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8, 2012

抨击官员寻租是不够的

一起新的事件,反映官员寻租基因与企业家激进基因与的激烈对撞。

政府不当干预导致企业效率下降,官员寻租导致企业破产、大型垄断企业团购商品房、高档车,一系列行政干预市场导致的寻租丑闻,以及垄断溢价掠夺,无不在印证国有企业的低效,寻租空间的巨大。

抨击官员寻租具有道德上的天然正义,但这并不等于失败的企业家都是由寻租官员一手推入了火坑。目前的中国存在两股恶性循环的力量,某些官员身上野蛮的寻租基因,与一些企业家的狼性基因,两者或一拍即合沆瀣一气,或者激烈争斗两败俱伤,无不败坏着中国的市场秩序。

以笔者一直关注的中石化四川销售公司为例,中石化借助强势地位,与当地黄氏家族一拍即合,疯狂在当地扩张地产版图。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权贵商人与权贵企业的结合,一个完整的权贵企业呼之欲出,在当地呼风唤雨,人性的贪婪与规则的薄弱到达极致,而与民营国有已经没有多大关系,在吴英事件中也有所反映。

匪夷所思的疯狂寻租

一直关注太子奶事件的媒体记录,“文迪波案即将进入申请诉讼阶段”;2月21日晚,一位接近湖南省纪委的人士透露,目前文迪波被“双规”涉及三批人:一批是与直接掘取太子奶利益有关的6人,一批是株洲的三个房地产商,另外一批涉及部分官员。

文迪波何许人也?原株洲市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天元区委常委。于2008年末受命组建高科奶业,代行株洲市政府使命托管太子奶,目标是拯救太子奶,或者将湖南奶业做大做强,但他却一手将这家中国知名乳酸饮料企业送上不归路。2011年7月31日晚,文迪波被株洲市政府官员找去开会后便再也没有回来——他被湖南省纪委“双规”。

文迪波在疯狂的寻租过程,显示政府官员负责托管企业的巨大风险,文迪波类的人物既无市场理念,也无管理经验,更无技术储备,而其有恃无恐将资产转入私人腰包的过程,让人们不会相信这些官员会受到规则的约束,直至企业无可挽回,社会与企业财富损耗殆尽。

任何时候,政府官员直接托官企业都是可怕的反市场之举。

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文迪波在太子奶所做的事情就是加速这家企业灭亡。他向生产假冒太子奶的河南许昌代工厂拨付400万资金,鼓励假冒行为蔓延;他将妻弟安排为企业的燃煤供应商,取代垫付了大量资金的河南燃煤供应商陈文正;他将高科奶业广告合同“定向签署”,涉嫌与其中学同学陈传焕、湖南籍女子彭晋等“合谋”以广告款形式蚕食太子奶利润,前者是他的高中同学,后者有人证实是其情妇;他毁坏了太子奶湖北黄岗工厂的的大量关键设备,他激起了多起激烈的抗议。

文迪波所做的破坏性工作无法以常理衡量,不具备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无法挽救太子奶集团已经不是理由,只能以贪婪与长期成功的寻租路径来解释。

文迪波掌管的太子奶公司几乎成为其私人禁脔,政府的解救目标与企业家的做大目标均无法实现,这些蛀虫官员惟一能做的就是让企业彻底破产,在破产过程中中饱私囊,进而把所有的过错推到创业的企业家头上。如果有可能,把接管的太子奶躯壳价值几十亿元的资产与商标以零代价夺到手,甚至可能摇身一变成为自己的家族企业或者交给关联企业,需知,太子奶株洲三个公司的资产包括“土地530342平方米、房屋237569平方米”,相关方垂涎不已。不难理解,文迪波赶走了能帮助太子奶的市场投资者,引入的是自己个人虚假注资的投资空壳公司,2009年太子奶销售收入同比将近下降三分之二。

厨房发现的蟑螂绝不只是一只。媒体进一步披露,文迪波在担任管委会副主任期间涉嫌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株洲当地三个房产商目前均被抓捕,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文迪波等人利用土地和政策等为房产商提供便利,其中文等人的受贿额约在1亿元人民币左右。

在文迪波案例中,不存在任何纠错机制,文迪波在管委会副主任上的土地案久捂不露,在太子奶事件中毁损企业价值如入无人之境,伴随着无数的抗议,企业价值破坏过程竟然持续了两年半的时间,其间他继续受到当地政府的信任。在这里,市场化的破产机制被行政意志取代,一个官员成为大型企业的灵魂,无论是法律还是党纪,在短期内都没有施加有效约束,最终在约束时企业病入膏肓。

在文迪波案件中,在株洲当地,不存在真正的市场机制,有的只是市场糖衣包裹下的封建权力的跨界行使。

赌性深重的狼性基因

在这起案件中被剥夺的李途纯何许人也?

太子奶创始人,有名的传奇企业家。曾身为国企干部的李途纯,开过书店、酒店和录像厅,也给别人打过工、卖过粮油,1993年通过向银行借款10万元印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挂历,赚到200万元的第一桶金。

听着像传奇,他的每一个重要步骤都像传奇。在深圳偶遇握有日本乳酸菌技术的专家,李途纯1996年3月在湖南株洲建起了太子奶厂。1998年,凭着借钱获得的20万元央视广告竞标入场券,李途纯的太子奶以8888万元拿到央视日用消费品 “标王”,这笔分期付款额,高于当时太子奶的资产总额。这不是经营,这是赌博。

幸运的是,赌博总能赢。由于标王的影响力,太子奶拿到8亿元订单,真正的一战成名,一战成为大企业,太子奶甚至一度作为高科技项目列入1998年国家火炬计划。

太子奶高进价、给经销商高额返利、高营销费用的销售“三高模式”,有点类似比较忌讳的渠道堵塞法,以刺激的办法建立起庞大的经销队伍:在中国30多个省市、3000多个县区建立起来100个营销大区,包括3000多个一级经销商和10多万个二级批发商。太子奶占用两头现金,经销商给予预付款,供货商送来原材料,卖出产品再付款,同时以大幅让利稳定经销商,以大规模的广告占据市场,就是李途纯找到的必杀技。所谓“三高”,即高进价、给经销商高额返利、高营销费用,它使得销售太子奶产品可获得很高的利润。通过大幅让利,李途纯锁定了全太子奶甚至摆上了很多豪华宴席的桌前。

当地政府给予这家解决了就业、成为当地名片的企业以足够的关照。仅2007年一年,太子奶就从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国银行株洲、黄冈分行这3家银行分别获批贷款3亿元、2亿元和1.3亿元。在湖南当地几乎所有的银行,太子奶都有贷款记录。

最后的疯狂来自于上市的愿望,对赌的筹码过大,以及压垮骆驼的金融危机、三聚氰胺事件。

2007年初,为了上市,为了资金,太子奶集团更名为“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引进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风险投资7300万美元,占离岸合资公司30%股权。同时双方还签了一份“对赌”协议: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太子奶集团创办人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在市场不景气、上市迟迟无望的情况下,李途纯无法完成赌博任务,这次,幸运者的天平不在他这一边。2008年,太子奶资金链断裂,36亿元的销售计划远未达到,负债反而超过25亿元。李途纯宣布败走“对赌门”,交出所持的61.6%股权。2009年1月,株洲市政府督促和协调李途纯以股东身份出面,与英联等三大国际风险投资公司明确股权关系。株洲政府注资1亿元,由新成立的高科奶业托管太子奶,并从三大投行手中“要回”李途纯所持的61.6%,并抵押给高科奶业代为行权。

在与外资的博弈过程中,他倚重过政府的力量,政府是他的依靠。直到最终正值为了就业等考虑直接插手太子奶,以文迪波为代表的接管者与李途纯双方才进入你不入监狱我入监狱的零和博弈。在博弈过程中,文迪波一方疯狂寻租,而李途纯的赌徒狂热、占用上下游款项、豪华的享受同样被一一曝光。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身上大多有狼性,在野蛮生长中与政府形成互相依赖、互不信任的关系,就像两只豪猪不能走得太近,却又无法分开。当遭遇困境时,他们会求助于政府,但在政府一再出手稳定局面时,市场的根基被挖掘得气息奄奄。这不仅是李途纯的困境,更是中国企业、中国投资者的根本困境。

在市场发展初期,没有狼性不可能生存,但将狼性视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在十几年后依然赌性不改,只能说是市场中的劣质赌徒基因作祟。所谓的市场培养出的企业家不是权贵,就是赌徒,具有市场民主意识、规则意识、稳健发展的企业家人数稀少。

李途纯这代过于激进的企业家,即便此前顺利闯关,在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次调控中很难存活,政策与市场的波动将一大批激进投资者与实业者赶出局,有人锒铛入狱,因为民间集资,李途纯的罪名中就有这一项。市场机制的不健全难辞其咎,官员的寻租加速了衰亡,但企业家动辄以自己天赋异秉麻醉自己,以论持久战作为精神食粮,这些企业家骨子里的封建色彩同样浓重。

寻租的官员,丧失法律底线逼迫企业家成为赌徒,封建赌徒催生出更多的封建官员,两者相辅相承。走出怪圈,根本的办法是建立法律威严,尊重产权,铲除企业家的心理疾患。

尾声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因为冒进,正在支付沉重的代价,他们在制度、市场的夹击下,失去企业,甚至失去家园。相比而言,政府支付的代价要小得多,被双规的官员只是个人损失,无法上升为制度层面的改良。

杀戮政府无用,杀戮企业家更无用,仅靠杀戮无法培植市场根基。目前的中国照搬欧美的规则,无异于东施效颦。从李纯途案也好,中石化四川销售公司案也好,中国亟需的是公平的法律博弈平台,让律师而不是青天代表当事人说话,所有人能得到基本的公平救济,才能杜绝破产由政府直接接管、政府责任人成为土皇帝的怪像产生,不管是以就业还是稳定社会的名义。

就企业家而言,他们固然需要发言权,更需要法律的底线救济,没有法律保护的国家怎么可能有真正市场?公平的法律、严肃的市场规则比一人一票、比让企业家到政协说话更加重要。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本文编辑:楚江ftchinese.editor@ft.com

林书豪何以征服美国?

不久前,谁都不知道林书豪是谁。现在,谁都知道。

虽然纽约尼克斯队2月17日输给了平庸的新奥尔良队,七连胜美梦破碎了,但这小退步并不能玷污亚裔球员在NBA平步青云的美好。林书豪风靡一时,表面上有些简单的原因。有人视他为“姚明2.0”,但他还有控卫的手巧和速度。他没上过篮球名校却有哈佛学历。最重要的是,林的人生故事与场上态度一样:全力以赴,决不投降,吃苦耐劳,精益求精。

但这不足以说明“林书豪疯”的深远意味。在我看来,林书豪不仅引起了美国人的好感和好奇,似乎也刺激了他们对三种问题的反思:阶层摩擦,中美关系,和体育文化。

在林书豪一场拿到38分后,一位篮球评论家不无讽刺地说,NBA招工的新对手是华尔街投资银行,因为双方都想招募常春藤盟校人才。这句话貌似有言外之意:哈佛毕竟是美国有才、有钱、有权之人的滋生地。自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陷入了空前的低谷,进一步扩大了国家的贫富差距,削弱了中产阶级,但对大多哈佛毕业生而言,好职位仍然是垂手可得的,尤其在财经界,他们算是全球化技巧经济的“胜利者”,属于所谓的“1%”。

反过来说,公共大学生的处境越来越难了,就业机会较少,社会流动性远不如前日。同时,非裔美国人的人均GDP、教育水平、就业率仍然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所以,体育,对出身贫穷的青年,特别是非裔美国人,就提供了一条社会上升管道。因此,当林书豪这个高技巧的白领人物出现在NBA舞台上,闯入“高黑人”的天地时,或许会惹起一种冤枉感:“世界原来就不公平了,现在更不公平了。”

对于中美关系,林书豪的出现发挥了一种“溢出效应”。客观来说,林的文化背景比较复杂,他在美国出生长大,父母来自台湾,又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但美国大众习惯把他与所有“中国人”混为一体。对NBA来说,这种文化愚昧所造成的误解,也有好处:中国的潜在球迷很多,而姚明去年刚退役了。怪不得,林书豪一旦出名,NBA立即跑到大陆走访了姚明和当地球迷。就这样,“林书豪疯”变成“中国疯”,甚至在中美两国之间架起了一道文化桥梁。

最后,我们应该探讨一下林书豪对美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巴西人爱把“足球”比成“生命”,意思是说,足球超越球场,体现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内在现象。在美国,篮球很相似。美国历史不久,文化比较肤浅,使得篮球(以及棒球、橄榄球)成为美国文化的基石之一,好似美国男子的“日常宗教”,普通老百姓的“面包与比赛”。

再说,篮球在美国庞大的娱乐行业当中占有无双地位,比连续剧还流行,而且非常赚钱。篮球从高中到NBA,一向得到多种利益集团的强力支持,以保证一代代球员出现在球场的“装配线”上。“魔术师”、乔丹、科比——他们成为传奇性的球星,与其说是因场上的表现,不如说是“品牌管理”的成功。林书豪也不例外:“Linsanity”一夜间就经过“商品化”了。甚至奥巴马总统上周承认,他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观看林书豪的比赛。这话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在关键的选举年中,或许有助于提高总统的支持率。

房价调控将如何收场?

最新一轮房价调控又已逼近摊牌时刻。房价调控会再次成为“空调”吗?

中国房价调控肇始于2005年,其持续时间之长、政策之密集、效果不尽如人意,令人侧目。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房价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政府最初的调控聚焦于购房需求,采取了提高首付款比例、房贷利率上浮等措施,继而又试点推出房产税,甚至祭出了备受争议的限购令。然而这些政策成效甚微。

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中国宽松的货币供给,导致了长期的实际负利率,催生了居民理财需求。其次,本应成为理财主渠道的股市,却因为上市公司质量差强人意和浓厚的投机气氛,让大量投资者望而却步。而买房则进入了越买越涨、越涨越买的上升循环。第三,中国城市化进程几乎势不可挡,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都将继续成为房价推动力。第四,结婚买房的强大习俗,以及男方女方不惜整合全家资源买房的决心,构成了巨大的刚性需求。第五,中国有庞大的灰色收入,对这些灰色收入而言,买房成了既省心又安全的理想去处。更重要的是,灰色收入对金融调控高度不敏感,只对反腐敏感。现在哪个贪官不是“房多多”?根据经济学者王小鲁的研究,2008年灰色收入即高达5.4万亿。

因此,虽然政府从需求角度出台了密集的打压政策,购房需求依然足够强大。

真正触动房价的,是房产供给方的变化。在2008~2010年经济刺激过后,货币投放出现失控,导致2011年通货膨胀明显成为头号威胁,中央被迫采取金融紧缩政策。遗憾的是,央行采取了“加息为辅、提高准备金率为主”的政策,两年内12次提高准备金率,结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飙升至20%以上的历史高位。这一政策,直接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陷入困境。作为条件反射,银行开始削减对中小企业和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投放,于是房地产开发商和大批中小企业陷入资金困境。

把房地产开发商逼入绝境的是房地产成交量的急剧萎缩。由于浓厚的观望情绪,房地产成交量严重下滑,这使得房地产商大量资金沉淀在待售楼盘上。对资金密集的房地产行业而言,一方面没有贷款,一方面房子销售停滞,最终部分房地产商被迫降价卖楼,房价终于开始松动。

但是,切莫以为房价调控即将大功告成。相反,现在的房价调控不仅不可持续,一旦放松之后房价反弹在所难免。

第一,房地产调控的僵局,最先冲击到的是地方政府。2011年下半年以来,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明显下降,不少地块甚至出现流拍。芜湖市对购买新建自住房屋的市民给予购房补贴和税收减免的政策,虽然被中央喊停,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地方政府已不堪承受关键收入来源冻结的重压。由于土地出让金对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贡献达到一半左右,土地市场冻结的冲击可想而知。地方政府在收入锐减的同时,却要面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到期压力。超过10万亿的地方平台项目融资,有不少都有赖于卖地收入偿还。要么银行同意延长还款期限,要么地方政府就会出现债务危机,要么放松房价调控。因此,中央现在面临如下的复杂局面:地方平台融资还款倒逼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倒逼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倒逼房价调控政策。

世行:中国必须加快改革

世界银行(World Bank)昨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即便只是想把经济增长率维持在过去30年增长率一半的水平,也必须赶紧实施经济和政治改革。

“中国现已走到其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世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昨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的领导人知道,中国目前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世行报告警告称,中国如果不应对一系列紧迫的问题(从政府干预经济,到社会不平等、法治薄弱和环境污染),就会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经过30年年均10%的增长后,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商品出口国,但有证据显示,这种依赖出口、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模式正在失去势头。

世行报告预测,即使北京方面稳步实施了改革、避免让中国经济遭受冲击,到2021年时中国的年增长率仍将降至5.9%,到2026年时更是将降至5%。

即使是按这种较低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时中国仍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届时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将堪比1870年的英国或1945年的美国。

