共产主义思想强加给其他国家。然而,中国的邻国不太可能相信北京方面的善意。越南、菲律宾、日本和印度全都因为中国崛起而向美国靠拢。美国政府已经承诺将美国60%的海上力量部署在太平洋地区,但是即便如此,“美国治下的和平”还是变得一年比一年更难维持。

谁能取代它?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最近在新加坡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一个基于亚洲的体系,他将这一体系称为“太平洋治下的和平”(Pax Pacifica)。其主旨是避免地区不稳定并防止中美之间发生战争。该体系的前提是美国认可中国崛起的正当性,同时中国接受美国继续在亚洲地区的存在。东盟国家将在该体系中扮演主要角色,以确保它不会简化为中美两国的利益瓜分。

温家宝家人拟就争议报道采取法律行动

温家宝家人威胁就一则媒体报道采取法律行动,该报道称,温家宝的亲属在他担任中国总理期间积累起巨额财富。

据香港媒体报道,代表温家宝家庭的律师表示,《纽约时报》一篇声称温家宝的亲属拥有27亿美元财产的报道“不实”。他们表示,温家宝一家“保留追究(《纽约时报》)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高层领导人公开批评外国媒体的报道并威胁采取法律行动是罕见的。对于着力打造“人民的总理”廉洁形象的温家宝来说,《纽约时报》报道的破坏力特别大。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e)的中国政治专家李成表示,如此直接批评媒体报道的做法是“空前的”,此举可能成为中国领导人应对批评报道的样板。

“温家宝的做法与中国其他领导人有所不同。他的反应可能成为一个正面榜样,”李成表示。

昨日《纽约时报》坚持认为其报道准确。在这篇报道发表两天后,该报网站在中国仍遭到屏蔽,但是任何人只要使用虚拟专用网(VPN)服务,就有可能绕开审查机构的屏障,同时这篇报道的中文版本早已广泛流传。

在人气颇高、类似于Twitter的社交媒体网站新浪微博(Weibo)上,任何讨论这篇报道的帖子都被删除,但用户能够通过比较隐晦的语句来避开审查。昨日一名用户写道,这条消息传出后,温家宝将不能再谈论收入再分配,他将过于难堪。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详尽描述了温家宝的亲属是如何在过去20年里积累起巨额财富的。这篇报道并未声称温家宝本人积累了资产,或个人获益于家庭的财富,或帮助亲属发财。

赵添琦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

金奇:“硬着陆”为何不会发生

《中国投资参考》主编金奇认为,进入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发生“硬着陆”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其中伴随着几个好消息:一是资本市场正在融资活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二是的服务业增长已经带来中国经济“再平衡”的雏形。这都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新面貌。

Sunday, October 28, 2012

A股反弹结束 风险有待释放

本周一直延续的盘整格局终于在周五被打破。尽管近期公布的数据预示经济四季度企稳回升,同时十八大召开前维稳预期强烈,但是今日A股市场突然大幅下挫,技术形态上出现破位态势,宣告1999点以来的反弹基本终结。

今日沪深两市股指全天呈现低开低走态势,沪综指开盘后快速跌破2100点关口,随后一路震荡走低,其中20日、60日均线支撑相继失守,午后,股指下跌趋缓,但仍在低位徘徊。尾盘沪综指最终报收于2066.71点,下跌1.66%,深成指报收于8414.85点,下跌2.18%,中小板综指下跌2.03%;创业板指数下跌1.74%。沪深两市成交量分别为542.5亿元和502.5亿元。

从今日盘面观察,板块个股呈现普跌格局,其中石油、银行、有色金属等权重板块下挫对指数拖累作用明显,而近期活跃的卫星导航、钢铁、核电核能、燃气供热等题材板块全线陷入调整。此外,近期贯穿市场的低价股行情也逐渐退潮,显示短线资金获利了结意愿强烈,同时个股杀跌潮有可能继续蔓延。

今日消息面,首批银行三季报亮相 华夏银行净利增逾四成;人保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争取年底前发布;人民币重归强势升值 即期汇价首封1%涨停;央行逆回购果断加码 难解月末资金之渴;中证协:券商资管业务备案具体程序正在细化;节能空调补贴新增品种细则明确;光伏并网今见分晓。道指收高0.2%,标普涨0.3%,欧股收高0.3%,纽约原油涨0.4%,黄金涨0.7%等。

截至26日,6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175只基金(分级基金合并计算,A/B/C分开统计,包含联接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在股市持续下跌与债市回调共同作用下,各公司旗下基金本期利润总和为负值,共亏损749.74亿元。各类型基金中,仅货币型基金和QDII基金实现盈利,分别盈利40.43亿元、35.12亿元。股票型、混合型分别亏损572.13亿元、240.02亿元。债券型和保本型基金三季度也均未能实现盈利,分别亏损11.6亿元、1.55亿元。

另外,针对有部分媒体报道新股发行将启用备案制,并于十八大会议后推出等报道,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个别媒体关于新股发行启用备案制的报道不实。

回顾整个第三季度,发审委共审核了31家公司的上市申请,数量尚不及今年上半年月均的审核量。与新股审核节奏减速相比,第三季度的新股上市似乎未受到很大的而影响。第三季度共有45家公司正式上市,月均有15家公司上市,与上半年月均16.5家的水平相比,新股上市节奏并没有明显减慢。

对于A股后市走势,笔者认为,1999点以来的反弹基本结束,短期内大盘将继续调整走势,但是鉴于十八大前维稳压力,大盘持续大幅下行空间有限,尤其是四季度经济改善在市场已经达成共识。目前大盘之所以反弹行情受到限制,一方面缺乏基本面和资金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量能低迷不仅显示指数反弹动力不足,同时也说明资金观望占据主流。此外,热点板块持续性差,题材股“来的快、去的也快”,对市场构成较大的压力。

虽然目前市场中部分机构对后市仍持乐观态度,基于十八大维稳、经济企稳回升等原因,多方随时可能出现反扑,但是不可否认,短期大盘仍有调整风险,后市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或许在一定区间内反复震荡将是近期指数的主要运行方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作者邮箱:tao.feng@ftchinese.com)

中国钢企补充库存推高铁矿石价格

受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持续补充库存支撑,铁矿石价格现已升至三个月高点。

中国的建筑以及基础设施投资活动回暖导致钢价上涨,进而刺激作为钢铁生产关键原料的铁矿石价格反弹。

来自价格监测机构普氏能源资讯(Platts)的数据显示,铁矿石价格在9月份跌至三年低点后持续反弹,昨日含铁量62%的铁矿石价格升至每吨120.50美元。

麦格理(Macquarie)驻伦敦的金属分析师邓肯•霍布斯(Duncan Hobbs)指出,中国钢铁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去库存过程已经结束。他表示,鉴于库存目前已降至较低水平,“钢铁企业目前必须开始购买原材料以满足现有市场需求”。他还补充称,新增订单数量也在增多。

麦格理对中国钢铁生产企业的最新月度调查显示,受订单数量增加支撑,10月份的产能利用率自5月份以来首次上升。

该调查还显示,自今年4月以来,表示愿意加大铁矿石采购规模的钢企数量首次超过了计划缩减原材料采购规模的企业数量。

巴西矿产企业淡水河谷(Vale)此前宣布第三季度净利润下降66%,并对铁矿石市场的走势前景表示乐观。

淡水河谷表示,铁矿石价格可能升至每吨150美元的高位。

译者/马拉

具有中国特色的咖啡

在中国,喝咖啡曾被视为“资本主义的尾巴”。但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变得流行,咖啡也流行起来了。调查公司Mintel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大陆市场袋装咖啡零售额每年以1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17年,销售额可能在目前水平的基础上再增长75%,达到160亿元人民币(25万亿美元)。

这势必是一场空前绝后的营销壮举:将中国从茶叶之国转变为咖啡之国——尽管大多数中国人仍然讨厌咖啡的苦味。

西方咖啡连锁店正争相在中国开店。星巴克(Starbucks)在中国一线城市的每一条主要街道上都设有连锁店。星巴克预计,到2014年,中国大陆将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

食品集团雀巢(Nestlé)在中国大陆的速溶咖啡销量已占到其全球总销量的三分之二。上周,这家瑞士公司选择在中国开发布会,宣布新兴市场今年头九个月销量同比增长11.7%,而发达国家市场销量只增长了2.4%,并预计该公司今年全球销量将实现5%至6%的增长。

雀巢大中华区总裁狄可为(Roland Decorvet)指出,自2008年以来,雀巢中国(Nestlé China)的食品和饮料销售额每年以16%的增长率增长,咖啡销售额增长速度更快。狄可为说,中国人均咖啡年消费量仅4杯,远低于日本的400杯,因此增长潜力巨大。他说,“大家可能想不到,世界速溶咖啡消费大户都是传统上的饮茶大户”,比如日本和英国。

那么,雀巢和星巴克是如何说服中国人购买一种不合他们口味的饮品的呢?摩立特集团(Monitor Group)合伙人唐仕德(Torsten Stocker)说:“简单说就是,中国人喝雀巢咖啡的时候,不是在喝咖啡,而是在喝一种由水、奶粉、糖调成的糖水。”

雀巢驻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Rebecca Lian说:“咖啡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口味。他们不喜欢咖啡的苦味,像中药的味道。”

黑咖啡在中国或许谈不上流行,但咖啡饮料是很受欢迎的。在中国最成功的西方品牌之一星巴克对其产品进行了改良,以迎合中国人的口味(中国人讨厌咖啡味)。位于上海的中国市场研究集团(China Market Research)董事总经理雷小山(Shaun Rein)说:“在星巴克,纯咖啡卖得很少。”在中国大陆的星巴克里,许多顾客偏爱奶昔类饮料、茶、果汁、以及一些改良过的饮品,比如绿茶味拿铁。中国人去星巴克,图的是气氛,而非咖啡。

在中国,人们来星巴克是为了在店内停留,而非买咖啡带走。星巴克鼓励顾客在店里呆着、使用店里的免费WiFi,把星巴克当做从前的茶馆,在这里社交、谈生意。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可可咖啡部总经理徐路说,她第一次喝咖啡的时候,觉得“醉了”。她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星巴克不仅是为了喝咖啡,也是为了感受一种文化。”

然而,雀巢最近改变了其在中国销售的咖啡配方(这是15年来第一次),淡化(而非增强)了咖啡的味道。改变配方后的雀巢咖啡变得更像巧克力牛奶。狄可为表示,雀巢对“食品新殖民主义”不以为然。他问:“为什么我们要告诉世人咖啡应该是什么味道呢?”

在中国,咖啡饮料一天比一天火,但前提是这些饮料的咖啡味不能太浓。

张嫣补充报道

译者/王慧玲

刘延东与众不同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24位委员当中,多数人都出奇的相似:他们都留一头染黑的头发、身穿深色的西装并拥有理工科学位。然而,这里面有一位却与众不同。

66岁的刘延东是政治局内唯一的女性。身着标志性蓝色西装套裙、佩戴珠宝的她,是中国主管卫生、教育、文化以及体育的最高官员。

中国正在筹备下月举行的、十年一次的领导层换届。刘延东有些许希望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进入政治局常委会的首位女性。政治局常委会是中国的最高领导层,目前有九名成员。

虽然刘延东升入政治局常委会的可能性比其他竞争者小,但她如果成功晋级,将有望为这个神秘的机构增添几分魅力。

在自然灾害袭来时,被人们称为“温爷爷”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总是以党来慰问民众的面孔出现。与此类似,刘延东那些精心设计的在公众场合的亮相,也展现出她诉诸民意的技巧。

今年早些时候,刘延东身着宽松的运动裤,绕着北京的鸟巢体育场慢跑,以此作为一场长跑比赛的起跑仪式。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她在起跑线对人们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在另一次与民众的接触中,她在访问四川省一所聋哑学校时,用手语表达了“谢谢你们”以及“你们做得真好”等语句。

但在镜头之外,她最大的实力来自于她的政治人脉以及她严守党的路线的高超能力。分析人士说,刘延东身上集中体现了政治局保持低调、建立共识的标志性风格。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浦兴祖说:“她很少……表达她的政治观点。她的角色不是领头人。”

中共的机制鼓励官员保持低调和规避风险,刘延东正擅长此道。因此,想推断她(或其他潜在的政治局常委)持何种政策主张是几乎不可能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研究中国精英政治的学者薄智跃说:“中国政治是一种‘搭车’政治,你别想作出头鸟。”

刘延东的出身相当于中国的“王族”。她父亲曾任中共上海市委高级官员,后来又在北京担任过中国农业部副部长,他与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家人关系密切。

作为国家干部之女,刘延东小时候上幼儿园时,管理该幼儿园的是另一位曾迅速蹿升的政治人物曾庆红的母亲。

刘延东曾在中国顶尖工科学校清华大学学习化学,该校校友包括中国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以及内定将接任这一职务的习近平。

毕业后,她进入了北京之外的一家化工厂,在那里她不断升职。1980年,刘延东步入政坛,在颇有影响力的中共组织部工作。

两年后,她被调入共青团中央,这是她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人事调动。当时,年轻的胡锦涛也被调入共青团中央工作。胡锦涛后于2002年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胡锦涛在共青团结交了很多政治盟友,打下了他的政治权力基础。这些人被分析人士视为泛泛意义上的与“太子党”对立的阵营。“太子党”是指那些出身于中共高官家庭的政治人物。

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e)中国问题专家李成(Cheng Li)说:“刘延东是极少数在两个阵营都有人脉的领导人之一。”

大企业集中北京是好是坏?

本月中旬,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与纽约合作组织联合发布的报告称,北京在27个全球主要城市中,经济影响力排名从去年的第九位跃居第一位。据称,北京经济影响力第一主要源于:全球500强总部的数量第二,仅次于东京;GDP增长率第三;按资本投资额计算的外国直接投资第三,按新建项目数量计算第五等。这份报告共选取了全球27个城市,包括纽约、伦敦、芝加哥、巴黎、柏林、墨西哥、圣保罗等。

北京的综合影响力全球第一,争议巨大。不过,北京的全球500强总部的数量第二,却更是耐人寻味。

今年7月,《财富》中文发布了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国两岸三地共入选79家企业。这一数字已经超过日本(68家),仅次于美国的132家。其中,大陆企业入选69家,台湾企业入选6家,香港入选4家。

由此推算,北京成为全球500强总部的数量第二,其中有不少属于本国的大型国企。

在2011年世界500强中,入选的69家中国企业如果按照总部所在地进行省区分类,可以发现其分布是不均衡的,上海有上汽、交行、宝钢、中国联合网络、太平洋保险、绿地。湖北有武汉东风、武钢。广东有广州南方电网、深圳平安、深圳华为、深圳招商银行。河北有石家庄河北钢铁、邢台冀中能源、唐山开滦。江苏仅有张家港沙钢一家、吉林有长春,天津有天津物资,河南有郑州河南煤业,浙江有杭州的浙江物产、吉利,山西有太原的山西煤炭一家,山东有潍坊山东魏桥、济南山东能源,辽宁有鞍山钢铁集团一家。

在69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余家的总部在北京,上海有六家,广东有四家,河北三家,山东、湖北和浙江各有两家,江苏、吉林、天津、河南、山西、辽宁各有一家。

而对照去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排名,我们发现,入选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其分布极为畸形。北京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省区一级统计单位中排名中下流,但是却诞生了最多的世界500强。而考究其企业性质,竟然100%为国有企业。上海作为直辖市,上榜的企业也全部是国有企业。

北京与上海上榜企业的总数,竟然是全国所有其他省区总数的两倍有余。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中国经济重镇,都只有寥寥几个,甚至江苏竟然只有一家。

500强大部分诞生于北京,意味着两种经济问题,其一是反映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其二是导致了不合理的社会结构。

美日等国入选世界500强的企业,多来自技术密集型、制度创新型企业,以及新兴产业。入选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这些来自北京的巨头,多数集中于石油、金融等垄断企业,在中国企业的前十名中,有三个是搞石油的,而在金融行业,全球一共18家上榜公司,中国的国有银行就占了一半。

从全球领域来看,500强上榜企业,多为实业公司,上榜最多的美国,其最有活力的公司,亦为实业公司、如苹果、可口可乐等。而在中国,竞争性领域诞生的企业凤毛麟角。

同为中国企业,大陆上榜企业,与台湾上榜企业,亦区别重大。台湾上榜六个企业,鸿海实业、纬创、仁宝电脑、台塑石化、台湾中油、广达电脑,几乎全部都是制造业,而且集中在电脑制造,凸显了台湾强大的制造能力。台湾远比大陆富强,但是却老老实实搞高端制造业,对比大陆,如此庞大的贫困人口,却老指望以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和服务业突围,其投机主义倾向值得警醒。中国未来需坚守制造业,并且逐步从产业链的低端,过渡到产业链的中端,实现中端突围,培育大众产业、中产阶层、大众消费,才可以实现整个国家的腾飞。

媒体札记:“不要懈怠”

一、换帅

昨天午时,五大商业门户的首页头条已经齐刷刷换为《解放军四总部全换帅,房峰辉任总参谋长》,搜狐和凤凰网更是火速制作好了类似“关注解放军人事大变动”的专题。

被第一时间引用的稿件来自中新社及由解放军报社主办的中国军网,系根据国防部网站最新信息披露而整理得来,写明“原北京军区司令房峰辉,出任总参谋长;原广州军区政委张阳,出任总政治部主任;原南京军区司令赵克石,出任总后勤部部长;原沈阳军区司令张又侠,出任总装备部部长”。

网易将这则消息放在十八大专题中是有道理的,网络观察者普遍认为,这表明中共最高领导层在距权力交接只有两周之际已经完成了武装力量部署。所以,比起新京报“四总部领导调整主要系年龄原因”的分析,南方都市报的采访更获新浪青睐:“国防部有关人士昨晚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按照惯例,解放军四总部领导层职务调整都在党代会之前进行”。

明白此事之新闻价值担得上头版头条,绝大多数中国纸媒的标准做法是根据公开资料摘录四位新首长的生平简历,例如张又侠父子是解放军军史上颇为传奇的“父子上将”,并配上国防部发言人口径:“最近一段时间,包括四总部在内的解放军一些单位的领导有了部分调整,这是正常的人事安排,希望外界不要过度解读。”

难免还是会有解读冲动。作为中央级媒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比起地方报纸多些能力,其报道中那句“中国军方高层将迎来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人事变动”就此成为今晨门户热引头条标题。根据国际在线网站提供的文字记录:“外媒对解放军的人事调整表现出极大关注,有分析认为,这次调整的重点是加强总参谋部、军委与各大军区、军种间的军、政主官交流。分析人士认为,从四总部此次人事调整来看,‘新帅’们以往大军区主官的经历将有利于切实推进解放军的军事现代化进程。”

但如果只是这些编译内容,又怎么能显得出环球时报的特殊之处?这份报纸今天带来的是美国赫芬顿邮报的文章摘录——“此举旨在让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常备军队进一步实现专业化,并确保其忠于党”。更有社评《中国军队高层调整为何吸引世界》:“军队高层的人事调整使人相信国家对强化军队战斗力的认真和用心。外界的关注反映了他们对揣摩中国的同样认真和用心。中国军队的确集中了国内外的大量关切。我们希望这支军队不辜负纳税人的期待,扛起中国崛起路上最沉重的那副担子。中国崛起实现了和平,世界就很可能不再有大的战争。”

只是不知,搜狐重拟的标题——“中国恐美情绪要靠军队,人事调整是为强化战斗力”会否让胡锡进总编不喜:“中国社会存在一定的恐美情绪,既有两国军力差距原因,也有软实力差距的影响。帮中国人克服恐美情绪,主心骨还得靠军队。中国军队需有在西太平洋足够威慑美军介入的能力,不仅在军事模拟和推演中压倒美军,而且在公众的认识中逐渐形成优势地位,只有这样,中国对美国的外交及心理弱势才会彻底改变。”

与市场化媒体蜂拥而上相比,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实在是淡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的答问在喉舌的版面上,只留下“中澳新将首次联合实兵演练”或者“中方坚决反对日拉拢域外国家制造地区紧张局势”。当然,这也是一种选择。,

中国年轻人争捧金饭碗

创纪录数量的中国年轻人想去“当官”,以捧上政府部门工作这个“金饭碗”。

过去三年里,中国公务员考试参加人数平稳下降。然而,随着经济增长放缓,政府部门工作的稳定性和“油水”吸引力陡增,公务员考试参加人数因此飙升至历史新高。

昨日是公务员考试报名的截止日,报名人数在这一天出现激增。据估计,报名参加今年公务员考试的人,总计超过150万。

考生会指明自己想从事的工作,一些职位的竞争非常激烈。例如,《人民日报》报道称,逾6500人在争夺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的一个职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市场改革加速,官员和国企员工倾向于离开体制内的安乐窝,进入民营部门追逐潜在的财富。这种职业转变称为“下海”。

但在过去十年里,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有所加强,这使得公务员工作重现吸引力。人们认为体制内工作轻松、工作量小,可享受从补贴性住房到免费餐饮等诸多福利——这就是“金饭碗”一词的由来。

由于腐败横行,很多人还认为政府部门工作提供了“自肥”的机会。今年,颜面扫地的政治人物薄熙来的倒台,凸显出高级官员能够捞到的巨大财富。

官方媒体对过去一周公务员考试报名数量飙升表示失望。《环球时报》将公务员工作描述为“挡不住的诱惑”。“每一个公务员职位都有如此多的人竞争,还是有些失常。”该报在一篇社论中写道,“中国要发展,向全体公民提供更多也更有吸引力的人生机会。”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劳动力市场仍然紧张。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上周表示,第三季度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之比为1.05:1,与第二季度持平。

但是,由于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很有可能低于8%(为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企业利润已受到影响,导致民营部门出现裁员和悲观情绪。相比之下,公务员系统似乎稳定得多。公务员的平均月薪为3000元人民币(合480美元)左右,不及许多同等级别的企业界人士,但这里面并不包括奖金或非法收入。预计平均而言,每个公务员职位将迎来90个人的竞争。最热门的职位门槛很高。而且即便是为了参加考试,考生也先得通过严格的背景审查。

类Twitter服务“新浪微博”(Weibo)上的一位博主讲述了自己的痛苦经历。他的首选工作是证券业监管部门的一个职位,但因写作能力不够强而遭到拒绝。他的次选是央行,但因无留学经历而遭拒。他的第三个选择是保险业监管部门,但因专业不对口而遭拒。他的第四个选择是银行业监管部门,但因英语不够优秀而遭拒。他说,最后是北京东城区税务局同意让他参加考试——这已是他的第五个选择。

公务员考试已在中国以各种形式存在了上千年,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招聘制度。然而,很多报名者认为,今日的流程并不像看上去那样公正。

一位不愿透露自己全名的陆姓(音译)博士生表示,她这已是第二次报名考试,目标职位是翻译。“我只是想试试。我不认为我有戏。”她说,“这里面有些无法控制的因素,比如利用个人关系来搞定。”

董慧(Emma Dong)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

中国军方高层换届接近完成

看来中国新一代军方领导班子将在即将卸任的中国共产党党总书记胡锦涛和预计接任者习近平的盟友之间寻找微妙平衡。

中国国防部在三天内宣布第二波军方高层人事调整,周四将四名将领提拔到肯定会进入解放军最高指挥机构的职位。

目前已接近完成的此番人事调整,使军方高层换届的透明度超出预期。最终阵容要到11月中旬中共十八大闭幕后才会成为定局。新一代文职领导层也将在十八大上亮相。

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上将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参谋长。现年61岁的房峰辉被视为胡锦涛的盟友。

负责中国东北地区的沈阳军区司令员张又侠上将被任命为总装备部部长。现年62岁的张又侠上将被视为一个“太子党”(即老一代高官的子女),因为他和习近平一样,有一个身为高级军官的父亲。

第二炮兵(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参谋长魏凤和中将晋升司令员。现年58岁、相对年轻的魏凤和,代表着解放军年轻化、专业化和在军方领导层中加强陆军以外兵种力量的努力。

南京军区司令员赵克石上将晋升总后勤部部长。

上述四人获得晋升之前,中国在周二任命了新的空军司令员和总政治部主任。这六人都被提拔到自动获得军委席位的职位,由12人组成的中央军委是中国解放军的最高指挥机构。

这批人事调整之后,中央军委将只有最高层的席位尚未确定,尽管胡锦涛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留任军委主席,而习近平将继续担任军委副主席。

赵添琦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

【有色眼镜】对话俄罗斯《消息报》安东诺夫

在一个俄罗斯“八零后”眼中,普京给他的国家带来了什么改变?“政治强人”文化适合中国吗?苏联解体后的转型又能给今日中国提供什么经验?

Saturday, October 27, 2012

人民币:贸易带动国际化

三年前,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贸易几乎为零,而现在,中国跨境贸易的9%已经用人民币结算。这对外国企业和他们的中国供应商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Wednesday, October 24, 2012

分析:中国抨击美国总统大选辩论

至少在公开场合,中国的领导人总是显得意见一致。所以美国总统大选的辩论场面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也许显得陌生,特别是当参与辩论的总统候选人正在谈论中国问题时。以下是现任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及其竞争对手共和党人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在第三轮辩论交锋中谈到的外交政策热点问题所引发的部分反响。

在最后一轮美国总统大选辩论结束后,受到严密管制的中国官方媒体发表了简要介绍辩论双方候选人观点的图片和新闻报道。这些中文报道以中国本国读者为目标受众,对于辩论双方有关中国的评价、或者奥巴马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描述为“敌手”的说法几乎未予关注。

但在面向海外读者的英文报道中,对双方候选人在对华问题上的强硬言论,中国官方媒体采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进行了回击。

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在一篇仅以英文发表的社论中指出,最新一轮美国大选辩论“已沦为对中国怀有敌意的人竞相诋毁中国的名利场,但事实上这与中国几乎毫无关系,而是与美国这一世界超级大国正在逐渐失去竞争力密切相关”。

这篇社论还严厉指责罗姆尼“以异常凶狠好斗的态度对待中国”,但文章同样肯定了罗姆尼在此轮辩论中调低言辞激烈程度的举动。

社论指出:“值得庆幸的是,这场竞相指责中国的游戏似乎并未失控,因为这位曾通过与中国做生意获利颇丰的亿万富翁明白,美中两国作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承受不起针锋相对的关税大战以及最终爆发全面经济大战的后果。”

在第三轮大选辩论中,罗姆尼对中国的立场较此前的辩论似乎确实有所软化,而在他之前,奥巴马表示中国既是敌手也是国际社会中的潜在合作伙伴。

罗姆尼表示:“我们可以与中国结为合作伙伴。无论以何种方式、模式或形式,我们都没有必要成为敌手。如果中国愿意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就可以与中国通力合作。”

新华社发表的另一篇言辞尖锐的社论文章以中美两国的贸易联系为重点,指出无论最终是谁当选美国总统,在就职以后都有必要缓和对中国的批评言论,以解决“美国对于中国无可避免的崛起不合时宜的僵化态度”。