不过,这份题为《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China 2030: Building a Modern, Harmonious and Creative High-Income Society)的报告表示,推迟改革“将带来未来爆发经济危机的风险”,还将增加社会不安定的几率。

世行在研究中确定了有助于避免增长停滞或更糟糕局面的各项改革,包括加强财政体系、促进“绿色增长”、扩大社会保障、降低不平等程度、鼓励创新以及让中国金融业融入全球金融体系。

世行在拟定这份报告的过程中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进行了合作。佐利克表示,这个项目得到中国副总理李克强的“坚定承诺”。预计李克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出任中国总理。

“这份报告发布的时机很重要,因为中国(在今年晚些时候)将进行领导层换届,”佐利克表示。

世行希望其开出的“处方”会被用作改革蓝图,但是,对于下一代中国领导人是否有权威或意向实施这些建议,许多分析人士表示怀疑。

最具争议的建议很可能是呼吁北京方面重新界定政府职能,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并提高治理的反应灵敏程度和包容度。

虽然这份报告并未使用“民主”这个词,但它主张让中国公民在更大程度上参与政治。

报告表示,“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要求参与公共政策的讨论,在这方面声音越来越响亮”,而政府应当“依照明确的规则赋予个人、家庭、企业、社区、学术界和其它非政府组织相关权利,鼓励广泛参与。”

报告还警告,改革的主要障碍将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既得利益集团包括在市场上享有垄断地位的国企,以及在现有权力结构中享有特权的公司及个人。

世行建议成立一个高级别的改革委员会,由其推进各项建议的实施。

译者/和风

Monday, February 27, 2012

G20提出向IMF增资条件

20国集团(G20)财长们对德国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要求扩大欧元区5000亿欧元纾困基金的规模。他们表示,此举是非欧盟国家决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的关键前提。

欧盟一些官员曾希望:欧元区“防火墙”——欧洲稳定机制(ESM)——能扩容至7500亿欧元,同时IMF也能获得各成员国的承诺、将其用来阻止危机蔓延的“火力”扩充至1万亿美元左右。

但本次墨西哥城G20财长会议结束后发表的联合公告(欧盟官员已努力使公告的语气变得更加柔和)却清晰地表明,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一些IMF成员国不愿与欧元区同时采取行动。

G20过去在全球经济政策协调方面的表现有好有坏,但在上周末的墨西哥城财长会议上,各国倒是就这一点达成了高度一致:除非欧元区加大自救力度,否则别的国家不会向IMF提供更多资金。

与会的非欧元区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和日本在内)普遍持这种观点,因此联合公告的拟定过程异乎寻常地顺利。上周六午夜时(对G20的大多数谈判来说,这个时刻只是谈判过程启动的时刻),会议就通过了一份初拟的公告草稿。

但对G20财长们来说,度过一个平静周末(其中多数财长在墨西哥城逗留的时间都不超过24小时)的代价就是别指望会议能取得多大成果。公告草稿表示,G20会在4月份考虑向IMF增资事宜,但增资的前提是看欧元区拿出多少资金来巩固其自身防范金融危机的防火墙。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贸易政策学教授、IMF亚洲区前负责人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表示:“G20中的非欧盟国家传递的信息很清楚。欧洲必须拿出更多资金、采取更多措施来巩固其自身的防御体系。如果不这么做,别的国家就不会向IMF增资、供其援助欧洲。”

G20在如何增加IMF的资源方面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果4月初增资事宜得到通过,那么增资很可能会采取向IMF提供双边贷款的形式,而非一般的增加出资额的形式——后者肯定会就配额和投票权问题展开漫长而争执不下的谈判。

其他一系列选择(如创建一个特殊目的工具,供国际社会向欧洲提供支持)都已暂时搁置。

G20两位官员表示,公告草稿提到了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的风险,并鼓励产油国承诺保证充足的石油供应,但未提到伊朗和制裁问题。

然而,几名官员表示,在一些双边会谈中(比如美日展开的会谈),与会者讨论了制裁伊朗的问题,并就如下这一点达成广泛共识:最有可能导致全球油价飙升的事件就是,未能吓阻伊朗研制核武器。

与上次在戛纳召开的G20财长会议比起来,本次墨西哥城会议的气氛更为乐观,因为全球经济数据有所转好。

“在更广泛的全球经济问题上,与会者的情绪要比戛纳会议略显轻松,”G20的一位官员表示,“全球数据向好……欧洲也出现了一定进展。”

参加此次会议的消息人士表示,公告草案称,“2012年增长预期温和,下行风险继续处于高位”。

这种语气较戛纳会议公告改观很大。戛纳会议公告指出,全球复苏趋势愈发疲弱。但几位官员表示,这种情绪可能会让旨在解决欧元区危机的全球协作失去动力。

预计公告将对欧元区在巩固自身防火墙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欢迎。但会议对欧元区的关注意味着,G20几乎没有时间讨论全球经济治理的长期议题,墨西哥已承诺将这类议题作为该国任G20主席国期间的主要讨论目标。

普拉萨德表示:“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紧迫性决定性的将G20的注意力从中长期议题转移到别处,这些中长期议题包括全球金融监管框架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译者/何黎

首款英特尔芯片智能手机4月在中国发布

英特尔(Intel)执行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马宏升(Sean Maloney)表示,该公司预计,其下一代微处理器将较原计划推迟8至10周投放市场。

马宏升在首个以英特尔在华业务为主题的专访中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配备Ivy Bridge芯片的电脑的销售日期已从原定的4月份向后推迟。“我想现在可能要等到6月了,”他表示。Ivy Bridge是一款采用22纳米工艺制造的处理器,将于今年取代笔记本电脑所用的Sandy Bridge。

马宏升表示,这一调整不是因为缺少需求,而是缘于制造更精密芯片所需的新制造工艺。

英特尔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在第二季度开始发售Ivy Bridge的计划并未改变。

马宏升还表示,首款采用英特尔芯片的智能手机——联想(Lenovo)的产品——将于4月份在中国发布,之后将在全球推出一系列此类手机。他表示,采用英特尔芯片的联想手机,将在中国发布4至5个月后在其它国家投放市场。

联想曾在上月表示,今年有意在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推动其智能手机的销售。联想是中国最大的领先Android手机品牌。

马宏升曾被视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欧德宁(Paul Otellini) 2015年离任后最有希望的接班人,但在他2010年初遭遇中风后,这一职业前景现在看起来并不那么明朗。马宏升在去年7月接掌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该公司希望通过这个新设立的职位给予中国市场更多份量。

根据IDC的数据,按单位出货量计算,预计中国将在今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PC)市场。同样按单位出货量计算,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而英特尔目前正以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Medfield处理器力求打入这个市场。

“我认为,再过两三年,中国所有的手机都将是智能手机,因为成本将大幅降低,”他表示。

他还强调,中国的服务器市场是一个增长亮点。“首先,中国不算什么新兴市场,而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其次,在服务器方面,大家的需求水平都是相同的。无论是阿里巴巴(Ali Baba)还是百度(Baidu),它们想要的服务器与Facebook是一样的,而这里的笔记本电脑也与别的地方一样先进,”他表示。

译者/和风

“向中国供应商支付人民币可省3%”

一家外汇交易商表示,英国中小企业如果向中国供应商支付人民币而非美元,可能会节省至多3%。

西联商业解决方案(Western Union Business Solutions)从去年开始提供人民币支付选择,但据该公司报告,英国企业的反应并不踊跃。目前,通过该交易商向中国作出的付款有97%采用美元。

“我们构建了基础设施,但顾客没有上门,”西联商业解决方案的首席运营官戴维•西尔(David Sear)表示。该公司的前身是通济隆全球商务支付(Travelex Global Business Payments)。

西联商业解决方案对1000家中国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表示,它们更喜欢得到人民币付款。但是西联商业解决方案相信,文化差异使得中国供应商不愿开口要求海外合作伙伴改变它们的商业惯例。

“中国出口商在文化上是保守的,而进口商真的不知道现在有(人民币支付)这样的选择,”西尔表示。

汇丰(HSBC)表示,其英国客户中已有一部分开始开具人民币商业发票,但据该行新兴市场外汇交易部门主管戴维•帕维特(David Pavitt)表示,这种现象只是“凤毛麟角”。

并不是所有中国企业都能向海外合作伙伴开具人民币商业发票,因为它们首先必须得到中国有关部门的批准。

许多中国企业骤然抬高了它们向海外销售的商品的美元价格,以抵消普遍预期的美元兑人民币持续走低的影响。汇丰表示,有些中国企业如果可以得到人民币付款的话,愿提供多达8%的折扣。

中国企业如果得到人民币付款,还可改善自己的现金流状况,因为中国有关部门需要大约一周时间来处理外汇付款,而人民币付款仅需一天即可处理完毕。

不过,对英国企业来说,用人民币支付的缺点是它们将必须承担人民币的汇率风险。这对西联商业解决方案和其它外汇交易商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它们将有机会销售与人民币相关的对冲产品。

外国企业不能进入中国内地金融市场,因而只能在香港这样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差的离岸市场为它们手中的人民币作对冲。

译者/和风

高油价还能支撑普京多久?

警察工资翻倍。军事预算翻倍。提高医生待遇,同时降低全体国民医疗费用。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正处于竞选状态。距离大选仅一周多,而针对他的抗议浪潮持续升高,面对这一切,俄罗斯总理似乎把宝压在一套久经考验的战略上:花钱摆平危机。

普京上周承诺,假如赢得第三次总统任期,将为100万警察和内务部雇员(至少是未能获益于今年克林姆林宫加薪指令的人员)涨一倍工资。同时,普京最近写了一篇关于军队改革的文章,表示将在未来10年内花23万亿卢布(合7770亿美元)升级陆海空三军装备。

前一周,普京还慷慨承诺,将提高公共部门教师和医生的工资。同时,全民医保也将得到完善,一切费用由政府承担。

这些承诺已在短期内帮助普京遏制支持率下降趋势。12月中旬的民调显示,在3月4日的选举中,普京可能获得42%的选票,需要在第二轮投票中再决胜负。但莫斯科民调机构Vtsiom的调查显示,如今普京的支持率高达58%——这样的优势能够让他仅靠一轮投票就轻松胜出。

然而,普京用来坐稳权力宝座的战略(花掉或承诺花掉俄罗斯的石油财富)从长远来看可能适得其反。如果普京无法兑现诺言,他可能步白俄罗斯威权统治者亚历山大•卢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的后尘。在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卢卡申科的支持率一直高达50%至60%。然而,在2010年12月当选之后,他的支持率已跌至20%。

与政府有联系的智库“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Research)负责人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Mikhail Dmitriev)表示:“同样的事也很可能发生在普京身上。”他补充说,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价。“如果油价跌至每桶80美金以下,现有体制将受到致命打击。”

但即便布伦特(Brent)原油保持现在的每桶120美元的水平,普京也未必能够高枕无忧。俄罗斯能源部前副部长、现在是一名反对党领袖的弗拉基米尔•米洛夫(Vladimir Milov)说:“油价必须达到每桶150美元至200美元,普京才能算真正有一些可操作的空间。目前的油价水平是不够的。”

自1979年苏联在石油危机期间入侵阿富汗以来,俄罗斯的政治生活一直与油价明显关联。改革和开放出现在油价处于几十年来最低点时。油价之后的几次下降,也往往揭开政治改革和权力转移的序幕,比如鲍里斯•叶利钦(Boris Yeltsin)在1999年安排将总统大权交给普京。

基于同一逻辑,在油价高企的普京时代,往往伴随着威权主义镇压、火药味浓厚的最后通牒,以及军事打击。本月俄罗斯否决联合国安理会(UN Security Council)有关叙利亚的决议案,只是最新一例,说明俄罗斯决心捍卫自己眼中的国家利益,无论西方怎样严厉批评。

普京掌权的这些年一直顺风顺水。他上任伊始,布伦特原油价格为每桶19.80美元,据克里姆林宫一位前任高官回忆,他们曾开会讨论长期经济规划。“我们认为的最佳情形是长期油价达到每桶25美元,那时的我们不敢对此寄予太大指望。那是我们的美丽幻想,就好像天上下金币了。”

然而,油价一路飙升。如今,石油收入已占到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四分之一,仅略低于联邦预算的二分之一。这使得克里姆林宫有财力实施各种社保方案(同样的方案已令南欧国家陷入麻烦),而没有背上南欧国家政府那种债务重担。比如,从2007年至2010年,普京出台提高养老金和将其与通胀挂钩等措施,使养老金支出占GDP比重从7%提高到10%。同时,俄罗斯的外债保持在较低水平——最多占GDP的15%,仅为欧洲困境国家水平的十分之一。

什么是正确的读书方法?

这大概是一个非常不合时宜,也不合潮流的话题。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正在被滚滚大潮所席卷,其中包括了GDP,全球化,互联网。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书本可能是技术和管理。需要什么读书的方法么?

可是我却以为正因为如此,所以这恰好就成了一个最合时宜,又最合潮流的话题。20世纪堪称大师的列奥•斯特劳斯的忠诚学生阿兰•布鲁姆在他的第一本书《莎士比亚的政治》中说道:“如今的学生不过是非利士人,尽管在专业上游刃有余。”在《圣经》中,看似强大的非利士人曾经多次被以色列攻破,于是就成了外强中干的异教徒的代名词。

可是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或者我想引申出来,说现在的社会不过是外强中干,缺乏精神力量的非利士人?

在为布鲁姆最负盛名的作品《美国精神的封闭》的序中,同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美国当代最深刻的小说家之一,索尔•贝娄这样描绘他所生活的芝加哥:“组成这个城市的屠宰场、钢铁厂、货栈、简陋的工厂平房,还有灰暗的金融区、棒球场和拳击场、机器人般的政治家、不准打群架的禁令,把所有这些东西凑在一起,你就会看见一张文化射线穿不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坚硬黑幕。”可是他心里难道只是想着1980年代的芝加哥吗?难道我们现在这个看起来光鲜亮丽、一日千里的互联网时代,全球化世界,不也是一样地是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黑幕”吗?

不妨看看我们所生活的日常是什么吧?是在每个城市中分布着的不同程度的富士康,是许多城市中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的人们疲劳而贪婪的双眼,是LV、爱马仕成为全民崇拜的斗富比赛,是微博与博客中成日耍嘴皮子抖机灵比肮脏的语言游戏……这个世界,真的比索尔•贝娄的时代和城市更加光鲜和高尚吗?还是一个人们的心灵受到更多污染的社会?