吉密欧(Jamil Anderlini)北京报道

译者/马拉

岛屿争端打击日本对华出口

日本对华出口上月大幅下滑,突显亚洲两大经济体之间一场领土纠纷对贸易产生影响。

根据日本财务省昨日发布的初步数据,9月份日本对中国出口同比减少14.1%,相比8月份9.9%的同比跌幅有所加快。数据显示,围绕东海一个群岛的对峙,正使本已受到发达经济体需求不振和日元汇率居高不下打击的日本出口商处境更加艰难。这个群岛由日本实际管辖,但中国和台湾都宣称拥有其主权。

总体而言,日本对外出口在9月份同比减少10.3%,受到欧洲持续疲弱的打击,其结果是,日本出现5590亿日元(合7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略高于预期。进口增长4.1%,原因是日本增加购买石油和液化天然气,以抵消核电装机容量的损失。

分析师们表示,这些黯淡的数据加大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在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陷入衰退的风险,同时给日本央行(BoJ)的政策制定者带来更大压力,要求他们在下周初央行会议上拿出进一步刺激措施。

在日本中央政府9月宣布从私人所有者手中买下其中三个岛屿后,围绕相关岛屿的纠纷——日本称其为尖阁诸岛(Senkaku),中国称其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中国多个城市引发大规模反日抗议,还导致中国人抵制日本产品。

在苹果(Apple) iPhone 5发货量增长的推动下,9月日本从中国进口增长3.8%,但日本对华出口的消费者产品暴跌,其中汽车和摩托车出口分别下滑45%和31%。电器和照相器材的出口也出现两位数跌幅。不过,造成日本对华出口同比下滑14.1%的最大因素来自工业机械行业。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Bank of Tokyo-Mitsubishi)日本策略师、曾任职于日本央行的关户孝洋(Takahiro Sekido)表示,作为日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的需求前景仍“非常令人悲观”,原因是存在“严重的政治动荡”。

巴克莱(Barclays)首席日本经济学家森田恭平(Kyohei Morita)表示,11月(届时中国共产党的下一代领导人将接掌权力)的出口数据对于确定两国贸易关系的前景将是至关重要的。

贸易形势不佳,加大了外界对于日本央行将出台进一步刺激措施的期待。日本央行定于10月30日开会,陈述其半年度经济前景报告。

日本央行在9月份扩大其资产购买计划(在利率接近零的情况下,这是其主要宽松工具)之后,在本月的第一次会议上没有进一步放松政策。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前原诚司(Seiji Maehara)周日在富士电视台(Fuji TV)上表示,相比其它大型经济体央行对于提振经济的激进承诺,日本“做得不到位”。

摩根大通(JPMorgan)驻东京的高级经济学家正道安达(Masamichi Adachi)上周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日本央行受到放松政策的压力“是必定会发生的事”。摩根大通是预测日本陷入衰退的数家银行之一。

译者/何黎

从郑和下西洋看“李约瑟悖论”

《遥想郑和当年》一文提到,如果郑和下西洋带回一些当时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物品,那么,中国过去几百年的历史有可能完全重写。这种历史的偶然蕴含着重大的经济学涵义,尤其当我们将郑和下西洋与“李约瑟悖论”以及国家兴衰等重大命题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李约瑟悖论”是英国人李约瑟(Joseph Needham)在撰写7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时提到的一个现象,大意是指原本需要科技作为支撑的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西方兴起而不是在中国出现。考虑到中国历史上曾拥有比西方先进得多的科学技术,因此,李约瑟提出这一问题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如今,“李约瑟悖论”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史,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诸多学科门类的关键词,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等,是许多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曾说:“一个人一旦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福利后果),他就很难再去思考其他问题”。这里的“人类福利后果”指的便是国富国穷这样愈久弥新的问题,而这句“迷人的”话语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者最喜欢引用的名人名言之一。

学术界围绕“李约瑟悖论”的各种观点和解释可谓汗牛充栋,不过,从经济学角度阐释郑和下西洋涵义,将郑和与这一悖论捆在一起的讨论却并不多见。

与其纠结于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出现这样一个老问题,不如我们换个角度,另辟蹊径,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然后再把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初始条件进行对比,诊断中国自身的原因,从而找到通往“李约瑟悖论”的一条路径。

为此,我们还需要借助一些强大的学说,比如有小诺贝尔之称的克拉克经济学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的制度分析观点,就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站得住脚的启示。

政治结构、法律和市场机制与一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探索一直是经济学界最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之一。在阿西莫格鲁看来,制度的作用可能比许多经济学家预想的要大得多。几年前,他与另两位学者联名发表了“欧洲的兴起:大西洋贸易、制度变革以及经济增长”的一文。在这篇与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成名作内容接近但旋律不同的文章中,阿西莫格鲁等人大胆地指出,中世纪西欧国家的兴起主要是由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大西洋贸易的国家所推动的。由于他们能够通过大西洋与新世界、非洲以及亚洲进行实物贸易,因而这些国家的经济率先实现了增长。贸易活动以及早期的殖民主义不仅直接影响了欧洲,而且还通过制度变革间接地改变了欧洲的文明进程。例如,16世纪对君主势力进行限制的国家中,大西洋贸易实际上起到了巩固商人集团而削弱了君主势力的效果,这使得商人在制度变革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并形成新的具有影响力的社会阶层,恰恰是这些制度变革决定了这些国家之后几百年的经济增长。

为使研究更具说服力,阿西莫格鲁等人还特别拿英国与西班牙进行了对比。与英国相比,西班牙在大西洋贸易上不但比英国起步早,而且许多条件均优于英国。换句话说,从历史客观条件看,如果工业革命能发生在英国,那么工业革命更有理由在西班牙首先出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为解释这种矛盾,阿西莫格鲁等人提出了一套大西洋贸易引致制度变迁,制度变迁与长期经济增长交互影响的良性循环理论。其中一个重要史实是,16世纪的英国议会对皇权就有了相当的制衡能力,实施了限制皇权以及保护私有财产(特别是土地私有产权)等措施,人们拥有可以自由经商的权利等,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则为专制王权的国家,普通民众的经济活动受到严格限制。由于英国较早采取了鼓励民间商业活动以及限制特权阶级势力的措施,因此,商业活动在英国更为活跃和开放。正是这些不同的因素,导致英国和西班牙两个早期殖民国家后来长达几百年的繁荣与兴衰,这也是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而没有在西班牙出现的根本原因。上述思想在阿西莫格鲁2012年最新的鸿篇巨制《国家因何衰落?》(Why Nations Fail?)(与詹姆斯•罗宾逊合著)中得到系统阐述。

媒体札记:公民Style

一、今又重阳

在有关“你幸福吗”的争议告一段落后,现在是“我的父亲母亲”被观众在放大镜下细细检视。

中央电视台这个呼吁关爱失忆失能老人而设的系列节目,因为新闻联播的放大作用以及让人心酸的采访答问,连日来获得广泛关注。今天正是重阳节,所以,主播昨晚19时便发布预告,将以多个频道同步播出特别节目“九九艳阳天”。

这是在向中国第一个老年节献礼。戏曲、养生、相声小品,是要给“我的父亲母亲”带去属于他们的节日欢愉。只不过,带来更深刻记忆的永远都是痛苦。

前天,央视公开播出的片断里,一位80岁老奶奶感叹“年龄大了,不希望活着”。记者沉默了一阵问起原因,老奶奶说:“现在的孩子不像从前的孩子,从他们身上感觉不到温暖……你们也是年轻人,所以希望你们多回家看看。”

昨天,镜头里讲述苦楚的是郑州街头68岁的卖煎饼老太。她自称“两个小孙子都是聋哑”,因而“希望全部破灭”:“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多卖一毛钱,把我的小孙子从底线挽救出来。”

老父亲老母亲这样的心声,让电视和电脑屏幕前的年轻人情何以堪。不仅是视频跟帖和微博转发时满是哽咽表情,各地报章在报道这两幕采访过程时也是纷纷以“让人心酸”形容,按照河南商报追访报道的标题来说就是:“多少人被这句话戳中泪点”。

经由门户网站展示推介,内疚难过的集体感受,甚至压过了对央视记者询问截瘫53年老人“您最开心的是什么”的质疑。例如今晨之成都商报,就发表作者对“有些网友”的不满:“就像前不久央视在走基层活动中所策划的‘你幸福吗’提问一样,很多网友纠结于问题的设置,以调侃或者讽刺的心态去看待央视记者的采访,却忽略了那些采访背后的社会意义。”

没错,在央视新闻公益行动的榜样作用下,中国媒体从业者今天集体尽孝,将版面贡献给自己的父亲母亲。同在四川,华西都市报在头版写下“百善孝为先”的古训,通报本省百岁老寿星4374的统计数字;重庆时报昨天就已经在封面放上一把孤独的躺椅,呼吁《明天重阳节,回家看爸妈》,今天是竞争对对手重庆晨报接力,开席百寿宴,“如果你不能回家看望父母,打个电话问候吧”;新浪推荐聚焦失智老人孤独晚年的图片专题,写下“我遗忘的世界,请不要遗忘我”的心声;搜狐则是展示了一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近年来,一些失独老人开始走进寺院,一边在寺院的安养院养老,一边借由宗教的力量求得内心的解脱,这也是他们不得以的选择。”

新华社电稿中“50人争一张床”的数据得到了南方都市报重点展示:“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城乡养老机构发展到4.18万个,养老床位365万张。但平均下来,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除此以外,这篇《中国老人突破2亿,养老“大堤”能否抵挡?》还带来老人们的更多苦恼:“过半家庭空巢,我的寂寞有谁懂?”;“月均养老金74元,如何更好‘养’自己?”;“50%老人慢病缠身,去哪方便就医?”

新京报带来了另一个数据,即“仅两成多老人主要靠养老金生活”,并获门户集体推荐:“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调研报告显示,到2010年,我国老年人中,有24.1%主要经济来源为离退休养老金。40.7%老人依然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在2000年,主要依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比例为19.6%。另外,以低保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人,这10年也由1.6%增加到了3.9%。”

FT社评:美国辩论中国议题须提高水准

就说错话而言,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周一在与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辩论时把中国形容为“敌手”还不算太糟糕。美国几乎没有一名辩论观察人士抓住这一点。而奥巴马也迅速补充说,中国也是一个潜在伙伴。可他毕竟还是说漏嘴了。这也揭示出他对美中关系的失望,几年前,他曾满怀希望接掌美中关系。

大选辩论从来不是建设性思维的最佳论坛。然而,世人有理由担心,在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举行的最后一场辩论,可能标志着美国将把目光转向国内,这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90分钟的辩论几乎全都围绕恐怖主义和中东事务展开。只是在接近第80分钟的时候,才冒出中国这个话题。可罗姆尼和奥巴马两人都很快把话锋转向俄亥俄州的就业岗位。两人都没有提到中国的领导层换届,中国与邻国的紧张关系,或者中国的人权。

在奥巴马主政初期,他曾向中国发出“(美中)两国集团”(G2)的试探,却遭到回绝,这让他下不来台。就像奥巴马的很多早期举措一样,这件事已被人忘记。但很难想象奥巴马在主政的第一年会意外使用“敌手”这个措词。

其次,奥巴马也许的确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在潜意识的驱使下说漏了嘴。两人在辩论期间提起中国时,说的全是负面的话。奥巴马夸耀称,他在一个任期内针对中国采取的惩罚性贸易行动,比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在两个任期内采取的行动还要多。罗姆尼只是承诺进一步加紧此类行动。当然,这些都是竞选期间的套话。但两名候选人承诺采取的惩罚措施都具体得让人担心。11月6日的投票日过后,胜出的一人将需要机智地设法“食言”。

最后,如果中国是一个潜在敌手,那么美国公众应当看到一场更有水平的辩论。奥巴马正在推行所谓“转向亚洲”的战略——这个话题被认为在辩论中不值得提及,而罗姆尼誓言扩充五角大楼已经相当慷慨的预算。在实力和财富正从西方转移到东方的历史时刻,美国的民主体制理应产生比此更有水平的辩论内容。没有人希望看到北京与华盛顿之间出现敌对关系。但在周一的辩论中,两名候选人都未能说明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局面。

译者/和风

中国调整军方高层人事

中国在军方高层进行了一些人事调整,由此拉开领导层换届的序幕,新领导层将在下月上旬举行的中共十八大上亮相。

任命新的空军司令员和新的总政治部主任揭示出,扳倒薄熙来的行动是如何打击他在军方的盟友的。薄熙来原来是重庆市委书记,他对权力的争夺使中国共产党陷入数十年最严重危机。

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上将被任命为空军司令员,广州军区政委张阳上将晋升总政治部主任。

中国国防部昨日向英国《金融时报》证实了这些任命。这些任命说明,上述两人将进入解放军的最高指挥机构、由12人组成的中央军委。

就像推动文职领导层变动的幕后谈判一样,由军官的家庭背景、地方根基及其与靠山或前领导的关系所构成的人脉,驱动着中国军方的权力游戏。

尽管马晓天作为一个与即将上任的领导人习近平有联系的太子党成员获得提拔在意料之内,但张阳被视为一匹黑马。

他晋升为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意味着此前被认为有望进入中央军委的一些知名军官的职业生涯戛然而止。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在今年早些时候报道的,总后勤部政委刘源上将和第二炮兵政委张海阳上将的前景面临风险,因为他们与薄熙来关系密切。

中国军事分析人士昨日表示,张阳获得提拔意味着上述另外两名候选人都将出局。“他将占据留给政治工作的唯一席位,”在空军指挥学院执教的军事评论家乔良少将表示。

预计薄熙来将在本周被剥夺中国人大代表资格,这是将他移交司法部门接受刑事审判之前的最后一个程序步骤。

昨日的两项任命预示着中国军方高层将迎来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人事变动。

在军费支出连续10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之后,中国军方正开始在亚太地区展现影响力,在领土纠纷中摆出更加强悍的姿态,同时海军舰艇在离开中国海岸线越来越远的地方执行任务。这在中国的邻国以及西方强化了这样一种印象,即中国将挑战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在组成中央军委的12人中,10名军方成员有多达8人由于到了退休年龄,将在11月上旬举行的十八大上退休。

由于空军司令员和总政主任将自动获得军委席位,马晓天和张阳进入中央军委几乎没有悬念。

中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将在下月卸任党总书记职务,但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留任军委主席。

预计将接替胡锦涛出任党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习近平是军委副主席之一。

现任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上将可能被任命为国防部长。这使最高层还能提拔至多5人,包括一名新的总参谋长。

赵添琦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

丰田在华减产:商业决策还是政治避险?

丰田宣布,公司在华工厂重新复工,但是产量将会减少。不过Lex作者认为,这一决定反应的更多是商业战略调整,而不是政治上的避险。

盲目买下丘吉尔故居

黑、白——再加一点点过度的中间色。“非常简单、非常精确,甚至还有一点点严苛。这就是我的行事风格。”多娜泰拉•弗里克(Donatella Flick)这么说道,她是多娜泰拉•弗里克指挥大赛(Donatella Flick Conducting Competition)的创办人,2012年度的比赛于九月底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re)举行。

我们坐在一张黑白相间的沙发上,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幅黑白画作。跟弗里克会客厅里的大部分装饰品一样,地毯、钢琴还有咖啡桌都是黑色。剩下的则是清一色的白,包括我们的茶杯还有摆放整齐的靠垫,靠垫上绣着字母D或者S。

是因为D代表着多娜泰拉(Donatella),S代表她23岁的儿子塞巴斯蒂安(Sebastian)的缘故吧?59岁的弗里克的回答很妙,她说D“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亲爱的”(darling),也可以是“白天”(day)。这没什么大不了的。S比D更重要。”

弗里克一身墨黑色衬衫及裙子,跟她那一头打理整齐的金发相当般配。15年以来——从她结束与德国最富有的工业巨头家族传人格特-鲁道夫•弗里克(Gert-Rudolf Flick)的婚姻起——她就一直住在肯辛顿的这幢房子里,这也是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一直住到过世的故居。她说她在购房时并不知道还有这段历史,当时她只是在三天前匆匆看了一下,就做出了决定。

“离婚曾经让我十分沮丧,我舍不得(搬离)奥斯陆广场(Oslo Square)的那幢房子,那是我和我前夫一起建的,我的儿子也是在那里出生。”她主动用不太流利的英文说起往事,声音随着情绪的波动而时有哽咽,“其实我想要的只有一个,就是一间客厅,能放下我的钢琴,能开一个小小的演奏会。我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地方。每一幢房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和能量。它也能表示出是否喜欢你。当我第一次走进来的时候,就知道它欢迎我。”

弗里克这幢有着砖砌外墙的18世纪的房子看上去相当庄严,跟邻居们(其中不乏外籍外交官员)那些闪着微光的白色房子比起来低调许多。“我喜欢英式红砖。它非常内敛。”她说,“我希望能在其中发现点什么。”

前厅很小,两侧各有一间餐厅。在其中一间里,一张巨大的赫姆•纽顿(Helmut Newton)的黑白时尚摄影作品被安置在一尊基座上。另外的一件——从前是丘吉尔的图书馆,现在把架子都拆走了——摆放着黑白条纹的台布。桌子和高背椅被安放得一丝不苟,但两个房间看上去都感觉很空,仿佛从来没有使用过。

尽管旁边有三位年轻的助理对她大献殷勤,喋喋不休地赞美她的发式,弗里克还是坚持继续跟我介绍说这幢房子其实是在19世纪80年代重建的,“当我买下它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荒废了。图书馆里的书都被虫子蛀掉。甚至连墙壁都是我自己刷的。但是你不能动任何东西(指改变房屋结构)。这是国家遗产。我甚至连个门都不能挪动。”

整个房子最大的部分是位于后方的客厅——从一层经过一个画廊般的开放式通道可以进入到这个有着高高天花板的房间。弗里克用它来举办自己的音乐派对:把沙发挪开的话,可以容纳60位宾客。在一个角落里放置着一尊指挥家威廉•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的半身雕像,而另一个角落则是阿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的肖像。这里音响设施的敏感度和共鸣也令人羡慕。

弗里克并不是一位音乐家,但是她热爱音乐,并且她在这一领域进行的慈善事业为她赢得了一连串的奖项,这也是她在英国社会为自己树立起的一个标签。这位出生在罗马,父亲是高加索地区古老皇族后裔,母亲则是意大利人的女性,在1990年创办了多娜泰拉•弗里克指挥大赛。

每两年,来自欧盟各国的有志指挥家们便可以提交自己表演的录影带到评选委员会,最优的前20名能够获得面试邀请。有三名指挥家将与今年开始加入的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一起亮相最后的音乐会。由杰出的音乐家们组成的评委会挑选出来的获胜者将会获得15000英镑的奖金以及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协助伦敦交响乐团指挥工作的机会。

不少已经事业有成的获胜者通常会把这项比赛看作是自己事业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弗里克说组织这样的比赛“就像是非常严肃认真地搭建一个纸房子。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完美。年轻的参赛者会非常紧张,会像朵小花儿一样微微颤抖。你得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受到欢迎的。”

在弗里克客厅的钢琴上,至少有五幅相框里展示着她与比赛的赞助人,威尔士亲王的合影。或许这可以解释她为什么成为英国的社交名流?同时弗里克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高加索皇族血统,以“Missikoff公主”(她婚前的姓氏)的名号亮相,同时还有自己对音乐真正的热忱。

她说她“不是那种以参加音乐会的方式让人们知道我曾经听过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或者叶甫格尼•基辛(Evgeny Kissin)。为了社交而去音乐会——我厌恶这么做。我不会走同样的路,当你再次启程时,总得更加丰富。我们有幸获得倾听的机会,并且觉得自己的嗓子眼里也会跟着迸出同样的音符来。有时情绪太过强烈以至于我会落泪——这就是典型的高加索人。我就是这个样子。每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都感谢上帝。”

尽管弗里克有着高加索血统,但她从未踏上过父亲的故土。她说她的父亲后来被共产主义者找到,并且许多家族成员也遇害。“他教给我祖国的传统,但又让我发誓再也不要回去。当然,他永远也不会想到柏林墙会有倒塌的那天,而共产主义政权也不复存在。我收到许多从奥赛梯(Ossetia)寄来邀请我回去的信件,但是这的确需要在情绪方面储备很大的勇气。”

自从离婚之后,弗里克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要是没有我的儿子和我的音乐,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算一个健全人——如果我是健全的话。”她说着轻轻笑起来。“音乐是我的基石:它让所有的事情变得自然。你可以在厨房里端着一杯红酒就着一盘意大利面就很高兴,也可能就算被25位戴着白手套的仆人簇拥着还是闷闷不乐。这是我的生活经验。我昨晚还在想这个问题——你可以用钱买来很多的东西,但是你买不到健康和爱。”

.......................................................................

最爱之物

信件,混合着英文、德文还有意大利文,开头是“亲爱的妈妈”,以及写有“我爱你”的字样。“我”和“你”是手写的,中间的“爱”用一颗心形表示。这些信件是她的儿子塞巴斯蒂安儿时写的,是多娜泰拉•弗里克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当我正准备出去参加晚宴的时候,他会把这些信件从门缝里塞进来。”她回忆说,并补充说这是一种既想要寻求关注,又希望能给对方施加一点压力的示爱行为。

跟她在肯辛顿的房子不同,这里陈列着的那些弗里克喜欢的装饰品和画作并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比如其中一支放置在钢琴上的指挥棒:这是协助举办多娜泰拉•弗里克指挥大赛的团队在2006年赠送给她的。

还有就是一幅她的祖父身着高加索战袍的照片。她说高加索地区常年的战争赋予了奥赛梯人“一种来自天空和高山的能量。我希望我能够遗传到一些——那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直觉,会照亮你的路,因为你没办法避开危险。”

2012年的多娜泰拉•弗里克指挥大赛于9月30日在伦敦巴比肯中心上演。

译者/琳子

在大革命的旗帜下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已经逼近了11月4日的结束尾声。每四年一次,全世界就如同观看一场大戏,看着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相互攻讧、指责、嘲笑、唱衰,俨然对方乃是误国误民的十恶不赦的罪人,恨不得用机关枪把对方全部突突了了事。然而奇异的在于,大选一结束,彼此之间立即握手言欢,纯然无隙。2008年麦凯恩的失败演说,居然开口夸起奥巴马来。

两党竞争之惨烈,与选后相互之致意谅解,成为美国制度之循环。然而无论何等激烈的攻防,与国家体制不但分毫无损,反而双方在这一次次的对峙之中,竭力寻求与达成的,乃是国家福祉的进益。这使我们这些场外观众不免慨叹,为什么美国终于所形成的,也是党派之间的斗争,却并无血腥的味道?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短促的一瞬,中国梦幻般地出现过两党的竞争与合作,共同寻求民族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他们并肩战斗,讨伐军阀,发动工农,驱逐外辱。可是也就是那么一瞬,刹那演变成了屠戮与血腥。

广东作家叶曙明的《中国1927•谁主沉浮》既是对1921年开始的大革命时代的详尽回顾,又是对大革命缘何失败的一种探究,恐怕更是对那个时代以及留存至今的中国政治基因的一种科学式解剖。在书的腰封之上,清晰而决断地指出:“尽管这场革命只是昙花一现,最终以国共两党流血分裂告终,但它的影子,却一直徘徊于中国政治生活当中。它所形成的一系列思想理论以及具体的政治方式,包括社会动员模式,革命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一直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在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从井冈山到北京城,从土地革命到文化大革命,我们都不难找到1920年代那场大革命的遗传基因。”

书的叙述起点,或者说大革命的肇因,乃是1922年孙中山因为北伐志向,与倡导联省自治的广东省长陈炯明反目为仇。孙中山在这次失败之中,痛感依赖他人的军队与一个松散的政党无从实现“解放全中国”的目标,恰好苏联人马林来到了中国试图开辟一片新的革命天地。于是1923年,苏联外交官越飞和孙中山签署了声明,联俄容共政策出台。就此拉开的,乃是国共合作与北伐等一系列重塑中国面貌的历史大戏。苏联人的到来和介入,既使两党合作成为可能性与现实,却同时埋下的,是你死我活的政治厮杀的伏笔。

然而,如果说苏联人是开创这种非此即彼的独断式政治的始作俑者,却未免冤枉了他们。事实上,中国现代政治不妥协、惟暴力、非合作的模式,迄始于辛亥革命的缔造者孙中山。

自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孙中山几乎无法接受任何一种其它形式的政权的存在。反对袁世凯,他发动了二次革命;反对陈炯明,他引进了桂系军阀;反对北洋政府,他结盟了苏联。在其一生的经历之中,只要与其建国理念不合者,全然贬斥为反对共和,反对革命,反对人民。终其一生,从来未曾认真地去建设民主与自由的国家制度,而是通过发动不间断的暴力革命,一次又一次地推翻合法的政府,而试图建立他内心中基本上没有政治理论支撑的乌托邦。而这一切的革命,其实都是黑白分明的旧式政治运营思路。

东亚成为“人民币区”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上周再次承诺,他将在上任第一天就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即便这种美国选举季里对中国放出的狠话不能完全当真,但它仍反映出美国无视并意图否认日益改变的经济现实。未来的美国领导人最好还是认识到,东亚的“美元区”已被一个以人民币为基础的货币区取代,这种情形在二战以来可能首次出现。

我们的新研究发现,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美国和欧洲经济陷入困境的同时,人民币却日益成为一种参考货币(这是说新兴市场货币走势与人民币之间产生高度关联)。实际上,自2010年6月人民币恢复浮动汇率制度以来,盯紧人民币的货币种类比早先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时期(2005年7月到2008年)有所增加,而同期盯紧欧元和美元的货币种类有所减少。

东亚如今已成为一个“人民币区”——在东亚的10个国家和地区中,包括韩国、印尼、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在内的7个经济体的货币与人民币的关联度超过美元。例如,自2010年年中以来,韩元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大致相当。只有香港、越南和蒙古三个经济体的货币与美元的关联度超过人民币。

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中国崛起为一个贸易中心;中国在东亚地区制造业贸易中所占比例从1991年的2%,升至现在的约22%。向日益增长的中国市场出口商品或身处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的国家,都看到了让本国货币盯紧人民币的好处。

贸易还推动人民币在东亚以外地区的崛起。例如,印度、智利、以色列、南非和土耳其的货币目前全都盯紧人民币;在某些情况下与人民币的关联度甚至比美元还高。如果中国放开其金融和外汇市场,人民币的吸引力将会迅速扩大。

人民币地位上升体现出两层含义。首先,这是经济主导地位从美国向中国转移的又一个重要标志。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衡量)、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以及十多年来最大的净债权国,而且“人民币区”目前在亚洲已经取代了“美元区”。我们不能低估这一局面的象征意义及其历史意义,因为尽管东亚在地理上与美国相距甚远,但过去始终都是美元后院的组成部分。

美国的乐观主义者引用日本过去几十年的兴衰的实例进行推论,认为中国如今的崛起将走上日本的老路,使“美国统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得以持续。但他们应该注意到,即便在日本奇迹的鼎盛时期,日元也从未能够挑战美元作为东亚参考货币的地位。东亚也从未出现“日元区”的雏形。