如果想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读书方法,首先必须知道为什么需要正确地读书。当代,尤其是当代中国的社会,面临着濒临崩溃的心灵危机,而构成这样的心灵危机的成分包括了:制度性谎言的社会组织。这个制度性的谎言有着悠远的历史渊源。在《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中,高华教授描绘了这个制度化谎言的原委:“1941-1942年毛泽东的……整风运动确实是一场对马列原典的革命,它以教化和强制为双翼,以对俄式马列主义作简化性解释为基本方法,将斯大林主义的核心内容与毛的理论创新,以及中国儒家传统中的道德修养部分融合,从而形成了毛的思想革命的基本原则。”在这场涉及了哲学、宣传、教育等等意识形态全面的运动中,从1840年之后所渐次形成的西方自由民主思想,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性部分全面失落,而结构性的、符合当前治理模式的谎言社会造就。

碎片化的社会知识教育。

知识经济是反知识的。在以往的社会教育系统之中,人们对于知识的获得、书籍的阅读是完整性的。1970年代之后的社会开放和知识解禁浪潮中,西方的大量作品被译介,文革之后所残留的西方教育训练的教授,在知识的传授是相对完整的,而社会上知识的获得往往通过的就是书籍的阅读。目前,人们除了在学校中所获得的教育之外,网络知识获得成为最重要的途径,维基百科、百度百科、Google、微博都成为最重要的学习工具。这些碎片化的社会知识学习,所造成的片断式教育,也不能不说是如今观念混乱的肇源之一。

Saturday, February 25, 2012

日本芯片企业抱团过冬

日元升值,地震海啸,日本的电器制造业举步维艰。眼下,包括松下和富士通在内的三家日本半导体制造商正在讨论合并事宜,以求抱团过冬。

“韩方之争”中的诚与真

这是一篇试图切入韩寒与方舟子之争的短文。在进入具体论题前,笔者想稍稍多花些笔墨,探讨一个文学批评上的案例。

一、所谓的诚与真

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个独特而意味深长的场景,处世圆滑、阴谋篡位的重臣波洛涅斯催促儿子欧雷提斯动身去巴黎,并谆谆告诫他诸多为人准则;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并不领父辈的情,表现得心不在焉。于是在对话即将结束时,波洛涅斯说出这样一段话:“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熟悉莎翁作品的读者或许会对这段话嗤之以鼻。为了夺取王位,波洛涅斯不仅把自己无辜的儿女连累致死,最后自己亦被哈姆雷特刺伤而亡,这样一个悲剧人物的彼时之言,何以能够引人共鸣呢。

但在文学批评家莱昂内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的眼中,阐释文学经典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折射出社会与道德的复杂与多面:波洛涅斯这句掷地有声、诚恳真切之言,的确展示他的道德情怀。按照通俗的说法,即使是鳄鱼的眼泪,那一刻也算是感动鳄鱼的眼泪。

这个例子构成特里林的演讲著作《诚与真》(Sincerity and Authenticity)的核心命题所在。所谓真诚,乃是指公开表达的情感和内心自我的一致,个体若不经过最艰苦的努力,便无法达到这种状态。按波洛涅斯的话来讲,真诚就是“对你自己忠实”,就是让你在社会中扮演的“我”与内在的“自我”相一致。假若这种一致出现某种程度的分裂,甚至背离,那么批评家需要做出思想上的知性诊断。

相比较真诚所需的一致性,真实则是对真诚何以可能的验证。真实要求更繁重的道德经验,更苛刻的自我认识,更为明确的社会准则,真实更关注外部世界和人在其中的位置。简单来说,真实乃是现代性对于个人生活感悟的体验。

然而,真诚与真实,两者始终受无处不在的社会现实与复杂人性的制约,特别当它遇到时代、社会、文化和媒介所导致的挤压碰撞时,问题更显突出:真诚的表达往往无法得到真实的青睐,而对真实的赞美与追求反过来将扭曲对于真诚的把握。随着现代媒介文化触角的不断延伸,虚幻的真实感不仅把一种所谓的普遍正义感四处延伸,而且在客观上削弱对于自我真诚表现的可能。

理解特里林对于真诚和真实特性的洞察,对于我们重新审视“韩方之争”,或许就有了别样的意味。我们会发现,在这场论战中,质辩双方都在承受真诚与真实的双重考验。

二、韩寒的真诚

韩寒遭遇最为严峻的考验,乃是需自证青年时代文学创作中的真实性。在“打假英雄”方舟子及其附议者看来,若韩寒能自证其早期作品的时代特性愈多,则可能愈为真;若不能,则说明当年的韩寒并不具备这种表达的素养,延伸开来,就有捉人代笔的重大嫌疑。为了论证这种可能,众多的公共人士通过媒介,试图用各种规范性的知识和概念,推论和想象一个20世纪末市郊青年的日常生活及其情感世界,其中不乏严肃剧、推理剧、喜剧、乃至荒诞剧。但这些仅仅是问题的表象,其核心的主旨,诚如方舟子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所坦言,乃是要“摧毁大众文化中的韩寒神话”。只要论证真实的方法和工具足够多,量足够大,那么这种证据线性式的繁殖增长势必将淹没辩论方的声音。

再见2011:中国传媒业大事评点

你理应是掩体,我们用它抵御

那恶劣的,亵渎不可言说的奥秘的嘲笑。

就在伊甸园,夜色降临:

你是带着号角的守护者,

号角被吹响,众生开始学会说话。

——里尔克《你曾喊出的第一个字》

这个冬天有些冷。

我在北京生活了二十余年,记忆中也少遭遇这样寒冷的冬日,尘霾笼罩,阳光无力,压抑地让我这样有哮喘旧疾的人,喘不过气来。

天气如此,社会经济亦如此。

高速发展下习惯了的慷慨激昂少了,嗓门低了。原来拥有的让我们自豪的人口、外贸、土地等红利突然间或消失了,或代价过于昂贵,代之以各种“天花板”的出现,从内到外,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恶化。

那些习惯于从历史的经验中寻找解决之道的人,那些习惯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人,终于失去了凭恃和依靠。

各种信号指向不一,甚至充满了混乱和对立。

直如托克维尔所描述的:“过去不再把它的光芒投向未来,人们的心灵在黑暗中游荡”。

我们的心灵就在黑暗中游荡,不安笼罩着我们。

传媒业又如何能自外于社会经济之外。

年关难过。

但我们总是要过年的,不能呆在年这边。生活还得继续。

我坐在书桌前,努力从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混乱不安的信号中,找寻自我惕励走向未来的力量。

一、大势

“只说世纪末的人们的确充满着悲哀,实在可怜!”我的前辈乡贤瞿秋白的话值得一听。

人人都喜欢稳定安逸。我也不例外。但我受过的思维训练告诉我,稳定意味着固化、板结,意味着了无生趣,一切按部就班。

混乱和不安则相反,它意味着机会和选择,意味着生机和活力。

从传媒业令人不安的混乱信号中,几年来我一直坚持一个判断不动摇:便携式即时传播技术进步正在重塑社会阶级格局和媒体格局,这是一场传统世界的统治者无法阻挡的新启蒙运动。这一过程中,技术是主导,每个人都可能是他人的启蒙者。

便携式即时传播技术以及互联世界分享的特点,打碎了旧世界、旧文明的基石。它打破了传统统治者对信息和知识的垄断,让普通人开始从技术上拥有了自我判断的力量,而毋须再依靠上帝、领袖、导师。

真正的没有救世主的时代开始到来了。

如今,普通的中国人能够打破身份地位的壁垒,和中南海同步甚至更早、更多分享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及背后的逻辑,而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了。

在过去,这是只有上天或者上天的代言人才拥有的力量。

当然,有时难免会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况,但我宁愿相信,即便偶有回潮逆流,终究挡不住滚滚东逝水。

春种秋收,这是自然铁律。

与过去更多是通过体制内的改革,来获得行业和社会前进的动力不同,这一次社会和媒体的变革,是通过技术进步带来的,是技术突破了传统体制的压制带来的空间。传统体制改革的红利,在这样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中,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即时通讯传播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媒体时代的真正革命。它让高储存容量的电子媒体的移动化、便携化成为可能。这势必将重塑媒体的格局,进一步压缩传统纸介质媒体的生存空间。传统媒体大规模地iPhone或iPad化成为可能。

解读电影新政

二月,柏林电影节召开,奥斯卡备战最后时分,情人节档期电影搏杀,中国电影人突然被一条更具爆炸性的新闻点着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访问,期间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协议内容包括:1、中国将在原来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2、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13%升至25%;3、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打破过去国营公司独大的局面;4、中美合拍片将享受中港合拍片待遇。美国梦工厂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等三家中国公司在上海联合创办总资产3.3亿美元的动画企业,打造一个“东方梦工厂”。中方将持有55%的股份,梦工厂持45%。

对观众来讲,新政意味着每年中国将进口近40部好莱坞电影,加上批片的话,意味着几乎每周都会有进口影片上映。对于喜欢西片的观众来说,选择更多了,与世界更同步了,当然不是件坏事。电影票价是不是涨?其实倒也未必和第二条有关,美方的票房分账比例上调12个百分点,关键看谁来让利?是发行方?还是院线?电影院?难怪新政一出,很多业内人士,第一反应是投资经营影院的要吃苦了,如果这12个点从影院那里拿走,毫无疑问,影院的经营压力将增加不少,为了业绩,提升票价似乎也是必然,那么老百姓看片的成本可就高了。当然发行方也可以让利,传统进口片的引进发行基本属于国有垄断,而影院经营相对市场化,这二者之间的博弈将有戏上演。

新政出台,比影院更头痛的还有国产电影的投资人、制片和导演们。当然不包括冯小刚、张艺谋这样的导演。像冯小刚这样中国功夫到位的导演,觉得多放十几只好莱虎进来,反而有利于拓宽创作空间,降低审片标准,版权保护也会更得力,没什么好怕的。这是技多不愁的说法,更多的导演估计还是愁的。世界电影,几乎没有它例,在全面放开的前提下,对好莱坞电影鲜有还手之力。我们限制了几十年,从零部到十部到二十部,如今是三十四部,与好莱虎封闭式对博,真的有几个人准备好了呢?前几日,看到一个小漫画,母亲带儿子上厕所,妈妈说:你自己进去好吗?孩子点点头:恩,我已经长大了。第三格,孩子站在成人便器前,小鸡鸡离最低点还差着十几公分。这能尿到位吗?我看了哑然失笑,几乎是最现实的比喻。

好在,还有第四条——合拍。听起来是很美好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合作,世界都爱看的题材,合作投资,合作制作,合作发行,全球票房分成。中国人能实现产业升级,分享好莱坞制作经验,好莱坞能拿到中国的热钱(据我所知,好莱坞比我们想象的缺钱),更能分享中国这个全球成长速度最快的电影市场的大蛋糕,还不用担心引进与否的问题。享受中港合拍待遇就意味着甚至不用占用那34个名额,直接晋身为准国产片。但,这只是理论。合拍需要有中国元素,不是每年都能编出个功夫熊猫的,真编出来,人家又不愿意跟你合拍了。包赚钱的买卖,一般没人愿意出让股权。只有缺钱又需要钱还不一定挣钱的才需要别人的钱。且得摸着石头过河。

第三条最具意义,但也最不明确。传统引进片业务归属中影华夏两大国企。民企的地位尴尬而微妙。这也是我在柏林最深的感触。电影是艺术,但更是商品。在EFM(欧洲电影市场)的交易区,全球发行商济济一堂,交易热烈,据成交数据表明,电影几乎是唯一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领域,成交虽然谨慎,但无论参展商的数量还是成交额都稳步增长。中国的买家这些年早已成为世界一景,出手阔绰,但交易规则却相当复杂。每个人都熟知一个单词——QUOTA。是的,这不是一桩你想卖,我想买就可以做的简单生意。暧昧的中国电影审批制让所有参与者都带着一种赌博心态。而未来,一个更为透明,市场化,让参与者公平参与和竞争的游戏规则究竟是怎样的?究竟何时能够正式出台?目前,仅靠新政短短的几句话是看不清楚的,也无法说的更多。

1994年,时任中影公司总经理的吴孟辰向电影局提议以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最新的一流外国影片,以发行收入扶持国产电影。时间已经到了2012年,用了近二十年的规则将发生大变革,一切都等正式法规出台后再看吧。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薛莉 Shirley.xue@ftchinese.com)

令人却步的“巴西成本”

一位朋友最近吃饭时开玩笑说,如今在纽约让一位巴西人擦鞋,要比在圣保罗让一位巴西人擦鞋更便宜。

本周,我进行了一次快速调查,发现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在圣保罗中心,不包括小费的擦鞋价格是10雷亚尔(合6美元左右),而纽约办公区包括小费在内的擦鞋价格为5美元。

你可能会说,首先让别人擦鞋是服务于人,但这是另一个专栏的论点。事实是,这个擦鞋测试只是又一个迹象,表明巴西企业的成本非常高。

对于在这个蓬勃发展的经济体中经营的跨国企业管理者来说,尤其对那些刚到巴西、带着一张满是从印度和中国竞争对手的商业计划中拷贝过来的利润目标表格的管理者而言,巴西的高成本基础将是他们遇到的头一件事。无论是在里约热内卢度刷夜后的信用卡账单,还是在办公室第一次仔细查看公司薪资账单,这位新管理者都将很快不得不面临所谓的巴西成本问题。

这是企业面临的难题:从收入增长的机会来看,巴西是一个高增长的市场,但总体而言,从利润情况来看,这是一个低利润率的市场,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初创阶段的企业而言。

这位新任首席执行官将很快意识到,他(或她)在巴西的成败,将取决于自己如何管理该公司海外老板的期望。技巧是说服他们投资于该国的增长,同时在他们想要知道为什么这里的利润率增速赶不上(至少一开始如此)其它新兴市场时,建议他们保持耐心。

专注于新兴市场的企业咨询公司Frontier Strategy Group的一项调查提出了这一难题,调查援引一位未具名的消费品企业客户的话说:“我知道,巴西对于我们的长期增长战略非常重要,但我最大的挑战在于,对于我们从巴西看到的增长速度而言,我们的整体地区利润率在下滑。”

Frontier Strategy估计,拉美平均净利润率为10.5%,占到总利润率的近三分之一。在巴西,净利润率为5.4%,占总利润率的近七分之一。

巴西成本问题通常对制造商的影响最大。在这方面有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例:巴西生产的Volkswagen Fox起价逾3.2万雷亚尔(合1.866万美元),而在英国的售价不到7000英镑(合1.11万美元)。

在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经商环境(Doing Business)报告中,巴西在183个国家中列在第126位,这也反映了巴西的成本问题。Frontier Strategy详细说明了由于税收和福利支出,在巴西为何要花两个人的钱聘用一个人。与此同时,在巴西新建一家企业的时间为120天,而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仅为不到两周。那么这一切是否意味着没人在巴西赚钱?并非如此,只不过是准入门槛较高。企业必须明确找出那些与巴西相关的成本,并与同行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成本是否与行业平均水平相符。

下一步是开发一种将巴西成本问题的影响降至最低的战略,例如确定在巴西国内具备最完善基础设施、且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或者在把目标对准较为富有、但更为成熟的东南部和增长较快、但欠发达的东北地区之间找到平衡点。

企业也可以让巴西成本问题为自己所用。巴西政府正对进口设置障碍,但在当地设有工厂的外国企业——例如汽车业——通常享受与巴西企业同等的保护。

最为重要的是,公司总部了解这个等式:至少在最初几年,巴西的收入增长不一定意味着利润同等扩张。

问问那些擦鞋匠吧。很有可能是这种情况:尽管圣保罗的擦鞋匠每擦一次鞋的收入较高,但他的鞋刷和鞋油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在纽约的同胞。

注:本文作者是英国《金融时报》驻巴西首席记者。

译者/梁艳裳

庸常时代里的庸常新闻

如何看待方舟子、韩寒及二人各自粉丝之间的纷争和论战?这是一个月来我被追问得最多的问题。我非意见领袖,却也经常被迫发言,足见这场贯穿龙年新春的口水官司影响之广、之深。

鉴于自己好歹痴长几岁,我一般也会对那些想要摆开架势与我探讨一番“方韩之争”的传媒界后辈劝说几句:鄙以为,这是这个“庸常时代”里的一条典型新闻,热闹,但本质仍然是庸常。不仅我本人对它不感兴趣,盼望你们也不要把时间和精力白白浪费在这种低层次的无聊争论上,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更值得我们大家去关心,有太多的书和文章更值得我们去读。

不过我很快便发现,这丝毫不能给身边的“挺韩派”或“挺方派”稍稍降温,更不要说浇灭他们心头的熊熊战火了。于是我想,不如干脆把自己对这场凭空生出来的事端的看法简单总结为以下几句话,写在这里,既是与媒体界的朋友交流,也是向读者讨教学习。

第一句话:

方舟子这回的“打假”实在是打得莫名其妙、可笑无比。说起来,方舟子应该早就已经过了爱冲动的年龄,而且也算得上名满天下了,我真的搞不懂他这是为的什么。是不是韩寒此前刻薄的揶揄不小心触到了他哪块痛处?但他自己一贯的话语方式,岂不是比韩寒更加刻薄伤人?

有人宣称,社会应当维护方舟子揭露韩寒的权利。这还用得着说吗?在一个自由的法治社会,任何人都有揭露任何他人不端行为的权利。问题在于,退一万步说,就算韩寒的那堆东西全都是别人代笔,但他并没有靠它们博得过诸如“茅盾文学奖”之类的国家荣誉,也没有凭借它们捞到过好比“作协主席”之类能够接受纳税人供养的国家特权身份。韩寒的作品乃至韩寒这个人本身,完全是市场经济中自由交易的产物。那么,就算天底下根本就没有过“韩寒”这样一个真实的作家,它只是一群年轻代笔者的集体笔名,并随手拉来一个长相帅气的赛车手做形象大使,又有什么大碍呢?

当然,这仍然不是说方舟子不可以质疑。但在我看来,方舟子质疑有人代笔韩寒,究其性质,就跟质疑网络上流传的木子美照片的胸部或风蓉姐姐照片的腰肢是假的、PS过的,或者质疑现实生活中究竟有没有一个叫罗玉凤的女孩差不多。这是他的天赋权利,但对这种权利的滥用却泄露了他无事生非的浅薄一面。

第二句话:

对于互联网——尤其是微博——上四处弥漫流窜的各种版本的关于“方韩之争”的阴谋论解释,我一概嗤之以鼻,并建议读者也自觉提高对一切阴谋论的免疫力。

前文已经说过,法治社会是不追究人做一件事情的内心动机的,那个领域留给了上帝。尽管我认为方舟子这次揭露韩寒的那些内容实属可笑,但这种揭伪行为本身,不管是为了名还是利,抑或是他睚眦必报的狭窄气量所致,只要他的行为没有逾越普适的社会规范——其中包括专业程序、国家法律和道德底线——他的权利就应当得到保护,甚至鼓励。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只要有一套合理的规则,个体的自利欲望往往能够被引导向社会的公益。事实上,这种利益博弈和权力制衡,恰是百年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现代民主宪政的最牢靠基础。

Friday, February 24, 2012

不一样的凤飞飞

年前听张行上海演唱会的时候,一系列30年前的老歌,让我感叹岁月如梭,当年二十多岁弹着吉他的风华青年现如今也已知天命,“满怀疲惫”和沧桑。而《梅兰梅兰我爱你》、《秋蝉》、《三月里的小雨》、《童年》那些80年代在大陆传唱的台湾歌曲,原唱如刘文正等人,更是难觅踪影。正当我重新翻出刘文正的旧专辑,想怀旧一下的当口,却传来了他的同时代歌星凤飞飞去世的消息。

对我来说,凤飞飞是一个不一样的存在,与我的年少记忆细密相缠。当年邓丽君因各种因缘际会(比如甜美轻柔不同与大陆的歌风,比如因靡靡之音被禁却越禁越红)红遍大陆,大街小巷皆邓音的时候,我却独独钟情凤飞飞。邓丽君我也喜欢,可凤飞飞却是我少年人生的第一个偶像歌星。这就好比张国荣和谭咏麟,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粉丝。近日,当年的音乐大鳄刘家昌对凤飞飞的一句对比式赞美,引来邓家人的不满,其实,在台湾本土,凤飞飞确实比邓丽君影响更大一点,而邓丽君却是因为在香港、日本特别是大陆的粉丝众多,而成为天皇巨星。

80年代能接触到凤飞飞的歌,要感谢当年上海中图门口卖复制磁带的“打桩模子”——这是后来打口带/CD的前身。一盘60分钟的SONY或者TDK,可以复制20来首歌(当时的歌都比较短),歌名都抄好了,有的还帮你复印原版卡带的封面和歌词。凤飞飞的《敲敲门》、《枫叶情》、《南屏晚钟》、《你来了》、《少年的我》、《相思爬上心底》等等轻快又深情的歌曲,就是通过这样一盒盒复制卡带徜徉于我耳畔,深得我心。她的嗓音是不多见的中高音,又不似蔡琴和徐小凤那样的低沉,在中音换高音时有一种独特的柔美,醇厚好听。

这种温醇柔美在演绎琼瑶的歌曲时,发挥到了极致。七、八十年代正是琼瑶阿姨在台湾的鼎盛天下,两秦两林(秦汉、秦祥林、林青霞、林凤娇)演、琼瑶词、刘家昌曲、凤飞飞演唱,几乎可称不二阵容。记得我80年代在录像厅偷看琼瑶电影,每每为情节百转千回的时候,也为歌曲陶醉。电影每演到关键处,总要插上歌曲,《一颗红豆》、《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金盏花》、《雁儿在林梢》等等影片的主题曲和插曲都是凤飞飞演唱,因为配合着电影主题,所以唱来比她本来的率性爽朗多了一层清雅缠绵。这些歌曲后来有很多人拿来翻唱,但基本上都无出其右。当时,几乎一部电影就配合着出一张专辑,凤飞飞的多产也就是如此而来。

电影携带歌曲走红,中外皆同,比如同样在情人节前传来噩耗的美国女歌星惠特妮•休斯顿,当初也是因为《保镖》一片的流行而成为中国大陆人人皆知的明星,其中的插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也成为传唱至今的经典。还有《泰坦尼克号》与席琳•迪翁《My Heart Will Go On》,亦是如此。

言归正传,对于凤飞飞来说,虽然红于70年代,但80年代她的状态更趋巅峰,演绎的歌曲更为成熟,直到1989年生儿子才暂时隐退。不过由于她早年的专辑都没有在大陆引进,大陆歌迷对她接触得不多,我记得大陆最早出版的她的一张专辑叫《夏艳》,1987年推出。但这张专辑风格比较跳脱,可能是她的一次尝试,反正在她整个演唱生涯中属比较少见的,在她80多张专辑中绝对算得上另类,所以出版后也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不过,之后大陆出版的《掌声响起》专辑却非常不错,不仅是催人泪下的“掌声响起来”,还有民谣色彩浓烈的《就是不一样》和《忆童年》。

改革行百里者半九十

进入新世纪以来,借助早先的改革动力与大国追赶效应,中国经济成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后续改革动力不足与推进不平衡,也使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深层矛盾难解并发酵。龙年中国再次处于新一轮思想解放和政经改革的前夜。

健全完善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架构,仍将是中国改革转型基本议程之一,并与其他领域改革具有内在互动联系。世纪初中共中央体改决定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表述未来改革任务;而今回头看,改革进程行百里者半九十,需要义无反顾的政治决断与攻坚勇气才能实现当年提出的完善目标。

首先应肯定中国经济改革仍在取得进步。给人印象深刻的是,2003年以来有十个中央“一号文件”规划部署三农政策,凸显三农问题在主政者心目中的优先地位。从施政效果看,取消农业税等惠农改革取得突破,改革探索在医疗卫生、社保体制、资本市场等不少领域仍在继续并取得进展。

不过改革总体推进态势与十年前规划的完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改革乏力表现为,有的重要改革议题尚未引起实质性重视,在一些关键领域改革进展相对缓慢,有的场合甚至出现不进则退的情况。改革疲劳症与改革动力不足交互影响,伴随经济社会深层矛盾难解,改革共识也面临质疑。

例如,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破除行政垄断,对健全完善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认识不一致,也由于既得利益干扰和“执政基础论”的误解,这些领域实质性改革仍难以得到切实、足够的重视。近年经济成长带动资源租金价格飙升和账面利润增长,更使得这类领域改革必要性和紧迫性被稀释淡化。

有的重要改革议题虽经过十多年长期研讨,甚至经过一些地方多年试验,客观条件早已大体具备和成熟,然而受种种因素制约,应有改革仍迟缓滞后。好比足球比赛球队屡屡成功带球传中,终因起脚射门时果断不足而未能有更多作为。利率改革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权改革都有这类特点。

以利率改革而论,不算学术界讨论,有关部门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提出市场取向改革目标。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和2006年初颁布十一五规划,都明确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针。然而由于起脚攻门乏力,至今仍保留对利率“存款上限和贷款下限”的严格管制,客观上带来多方面不利影响和困难。

利率管制直接效果导致要素价格扭曲而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不利于银行业发展有效竞争和银行提升微观经营能力。管制利率与通胀结合导致负利率,使居民储户蒙受估计万亿元损失,客观效果与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目标相背离。长期固守行政管制利率,不利于民间金融顺利发展,也不利于根治中小企业融资难痼疾。

多年前不同意利率加快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理由,是认为上世纪90年代后期商业银行改革后,需要对本已受准入管制保护的银行再提供管制利率保护以收“涵养”之效。十多年过去了,近年银行赚得钵满盆满,垄断性利润增长甚至高到银行高管都不好意思公布的程度。对这样既缺乏效率又欠失公平的体制安排,显然可以更早实行实质性改革。

迎接天然气黄金时代

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天然气革命。就连一贯严肃的国际能源署(IEA)也将未来情形之一称为“天然气的黄金时代”。如果事实证明这种乐观是有道理的,其影响不仅将远远大于欧元区的痛苦解体,还将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别忘了,当今人类文明的基础是廉价的商业能源供应。在未来几十年里,新兴国家的经济崛起必将导致商业能源需求显著提高。天然气很重要。

这场革命有个名字——“水力压裂法”(hydraulic fracturing),口语中简称“hydrofracking”或“fracking”。就像过去100年里几乎所有科技革命一样,这场革命也发源于美国。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解释道:“水平钻井技术结合水力压裂法的使用,已大大提高了从低渗透地质构造(特别是页岩)开采天然气的能力。”

尽管一些创新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但美国能源信息署指出,“直到上世纪80、90年代,米歇尔能源及开发公司(Mitchell Energy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中北部的巴尼特(Barnett)页岩进行试点,使深层页岩气开采成为一个商业现实后,大规模的页岩气生产才开始出现”。然而,美国能源信息署补充道,如今“页岩气的开发已开始改变美国天然气市场的格局”。

新方法已使美国的页岩气干气产量从2000年的3900亿立方英尺提高到2010年的4.8万亿立方英尺,相当于美国干气总产量的23%。未来页岩气干气产量还会大幅提升。美国能源信息署估计,美国拥有860万亿立方英尺“技术上可开采”的页岩气储量,而如今的“已探明储量”仅为273万亿立方英尺。如果这个估计没错,按照目前美国消耗天然气的速度,单靠页岩气就可满足美国40年的天然气消费需求。

全球页岩气储量有多大?美国能源信息署请了一些顾问,研究32个国家的48个页岩气盆地。顾问们的报告估计,全球“技术上可开采”的页岩气储量为6600万亿立方英尺,约等于如今已探明的储量。除美国以外,查明资源数量最大的国家包括中国(1275万亿立方英尺)、阿根廷(774万亿立方英尺)、墨西哥(681万亿立方英尺)、南非(485万亿立方英尺)、加拿大(388万亿立方英尺)、利比亚(290万亿立方英尺)、阿尔及利亚(231万亿立方英尺)、巴西(226万亿立方英尺)、波兰(187万亿立方英尺)和法国(180万亿立方英尺)。这项研究不包括俄罗斯、中亚、中东、东南亚和中部非洲。全球页岩气储量应该还要大得多。

天然气(包括常规天然气)供应充足,可能对全球能源未来造成怎样的影响?国际能源署在2011年《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中评述道,“在研究的所有情形中……到2035年,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都高于目前水平”。在“黄金时代”情形中,天然气需求在2009年至2035年期间将每年增长2%。即便在其称为“新政策”的比较谨慎的情形下,需求也将每年增长1.7%,即在这段期间总共增长55%。其结果是,天然气将替代其他燃料,特别是在发电和供热方面。天然气也很有潜力成为运输燃料。英国石油(BP)在其最新的能源展望中称,总体来看,到2030年,天然气可能成为与煤炭和石油分庭抗礼的一次能源之一。(见图表)

从温室气体和其他多种污染物排放的角度看,用天然气代替煤或石油是可取的。对于每单位能源产出,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略微高出煤炭的一半,为石油的70%。天然气的一氧化碳排放量仅为煤炭的五分之一。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排放量可忽略不计。在任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可信方案中,都必须用天然气代替其他燃料,尽管低成本碳捕获及封存技术的发展也能增强利用煤炭的理由。尤其是对使用煤炭造成极大污染负担的中国而言,“奔向天然气”似乎是正确的选择。

偶像的阴影

我立刻被他的声音征服了。我听不懂台语,却完全沉浸在讲话的音乐感中,这音乐感因为低沉、哀伤、时隐时现的背景乐曲,而更难抵挡。它似乎蕴涵着无限的离愁、悲苦、怨屈。

最初,我以为这是录音播放,过了一会儿,才意识到这是陈水扁本人在说,一个句子接着一个句子,像是一个浪潮推一个浪潮。

这是吴王霞“头七”的日子。37年前,她的女儿嫁给了一位青年律师陈水扁,谁也未曾料到这桩曾被百般阻挠的婚事,最终缔造了台湾的第一家庭。然后所有的荣光又化作苦涩,总统身陷囹圄,全因身体残疾,总统夫人才逃过一劫。这位岳母则仍表现出倔强的性格,曾用扫把驱赶前来访问的记者。

这是一桩事先张扬的奔丧。当吴王霞的死讯在2011年最后一天传出时,它激发了微妙的感受。马英九与蔡英文的竞争日趋激烈,青年人期待即将开始的跨年晚会,一个85岁老妇的命运仍无法忽略。

关于陈水扁是否应该奔丧,该在哪天奔丧,奔丧时能否去掉手铐脚镣,这些争论持续了好几天。这场选举太过平淡,人们总算找到了一点戏剧化的情节。台湾人知道,他们的陈前总统,或许欠缺治国之能、清廉操守,却从不欠缺戏剧化的能力。

从三级佃农之子到台大毕业,从民主辩护士到民选总统,从两颗子弹再到阶下囚,总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冲突围绕在他身边,而命运也和他开了玩笑:作为贪污的前总统,他坐的监牢,正是20年前作为民主斗士坐的那一间。铁窗也没能挡住这种戏剧感,在狱中,他手不停歇地写作。他给尼加拉瓜总统、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写公开信,把美国总统告上法庭——因为他没有执行六十年前的《旧金山合约》来占领台湾。他投书报纸公布别人的秘密,主题从李登辉到自己的女儿,他还试图指导民进党的五都选举……

他的生活像是不落幕的连续剧,即使观众已经厌倦,情节过分荒唐,主演者却不愿离场。他在传达这样的信息:要么相信他是清白的、是一个为了台湾人民背负十字架的圣徒,要么就要承认“你们谁都不干净”。

而这一次,他让女儿从狱中带出公开信,来支持独立参选的陈致中角逐立法委员,他不仅不理会民进党的人选,还把蔡英文的“宇昌案”荒唐地联系到他个人的贪腐案——他们都是国民党政府的司法不公的受害人。他一直在循着这样的逻辑:为了民进党的利益,他可以不顾台湾的前途,而为了个人与家庭,他则可以抛弃掉民进党。

一个外来者很难理解陈水扁的冲击,他激起台湾社会最热忱的期望,最终的结果却是幻灭。“我仍像一只折翼的小鸟,坠落在一渊不见底的深谷。”李筱峰写道。他还把这痛苦放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来看待:“这次的伤痛,比起大学时代因写文章批判国民党的党化教育而遭政大勒令退学还要难过;比过去遭国民党特务跟踪、打小报告、窃听电话、检查信件、干扰求职等压迫还更痛苦;比起任何一次看到国民党的贪污腐化、特权横行更加忧伤;比起任何一次的选战失败还要悲愤!”

这是2008年8月7日,陈水扁家庭的贪腐案在两天前被确认。李筱峰是陈水扁的长期追随者,即使在百万人倒扁的“红衫军”运动发生时,他仍支持这个千疮百孔的“总统”,不愿相信事实。

把乔布斯请下神坛

2月24日是苹果创办人乔布斯的冥诞,苹果迷正在期待iPad3的上市,各地苹果计算机直销店依然挤满人潮,但是随着乔布斯过世半年,对他及苹果的负面报道浮出,乔布斯似乎该走下神坛了。

开年,《纽约时报》报道苹果iPad和iPhone背后中国工厂的血泪,2月9日美国FBI网站出现191页关于乔布斯的数据。因为1991年老布什总统有意延揽乔布斯担任白宫幕僚,FBI于是展开背景调查。如今FBI公布了原稿内容,有兴趣者,皆可登录查看(http://vault.fbi.gov/steve-jobs)。

FBI访谈多位乔布斯的朋友、工作伙伴或合作厂商,据台湾《天下》杂志归纳这191页的资料,这些“关系人”对乔布斯的评价似乎不太正面。不少人认为乔布斯并不诚实可信,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扭曲事实,让别人相信他所陈述的事实。甚至有人拒绝提出任何评论意见,因为“她高度质疑乔布斯的道德品性”。有受访者直截了当地说,乔布斯分明就是个骗子(a deceptive individual)。

去年十月乔布斯过世时,媒体上一片哀悼惋惜,钦佩歌颂不绝,推崇他为不世出的发明家、创新者。的确,他英年早逝,值得惋惜。的确,他与最顽强的胰脏癌奋斗七年,生命力惊人。几度出入鬼门关,却坚持推出他的iPhone创意,解决科技带来的不便,显示他的意志力惊人。

去年媒体长篇累牍歌颂乔布斯时,笔者当时就感觉有些媚俗,就如报道艺人。根据笔者多年采访企业经验(从英特尔、台积电、台塑到中小企业),一个企业的成功,领导人固然重要,愿景、策略,可由领导人制定,但战略、战术,都需要高级经理人订定,接下来设计、制造、流通,更由不同的经理人、设计师、甚至作业员完成。

世间的胜利,大凡都可以“一将功成万骨枯”概括,幕后众多人血泪,不一而足。商场无情,竞争惨烈,乔布斯要生存,更且胜出,绝非做圣者所能实现。

捧乔布斯为一世圣者,背后作祟者,更是“赢者全拿”的美式资本主义。这种做法来自美国总统选举,某位总统候选人在某州得票数超过其他候选人,就可囊括该州所有选举人票。延伸至商场,公司领导人收获90%成果,名利皆然。尤其这二十年,更是变本加厉,也屡见企业总裁动辄年薪加奖金几千万乃至股票,奖金上亿元。

在这种哲学主导下,根据加州大学和雪城大学三位教授合写的《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分析,2010年苹果每卖出一台iPhone,就独占58.5%的利润。其次是是塑料、金属等原物料供应国,占22%。韩国因为供应零组件,享有的利润排名第三,也只有4.7%。台湾最可怜,只有利润的0.5%。