第二层含义与前一层有关,即经济主导地位的转移突显出东亚国家将会面临的激烈角力。经济、贸易以及如今的货币的吸引力正促使这些国家靠近中国。但中国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的策略却把这些国家推入了美国的怀抱,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最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现状。常言道,短期内起作用的是政治,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将是经济。如果此言不虚,东亚国家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在军事上依赖美国的策略将很难兼顾平衡。

当前现状对下一任美国总统提出了清晰的要求:美国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国内经济复兴,而不是将矛头对准中国的汇率或其他政策。面对中国的崛起,经济复兴只是美国维持优势地位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这种事实更加突显出实现这一首要任务的紧迫性。

本文作者分别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和研究分析师

译者/邹策

Tuesday, October 23, 2012

英国重申欢迎华为投资

英国首相府表态支持华为(Huawei Technologies)。目前英国议会对这家中国企业在英国电信基础设施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越来越担忧。

在美国国会发布一份措辞严厉的报告,称华为可能构成一个安全风险后,上周传出的消息称,英国议会的一个委员会也在调查华为与英国电信(BT)之间的关系。

不过,英国首相府坚称,欢迎华为在英国开展业务,就在几周前,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在唐宁街10号会晤了该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后者宣布在英投资13亿英镑,创造500个就业岗位。

“这些正是我们推动经济再平衡、投入全球竞争所需的就业岗位,”英国首相的一名发言人表示。

华为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网络设备供应商。自2004年与BT达成一笔交易以来,该公司就一直是英国电信基础设施的一大供应商。但它迄今难以打开美国市场,部分原因是美方担忧网络安全问题,以及该公司据称与中国政府之间的联系。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上周一份报告称,英国用于审查华为设备的安全程序,达不到美国的标准。

这份报告的结论加大了英国议员们对华为的关注。在美方发布报告之前,英国下议院情报和安全委员会(Commons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committee)已经在审查华为与BT达成的上述交易。

委员会主席、曾担任内阁部长的马尔科姆•里夫金德爵士(Malcolm Rifkind)表示,这项调查将探究政府介入华为与BT达成协议的程度。“我们想问……有没有在任何层面上存在或曾经存在任何担忧,如果存在担忧,有关方面采取了哪些步骤来消除风险,”里夫金德表示。

英国工党的电信事务发言人海伦•古德曼(Helen Goodman)表示,华为对英国的投资是重要的,但她补充说:“面对美国国会的报告,对相关安全问题展开彻查既很紧迫,也很必要。”

据英国《金融时报》掌握,8年前,BT曾与英国政府举行高层磋商,讨论安全事项。

当时,华为在英国的竞争对手马可尼(Marconi)大力游说反对这笔交易,并敦促部长级官员支持自己这样的英国企业。但BT辩称,它能够以显著较低的价格从华为得到优质设备,最终给英国的电信用户带来实惠。

“就我记忆所及,当时安全不是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工党前政府的一名部长级官员表示。“对新工党来说,鼓励竞争和帮助消费者是一种信念。”

华为否认了美国方面的指控,称其“对这份报告感到失望,因其未能提供明确的信息或证据使委员会的结论站得住脚”,该公司还指控美方得出一个“预定的结果”。

在英国,华为表示,其网络设备受到严格的检查,而相关人员亲临该公司在英国和中国深圳的经营地点,确保英国的关键国家基础设施不会被人做手脚。

即便如此,仅仅一个月前迎接任正非的欢迎氛围,已变成一种更加冷淡的情绪。“我希望政府认真研究美国国会最近的报告,”英国议会公共行政特别委员会(public administration select committee)主席伯纳德•詹金(Bernard Jenkin)表示。

总部位于伦敦的国际战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的高级研究员奈杰尔•英克斯特(Nigel Inkster)表示,问题并不在于华为,而是中国在信息技术零部件制造领域的整体主导地位。

“如今,没有一家美国公司能够用美国制造的零部件建设一个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像思科(Cisco)这样为美国政府建造很多系统的公司,也是要从中国采购零部件的,”他表示。

英国议会国家安全战略联合委员会(JCNSS)成员马尔科姆•布鲁斯爵士(Malcolm Bruce)表示,美国的报告似乎反映了华盛顿方面的“保护主义”态度。“我们有必要审慎地达到一个平衡。我们应当保护我们的利益,但又不宜过分保护主义,或者表现出不合理的敌对态度。”

译者/何黎

媒体札记:去不去日本

一、不可能回到过去

在中日“9.11”整整40天后,中国媒体的重要版位上首次出现了“友好声音”。

五大门户昨天均曾以首页头条转发来自环球网的《中国1500人旅游团抵日受欢迎,为一月来最大团》,在这篇援引自日本新闻网的报道中,声称“来自中国上海的1500名游客搭乘大型客轮‘哥斯达维多利亚’号,于20日抵达日本熊本县八代港。这是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的一个月多间,抵达日本的最大的一个中国旅游团队……虽然在9月份由于钓鱼岛问题中国出现了抵制赴日旅游的行动,但这一个访日团‘依然坚持成行’,并于20日顺利抵达日本,这受到了熊本县和八代市当地政府官员和市民的热烈欢迎。”

只是,对一些号召抵制日货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依然坚持成行”无异于“汉奸卖国”,时事评论员@大鹏看天下微博转发这条新闻时,就在最后加了句“不去日本,会死?”的反问。

顺便,上海人“贪小便宜”和“媚日”的名声也再一次奠定。既然新闻晨报、东方早报避而不谈,那山东大汉也就不客气了,齐鲁晚报封面满怀自豪之情,《“购岛”闹剧逼停山东赴日游。“涉日”导游、计调等改攻韩国、东南亚等市场;专家称显示真实民意》:“据日媒报道,由‘哥斯达维多利亚’大型客轮承载的1500名来自上海的游客,20日抵达日本熊本县旅游,受到当地热情接待。消息一出,在网上招来一片骂声。记者10月21日从山东多家‘曾’从事日本游的国际旅行社获悉,受9月份日本右翼‘购岛’、‘国有’闹剧影响,目前的山东赴日旅游市场已近乎停滞。而同期日本赴山东旅游的游客数量也大为减少。”

文中,记者引述了旅游业内人士对上海同行的规劝,即“中旅总社(青岛)周立刚认为,应对日本‘购岛’闹剧,赴日游首先受影响,对此,追求利润的旅游机构应该自律,态度鲜明地予以拒游”。还有学者的分析:“截至21日19:00,在新浪网《日媒称1500名中国游客抵日本熊本旅游》报道后,已有219页140006人次参与评论。几乎所有的发言都是反对该赴日旅游团的。对此,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认为,网民的愤怒情绪‘反映了中国民众的真实心愿’。”

“不去日本,会死?”那,去了日本,“会死?”环球时报今天承认,其实也并不是所有的中国民众都在反对千人团:“这一事件在中国网络引发复杂争议,有人认为中日民间互动应该继续,也有人认为民众应和国家利益共进退,抵制赴日旅游”。于是,社评要就此讲解“千人团和日本游大减呈现多元中国”的道理:“很多中国人放弃了前往日本旅游办事,但并非所有人,现在还一下去了1500人,这些事实的碰撞和混合呈现了全面而真实的中国。它们互相不能代替,哪一个也不能说它对今天的中国有绝对代表性。去不去日本旅游,在当下中国都能够做到自愿。这很重要。抵制或不抵制日本游,都不是官方刻意推动的。让民众有权利用不去旅游表达对日本的强烈不满,或者率意坚持将个人兴趣置于国家政治之上,政府的这种不干预应被看成中国进步的表现。”

虽然“中国社会在‘重大问题’上完全步调一致的时代永远结束了”,但这篇得获新浪重点推荐的文章仍不忘警告邻国:“当然如果因为这条旅游船去了日本,就认为大多数中国人对日本的愤怒是虚假的,其他人放弃前往日本旅游就成了错的,这同样是荒谬的……日本切不可因为去了一艘满载中国游客的客轮,就错判中国人的对日愤怒已经过去了。”

中国打喷嚏,世界就感冒

时至今日,中国上了年纪的人仍记得毛泽东在“大跃进”中提出的、勉励民众在钢产量方面“超英赶美”的口号。

这场发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灾难性的工业化尝试,造成了史上最为严重的人为饥荒。由于当时中国与世隔绝,因此在中国之外很少有人知道这场饥荒。

5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在相当程度上融入到全球经济中,中国国内生产或消费即使出现相对较小的变化,也能对世界的另一端产生巨大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近的报告中表示:“中国能将真正意义上的冲击传播到很广的范围,无论这些冲击源自中国国内还是源自其他地方。”

中国政府在上周四发布了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报告,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了7.4%,增速连续第七个季度放缓。

尽管以多数发达国家的标准而言,这个增速仍算得上是快的,但对一个2010年初经济增速接近12%的经济体而言,这个增速就意味着显著放缓。

中国的放缓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各个行业和各个贸易伙伴。近几个月,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心程度,几乎已经赶上了他们对受危机打击的欧洲以及步履蹒跚的美国经济的担心。

考虑到中国因素是多么快地发展为多个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主导力量(尤其是在过去十年),这些市场已成为中国放缓最明显的受害者。

这里引用一个也许会令毛泽东欣喜的统计数据:中国目前的钢产量是英美两国总和的七倍,约占全球钢产量的一半。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现已占到全球铁矿石进口量的65%,而上世纪90年代初时只占不到10%。铁矿石是炼钢的关键原料。

然而,由于中国需求放缓,铁矿石、铜和煤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今年出现大幅下跌。这对于澳大利亚、巴西、印尼、部分非洲国家以及其他出口国的经济已经产生了影响。

瑞信(Credit Suisse)的瑞克•戴佛瑞尔(Ric Deverell)表示,长远来看,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可能会跌至当前价位之下。“种种因素正在促成一场灾难,我认为2015年时,(铁矿石价格)更有可能是每吨70美元,而不是每吨150美元。”

对其他许多行业和出口国来说,中国也变得日益重要。IMF表示,中国现在已是78个国家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贸易伙伴国,这78个国家的GDP总计占全球GDP的55%。2000年时,中国只是13个国家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贸易伙伴国,这13个国家的GDP只占全球GDP的15%。

中国的放缓迄今仍是逐步的,但投资和基建开支的萎缩,已影响其到对日本和德国等制造国尤其擅长制造的那几类机械和资本品的需求。

事实证明,电子配件以及奢侈品这类面向消费者的产业更有弹性——尽管某些实力较弱的品牌也受到了影响。

中国快速融入全球经济后,它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之一。但这种融入同时也意味着,一旦中国的高速增长放缓,世界其余地区都将受到深远影响。就在半个世纪前,这个国家曾有3600万人丧生,而外界却很少有人听说过此事。今天,如果中国的暴发户们少买了些轿车和手袋,全世界都会予以关注。

吉密欧(Jamil Anderlini)报道

……

大宗商品

从澳大利亚到巴西,从雅加达到开普敦,那些曾因中国对资源的渴求而蓬勃发展的经济体,已受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沉重打击。

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经济增长一直是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驱动因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之多、在高位停留时间之长,是现代全球经济史上从来没出现过的。过去十年的大多数年份,中国钢材需求量的年增幅都达到15%至20%。而今年,中国钢材需求量预计只会增长2%至4%。

炼钢原料的价格因此出现暴跌。以铁矿石为例,铁矿石是巴西淡水河谷(Vale)与伦敦上市公司力拓(Rio Tinto)等矿商的主要利润来源。铁矿石价格4月份高点至9月份低点的跌幅达到40%,尽管在9月份低点之后价格有所反弹。

澳大利亚等经济体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放缓。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是铁矿石。澳大利亚央行断定资源投资会比预期更早见顶、峰值水平也会低于预期,为此它于近日下调了利率。不断下跌的大宗商品价格还导致主要矿商大幅削减在澳大型项目,其中包括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原计划对旗下奥林匹克坝(Olympic dam)铜铀矿的扩建。

就众多其他大宗商品而言,尽管今年中国的进口没有一下子由增长变成萎缩,但增速已大幅放缓、不再是人们曾认为理所当然的两位数。今年8月,中国煤炭进口同比增长5%,而去年8月的同比增速为27%。

何丽(Leslie Hook)、尼尔•休姆(Neil Hume)报道

……

工业

日中两国之间激烈的领土争端让日本汽车制造商痛苦地意识到,日益依赖中国市场是有风险的。爱国的中国司机纷纷抵制日系车。丰田(Toyota)、日产(Nissan)以及本田(Honda)的在华销量暴跌三分之一到一半。

今年第二季度,日产在华销量占到其总销量的四分之一,丰田则为十分之一。针对中国的反日浪潮,高盛(Goldman Sachs)下调了对日本几大汽车制造商全年每股盈利的预测值,下调幅度为2.4%到9.5%。

这对日本车企高管来说,只能算是个小小的安慰。不过,就在华销量下降的程度而言,汽车业只是追上了其他一些受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的行业而已。

中国对采矿业和建筑业中所用的挖掘机的需求不断下滑,其在华销量自2011年年中以来就一直在下降,今年7月同比下降了四分之一。

世界最大的建筑与采矿设备制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在华拥有18家工厂,但由于在中国国内缺少订单,该公司已开始面向中东和非洲出口。该行业排名第二的小松制作所(Komatsu),本财年在华销量下降将近一半。数据显示,中国对从化工品到涡轮机等多种产品的需求都出现大幅下降。

虽然欧洲与韩国汽车制造商从日本车企的这次麻烦中获益,但有迹象显示,汽车业在华销量增长整体上已然放缓。高盛(Goldman)预计,明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增速将从今年的约13.9%降至7.8%。

乔纳森•索布尔(Jonathan Soble)报道

……

电子产品

富士康(Foxconn)和其他亚洲供应商正在拼尽全力满足人们对苹果(Apple)新一代iPhone的创纪录需求。这一事实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并未对科技业构成过多影响。

尽管中国消费需求放缓拖累了电子产品的销售,但科技企业仍因iPhone 5和新版Windows的高调发布而忙得团团转。

巴克莱(Barclays)经济学家梁伟豪(Waiho Leong)说:“这一产品发布周期现在实际上已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富士康在华工厂正在满负荷运转。”

尽管如此,仍有人担心中国的消费需求。台湾联强国际(Synnex)表示,公司上月销售下滑了9%。联强国际在中国大陆分销IT产品。野村证券(Nomura)分析师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正促使日本电子企业控制产量。

但分析师表示,科技行业面临的更大问题在于,全球对新个人电脑(PC)的需求不断下滑——中国的PC消费一直比美国和欧洲更强劲。

上季度,中国PC市场增长乏力,而在美国及亚洲其他地方,PC销量的下滑程度超出了预期。

和富士康一样,韩国企业最近在华表现不俗,特别是生产Galaxy智能手机的三星(Samsung)。

作为诸多重要半导体生产商的大本营,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出现回升:上月对大陆出口同比增长11.9%,而8月份则是同比萎缩7.5%。其中,电子产品出口的增长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

台湾出口到大陆的许多电子产品是要在大陆完成组装,然后再出口到欧美。

莎拉•米西金(Sarah Mishkin)报道

……

奢侈品

看起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一次减速还不足以影响中国人对奢侈品的胃口。

博柏利(Burberry)上月发布的盈利预警成为很多媒体的头条新闻,这一预警让人们担心,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已开始对奢侈品在华销售形成抑制。但事后看来,多数奢侈品品牌受到的影响并没有博柏利那么大。博柏利在中国市场遇到的问题,可能预示着中国奢侈品消费模式将迎来一次较大的转变:博柏利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标识驱动型奢侈品品牌的热度将减弱,更小众的品牌以及独特的产品会受到更多追捧。

上海中国市场研究集团(China Market Research)董事总经理雷小山(Shaun Rein)说:“尽管奢侈品市场整体上有所放缓,但中国的最高端消费者仍会花钱购买奢侈品。超富阶层偏爱宝缇嘉(Bottega Veneta)和爱马仕(Hermès),他们往往不愿考虑博柏利和路易威登,因为觉得它们不够独特。”

帝亚吉欧(Diageo)顶级威士忌的销售也很坚挺,过去八个季度在华销售的同比增幅达到40%至50%。帝亚吉欧亚太区总裁吉尔伯特•古斯廷(Gilbert Ghostine)说:“我看到非常有力的证据证明,中国国内的需求依然强劲。”

博柏利表示,过去三个月对华销售增长有所放缓,但它仍“保持乐观”。在即将到来的中国领导层换届前夕,中国奢侈品消费还因“送礼”活动的低迷而受到打击。博柏利财务总监斯泰茜•卡特赖特(Stacey Cartwright)说:“送礼是讨好有权之人这种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还拿不准最终结果会是怎样,你打算(把礼送)给谁呢?”

帕提•沃德米尔(Patti Waldmeir)、安德烈•费尔斯特德(Andrea Felsted)、范妮莎•弗瑞德曼(Vanessa Friedman)报道

译者/简易

中国经济如何转型?

中共十八大将在11月8日召开,引发全球瞩目。

此次会议之所以倍受关注,盖源于以下几点因素:其一,中国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在美国去杠杆化、欧洲陷入漫长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中国7%以上的增长堪称世界经济的希望之火;其二,十八大之前中国经历了重庆唱红打黑的“折腾”,社会认知出现分歧,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需要进一步的“顶层设计”;其三,经历了过去十年“超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已经面临投资率高达50%、基尼系数突破0.5、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失控、腐败泛滥等一系列瓶颈因素的制约。吴敬琏先生警告说:中国的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已经几乎到了临界点。忠言逆耳利于行。新一届政府能否对形势做出准确判断,并重启改革进程,攸关下一个十年的社会稳定。

新阶段的改革,其核心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主要是实现两个转变:从制造向创新转型,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

过去十年,中国充分享受了“入世”红利,“中国制造”的全球市场份额从7%猛增至15%左右。但依然难以摆脱“低价格、低成本、低质量”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不能一味抱怨企业不争气,而要反思制度环境。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动物,企业行为取决于制度环境的导向。而现有的制度环境存在诸多不利于创新的“负向激励”:1)知识产权保护不力;2)央企靠行政垄断做大做强,市场经济的“费厄泼赖”难以保障;3)土地、资金、劳动力、环境等主要生产要素价格被显著扭曲,致使企业可以靠“扭曲的成本优势”赚取利润、获得生存空间;4)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审批权,寻租成为企业最快捷的“商业模式”;5)由于法治尚不完善,再加上企业家寻租成为常态,这导致企业家安全感缺失,重庆打黑更是充分彰显了企业家在公权力面前的脆弱性。于是乎,富人移民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花钱消费其实是人的动物本能,无需刺激,关键是有没有能力消费。眼下中国储蓄率升至50%的历史高位,除了企业储蓄与政府储蓄大幅度上升之外,居民缺乏消费的安全感亦是关键原因:首先,虽然居民收入有所增长,但在经济增长“蛋糕”中所占的份额不断降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在1992年至2008年间下降了12个百分点。其次,由于长期的利率管制,居民财富保值存在很大挑战。2004-2011年中国一年期银行存款实际利率平均为-0.3%,按照目前超过30万亿的居民存款规模,每年损失即高达1千亿。再次,由于中国股市目前仍然是财富掠夺而非价值创造为主的市场,居民难以通过股权投资分享经济的成长性。第四,房价高企,严重透支居民未来20年收入,导致“中产阶级贫困化”的奇怪现象。最后,中国在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发展滞后和历史欠账,导致居民严重缺乏安全感。

理解了上述经济转型的“症结”所在,就不难给出十八大之后的“改革任务清单”:

1.利率市场化

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以价格杠杆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率就是资金的价格。在现行的利率管制下,一方面贷款利率被压低,刺激了对贷款的过度需求,鼓励了过度投资的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利率不能反映供求关系,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刺激了地下高利贷的蔓延,威胁到金融稳定。此外,利率的管制也不利于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本质上是居民(存款人)对企业部门(贷款人)的补贴。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不存在实质性障碍。

Sunday, October 21, 2012

中国年轻人不愿进世界工厂

与很多同龄人一样,李晴琳(音译)也靠富士康(Foxconn)为生。对于一个23岁的农村女孩来说,为这家全球最大电子产品合同制造商工作,几乎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职业选择。富士康的员工总数超过100万,大多数与李晴琳年龄相仿。

但李晴琳却决定把她的工作地点设在郑州富士康工厂大门外的一间商铺里。她没有在这家台湾公司的生产线上工作,而是在努力招聘其他人到该公司工作。她说:“我不打算在哪儿工作。”她解释道,经营一家只有她自己一名员工的职介所,要远远好于去组装iPhone 5。“我现在正处在精力最旺盛、最能出成绩的年纪。我想利用这个阶段去做生意。”

李晴琳并不是个例。她愿意考虑这家工厂以外的生活,这是她这代人的特点——他们对制造业工作的热情不及他们的父辈。

在年轻人出现这种职业志向转变的同时,另一波人口结构浪潮正开始席卷中国。看似数量无限的外来务工人员——中国成功制造业企业的基石——似乎正在流失。中国国内和发达经济体都会感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因为在中国采购产品的企业总有一天会把上涨的成本转嫁给西方消费者。

在劳动力数量增长的放缓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也恰恰出现减速。工厂主们面临的财务压力一直在上升。过去三年,工资水平一直在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攀升。更为强势的员工队伍还催生了劳资纠纷。

将近十年前,富士康就开始应对劳动力成本日益上涨的问题,它的对策是把工厂建在远离广东和上海等传统沿海制造业中心的地方。在沿海地区,企业对劳动力的争夺最为激烈。2009年和2010年,富士康在深圳的首家工厂爆发一连串员工自杀事件后,该公司加快了这种转移。这些自杀事件暴露出了大型工业园区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园区往往拥有数十万背井离乡的年轻员工。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富士康在成本较低的中国内陆地区建起了两家大型工厂:一个是组装苹果(Apple) iPhone手机的郑州生产基地,现拥有员工19.2万人,李晴琳就在那里开起了职介所;一个是组装iPad的成都工厂,现拥有员工11万人。富士康深圳生产基地仍是该公司最大的生产基地,员工总数达39万人。该公司现在正在忙着完成上月面世的iPhone 5的订单。

也就是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员工总数高达120万。但过去一个月,它在中国内陆的工厂在短短两周内发生两起员工骚乱事件。这表明,该公司的模式或许是不可持续的。10月5日,在与生产线员工就iPhone 5质量要求提高一事发生两次对峙之后,郑州工厂的数百名质量控制人员展开罢工。9月23日,富士康太原工厂一名员工与一名警卫的争执升级为一场骚乱。太原工厂的员工总数为7.9万人。在这起事件中,40人受伤,多家商店被抢,汽车被掀翻。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张车伟表示:“富士康这种把在中国沿海地区不可持续的工厂复制到内陆省份的做法是有问题的,因为它还是在沿用相同的模式。”他指出,继续仰仗大批非常年轻的劳动力是有风险的。“短期来看,富士康可能仍会如此生存下去,但最终,他们必须意识到劳动力队伍出现的重大结构性变化。”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预计到2015年时才会达到峰值,但15岁至29岁人群的人数很可能已经达到峰值,主要原因是30年前出台的计划生育政策。瑞银(UBS)经济学家王涛(Tao Wang)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2010年代劳动年龄人口的净增数量,将从2000年代的8200万和1990年代的9000万骤减至2300万。”她还预言,“年轻的劳动年龄人口在过去十年每年增长0.2%后,将在未来十年每年锐减1.4%。”

这解释了为何会有这么多雇主在出口和整体经济放缓之际都很难招到足够多的员工。英国《金融时报》在线研究通讯《中国投资参考》(China Confidential)报道称,今年9月其调查的200家公司里,有三成的“蓝领”岗位无人补缺。《中国投资参考》估计,中国服务业从业人数已达2.90亿左右,而制造业为2.25亿。它还预测,未来十年,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仍将超过制造业。

尽管富士康提供了中国电子产品制造业一些工资最高的就业岗位,但它仍难以招到足够多的员工来充实其新工厂。富士康太原工厂负责人力资源的人士表示,富士康正从其他工厂“借用”数百名员工,因为太原工厂无法实现自己的招工目标。郑州市和太原市政府一直在用大巴运送学生到富士康“实习”,让他们在生产线上帮忙。

……

李晴琳每说服一个人同富士康签劳动合同,她的职介所就能得到一笔当地政府发放的奖金。她的传单写道:“在家乡上班,拿深圳工资!”传单上承诺,起薪每月1800元人民币(合285美元),通过三个月试用期后,工资有机会翻番(包括加班费在内)。她还承诺,任何人当场签合同,都能拿到300元人民币现金奖励。

迈克尔•恩赖特(Michael Enright)是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教授,曾写过一本关于中国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中心的书。恩赖特认为,女性择业倾向的改变尤其明显。她们去沿海地区工作的倾向要弱于以往,而且她们也不再那么愿意从事制造业。“电子产品工厂里曾经全是女工,”他说,“但服务业正在带来更加可靠的就业机会。”

《中国投资参考》引用了求职网站“大谷打工网”(Daguu) 4月份对1.1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所做的一项调查,这项调查就证实了这一点。受访女性给出的自己最想从事的10种工作中,有9种是服务业工作,排名前三的是销售代表、前台接待员和行政助理。想从事制造业的男性要多得多,尽管如此,他们最想从事的工作还是销售。

《中国投资参考》称,9月份就业岗位增长最快的行业是餐饮、商业服务和运输及物流,其中餐饮业增长70%,其余两个行业各增长45%。零售业岗位增长35%。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就业岗位萎缩最快的行业是机械、建筑、服装和纺织,萎缩幅度从25%到50%不等。

恩赖特教授说,工厂男工数量偏多导致员工队伍“更难驾驭”。目击者称,上月参与富士康太原工厂骚乱的2000名员工中,大部分是年轻男性。今年早些时候,富士康在成都和武汉的工厂也爆发过骚乱。

……

比起他们的父辈,今天的年轻人有着更为远大的志向。华南各地工厂聘请的许多心理治疗师(聘请他们的部分目的在于应对员工自杀)表示,沿海工厂的第一代员工是拿自己的工作同父辈从事的农活比,比较结果自然令他们满意。但他们的子女更信奉消费主义,这些年轻人往往拿自己的境况与当今中国的富人比。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曾承诺解决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问题。恩赖特教授说:“这届领导层制造的期望,将很难甚至不可能在短期内变成现实。”胡锦涛和温家宝将在定于下月举行的十年一次的领导层换届中移交权力。

员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富士康工厂,可谓是一个“社会实验室”。在这里,远大志向与组装iPad和iPhone的单调艰苦每天都在发生着碰撞。在富士康深圳工厂附近的一条小巷里,一位27岁的工程师谈到了自己被派往富士康巴西工厂的快乐时光。他说:“我们在那里呆了四个月,这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公司每周组织一次旅游,每两周带我们去中餐馆吃饭。”