至于中国大陆,还能分到2%的利润,但是除以苹果供货商雇佣的一百万农民工,每人分到的就所剩无几了。

全球富豪郭台铭遇到苹果也要低头。有次访问他时,他告诉我,做苹果手提电脑时,他在深圳龙华厂40度的高温厂房(不能开冷气)里待了几个月,亲自监工,机壳做好后,他自己必须用手试机壳角度,是否太锐利割到手,好几次都被割到血流不止。(当然他的血汗都有丰厚的回报,他的身先士卒,也不能合理化富士康工厂的种种问题。)

中国将逐步放松资本管制

中国改革者呼吁拆除将庞大的中国经济与外部世界隔绝的最后、也是最大的高墙之一。

就放松中国严格的资本管制而言,中国央行发表的一份三步规划,是迄今最具体的公开提议。若按照规划中的设想得到实施,全球经济格局在今后十年里将经历彻底变化。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股市和债市的参与程度将大幅提高,目前,这两大市场基本上对境外人士关闭。人民币将扮演更重要的国际角色,削弱美元的霸主地位。中国企业将以大得多的规模,收购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美欧同行。

但是,这项改革能否按照设想得到实施是一个大问题。尽管改革者在今年中国最高领导层换届之前力主加快改革,但十年一度的领导层换届本身预计将扰乱政治体制,官员们在重大人事变动之际注重政策稳定。

“如果考虑到政治现实,我不认为金融市场放开会一步到位,”摩根大通(JPMorgan)经济学家朱海滨表示。

中国政府已不是第一次讨论放开资本账户的问题。领导中国摆脱毛主义、走上通往自由市场的道路的前领导人邓小平曾在1993年表示,让人民币逐渐成为一种可兑换货币是一项关键目标。

自那以来,“逐渐”成了实践中的一个关键词。即便在中国对全球贸易敞开大门之际,中国仍竖起巨大的路障阻碍资本流动。中国对外开放速度奇慢的迹象之一是,外资银行管理着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到2%的资产。

中国的资本管制迄今为止发挥了作用。中国在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几乎未受损害,在过去4年的全球动荡中也基本上得到隔离。

但是,维持如此僵硬的资本管制也有其问题。中国储蓄者没有多少投资渠道,只能把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从政治角度看,最重要的问题或许是,让人民币国际化、使其抗衡美元的计划遇到了困难:外国企业不想要一种不能在发行国投资的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现在是一项明确任务,因此对资本账户放开的抵制近期在不断减弱,”澳新银行(ANZ)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风向已经改变。”

近月来,中国领导人发出一系列信号,表明他们希望启动资本账户改革。

最有可能在今年接替温家宝出任中国总理的李克强去年8月访问香港时,承诺采取更多行动,把香港打造成人民币离岸市场。今年1月,中国的中央规划机构发表了一份路线图,要把上海建设成一个全球金融中心,这只有在大幅提高对资本流动的开放程度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做到。本月,温家宝重提坚定改革者邓小平鼓舞改革人士的话:“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然而,中国在进行改革时不会大刀阔斧。

前述中国央行的提议是谨慎的。其作者并非央行行长,此文也没有发表在央行网站上。

央行还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出自己的改革时间表。北京方面还要再过5年,才会加大股市和债市的开放程度。至于人民币完全可兑换,那被宣告为“最后一步”,没有为其设定期限。

提倡改革的最强劲声音也如此谨慎,这也许会让那些希望中国更快开放的人士感到失望。但是,正如世界银行(World Bank)前任驻北京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所说的:“作为担心开放资本账户风险的一方,中国采取的方式很有道理。”

译者/和风

中国向世界迈出谨慎一步

中国将在一年之内进行最高领导层换届,难怪中国政界人士都保持低调。普遍认为将出任最高职务的习近平,迄今对自己上台后将要推行何种经济政策言之甚少。然而,本周出炉的两份文件显示,有关中国经济未来的辩论远未平息。

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中国官方的一个智库将于下周一发表报告,预计报告将警告北京方面:推迟经济改革——包括缩减中国庞大的国有企业——将带来各种风险。更重要的是,中国央行发表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促请政府加快放松资本管制。

尽管中国在1996年就实现了经常账户完全可兑换,但在通往资本账户放开的道路上进展较慢。对于这个仍被视为棘手政治问题的课题,周四发表的文件是政府机构发表的最具体的处理规划。

北京方面认真对待取消资本管制是一件好事。若得到妥善实施,一国资本账户的放开,可使国内借款人更好地获得信贷。来自外资机构的竞争,也将有助于提高国内金融业的效率。

尽管取消资本管制仍应当是中国的长远目标,但转型过程不宜仓促。正如亚洲所切身体会到的,仓促放开可能导致惨痛的结局。因此,中国央行提倡渐进式改革是正确的。

伴随这一分阶段过程的,应当是相关的国内改革。北京方面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国内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强大的信贷机构可以确保一点:一旦取消资本管制,储户不会把资金转到安全系数更高的外资银行。有深度的资本市场更易于吸收资本流入,而不致催生危险的资产泡沫。

世界还必须理解中国融入世界资本市场的全面影响。只有在监管和会计标准等事务上采取协作方式,才能让这个过程相对平稳地推进。

中国资本市场放开的道路将不会是坦途。如果这一过程以失败告终,将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译者/和风

Thursday, February 23, 2012

欧洲走进历史死胡同

没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我20世纪80年代在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读本科时学到的第一条真理,从那时起我学到的所有知识都在反复强调这一点。(我甚至使用拼写检查从我的书中剔除“不可避免”这个词,唯恐它在我疏忽时溜出来。)整部人类历史都证明了一点:许多人类社会好像正朝着一个看似确定的目标前进,结果却偏离正轨走进了死胡同,有时几十年,有时甚至长达几个世纪。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是认定欧盟(EU)经济最终恢复显著增长是不可避免的呢?

希腊经济上季度萎缩7%,而尽管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付出了勇敢的努力,穆迪(Moody's)还是威胁要降低英国的信用评级。这些消息应该让我们重点关注一下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和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思想。因为正是这些辉格党的主要思想家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学派向人类灌输了以下观念:人类正在朝某个方向“进步”,向未来某个积极的既定目标前进。在经济学中,这种观念就体现在这样一种假定上:经济增长是一种定数,几乎可以说是天赋人权。我们经常理所当然地将经济增长视为人类处境中的一部分,认为它是常规,而非例外。如果托马斯•麦考利(Thomas Macaulay)、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及其他历史决定论者是正确的,人类的确走在一条通往某个目标的轨道上,目的地要么是不可避免的普世自由,要么是工人阶级的天堂,那么我们还会遭遇一个如此痛苦的20世纪吗?

过去的三分之二个世纪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具代表性,大环境罕见地有利于增长。如果我们把朝鲜战争视为一次联合国(UN)行动,并暂且先不考虑六七十年代印度支那半岛的边界冲突的话,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在如此之长的时间里,没有两个强国交战的时期。美国是创新和领导力的发动机,与之相竞争的是东山再起、充满自信的日本。汇率基本上没有受到干预。中国还在韬光养晦,还没有能力通过抬高价格,将欧洲经济体挤出原材料市场。以历史标准衡量,粮食和能源价格都很廉价。总体来说,贸易和市场(在西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由。人口总量增长,但处在可控的范围内。利率助长了放贷,欧洲各国之间和各国内部的竞争,也创造出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曾经预言的财富。

今天,强国间仍维持着和平——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按照任何历史标准衡量规模都算小的,而按照伤亡人数,在战后发生的冲突中也只能排第20位左右——可是经济增长的其它前提,都已经不再以同样的形式存在了。那么为何政客、商业领袖、媒体编辑和其他决策者仍然想当然地认为,我们仍然能够抓住增长的“圣杯”?我们为什么仍然被不理性的辉格党主义乐观情绪所控制?

更有可能的情况难道不应该是,我们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典型的历史死胡同?就像1683年至1923年的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也曾遇到过希腊目前的问题)、17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17世纪至18世纪的西班牙帝国,或者短暂的奥匈帝国那样。这些帝国都曾经历过常常持续几十年的迟缓增长,就像另一个失败的帝国——前苏联——在有生之年的大多数时候所经历的那样。即使是罗马帝国,也曾经有250年的时间停止了领土扩张和经济增长,只是原地踏步,而谁都不能把今天的欧盟与罗马帝国相提并论。就像赞美诗里告诉我们的,“地球上最荣光的帝国都必将消亡”。但如果没有明显的外部威胁,从兴起到衰亡可能会有很长的间隔。

有“老板范儿”的老板

朋友家里正在上一年级的男孩拿出一百元零用钱买了零食,纷发给同学,图的就是被同学们尾随的那种虚荣。他最终为这份虚荣付出了代价,挨了家人一顿训斥,并夹带了些不友好的肢体接触。

但这种虚荣平移到职场,就幻化成一种“范儿”,不仅不会被训斥,甚至还会被有些人美其名曰为:很有气场。

比如开会、办事或赴饭局时喜欢带很多随从的老板。就算请柬上标明“仅限持柬人本人使用”,他也有本事带三四个人进去。有趣的是,这种黑社会老大一般的架势常常会吓晕验收请柬的人,生怕得罪了这位搞不清楚什么来头的大人物,因此点头哈腰地放行。在中国,正是因为“一人一柬”之类的规则常常被人的势利之心践踏,就有人尽可能地扯虎皮拉大旗,把“范儿”做足,以收获更多的利益。经典代表当属娱乐圈。有次在一个活动现场,突然有人来清场,在人群中清出一条道路来,接着十来个人的小分队走到中间来,要离场。中间是一个浓妆艺人,旁边有人搀扶,有人清路,像极了正被媒体热炒离婚时的谢霆锋摆脱狗仔娱记的模样。后来才知道,这味“大牌范儿”十足的人是快男歌手中的一名,而且现场几乎没人能记起他的名字。但对艺人来说,摆出这种“范儿”,比不摆这种“范儿”,也许能谈出个更高的价钱。

如果说艺人的范儿能收获额外的利益,老板范儿就能收获额外的尊敬。 我知道有家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特别害怕顶头上司亚太区CEO。这位CEO的“老板范儿”表现在规矩严苛上:不苛言笑,爱控制细节,不允许别人在他讲话时插话,更不允许别人当着他的面接手机。每次这位CEO来视察时,总经理都会至少提前两天安排工作,生怕少带了一份文件,少看了一个数据,而被训斥,当然他从来不会忘记将手机关机。不久后,亚太区CEO被调任总部,新上任的CEO态度和蔼,是那种你最好不要来烦我的放手管理型。有趣的事出现了,新CEO开会时,总经理不仅会屡屡接手机,还常常打断CEO的话,发表长篇大论。

有的老板并不在乎这种浮夸的“范儿”,但在员工中依然“老板范儿”十足,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们不仅业务能力强大,而且从骨子里认为员工天生就该为老板服务。他们永远在考虑自己的想法和时间安排,从来不考虑员工的。黑石集团的创始合伙人彼得•彼得森就是这样的老板。他不愿意和中级和初级员工接触。就连高级员工的面试,也可能被他安排在载他去参加演讲的豪华座驾上。面试的人在述说,而他在涂写演讲稿。但他的魅力在于,他可以一边构思着演讲稿,一边记住你说的每一句话。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干活,幸的是可以让自己的综合能力迅速拔高;不幸的是可能会过劳死。最悲惨的则是,很可能即使快过劳死了,也永远学不来他的“老板范儿”。

(作者电子邮箱:from9to5@live.cn)

国家资本主义不足以避免危机

【编者按】本文是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为FT中文网撰写的评论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系列文章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

如果说美国危机和欧债危机是异化的自由资本主义的失败,国家资本主义是否可以避免金融危机?是否像“崛起论”所认为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比自由资本主义更成功的模式?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并不是必然的。

笔者不想在这里给自由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下严格的定义。但是,顾名思义,还是可以发现这两种经济形态的某些特点。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主要是私人资本。政府行为受选票政治影响很大,当“资本异化”后形成的利益群体与选票政治密切联系起来以后,政府行为与“异化资本”的利益就被捆绑在一起,政治家们把持的政府政策的利益导向加剧,也加剧资本的异化。

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显然是以国家力量主导资本的运行。在这种经济形态中,除了私人资本以外,国家也拥有相当规模的“资本”。如果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体能够依靠国家的力量,坚持资本的直接投资的本来属性,改革一切阻碍直接投资资本自由流动和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制度和规则,推动实体经济按照经济规律发展,它虽然不可能避免产业周期带来的经济波动和影响,但是可以避免重大经济和金融危机。

但是如果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简单采取所谓国际接轨的方式,接轨了被异化了的资本主义的以金融资本的自我膨胀为主导的增长模式,不但私人资本被异化,强大的国有资本也会脱离实体经济,异化演变成金融资本和投机资本,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不可避免会在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中爆发。

中国被一些著名的国际报刊杂志排入了国家资本主义之列,也被认为是国家资本主义崛起的一个案例。但是我们认为,崛起的过程还未划上句号。中国经济至今能在美国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下保持元气,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不论最初的出口导向,后来的扩大内需,还是近期的发展方式转型,中国都牢牢把握了依靠实体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主流的私人资本和国家资本仍然属于直接投资资本的范畴,经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去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整体实力大幅增长。

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中国国家资本主比自由资本主义更有优势来避免危机。实事求是地说,如果美国危机晚几年爆发,中国经济恐怕难逃劫数。中国已经出现资本异化的萌芽,有必要对资本异化的动态保持高度警惕。

去年温州的“钱赚钱”的“全民投资”就是区域资本空心化的一个典型案例。如果不正确引导,民间资本还可带动银行资本虚拟经济的产业空心化,成为国际异化资本主义的国内版。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现在各方都呼吁,开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确,成立更多的草根金融机构,使民间资金名正言顺地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是正确的。但是如何确保这些草根金融机构,包括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和投资公司,确实如人们所期望的,对做主营业务的小微企业发放信贷,而不是套取银行资金和高利贷的过桥贷款,也是应特别关注的问题。如果只放不管,民间资本完全可能率先“异化”。更要注意的是,如果把这个过程定位为让大量非法集资合法化,定位为直接投资资本的金融化,未来资本异化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在中国就会大增,也等于埋下国家资本主义失败的伏笔。

FT社评:中国停止“不干涉”的契机

过去十年,中国受益于其秉持的“不干涉”外交原则。中国明确表示不愿卷入别国内部事务,这种立场鼓励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北京方面建立了联系。如今,遍布海外的中国工人约有85万,其中许多分布在亚洲、中东及非洲一些局势紧张的角落。

但最近发生在东非的几起事件,对这种旁观原则的可持续性构成了考验。在南苏丹近日宣布独立后,苏丹和南苏丹就如何分配石油收入产生争端,打断了中国第七大原油供应国的原油供应。该地区的政治动荡还导致29名中国工人遭劫持,这引发了北京方面的普遍不满。

迄今为止,中国在苏丹问题上一直依靠其他国家出面斡旋,这是一种省事的办法。去年南北苏丹签署的和平协议,就主要是由美国、英国和挪威组成的三国代表团调解达成的。最近为解决上述石油争端而展开的斡旋努力,则是由非洲联盟(African Union)牵头。

不幸的是,对北京方面而言,“搭便车”已不再是一种选择。非盟提出的石油收入分配方案遭到南苏丹反对,这使得非盟声望受挫、不适于再担当有效的调解人。至于美国,它对苏丹的长期制裁以及去年它参与分割苏丹的事实,使得它与喀土穆方面的关系极不融洽,难以赢得后者的信任。

这就留下了一道政治缺口,而由中国来填补这一缺口就十分自然。中国向喀土穆方面提供的大笔贷款使得它对苏丹政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另外,尽管北京方面与朱巴方面长期以来都对彼此心存疑虑,但南苏丹的谈判代表仍然承认,中国是南苏丹的长期战略伙伴。

随着经济和政治紧张气氛升级,该地区可能会爆发新的武装冲突。在此情况下,中国加大对南北苏丹事务的参与力度无疑是合乎该地区愿望的。这也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

“不干涉”原则在帮助中国进军发展中世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中国若想维护这些经营起来的利益,就不能总是退居一旁,期望别人出面解决问题。

译者/何黎

中俄对叙利亚态度有别

叙利亚政权周三发动炮击,杀死数十名平民,包括两名西方记者,这让世人再一次审视俄罗斯和中国阻止国际社会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采取行动的立场。

俄罗斯拒绝参加一些西方和阿拉伯国家定于本周晚些时候就如何解决叙利亚危机召开的会议,但中国在这件事上没有与俄罗斯站到一起。此举显示莫斯科与北京之间出现了一个较小、但潜在意义重大的政治分歧。

俄罗斯拒绝了周五在突尼斯出席所谓“叙利亚之友”(Friends of Syria)会议的邀请,但是,本月曾与俄罗斯一起否决针对阿萨德的联合国安理会(UN Security Council)决议的中国表示,仍在对与会邀请进行研究。

北京方面比较圆滑的立场是本周叙利亚问题上一连串外交活动的一部分,它突显出:中国政策的主要出发点是一般的不干涉原则,这有别于俄叙之间那种直接的政治和安全纽带。

“俄罗斯的立场要强硬一些,也更加明确,而中国比较低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SIIS)的李伟建表示。