但在回国一个月后,他发出了同龄人中常见的那种抱怨。“制造业很枯燥。不管在哪家工厂工作,每天生产的都是同样的产品,”他说,“将来我想找一个报酬更好的岗位,去一家效率更高的公司工作。不管是谁从事制造业,最终都会感到厌倦。”

他的月收入超过5000元人民币,高于工厂里的大多数员工。但他的志向更高,打算在几年后辞职创业。他说:“比起那些在制造业或服务业打工的人,企业家在两三年内就能买房买车,假如生意顺利的话。”

专家表示,尽管劳动力市场态势已经改变,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而且,中国制造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由于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是以一种‘人海战术’来搞生产,因此它在效率和自动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Passagemaker的迈克尔•贝拉米(Michael Bellamy)说。位于深圳的Passagemaker公司为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客户供应包括家具和医疗产品在内的一系列产品。

富士康也在走这条道路,尽管其员工总数还在不断增加。去年,富士康创始人和总经理郭台铭(Terry Gou)宣布,他计划在三年内在自己的工厂里部署同员工人数一样多的机器人。这条消息让富士康员工颇感震惊。

美驰图(Maisto)东莞玩具厂向我们展示了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该玩具厂生产面向成人的收藏玩具车。该厂所有者美昌集团(May Cheong Group)计划到今年年底时,将员工数量从几年前的1.2万人削减至8500人。与此同时,它正通过为已婚员工提供住所、为他们的子女提供托儿所,来挽留住老员工。

在一个车间里,一台看起来能容下一棵银色旋转圣诞树的机器,正在做着一度需要60名员工做的工作。在这台机器为数百件玩具车的底盘喷漆时,只有两名员工在监控。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可能就在这样的工厂里。

周苹(Zhou Ping)和赵添琦(Zhao Tianqi)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

中国告别“保八”时代

10多年来,中国每年至少达到8%的经济增长率一直是北京的政策制定者的首要目标。

低于这个增幅的可能性让他们发愁,因为各方相信,若经济增长达不到8%,大规模失业将引发无法控制的社会不安定,甚至可能导致共产党被推翻。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北京方面出台一个大规模刺激方案以求重振不断下滑的经济,当时中国各级官员的口号都是“保八”。

但在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在1999年以来首次低于8%。1999年中国经济增长7.6%。

如果今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低于7.6%,那将是中国经济自1990年以来的最疲弱增长。

这是一个明显的可能性,因为前3个季度GDP增长仅达到7.7%,与2011年全年9.3%的增幅形成对比。

但北京在某些地方肯定发生了变化——中国领导层似乎对经济增长低于8%的新现实相当自在,而没有在恐慌之下采取一切措施重振增长。

他们之所以若无其事,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迄今没有出现大规模裁员,即便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连续7个季度放缓,第三季度的同比增幅降至7.4%。

根据昨日发布的数据,今年前9个月,中国创造了逾1000万就业岗位,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人数同比增长3%,达到1.69亿。

在中国中部,承制iPhone的工厂抱怨劳动力短缺情况严重,同时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季度城市家庭实际工资上涨9.8%。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强大的人口结构力量。中国一胎化政策造成劳动力人数增长放缓,这意味着在保持迅猛增长以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方面,政府的压力有所减轻。

官方不感到焦虑的另一个原因是,逐渐减速正是政策制定者从2011年初开始试图设计的局面。

今年初,中国总理温家宝设定了全年增长7.5%的目标,这是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目标首次被定在8%的下方。

当时没有人把这个目标当一回事,因为往年温家宝年年预计经济增长8%,而每一年实际增幅均远高于此,尤其是在2007年达到14.2%的峰值。多数分析师和经济学家曾预期,就像以往多次发生的情况那样,北京方面在今年经济增长低于官方看重的8%的水平时将会沉不住气,但实际发生的情况是,中国政府展现了值得称道的决心。

这一点在政府拒绝放松旨在冷却楼市的严格调控措施上尤其明显。

房价扶摇直上的涨势已经停止,房地产行业正经历痛苦。

在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期,国内房地产繁荣是中国经济乃至世界各地大宗商品出口大国经济的关键推动因素之一。

但是北京方面现在似乎真的在努力减轻中国经济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依赖,同时大力推动消费和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替代。

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性而言是个好消息,对多数中国人来说也很可能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有望带来更快的收入增长(以及比较廉价的住房)。

但是,对于全球大宗商品出口者,对于假定中国经济增长将永远保持在神奇的8%上方、并据此在华投资的中外企业来说,这是坏消息。

译者/和风

日本外相:勿把岛屿之争与历史挂钩

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Koichiro Gemba)敦促中国不要把两国围绕一个有争议群岛的争端与其他历史情结联系在一起。他的两位内阁同事刚刚参拜了靖国神社(Yasukuni shrine),这可能加剧亚洲这两个对手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

对于这些日本控制的岛屿——日本称为尖阁诸岛(Senkaku),中国称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北京和台湾也声称对其拥有主权。9月份,日本政府从长期以来的私人岛主手中购买其中的三个岛屿,引发中国多个城市的暴力抗议活动,并使日本产品遭到了大范围的抵制。

玄叶光一郎周四在访问伦敦期间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我认为,在考虑尖阁诸岛问题时,不应把它跟历史挂钩。”

当天早些时候,日本国土交通大臣羽田雄一郎(Yuichiro Hata)和邮政改革担当大臣下地干郎(Mikio Shimoji)参拜了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是用来供奉日本战死者亡灵的地方,被亚洲许多人视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靖国神社存放着近250万为日本帝国战死的军人和平民的灵位,包括一些战犯。

玄叶光一郎寻求淡化参拜一事的影响。他表示,他们是以私人身份而不是政府官员身份进行参拜的。

周三,日本主要反对党党首、可能成为下任首相的安倍晋三(Shinzo Abe)也参拜了靖国神社。中国官方媒体对此非常愤怒,称安倍参拜是短视和懦弱之举。

中国媒体在主张中国对尖阁诸岛主权时,经常提到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中国多次遭到日本和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和瓜分的历史。日本两位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之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呼吁日本政府“恪守迄今在历史问题上作出的郑重表态和承诺”。

玄叶光一郎重申了日本政府的立场,即这些争议岛屿“无论是基于历史事实还是根据国际法都是日本的固有领土”。

日本政府辩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签署的和平条约已确认了争议岛屿为日本领土。玄叶光一郎表示:“日本在主权问题上没有退让余地。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他还补充道,日中两国应当“通过和平方式让局势缓和下来”。

玄叶光一郎为日本政府的购岛行为进行了辩护,认为那是为了抢在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Shintaro Ishihara)之前的“务实措施”。今年,石原威胁购买并开发钓鱼岛,由此惹怒了中国。

玄叶光一郎表示:“总体说来,我相信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正在做出冷静和克制的反应。”

他表示,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的反应有些“过激”,不但向争议海域派出了公务船,还取消了两国的文化交流。

玄叶光一郎表示,由欧洲到亚洲的实力再平衡进程已经开启,中国的崛起是该进程的一部分。但他补充道,“我相信,中国必须发展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当鼓励中国尊重法治。

译者/何黎

Lex专栏:中国经济数据迷雾

数字是有威力的。中国政府太了解这一点了。昨日中国发布经济数据后,亚洲股市得到少见的提振,因为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过程或已触底。过去九个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7.7%,全年实现7.5%的经济增长目标基本无虞。这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说明中国政府经济管理能力高超呢?

中国对自身经济的掌控力高于多数其他国家。中国政府对银行体系的牢牢控制意味着,其可在经济增长放缓时打开贷款阀门为投资项目融资。而经济总产出数据的不透明性,又让中国政府获得了额外的腾挪空间。官方公布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今年前九个月同比实际增长1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今年前九个月同比实际增长19%)以及出口数据(今年前九个月同比增长7%)。但这些数据只具有指示意义,加总后与总产出数据并不相等。比方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并不涵盖在餐厅用餐等服务业领域的支出。而且,这些数据也不能说明购物以及修建桥梁等行为对产出增添的真实价值。

为了看清中国经济总产出增长的各个部分,研究中国市场的人士只能信赖其他官方数据。例如,在最终消费这一难以捉摸的经济指标中,本应包含服务业数据。同样,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这一指标中,也应包含投资活动增加的价值。但这将使修正数据的难度增加。中国近期修正了2011年资本形成以及消费对于产出增长的贡献。受此影响,来自里昂证券(CLSA)的数据显示,去年消费超过投资成为推动产出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这是2005年以来的第一次。

但这些数据是否有意义呢?中国经济已有较长一段时间是由消费唱主角。金融危机之后的投资热潮只是在近期才夺走了消费的光芒。当然,随着中国推动自身经济的再平衡,它的经济增长已有所放缓。但这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员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译者/马拉

中国转变增长模式

过去十年,中国从未出现过经济增长乏力,但它对投资产生了危险的依赖,如今这种错误的增长模式已让它尝到了苦头。

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终于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消费显然已超过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今年早些时候形成的一种趋势得到了巩固——这种局面在过去十年里很少出现。

今年前三个季度,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55%,投资的贡献为50.5%。由于外需疲软,净出口萎缩了5.5%。

如各方人士和机构——比如中国总理温家宝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所言,这种局面正是转向更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的必要条件。近些年来,投资几乎占到中国经济总产出的半壁江山,这个比例对于和平时期的主要经济体来说是创纪录的。

遍布全国的“鬼城”、无人居住的公寓楼和闲置的会议中心,都是投资过度的具体表现;投资者还在担心,这一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将导致银行业出现坏账。

所以,消费增长对中国来说显然是好消息。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经济学家姚伟表示:“看起来,中国已认真地启动了向家庭部门消费倾销的必要的再平衡过程。”

温家宝也注意到了这一转变,他在周三晚些时候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外界一直批评温家宝未能使中国经济摆脱对投资的依赖。

但现在还远不到给中国出具“健康证明”的时候。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末的强劲表现实际上是受投资猛增的推动,这表明消费远未强大到能凭一己之力推动增长的程度。

作为整体消费最佳指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反弹,9月份同比增长了14.2%。然而,这还不足以抵消住房建筑业深度低迷的影响。

由于担心增长很可能出现大幅减速,中国政府祭出了最擅长的招式:加大投资力度。

中国政府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自5月份以来,握有重权的规划部门国家发改委已批准一系列大型基建项目。与此同时,中国央行放松了货币政策,两次降息并向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以确保这些项目能够得到足够融资。

上述努力在9月份开始收到成效。铁路投资同比激增78%,公路投资也攀升38%。许多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可能就要摆脱将近两年的低迷状态,原因在于这波投资小高潮而不是消费反弹。

野村证券(Nomura)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第四季度将显著回升,这些数据佐证了我们的看法。”

如果基建开支继续猛增,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健康势头很可能在第四季度发生逆转,投资可能再次取代消费成为推动中国增长的最大引擎。

暂时回归投资驱动增长模式,对中国来说并非世界末日,但如果投资驱动持续时间过长,危险将开始慢慢积累。

北京研究机构龙洲经讯(GK Dragonomics)董事总经理葛艺豪(Arthur Kroeber)拿食物来类比了中国现在的困境。他在本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中国过去十年的巨额投资就好比是在吃会令人发胖的奶酪蛋糕。他说:“只吃一段时间还没什么,但现在可能就有得动脉硬化的风险了。”

现在是时候改吃有康复效果的西兰花了——这里指的是一种能提振消费的、效率更高的资本利用方式。“西兰花没那么可口,但从长远来看,它对健康更有利。如果中国能坚持吃西兰花,那么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将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否则,中国到时候可能就像今天的日本,只不过会比日本更穷。”

译者/邢嵬

中国经济政策的教训

经济仍是中国棋局的重要筹码。

通胀是否触底?经济是否回暖?换届之前的北京,这些疑问和政治八卦一样为人津津乐道。10月以来,世界银行以及IMF等国际机构基于低迷的国际贸易,纷纷调低中国的增长预测;与此同时,中国总理温家宝近期则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官方预定7.5%的全年增长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这一表态也被评价为年初以来对中国经济的“最乐观评估”。

这一次,温总理是否过于乐观?很可能不是,近期宏观数据显示艰难的去库存过程接近完成,换而言之,中国经济或许的确正在筑底。

根据相关数据,2012年三季度GDP增长为7.4%,9月CPI则为1.9%,中国经济季度增速从2011年初连续下台阶,但情况未必过分悲观。在经济下行周期,GDP环比因素不可忽视,三季度GDP环比增速为2.2%,高于二季度;更进一步,9月PMI达到49.8,虽仍旧低于50的荣枯线,但是已属数月来首次回升。

数据之外,宏观经济运行的逻辑更值得探究。从经济企稳中,又可得到什么教训?