中国和俄罗斯曾并肩反对国际社会迫使阿萨德下台的努力。但中国对“叙利亚之友”会议更为微妙的回应提醒人们:中俄两国的态度有所不同。

一些中国专家表示,俄罗斯与阿萨德政府有着悠久的密切关系,并且是叙利亚最大的军火供应来源,而中国对叙利亚危机的处理基本是不受这种直接利益的驱使。

中国在叙利亚的投资不到2000万美元,只有大约30家中国公司和100来名中国工人在叙利亚开展业务,相比之下,去年中国不得不从利比亚撤出3万国民。

北京方面所坚守的不干涉原则,是中国在外交政策中奉行的历史最为悠久、贯彻最为一致的原则之一。在中国被视为与无赖国家或独裁者站到一起的情况下,这项原则一再损害中国的形象,但总的来说,中国政府觉得这项原则符合自身利益。

官方的新华社经常被用于发布政府政策。该机构上周末发表评论称,以往的事例表明,粗暴的外来干预极少带来西方曾经许诺的和平与繁荣;在外国出兵干预、前来“帮助”的伊拉克、索马里和阿富汗,至今仍在发生流血事件。

尽管中国的全球影响力迅速扩大,但中国政府刻意避免卷入发展中世界的冲突,因为北京方面深知,中国仍欠缺在全球舞台上进行干预所需的外交、军事资源与经验。

“阿萨德或其他什么人当政,与中国没有关系,”李伟建表示。“当我们呼吁对话的时候,人们有时会说,我们与相关政府站在一个立场,但实际上,我们认为这些政府与我们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们改换了政府,中国仍将与新政府保持良好关系。”

中国政府还热衷于把本国的政治和经济崛起包装成对世界是有益的,并证明各种“中国威胁论”都是错误的。2011年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承诺,中国“绝不搞侵略扩张,永远不争霸、不称霸。”

在某些情况下,中国设法与西方国家达成妥协,比如在涉及制裁伊朗或朝鲜的联合国投票中弃权。

但从北京方面的视角看,利比亚的事例是对这种被动姿态的一个警告;在利比亚问题上,在中国弃权的帮助下,联合国通过了授权设立禁飞区的决议。事后,中国严厉批评西方国家以这项决议为借口,对卡扎菲(Gaddafi)政权发动空中打击。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Institute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院长阎学通最近在中国最大新闻门户网站之一搜狐(Sohu)上撰文称,若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决议,中国得不到任何好处。他提出,若阿萨德政权倒台,反政府派别只会感激西方,而不会感激中俄。

尽管中国行使否决权受到了严厉批评(外界批评称,此举相当于给阿萨德政府一份“杀人的牌照”),但北京方面相信,中国的形象以及中国与中东地区关系受到的损害将是有限的。

阎学通称,西方和阿拉伯国家将体会到,在中东事务中有无中国的支持是重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中国的否决票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重要的世界大国,中国的声音不应被忽视。

译者/何黎

Wednesday, February 22, 2012

中国年轻工人的择业取向

在东莞市,一条运河把两排鞋厂和手提包厂分隔开来,河边摆放着许多折叠桌,有20家招聘单位在这里设点招兵买马。一家鞋厂的招聘广告牌上写着:月薪从1800元到2800元人民币(合445美元)不等,一家科技公司的月薪则更高。然而,这场露天招聘会上却缺少一样东西:工人。

春节(今年春节正值阳历1月底)后的数周,一般是招聘求职最火热的季节。然而,在这个有着820万人口的南方工业城市的运河边,招聘人员竟然比应聘者还多,二者比例大约是四比一。

从东莞坐火车大约一小时就能到达深圳。在这个毗邻香港的经济特区的郊外,情况与东莞截然不同。在富士康(Foxconn),1000名工人在排队等候面试。富士康是为苹果(Apple)等西方品牌生产手机、电脑等产品的台湾厂商。

富士康提供的月薪比那些服装厂高,包括加班工资在内,从2400元到3500元不等,不过,对于中国的许多年轻人来说,用电脑工作的优越性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20岁的湖南小伙朱凡(音译)在这家大工厂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希望“每两年前进一步”。

年轻工人一般来说接受过较好的教育,他们希望进入科技公司,从事薪水较高的工作,这是受到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的激励。许多人也认为,科技公司的工作更有意思。

中国就业市场就像这个国家一样,呈现出多样性。电子公司不存在用工荒的问题。在福建省,去年收购了飞利浦(Philips) HDTV业务的电视机生产商——冠捷科技有限公司(TPV Technology)表示,招工进展顺利。

而在中山,地方政府官员表示,由于工人短缺,本周许多工厂都推迟了开工。中山与东莞一样,属于中国南方的一个“工厂城市”,生产从照明灯具到鞋等各式各样的商品。

这一趋势预示着,在西方,从牛仔裤到手提包和鞋,各类商品都将涨价。

而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部分低端工作机会将流入印尼、孟加拉等成本更低的国家。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在发展中世界的主导地位即将终结。中国的供应商集群和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意味着,中国仍将保有许多此类就业机会,以及电子行业的就业机会。

为吸引工人,用工单位采取了种种激励措施,包括提供带空调的宿舍、供应热水、改善食堂伙食等。在东莞,提供400-600元的签约奖金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问题依然存在。东莞市乐吉诚品皮具有限公司今年给工人加薪20%,并新招了60多人。但在一周之内,就因为不胜任或者不满意走掉了大约20人。

“(他们)有很多选择,”该公司人事经理表示,“他们在工作中一旦感到不满就会跳槽……他们甚至在刚进厂的时候就想着离开。”他要求各组组长每天用5分钟和新员工谈论工作问题。

不过,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表示,不能就此简单地认为,工资水平以两位数增长,就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基础将出现空洞化。

从2000年到2010年期间,中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与工资增长速度大体相当。

研究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表示,中国工人的年龄也在增长,五十多岁仍在工作的人有所增加。目前在工厂打工的人中,大多数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在东莞一条灰扑扑的道路上,一家鞋厂的招聘人员刘先生得到了小小的安慰。他计划招聘两、三百名工人,但两天里只招到十来个人。他的公司两年前在江西开了一家工厂,江西省比广东省要靠北,工业化程度远低于广东。

译者/何黎

资金价格双轨制养活经济蛀虫

经济学家辜胜阻在微博中表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有三大赢家,一是以钱生钱者,二是以地生财者,三是以垄断地位谋取暴利者。

上述三类赢家归结为一类赢家,即获得廉价资源而后轻松获取市场差价,获得廉价资源者名为市场人士,实为掏空市场基础的经济蛀虫。

中国市场化三十年,差价赢利模式从未断绝,在特定时期,价格双轨制总是借尸还魂在资源紧缺领域反映出来。20、30年前商品紧张时代是套取平价的电视机、洗衣机;在资源紧缺时代,只要能够获得平价资源无论是航线、煤炭,就能通过转手倒卖得厚利;到目前的资金紧缺时代,谁能够获得平价资金,获取差价,谁就能获得巨大的收益。

除堂而皇之能够获得平价资源的垄断企业之外,获得平价资源有两种主要方式。

第一种方式最为常见,跻身权贵阶层或者与权贵结盟,以平价土地、煤炭获得差价,而后以侧袋公司洗白利润。

笔者追踪的中石化四川销售公司疑似高利贷事件,如果中石化或者相关企业再不出面澄清,只能根据相关信息进行符合逻辑的推论。

四川中石化销售公司并非中石化独资,而是一家民营控股的合资公司,中石化仅投资了1500万,持股40%,民企四川省中石化实业公司则持有60%的股份。据披露,合资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也由原民企负责人黄久长担任,其子黄云为总经理,其妻为监事会主席。这家合资的民营控股企业,戴着中石化的帽子无所顾忌地投资到并非中石化主业的房地产领域。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媒体质疑期间,中石化从未澄清四川中石化销售公司是民营控股的合资公司,似乎对该公司顶着中石化这顶大帽子四处出击房地产乐观其成——为什么中石化愿意背黑锅?莫非中石化某些人的利益与该公司密切捆绑在一起?

中石化四川销售公司声称是投资而非高利贷,但约定固定投资回报率,在工商和税务等环节认定为借贷,一般按放贷而非投资处理。有投资必有风险,承诺给予投资者固定的投资回报率,则无异于转嫁项目风险。根据中国及各国的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的任何股东均没有向公司补足预期利润之差额的义务,更没有其中一个股东向其他股东补足预期利润的义务。因此当初在中外合资企业中,政府坚决叫停中方向外资股东支付固定投资回报的做法。而现在,中石化四川销售公司约定固定回报,却坚称属于投资,是欺天下无人。

再说原四川达县县委书记陈光礼,从2002年10月至2009年2月,先后任四川省达县县委书记和宜宾市副市长期间,因收受贿赂人民币2222万元、美金10万元、港币10万元以及价值103万元的越野车1辆,于2011年被依法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引人关注的是陈光礼等官员与房地产开发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黄久长等毫无疑问是达县房地产市场的大鳄。

在价格双轨制中,大企业、大企业中某些利益代言人、地方政府某些官员雨露均沾。权贵经济形成了从里到外的同心圆,水泼不进,针插不进。

第二,靠欺诈获得廉价资源。

无法靠拢权贵企业、权贵人士者通过欺诈获得廉价资源,等而下之者打着某某官员亲属的旗号拿干股,拿低价地,而一些企业在产业萎缩的倒逼之下跳着刀尖上的舞蹈,玩起了以欺诈为生的高杠杆钱生钱游戏。

低效的伦敦

2月16日至19日,我第一次访问了英国首都伦敦。

16日16时,我乘坐的CA937航班着陆Heathrow机场第三航站楼。我平时飞来飞去,访问的国家还算比较多,没什么新鲜感,也没什么新发现,跟着其他乘客去过关。

要过关了。本国人的入境处基本是空的,没什么人。后面看到了“人海”,应该是针对外国人的入境处。令人崩溃,肯定要等很长时间。不过,旁边,即针对英国人的入境处还是空的,工作人员应该指挥,把它开放给外国人过关。

出乎意料,没有开放。等着,等着,工作人员始终没有采取紧急措施,也根本没有把那一“人海”视为紧急状况。结果,我为入境竟然排队等待了90分钟。海关工作人员们显得很轻松,有人还聊天,甚至无所事事地站着。有不少窗口是关着的,那些没事干的“公务员”也没有去开窗口,似乎没有“把资源最大化”或“把效率最大化”的基本思维,也根本不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更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一个乘客去抗议这一效率极低的政府和效果极差的场景。不管是欧美人还是亚洲人,没有人去对那些“公务员”发出不满的声音。我则在脑子里胡思乱想,如果在中国,早就有人抱怨,抗议,向公务员释放不满情绪了。“怕乱”的当局肯定动不动就发挥体制优势,叫人过来,迅速重开几个窗口,来应付人们情绪,以免人们闹事。

边耐心排着长队,边仔细看着周围。

中国人和日本人同样很多。既然是来到异国他乡,不少中国人虽然显得不适应,但很有耐心,没人闹事。中国人认为,在那样场合单方面采取行动有可能“丢面子”。日本人本来就很会“忍”,不会有人去挑战秩序,更不可能主动闹事。日本人认为,在那样场合单方面采取行动有可能“添麻烦”。

与我一起排队的中国朋友,《免费午餐》的发起人邓飞私下里抱怨,“这里怎么没有WIFI啊”。我则对邓飞抱怨说,“伦敦不是发达城市吗?不是马上要举办奥运会吗?如此的体制劣势,一点动员能力和意志都没有,太让人失望了。伦敦政府应该派人到中国考察,向中共学习,看看人家的体制优势和动员能力。”

这样,我的伦敦行一开始就陷入了认真观察和思考的状态。最大的疑问是:这座既古老,又先进的所谓国际大都市,真的有能力,也敢去组织奥运会吗?

我把这一疑问带到伦敦市内,继续观察,思考。不管是酒店里入住手续的效率,还是餐厅里点菜的速度,伦敦市民劳动生活的节奏,至少在我看来,是缓慢的。

不着急,不勉强,不刻意,不约束,不牵制。

我作为来自日本,(我至今没有见过比日本人更“集体工作狂”的群体,虽然我对日本人的工作效率带着怀疑和批判),又生活在北京的人,对于伦敦社会的运转方式极为不适应,太慢,太慢,就是太慢。

晚上到英国《金融时报》总部拜访FT中文网的朋友们。我把机场体验分享给责任编辑,他也一下子笑起来,表示赞同说,“对,那个效率实在太低,我也经常遇到同样情况,当地媒体经常批评,人家却不改善,这就是伦敦!”

离开英国《金融时报》报社后,从Southwark Bridge沿着泰晤士河往住处Strand走回去。溜达溜达,望到不少古老的、后现代的建筑物。

南苏丹考验中国外交政策

得知女儿要平生第一次离开中国、去南苏丹打工,卢志芳(音译)的母亲惊恐万分,试图阻拦她办护照。因此,今年初(卢志芳抵达不到一个月时)29名中国工人在苏丹被亲南苏丹的反政府军劫持时,这位母亲最担心的事算是应验了。

“我的父母真的非常担心。我必须每天打电话报平安。”

对于东方明珠(Eastern Pearl)餐厅的经理来说,南苏丹首都朱巴给人的印象跟“危险”毫不沾边。“它就像一个奇迹。以前我只在电视上看过非洲和非洲人,”她说,“南苏丹本身可能就是一颗明珠。”这家餐厅是一座已开业1年的中资酒店的一部分,提供包房、自助餐和夜间KTV。

酒店的鲜红色灯笼与朱巴灰蒙蒙的街道形成鲜明反差。在南苏丹首都,中国商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座酒店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个新成立的国家,中资企业不仅主导了石油业,还涉足酒店业、餐饮业、电信业和建筑业。

但中国在这个全世界最年轻国家的利益如今正面临考验。

从卢志芳的母亲身上可以看出,1月份的劫持事件之后,北京方面面临外派工人的安全所引发的国内民意哗然。不过,更重要的一点可能是,中国如今还卷入了长期盟友苏丹与成立仅1年的南苏丹之间的石油争端,这对中国与这两个国家的经贸和外交关系都构成威胁。多年的战事导致两个苏丹互不信任,加上许多南苏丹人眼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为这一切蒙上阴影。

南苏丹议会能源与矿产委员会主席亨利•奥德瓦(Henry Odwar)表示:“过去的事很难让人忘怀——谁都知道正是中国人帮助阿拉伯人残杀我们。”他指的是中国在多年战争期间向苏丹政府提供武器(至今仍有这样的说法)。

不过,自2005年南苏丹与昔日的宿敌苏丹达成和平协议(该协议为南苏丹去年的独立扫清了道路)以来,中国一直在向南苏丹及其石油示好。

苏丹四分之三的石油出产于南部,但这些石油的出口要依赖中国在北部援建的基础设施(包括输油管道和一家炼油厂)。中资主导的企业集团为现已独立的南苏丹开采石油,中国和南苏丹上月还签署了一些新的合同。

但南苏丹与苏丹之间的转运费谈判破裂后,南苏丹上月决定停止石油生产,这让人们再次担心两个苏丹可能开战,对中国的投资和石油供应构成威胁。

这也让中国陷入外交上的两难境地。南苏丹希望停产将迫使中国(中国进口石油的5%来自两个苏丹)说服苏丹降低转运费要求。奥德瓦说:“他们不应坐视不管,而应向他们在喀土穆的朋友们施压。责任仍在中方。”

一位西方高级外交官在谈到北京方面的作为时表示:“他们没有做得更多,这让南苏丹人感到不爽。”这位外交官称,中国在苏丹的影响力是国际上最大的。

这场争端考验中国长期奉行的外交政策——不干涉贸易伙伴的国内事务。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亚非中心主任丹尼尔•拉奇(Daniel Large)表示,如今这项政策的“指示性作用大于实际作用”。但拉奇说:“中国的问题在于,(苏丹和南苏丹)正试图利用中国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而言,中国的回旋余地非常有限。”

去年12月,因为苏丹和南苏丹双方就石油款支付问题争执不下,中国派出了一名协调员,协助双方谈判;今年,中国开始向南苏丹派出维和部队,包括少量步兵——这是中国首次向海外派遣作战部队参与维和。

Tuesday, February 21, 2012

全球铜市等待中国买家

目前铜市场上演的一幕似曾相识。

差不多刚好一年前,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合约成为了意志博弈的战场:一方是看多的对冲基金和押注价格上涨的投资银行,另一方是削减库存、等待更好买进机会的中国消费者。

中国人赢了这场战争(尽管欧元区和美国政客们的犹豫不决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铜价最终暴跌。Red Kite的迈克尔•法默(Michael Farmer)和戴维•利利(David Lilley)等预见到铜价下跌的人士大赚了一笔,而持相反看法的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则以金属投资亏损和LME团队负责人离职结束了2011年。Red Kite是最著名的金属对冲基金之一。

眼下,中国消费者与看多基金再次开始了类似的角力。随着铜价自年初以来上涨15%,中国买家基本上离开了现货市场。

结果是,中国并未完全消耗掉去年12月份创纪录进口的铜,这导致中国仓库中的铜库存大量增加。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仓库中的铜库存自去年12月初以来增加了16万吨,上周创下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交易员估计,在所谓的“保税仓库”中的铜库存同期从20万吨增至40万吨左右。“保税仓库”是指存放尚未缴纳进口关税的金属的仓库。

中国铜市场的其它指标也显示铜价走势疲弱。

保税仓库较LME铜价的升水从今年年初的每吨逾120美元降至每吨60美元。自今年年初以来,上海期铜曲线处于明显的“期货溢价”(contango)走势,三个月交割的期铜价格高于现货价,暗示市场供应充足。而上海期交所与LME自今年年初以来的价差也一直不足以鼓励中国进口铜。

今年的中国与多头大战会重演去年的“大屠杀”吗?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消费者和交易员多久才需要重返国际市场。大多数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去年保税仓库的库存高达65万吨,而个体制造商的库存水平要比目前高得多。

但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铜市场存在两个更加本质的区别。

首先,多头变得更加平和。今年,面对疲弱的中国需求,很少有人愿意哄抬价格。此外,即便他们怀疑矿商提高产量的能力,但大多数人意识到,至少在理论上,2012年标志着矿商铜供应大幅增加的开始。去年预计铜价平均将超过每吨1万美元、最高可达1.3万美元的分析师和基金,现在已经降低了他们的预期。如果铜价能重返9000美元至1万美元的区间,即使是最乐观的人士也会感到满意。

市场更为迅速地对今年较为疲弱的中国需求做出了回应,显示出这种情绪的变化。LME铜价较2月初的峰值下跌了6.7%,上周五收盘至每吨8175美元。

其次,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周期时点与一年前不同。事后看来,去年中国铜市场低迷是对中国收紧银根的预警。中国货币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长全面放缓。

就目前而言,中国仍处于经济放缓进程的中期。白色家电的产量增长大幅放缓,建筑业看起来摇摇欲坠,最近去过中国的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预计,一季度项目开工量将同比下降20%至30%。

但除了真正看空中国经济的人士以外,大多数观察人士相信,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可能正接近最低点,货币政策的放松(例如上周末中国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重新提振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国。正如高盛的马克斯•莱顿(Max Layton)所言,金属市场陷入了一场“中国当前终端需求疲弱与未来需求可能回升之间的战争”。

人们也许会有一种强烈的似曾相识感,但铜的前景绝非已成定论。

译者/何黎

碳交易市场已经破产?

欧盟(EU)上月决定推进一项计划,强令外国航空公司为每个在欧盟机场降落的航班产生的碳污染支付费用。布鲁塞尔的政策制定者认为,他们的这一行动是为应对增长最快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而达成全球性解决方案的唯一办法。

该政策事实上成功地把全球大部分国家联合起来了——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欧盟。这是一场难得的外交大合唱,美国、中国、印度和俄罗斯都对欧盟扩大“碳排放交易计划”(ETS)适用范围的企图进行了抨击。ETS是一种复杂的监管体系,在该体系下,水泥和钢铁生产商之类的企业若想排放碳污染,就得先购买可交易的配额。两周前,中国政府决定禁止本国航空公司参与该体系。本周,美中两国将联合其他20多个国家在莫斯科举行会谈,试图制定出反制策略,包括可能采取的报复措施——有些人担心,这些报复措施会引发贸易战。

在国际社会一片哗然的背后,隐藏着大家不愿面对的真相: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以及欧洲旨在引领世界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核心努力,已经后院起火。

欧洲最大的能源集团之一、德国意昂集团(Eon)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内斯•泰森(Johannes Teyssen)两周前在布鲁塞尔宣称,碳交易市场已经破产,这番话令在场的听众震惊不已。“我们还是实话实说吧,”他表示。“ETS破产了,它已经完蛋了。”

7年前碳交易市场启动时,其运行是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支持者希望,通过给碳定价并迫使企业为其碳排放付费,能促使意昂集团等企业投资开发绿色技术、并提高能效。但是,随后出现的经济衰退以及糟糕的管理,导致该市场上的配额(得到配额的企业有权不受惩罚地排放一定量的碳)呈现饱和,而且未来数年饱和状态可能会持续下去。这种局面造成碳价长期低迷。碳价在2008年7月达到顶峰、接近每吨30欧元,目前仅为每吨7欧元左右,远低于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师原先预期的当前价位,也远低于值得进行投资的最低价位。

泰森称:“我不知道世上有谁会基于ETS给出的信号投哪怕一个子儿。”

在其短暂的历史上,碳市场还蒙受了其他耻辱,从价值数十亿欧元的增值税欺诈,到多家公司电子账户中的数百万碳排放配额遭到网络盗窃。但是,碳价下跌可能是最大的麻烦,因为它让碳市场本身的根本运行出现了疑问。

“现在的碳价较我们批准通过整套体系时估计的当前价位低得多,”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丹麦的气候与能源部长马丁•里德加德(Martin Lidegaard)表示。“我认为可以公平地说,这种局面长期而言是不可持续的。”

如今,一场关于如何修复碳市场的辩论正在布鲁塞尔酝酿,这场辩论将把欧洲企业界划分为对立的阵营。泰森和一个企业联盟属于一个阵营,这些企业已经投资于低碳技术,这个阵营正在游说欧盟的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希望后者立即进行干预以提振碳价。

壳牌(Shell)就是上述企业之一。该公司在碳捕获(计划中的最雄心勃勃的绿色技术之一)上面下了很大的赌注。借助这项技术,企业可以不向大气中排放碳,而是将其封存入地下。这些计划的制定建立在一个假定之上,即碳价将超过每吨30欧元。

新闻人物:习近平

当习近平2007年一跃登上中共权力体系巅峰时,中国大部分人对他的唯一了解就是:这个人是著名军中民歌演唱家彭丽媛的丈夫。

于是,中共的宣传机器转向了彭丽媛,借宣传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歌唱家来介绍习近平——他由中共高层少数人秘密挑选出来,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下一代领导人。

彭丽媛在接受中国国家媒体采访时如此回忆与习近平的第一次见面:“当时我心里一动——这不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丈夫吗?人纯朴又很有思想。”彭丽媛还说,习近平为人谦和,是个工作勤恳的党干部。

如中国大多数最高领导人一样,习近平是个神秘的人物。从他经过修饰的官方简历和公开发表的演说中,我们很难找到多少线索,来推断他在登上中共权力宝座以后会采取怎样的政策。

在中国和海外,人们一直将自己的偏好套用到习近平身上。习近平几乎肯定会在今年年底接替胡锦涛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并随后出任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有人说,习近平是一名强硬的民族主义领导人,可能试图与西方对抗;也有人称,习近平是亲西方的,但孤立无援;一些乐观的自由主义者甚至默默猜测,习近平可能就是中国的戈尔巴乔夫,渴望一有机会就推行民主。

习近平本周访问美国,受到的接待规格之高,仿佛他已经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了。此行让习近平成为了全球的焦点,但未能提供多少线索,让世人了解他的政治倾向。面对全球媒体的关注,习近平的表现,除了多少有些缺乏特色之外,总的来说,颇为自信。

但与其外在表现以及经过粉饰的官方简历不同,习近平登上中共权力巅峰的道路绝非平淡无奇。

1953年,习近平出生于一个革命将领家庭,“太子党”的出身让他自幼享受许多特权。在高级领导人专属的干部大院里长大,有勤务兵、电话和稳定的食品供应——这些在当时一贫如洗的中国是大多数人所无法想象的。

但在1962年,这一切都没有了。那一年,习近平之父、时任副总理的习仲勋在毛泽东的一次残酷清洗中被打倒。年少的习近平一下子失去了高干子弟的待遇和地位,在之后的15年里,他的身份都是反革命分子的儿子。

到上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情况变得更糟。年仅15岁的习近平与数百万“下乡知青”一起,下放到农村,与农民一起辛苦劳动。在陕西北部的一个小村庄里,习近平和当地的农民一样,睡在窑洞里满是跳蚤的炕上。“我那时吃了很多苦,”习近平后来写道,“但那段经历对我有很深的影响,使我形成了踏实肯干、不屈不挠的性格。”

他的朋友们说,习近平对于进入中共高层、重返幼年时代干部大院的强烈渴望,正是来源于这段经历。

就在父亲在狱中饱受折磨期间,习近平曾10次申请加入为他的家庭带来如此多痛苦的共产党,但都因“阶级成分不好”而被拒绝。1974年,中共终于批准习近平入党,一年后,他被精英云集的清华大学录取。

习近平在清华化工系学习期间,文革结束,邓小平上台,父亲得以平反,之后受到邓小平的任命赴广东省任省长。1979年,习近平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担任当时的中央军委秘书长(后来担任国防部长)、父亲的老战友耿飚的秘书。

Monday, February 20, 2012

大陆人在香港的尴尬

香港与大陆联系越是紧密,摩擦就越多。一些香港民众担心,来自大陆的影响正在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横扫篮球界的“林来疯”

随着纽约尼克斯(Knicks)篮球队球员林书豪(Jeremy Lin)神奇般地走红,横扫篮球界的“林来疯”(Lin-sanity)现象让中国遭遇了一个难题。

林书豪今年23岁,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从无名小子变成了全球最引人注目的篮球明星。他曾是一名没人想要的球员,但一朝获得机会就闪烁出了光芒。这一经历恰到好处地糅合了逆境与成功,俘获了美国人的心,却给疯狂喜爱篮球的中国的媒体带来了一个问题。

在中国大陆的新浪微博(Weibo)——类似Twitter的微型博客——上,这位美国明星的粉丝数量已激增至100万以上。但中国官方媒体却显得相当沉默。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庞大的官方媒体向来反应迟缓,但也有迹象表明,林书豪的台湾背景和虔诚的基督教信仰令中国政府的审查人员感到不舒服。

最近,全国性的中央电视台(CCTV)体育频道,按原定计划播放了欧洲冠军联赛(Champions' League)的一场足球赛的录像,而不是直播林书豪用一个最后时刻的3分球带领尼克斯队获得胜利的场面。

中国篮球迷们一直在问,为什么中央电视台不播放林书豪的球赛。网络论坛上有大量猜测认为,林书豪的一些球迷挥舞的台湾旗帜可能是障碍。中国认为台湾是一个分离的省,抵制任何显示台湾独立的东西。

尽管这种说法存在漏洞——中央电视台在报道台湾上个月的总统选举时可没有什么顾虑,那时,台湾的旗帜经常出现在电视画面里——但毫无疑问,林书豪对北京的宣传部门来说,要比去年退役的中国大陆篮球明星姚明更为棘手。

姚明被任命在他家乡上海市的一个政府咨询机构担任职务,同时还是上海参与中国男子职篮联赛(CBA)的篮球队的老板。与之相对的是,林书豪是哈佛大学(Harvard)的一名毕业生,在纽约一战成名之前,据报曾拒绝姚明发出的来上海打球的邀请。

对中国信奉无神论的中共统治者来说,林书豪的基督教信仰可能更加令人尴尬。尽管中国政府正式认可一些教堂的存在,但林书豪的赛后感言中充满了自然流露的对上帝的爱,这一点令他们皱眉。

最近,林书豪当选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周最佳球员时,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则报道揭示了官方审查人员淡化其宗教信仰的证据。一名接受英语采访的纽约市民说:“我很喜欢他称赞自己球队、赞美上帝的做法。”

但这句评论的中文字幕只是“我很喜欢他称赞自己的球队”,提及宗教的部分则被抹去。

与此相反,在台湾,对林书豪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每场比赛后,他都会登上台湾报纸头版的显著位置,晚间电视新闻也会在要闻中予以报道。

就连台湾行政院长陈冲(Sean Chen)和总统马英九(Ma Ying-jeou)也在关注林书豪的成就。两年前林书豪刚刚进入NBA时,马英九就曾在台湾接见林书豪。马英九的助手上周表示,马对那次会面记忆犹新。

马英九的助手透露,马曾说,当年看不出林书豪有如此的爆发力。

尽管林书豪在美国长大,岛内媒体仍迫不及待地强调他身上的台湾渊源,并把他称为“台湾之光”。这个称号也曾用来称呼棒球投手王建民(Wang Chien-ming)和世界第一女子高尔夫球手曾雅妮(Yanni Tseng)。

在林书豪位于台湾中部彰化县的祖屋里,他的祖母和亲戚们都在电视上观看他的比赛。林奶奶对电视台的记者说:“以前我根本看不懂篮球,现在我天天都要看。”

译者/何黎

伊朗竭力寻找石油买家

伊朗正竭力为占其年度出口量近四分之一的石油寻找买家。西方针对伊朗核计划即将实施的制裁措施,正开始对全球第三大石油出口国产生影响。

据两位了解谈判情况的行业高管表示,伊朗正试图把对中国和印度炼油商的日石油出口量增加50万桶,占伊朗去年日均出口量的近23%。

如果到3月中旬还找不到买家——这些石油相当于欧洲炼油商去年购买的数量——伊朗将被迫把卖不出去的原油储存在超级油轮上,将其当作浮动储油罐,或者减产。这两种措施都可能推高油价。

布伦特(Brent)原油上周五创8个月新高,报每桶120.70美元,投资者担心伊朗供应问题以及南苏丹和也门的生产中断问题。欧盟上月批准了禁止从伊朗进口石油的禁令,但把全面实施日期推迟到7月1日,以便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有充裕时间寻找替代供给。伊朗周末宣布将削减对法国和英国企业的原油销售量,此举似乎是为了在禁运措施生效前先发制人。

伊朗石油部发言人阿里雷萨•尼克扎德(Alireza Nikzad)昨日宣布,伊朗已以“新客户”取代英法公司。他没有透露更多详情。

英法均已几乎停止购买伊朗石油,似乎表明伊朗此举基本上仅具有象征意义。

即便如此,这是伊朗在威胁了数周后采取的第一个实际行动,因而仍然可能产生心理影响,使市场担心伊朗可能停止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从而推高油价。

石油行业的年度大会“国际石油周”(International Petroleum Week)今日在伦敦开幕,预计伊朗危机将成为主要话题。

西方国家的石油监督机构——国际能源署(IEA)本月早些时候表示,欧洲炼油商“已经削减了对伊朗石油的进口”,一些亚洲买家也将这么做。据IEA表示,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去年日均从伊朗进口约55万桶原油的中国,目前的购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

译者/何黎

降存准勿再迟到

等待戈多,还是等待降低存准?

2月18日的周六,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为20.5%。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7%。

这不仅是中国央行在2012年首次下调存准率,也是一次迟到的动作,晚于市场普遍预期。这与其说表达了监管层继续紧缩的意志,毋宁说是中国宏观当局对于是否放松的迟疑。

本次降低准备金,也属于形势倒逼的无奈产物。首先,从信贷增量和货币供应量来看,最近数据均大幅低于预期。其中,对比以往三年的万亿数据,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以7381亿元;同时,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3.1%,比上年末低4.8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2.4%,比上年末低1.2个百分点。

其次,在通胀继续走低的情况之下,市场预计外汇占款也将走低,同时资金面仍旧紧张。2月17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全线上涨,隔夜利率达4.49%,7天期和14天期利率也亦双双升破5%。

比起技术因素方面的必要调整,存准金不得不下调的最为关键因素在于,宏观经济的支撑力已显疲态。中国1月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7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1499.4亿美元,下降0.5%;进口1226.6亿美元,下降15.3%。出口与进口双双下滑,除了出口乏力,更暗示消费不济,而房地产减速也使得未来投资增速难言乐观。

从未来一两年年来看,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伴随外围经济恶化,预计投资仍旧将成为重中之重;而其中政府投资不宜增加,鼓励民间投资不应该再成为一纸空言,令人期待2011年全面收紧的信贷在2012年将有所转变。

是否应该继续放松?尽管“放松”一词似乎羞于出口,但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过去两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畸形之高,已经使得信贷紧缩无处不在,民营经济危局与此关系莫大焉。2010年以来,中国只出现了二次下调存准率,除去这次,上一次下调是在2011年12月5日。正如笔者在上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文章中(《存准率应该一降再降 》)指出,未来存款准备金还有下调空间,至少还有三次,即使再多亦不可为过。

中国官方的货币政策,一向以“预调”为追求,以“出其不意”为手段。诚然,比起欧美货币政策的“意料之内”,中国货币政策的可预见性往往偏低。然而,货币政策出发点应该立足实体经济需求,监管层的调控目的与对象并非市场,货币政策时间点应立足经济需求,而不是以出其不意为出发点,否则将本末倒置,不利于培育市场理性。

无论官方如何定义本次举措,政策微调也好,稳健不变也罢。当中国经济进一步恶化之际,囿于各种现实局限,货币政策即使不能超前,也不应该过于落后,“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很可能贻误大局。目前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未来更合理的政策组合应该是继续下调存准金,如有条件,可以考虑放大利率浮动区间。

戈多迟迟不来,苦死了等他的人;而存款准备金迟迟不调,不仅使得民营企业举步维艰,实体经济亦低徊不己。回头来看本次下调准备金率0.5%,虽然晚于诸多机构预测,但毕竟迈出正确一步,也开启未来存准金下调通道,下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不应该再继续迟到。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jin.xu@ftchinese.com)

毛泽东和华盛顿的历史感

2012年2月,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突然出走美国驻成都领事馆。虽然最后的结果是“自行离开”,但是一个位高权重、叱咤风云的人物做出如此极端的行动,仍然令人不免瞠目结舌。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不说是绝无仅有,也是屈指可数。

然而这个事件令我感兴趣的是一个怪异的角度:当王立军,在重庆乃至全国如此高调的打黑“英雄”,如此率性而为,全然无视可能出现的震荡时,他的心理状态到底如何?延伸出来而言,有些高级官员,当他们率性而为,无天无地无百姓无政治的时候,他们的心理状态是如何的?他们毫无历史感么?