经济运行虽然不如时钟那么分分钟精准,却也自有其周期。如果更长时段地考察,中国经济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事实上已经历了特征鲜明的几个宏观周期,每个宏观周期都由复苏、繁荣、滞涨、萧条四个阶段组成;与之对应,则是微观企业层面的被动去库存、主动加库存、被动加库存、主动去库存行为——这一过程自发而残酷,却也往往使得 “优胜劣汰”法则在经济世界得以实现,长期而言,对于经济的创新以及增长无不裨益。

尽管每个周期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但每个周期的阶段结构并不相同,有些繁荣期长,有些则萧条期长,不仅反映出经济冷暖,更折射出每个周期不同的运行特征与政策应对。考察最近这一周期,比起此前几轮周期,最典型特点是复苏与繁荣期很短,而滞涨与萧条期很长。

2009年一季度,在四万亿刺激政策作用下,经济迅速从萧条期进入复苏期,并在短短7个月之后演变为失控般急升的繁荣期;该阶段在2009年11月截然而止,经济增速又从最高点开始下滑,同时通货膨胀却日益严重,这意味着经济正式进入滞涨期,并延绵到2011年7月,时间长达18个月,在近些年历次中国经济周期中,可谓滞涨期最长者——根据笔者统计,历史上其它周期的滞涨期大约为6个月,而本次周期的滞涨期长度是平均长度的3倍有余。

之后,从2011年8月至今,中国经济一直在萧条期中挣扎。不仅经济增速连续降低,而且微观经济层面的压价甩货行为大量涌现。迄今,萧条期已经持续了13个月,几乎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经历的萧条期相当。

按照传统定义,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就可以被定为衰退,但对于中国而言,如果GDP增长连续两个季度在7.8%以下,即可被视为具有衰退的部分特征。也正因此,这一期间微观层面的硬着陆已经比起宏观数字更为痛苦,资本市场亦一蹶不振。

那么,本轮十余年间史无前例的萧条时代,起因何在?不少人认为外部需求放缓是主要推动力,但这只是部分原因;探究本轮周期扭曲的时间结构的症结,也正是源于上一轮刺激政策用力过猛。

Saturday, October 20, 2012

黄怒波:离开官场从未后悔

从中宣部走出来的黄怒波是一名“非典型”企业家。他是诗人,登山爱好者,慈善家,也因为去年的“冰岛购地”而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在FT中文网的读者见面活动上,他接受了本网编辑的采访,分享了他对财富,党员身份,以及“体制内商人”的看法。

Thursday, October 18, 2012

与陈光诚共进午餐

陈光诚的新家位于纽约一栋外表阴沉的塔式大楼里,巧合的是这栋大楼的外观看起来很像北京市中心的一座综合医院,不久前,这位法律活动人士曾在那里参与了一出非同寻常的政治大戏。纽约这栋大楼的大堂里站着一位头戴耳麦的魁梧男子。若不是因为他有白种人的特征,从外型上来看,他和那群软禁陈光诚七年之久的警察以及安保人员可能没什么不同。

我告诉了这位白人男子我的名字和来意,几分钟之后我被引导进入了一部电梯。自从这位年届四十、几乎自出生之日起就双目失明的盲人从中国东部一个偏远山村的监视居住中大胆而惊险地逃离出来起,仅仅过去了几个月时间。虽然在翻过自家院外的围墙时摔断了腿,他仍然到达了北京,混入了美国领事馆,并引发了中美双方的一场外交对峙。

经过长达一周的紧张谈判,中美双方终于达成妥协。中国政府为陈光诚提供护照,他得以离开医院前往美国。目前陈光诚正在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进修法律。

当我在陈光诚四壁雪白的公寓里等候他的时候,我认出了纽约大学法学教授、中国人权法律专家孔杰荣(Jerome Cohen),孔教授协助了美国政府有关陈光诚出境问题的谈判。随后陈光诚在妻子袁伟静的搀扶下走进了房间。他穿着白色的衬衣,打了一条红色领带,脸上架着一副墨镜——对于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人权活动人士来说,这副墨镜已经成为他的标志。

虽然我写过大量有关于他的报道,还曾在他被关押期间与他在电话上简短交谈,但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会面。他的说话方式兼具感染力和教化色彩;虽然出身农民,但他的普通话显示出他受过良好教育,不过并不夹带北京或上海知识分子喜欢使用的花哨言辞。他走起路来还是有点一瘸一拐,但他表示自己的腿伤正在愈合,很快他就能去游览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了。

午餐是由陈光诚的看护们选择的外卖,一顿美味而分量十足的意大利餐,包括意大利面条、比萨以及沙拉等等,来自临近的第五大道上的Otto Enoteca Pizzeria餐厅。在我们开始吃饭之前,陈光诚提出他是否能摸一下我的数字录音机。他一边用手摩挲我的器材一边说:“我非常喜欢录音机。2005年有人送给我一台。我用它来记录有关政府在推行计划生育过程中的暴力行动的陈述。它逃脱了对我家的无数次的抄家,直到今天我还保留着它。”

他用如此随意、不带感情色彩的语气谈论这项给他带来过巨大麻烦的工作,令人震惊。在讲述那些苦难以及将苦难强加到他身上的那些人时,他展现出的真诚和宽恕,同样令人震惊。

当我们开始用餐时,我问陈光诚觉得纽约食物的味道如何。他的妻子递给了他一块披萨,告诉他那是什么以及他可以直接用手拿着吃。他微笑着说,各种各样的菜式他都喜欢,尤其偏爱日本菜和印度菜。他解释称,当他在自己的村庄里遭到软禁时,外出购买食物和生活用品常常遭到阻挠,他和他的家庭经常挨饿。

他用简洁、格言式的说话方式接着讲到:“食物的酸甜苦辣——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也是一样——吃些苦头(经历苦难)也有它的好处和价值。”

美国观察家眼中的“中国风险”

自从日本政府把尖阁诸岛/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国政府对日本采取了多层面的反制措施。

我自己也受到了一些直接影响。一位中国官员格外礼貌地告诉我说,“加藤先生,您暂时不要在国内(中国大陆)出版书籍了,形势缓和了再说,一切都是为了保护您,请您理解。”这位官员说得很对,我本打算在今年内出版的两本书果然被拖延。我分别向出版商询问“大概延期多久?”对方都回答,“不好说”。我问那位官员同样的问题,对方的回答也是“不好说”。我接着问,“那问谁会清楚?”,对方犹豫着说,“恐怕谁都不清楚。”

我知道,中国的政治文化很复杂,而就其言论自由化进程来说,出版又恐怕是最敏感,当局最不会轻易放手的一环,无法与一般的媒体报道或网络舆论相提并论。

这段时间以来,在美国波士顿,我和西方的一些中国观察家们多次探讨中国问题。用一名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东亚问题的学者的话说,“当前的中日之间的领土危机使我们产生重新检讨中国风险(China risks)的渴望。”

他们特别关注“中国正在发生些什么”,不少人向我这个刚离开中国不久的人询问“现场感受”。经过大约一个月、与十多名学者的交流,我把他们有关“中国风险”的问题,概括为以下七点,另外简短附上我在讨论中表达的个人观察和想法,愿与中国读者朋友们分享。

一,Violence(暴力)

问:在中国全国各地发生的暴力游行,降低了海外投资家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这些游行是政府鼓励的还是民间自发的?如果是前者,政府为何要这样做?如果是后者,政府为何控制不住?

我的回答:即使有鼓励成分,游行也肯定不是中央政府在全国统一部署的,更多是中国社会的权力关系,或者说利害关系出现分裂的结果。中国国内不是铁板一块,每一个地方的“控制度”也截然不同。此次游行的导火索毕竟是日本,中国政府很可能发现分寸难以掌握——不去控制,社会稳定会受到威胁;而控制得过严,政府就会变成弱势群体。

二,Governance(治理)

问:中国共产党能够控制地方政府或国内不同的行为体,比方说民间企业、大学生、知识分子、网络媒体吗?它到底控制着多少?

我的回答:我感觉,这个问题恐怕中共最高领导层也不是最清楚。外界常常认为,中央掌控着地方和民间的一切,其实未必。近些年来,政府对民间变得越来越“客气”,信息更为公开透明,以便满足舆论监督权力的欲望。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权力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两者间的距离越来越接近。

三,Civilian Control(文官控制)

问: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解放军的掌控度如何?军队会不会不顾执政党的方针单方面采取行动?

我的回答:我个人认为,党基本掌控着军队,解放军毕竟是共产党的军队。当然,与中国有关的任何问题,100%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有可能,但我们不应低估共产党的能力。

四,Nationalism(民族主义)

问: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似乎空前膨胀,政府是如何处理这种情绪的?这种情绪会被共产党用于增加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吗?

媒体札记:泥瓦匠的儿子

泥瓦匠的儿子一、扬眉吐气在天安门广场为送行西哈努克而降半旗的画面传来前,韩国海警用橡皮子弹打死中国渔民之事是五大门户今晨头条,编辑们展示中国驻韩大使馆的抗议与不满。腾讯网友评论中支持数最高的一条是“之前是怎么判我们的船长的就怎么判他们的海警”,环球时报亦为此声明《决不接受韩方动枪打死中国渔民》,以中方一时拿不出“两全办法”、反抗都是“弱者的被迫反应”为由,强调“韩方不能张口就怨中国渔民‘不守规矩’”。

不过,更能代表中南海关注的人民日报上,来自首尔的消息只有两小段,更大的篇幅留给了“钓鱼岛问题真相”系列评论之二——《有一种行为叫做耍赖》,以及《主权要求与资源无关》。没错,比起韩国,比起“封杀华为中兴”的美国,日本仍然是当下中国官方舆论攻击主要目标。

人民网将这条“二论”推向了首页顶端,配上《一论:纷争皆因日本“窃”岛而起》、《欧洲舆论敦促日本承认二战历史》,以及来自新华社的《钓鱼岛主权岂是日本“宣传战”能抢过去的》:“无论日方如何在国际上花样百出,‘游说’也好,散发‘说帖’也好,都改变不了非法窃取和霸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注定是徒劳的。”

央视配合作战。除了嘲笑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赴法游说遭“冷遇”外,更在昨晚用新闻联播的宝贵时段转发国防部评论:“中国海军舰艇在相关海域进行例行训练和航行,是正当的、合法的。需要指出的是,近日,日方派出军用飞机前往钓鱼岛附近海域活动,严重侵犯中国主权权益。我们正密切关注日方动向,要求日方停止采取任何使事态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

“7艘中国军舰驶经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消息昨天一经环球网、人民网等编译外电而发布,即成为网络媒体报道重点。重庆晨报今天的版面大标题铿锵有力——《中国7艘军舰驶过钓鱼岛海域。正当航行,日本何必大呼小叫》,腾讯则根据中国海军进出太平洋航线的变动而推测“中国海军此举或许有一定的武力警告意味”。

“解放军海上战斗群亮剑”、“中国舰队‘路过’让日本恐慌”——虽仍不能令在各类军事论坛混迹的热血网友心满意足,但,也有一些民间分析人士依据过去30多天的外交形势变化,承认中国政府的应对谋略并不像批评者抱怨得那样一无是处,相反,是在钓鱼岛问题上争取到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在白岩松12日晚间腾出最后几分钟连线采访莫言之前,那期新闻1+1的原定主题是“购岛闹剧一个月:什么在改变”——僵持之间,由日本政府9月11日国有化钓鱼岛而起的中日关系撕裂满月有余。

继美国国会报告声称不承认日本对钓鱼岛主权之后,“日本政府正在研究一份妥协方案”更是最好的支撑证据。由日本共同社引述的这一动向在10日经由新华社编译发布,一时成为各路门户及都市报的报道重点。

这种时候,没有谁比环球时报更有资格扬眉吐气了。因为时常刊登鹰派强硬言论而一度被“理性爱国”者贬为煽动民意的这份畅销报纸,次日当即发表社评《日本现“妥协”动向,中国渐获主动》:“在日本主动挑衅的情况下,中方也顺势打破搁置争议原则,转为对日据理力争及意志对抗……中国海上执法力量在钓鱼岛区域的常态存在是更有实质意义的改变。这为中国在该区域进一步有效执法以及朝着实际控制钓鱼岛都开辟了广阔前景。”

温家宝:中国经济已企稳

中国总理温家宝发表了自今年初以来他对中国经济的最乐观评估,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企稳,政府设定的7.5%的全年增长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温家宝的言论周三发表在中国中央政府的官方网站上,距离中国发表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只有一天。各方普遍预期,数据将显示,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6%的基础上进一步放缓,这将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连续第7个季度放缓。

今年的前几批数据发布之前,温家宝曾发出警告称,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残余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但在周三发表的言论中,温家宝更为乐观:“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应该说比较好。现在可以有信心地讲,中国经济增速基本趋于稳定……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中国经济还会进一步企稳。”

他补充说,他确信中国经济将达到政府设定的7.5%的全年增长目标。从各投资银行到世界银行(World Bank),分析师们近几个月都下调了他们对中国增长的预测,尽管多数人认为,7.5%的目标还是能够达到的。不过,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据信仍将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最疲弱的。

中国将在11月启动10年一度的领导层换届,这意味着温家宝还剩下不到5个月的任期。他在国内受到尖锐批评,批评者称,他未能引导中国经济减轻对投资的依赖,给他的接班人留下一个不平衡的增长模式,分析师们表示,这种模式可能带来危机。

但温家宝在周三发表的言论中为自己的记录作了辩护。“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他说。他专门提到钢铁业,呼吁加大努力,淘汰过剩产能。

温家宝是在10月12日至15日期间与官员、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举行一系列座谈会时发表上述言论的。政府网站最先发表此番言论。

过去10年期间中国房价飙升,造成全国大城市的普通市民买不起住房,这也使温家宝面对民众的愤怒。近年中国政府致力于让房地产市场降温,阻止人们购买第二套住房。温家宝誓言将继续推行调控政策。

“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但依然不稳定,必须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他表示。

在回顾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的表现时,温家宝表示,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尤其是从9月初以来。“出口逐步回升,消费稳定增长,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就业形势良好,”他表示。

9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9.9%,而通胀跌至1.9%,远低于去年达到的6.5%的峰值。

政府坚决拒绝像2008年末那样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但公布了一系列较小的投资计划,还放松了对银行放贷的约束。本周已有一连串分析师表示,中国经济似乎接近触底回升。

“进入第四季度之际,经济活动可能走上了复苏轨道,得益于融资条件好转和基础设施投资加大,”高盛(Goldman Sachs)策略师哈继铭在一份简报中写道。

译者/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