历史感并不同于历史观。历史感乃是对于个人在历史中的评价问题。文天祥耳熟能详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非说的就是历史感的问题。而在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文化中,历史感乃是从政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所以比干触柱而死,方孝孺不奉诏而诛十族。

近日重读李锐的《庐山会议实录》,里面谈到毛泽东的两位大秘,田家英和李锐,在私下里曾经起意要进谏“主公”(他们对毛的私下称呼)“不要百年之后有人来议论”,尤其有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的事实在前,其实说的也是历史感的问题。

毛泽东和华盛顿都是开国之主,并且都在建国之后成为全民爱戴的领袖,一时无俩。但是在他们各自的身后,他们所执行的政策,所制定的规则,所留下的声名,却大相径庭。生前各自显赫,身后评价如此迥异,不免令人嗟呀。然而如此结果,历史感虽不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但颇能够说明他们各自行事的标准所在。

2002年的美国普利策奖得主是约瑟夫•埃利斯所著的《建国兄弟:革命世代》。埃利斯详细考察了建国那一代的几个主要人物在立国之后的一些重大事务中的表现,重点恰恰在于批示那一代看起来光辉灿烂、亲密无间的战友之间在政治、历史认识上的龃龉和明争暗斗。

在建国不久之后,建国的一代人已经逐渐转化成为两个不同的政治派别:以杰佛逊和麦迪逊主要构成的共和党人和由汉密尔顿、亚当斯为首的联邦党人。这两个派别的人逐渐构成了后来的民主党和共和党。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杰佛逊和麦迪逊坚信,革命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建立一个统一的共和制国家,更重要的在于要把《独立宣言》中的“人生而平等”变成为一种政治现实;而联邦党人则认为,人人平等只是一种政治信念,真正的政治实践中,基于平等之上的贵族政治,才是人类长治久安的根本。

奇异的问题在于:虽然“国父”华盛顿在理念之上是和汉密尔顿有亲缘关系的(汉密尔顿一生都自认是华盛顿的弟子和扈从),但是,他却完全游离于两个派别之外。当两届总统任期满了之后,他立即隐居自己的弗农山庄,几乎一生再不过问政事。

这个秘密在埃利斯的另外一本著作《阁下:华盛顿传》中终于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华盛顿一生都在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在身后的声誉,以至于任何有可能折损于此的行动,他几乎都置身事外。在独立战争即将结束之时,为了避免被属下“黄袍加身”,他辞去军职;在两届任期满了之后,为了避免被人诟病“恋栈”,他迫不及待发表了《告别演说》,宣布从此不再过问政事;在临终前,他遣散了庄园所有的奴隶。甚至,为了不令后人在对他的研究中发现对自己声誉不利的线索,他遗命夫人销毁所有的个人书信。埃利斯如此评价道:“他知道伟大的光荣来自于后世的裁判。如果你期望在后代的记忆中一直生存下去,你就必须有足够的自信把最后的审判留给后世。而他的确做到了。”

中国降存准率支持放贷

中国央行周末宣布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此举各方期待已久,目标是为了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支持放贷。

中国央行(PBOC)表示,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2月24日起下调50个基点。此举将使针对各大银行的存准率降至20.5%,预期将释放大约4000亿元人民币(合64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新的放贷。

这一决定是中国政府引导本国经济软着陆的全方位努力的一环。目前中国经济放缓,而通胀仍居高不下。

根据昨日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国央行行长助理金琦表示,当前 “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货币政策总体基调仍将保持稳健”。

中国央行在去年11月下旬首次下调存准率,从而逆转了此前连续六次上调存准率的趋势。许多分析师曾预期,中国央行会在1月下旬春节之前再度下调存准率,但中国央行并未采取这种做法,而是利用公开市场操作为各银行提供短期资金。

“延缓行动似乎反映出(中国高层)对经济放缓的步伐、对发达经济体放松流动性的影响缺乏共识,”花旗集团(Citigroup)在一份研究简报中表示。

去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2%。不过,第四季度增长率降至8.9%,这是10个季度来的最慢增速,预计当前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与此同时,中国的通胀在去年夏天达到6.5%的峰值后有所回落,但在1月又回升至4.5%,高于12月的4.1%。

“尽管1月消费价格指数(CPI)有所反弹,但北京的政策制定者显然相信,总的来说,中国经济面对的风险仍主要是增长风险,”汇丰(HSBC)经济学家屈宏斌和孙珺玮昨日在一份研究简报中表示。“此次下调存准率对于维持流动性和提振增长是亟需的举动。”

根据中国央行提供的数据,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减少2882亿元人民币,至7381亿元人民币,低于许多分析师的预期。

上述汇丰经济学家表示,他们预期未来几个月中国的银行新增贷款将会上升,同时央行还将至少两次下调存准率50个基点。

“下调利率仍将是次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我们预期,只有当整体消费价格指数跌至3%以下时,才可能出现降息25个基点的动作,这可能是今年年中的事。”

但是有些人不同意这种分析。“市场不应把这次下调存准率当作加大货币政策放松的迹象,”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陆挺表示。“我们相信,此次下调存准率只是从2011年10月开始的持续微调的一部分。”

译者/和风

与刘瑜共进午餐

约刘瑜共进午餐,她提议紧贴北京西三环的人民大学西门外的天使食府。我比预定的11点迟到了几分钟,走进餐厅,几乎还没有客人,只在对面高高的窗下瞥见一个纤细身影,笼罩在冬日阳光中。我快步走去,她抬起头来,帅气露耳的短发,棱角精致的脸,一对巴掌大的圆圈耳环,过膝的黑色长靴。这就是“美女政治学者” 刘瑜了。

我对迟到感到不好意思,入座时连连道歉。刘瑜微笑着说没关系,和我一起抱怨了几句中关村附近的交通,解释说,约在这里因为这是家江西菜馆,而她是江西人。哦,我想,我原以为是因为你的母校情结呢。

“七零后”刘瑜本科和硕士就读于餐厅隔壁的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起辗转美国和英国,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就读、研究和教书,直到2010年回国出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早在回国之前,她就因为在国内媒体上撰写的一系列政治评论专栏而为公共领域所熟悉。这些专栏后来集结成《民主的细节》一书,出版后很快跃上各类畅销榜。她善于把抽象的政治拆解成生活细节和常识,在时常混杂着焦躁、戾气和炫弄的公共讨论中,她的文字亲切、理性又不失调侃,被许多年轻读者赞为“不装不端着”、“深刻又好看”。因为她对美国式的选举民主、制衡制度和权利意识的推崇和维护,她在知识界被笼统划分至“右派”阵营。

我们叫来服务员,开始点菜,我请刘瑜代办。她快速翻看菜单,简单问了问我口味上的偏好,几乎在一分钟内决定了午餐内容:石锅凤爪、蒸洄鱼、清炒豌豆苗、干贝冬茸羹,一壶铁观音。

“我在点菜上特别有效率,”刘瑜合上菜单,露齿一笑。“一般是翻到哪页就点哪个菜”。

“没点猪头肉吗?”我问。我们就都笑了起来。

我最初结识刘瑜的文字,并不是她的政治观点,而是她记录留学生活的随笔集《送你一颗子弹》。一个女博士,还是政治学女博士,用几乎小女人的细腻和伶俐笔触描写清冷孤悬的海外生活,读来让人莞尔。其中一篇《对猪头肉的乡愁》,描述的就是她在遥远的纽约上城回想起人大食堂“那一盘子晶莹剔透的猪头肉”时的齿颊生津。

铁观音上来了。我斟上两杯茶,茶香在暖洋洋的正午阳光中晕开。这是北京入冬后难得的一个天空湛蓝、阳光澄澈的日子,坐在阳光中的刘瑜显得越发白皙,眼神灼灼。餐厅里开始走进别的客人,声音有些嘈杂起来。我问刘瑜:你回国一年多了,比起国外简单的生活,现在热闹多了吧?

“有点太热闹了,”刘瑜说,皱了皱眉。她说,刚回国时,觉得有些朋友总该见上一面,一轮之后就会清净下来。“但后来我发现它没有停下来的趋势,它是一个ripple,会不断扩散。”

刘瑜减少了社交活动,大半年没有做媒体访谈,专栏也减到一个月一条。但是政治、公知、美女和清华这几个标签,让她很难真正避开公众目光。她要出席的活动,在 豆瓣上总有年轻朋友们奔走相告。她的名字开始和梁文道、许知远这样追随者众多的时政评论人并列,作为推荐人出现在新书的腰封上。尽管不常写,她的专栏文章总是刚一发表就会被大量转发和引用,微博上也有63万粉丝。(在共进午餐和此文发表之间,刘瑜在对韩寒方舟子间的笔战发表了几条微博后,留下一句“去冰岛了,大家玩好”,删除了所有微博,但粉丝数量不降反升至67万)。

Sunday, February 19, 2012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黄金市场

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预计,今年中国将超过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这一预测突显出,中国黄金需求激增已导致世界黄金市场重新洗牌。

几十年来,印度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黄金市场,但去年第四季度印度黄金需求同比下降近一半,主要原因是卢比贬值,导致黄金对印度买家来说变得更为昂贵。

“2012年,中国很可能会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黄金市场。”世界黄金协会投资部董事总经理郭博思(Marcus Grubb)表示。该协会是黄金开采行业的游说组织。

去年中国内地的黄金需求大幅增长,从香港进口的黄金数量(总体进口需求的晴雨表)比2010年增长两倍以上。根据咨询机构——黄金矿业服务有限公司(GFMS)的数据,去年下半年,随着印度黄金需求减弱,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这些数据由世界黄金协会在周四发布。

中国已成为左右金价的一大因素,重要性日益上升。去年底,在西方投资者纷纷减持之际,来自中国的大量买盘对金价形成了支撑。

周三晚,金价报每盎司1726美元,较去年12月底的低位高出13.5%,但仍比去年9月创下的名义历史新高每盎司1920美元低10%。对冲基金中最大的黄金投资者之一保尔森公司(Paulson & Co)在本周提交监管部门的材料中披露,该公司去年下半年减持了45%的黄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

郭博思预计,今年中国黄金消费量的增幅将与去年相当。去年增幅为20%。以此计算,2012年中国金饰和黄金投资需求将达925吨左右。另一方面,他表示,今年印度黄金需求可能低于2011年933吨的水平。

郭博思表示:“这两个经济体的动态截然不同。在未来12个月内,印度市场面临的挑战可能(比中国市场)更多。”

印度经济增长已经放缓,政府最近调低了对截至3月份的这一财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经过几番下调,这一预测数字已从最早的近9%下调为7%。

郭博思表示:“你可以看到,印度外来直接投资已几近枯竭,这对经济产生了影响,导致增长放缓、流动性减少。这实际上对卢比汇率造成了冲击,在本地消费者眼里,现在黄金看起来非常贵。”

另一方面,郭博思预计中国黄金需求将进一步走强,因为国内经济增长仍然较为强劲,通胀水平仍然较高,这会促使中国消费者投资黄金,以达到财富保值的目的。在中国,由于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房价持续下滑,而此外又没有多少投资途径,所以储户们纷纷把资金投在黄金上。

从2007年到2011年期间,中国黄金消费量增长了140%,财富的增长和国内黄金市场的放开带动了黄金消费的增长。中国政府鼓励黄金消费,于2010年8月出台了一些促进和监管本地黄金市场发展的措施,包括允许更多银行从事黄金进口业务。

在其他地区中,欧洲黄金需求大幅上升,原因是投资者对持续恶化的欧债危机感到不安。世界黄金协会表示,去年欧洲在金币和金条上的投资增长了26%,达375吨,使该地区成为实物黄金投资产品的最大市场。

何丽(Leslie Hook)北京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

Saturday, February 18, 2012

Lex专栏:需要朋友的人人网

人人网(Renren)正在受到冷落。自去年5月在纽约上市以来,这家中国社交网站的股价已跌去近三分之二。上周,人人网让投资者绷紧了神经,因为其业绩报告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的运营亏损达1500万至1700万美元,几乎是第三季度亏损的三倍。人人网还将对上市前完成的一起收购做300万美元的减记处理。对这家可能是全球最大互联网市场中最大的社交网站的投资者来说,这些都是不利的消息。Facebook在中国市场受到屏蔽。

人人网在某些方面和Facebook很相像。该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一舟(Joseph Chen)最初也把用户群定位为大学生,希望他们未来成为对广告商最具吸引力的人群。但是,人人网面临着一些中国市场独有的问题。由于政府对一般新闻媒体进行管制,社交网络在中国更多地变成了查找信息、而不是分享信息的工具。例如,微型博客网站新浪微博(Sina Weibo)正在飞速抢走人人网的用户。新浪微博表示,去年9月其注册用户总数已达2.5亿,在三个月内增加了四分之一。人人网则表示用户数达到1.47亿,同期增幅仅为十分之一。人人网还有一个对手,那就是腾讯(Tencent)旗下的社交网站朋友网(Pengyou),该网也把用户定位于年轻人。朋友网表示,2011年上半年其用户数已超过人人网,并且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竞争削弱了人人网的创收能力。尽管去年销售额增加了约五成,但人人网用户每个月贡献的收入仅占7%(而Facebook达到41%)。而且,这一收入成本高昂。人人网在销售和广告上的支出是营收的一半,而Facebook只有四分之一。作为补救措施,人人网开始尝试多元化经营,增加了团购和视频业务。团购领域竞争仍十分激烈,而人人网团购业务迄今仍在亏损。视频业务则需要价格昂贵的带宽。沉迷于Facebook上市宣传的投资者应当记住,人人网可是一个不一样的“朋友”。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译者/邢嵬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央行大购黄金

世界黄金协会(WGC)认为,中国央行(PBoC)在2011年最后几个月大量买进黄金,是中国黄金进口量飙升的原因所在。

WGC投资部董事总经理郭博思(Marcus Grubb)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如果中国央行大举买进了黄金,这就能解释为何中国黄金进口量与WGC估计的消费者需求量之间会存在巨大差异了。

郭博思表示:“进口数据的确存在出入。一个明显的推论是中国央行进行了购买。”

这是黄金业高管首次公开指出中国央行在买进黄金——中国央行买进黄金已是许多其他高管私下里强调的一个趋势。中国央行周四没有对问题作出回应。

中国海外购买的黄金绝大部分来自香港。香港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内地从香港进口的黄金在2011年最后三个月飙升至227吨。中国是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其黄金产量在去年四季度保持在100吨左右,表明全年总供应量至少有330吨。

WGC周四报告称,中国对黄金首饰、金条和金币(占中国绝大部分的黄金需求)的需求估计只有191吨,这明显存在出入。

大多数黄金业高管相信,中国多年来一直暗中买入本土生产的黄金。2009年,中国政府披露,自2003年以来中国黄金储备接近翻倍至1054吨,成为全球第五大黄金储备国。

咨询机构黄金矿业服务公司(GFMS)的金属分析主管菲利普•克拉普维克(Philip Klapwijk)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所谓的中国央行“官方部门”可能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购买了黄金。克拉普维克表示:“如此规模的进口导致国内市场出现明显盈余,这可能表明官方机构购买了黄金。”GFMS隶属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旗下,WGC的报告正是基于该公司发布的数据。

然而,他补充称,其中的一些盈余也许可归因于中国各银行在农历新年前补充库存。郭博思补充称,香港贸易数据可能会进行修订,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等其它机构在该季度也可能增加了黄金库存。

但郭博思接着说道:“中期而言,我们的确知道中国央行以及其它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亚洲国家央行一直在增加黄金储备。这符合事实。”

WGC表示,各国央行去年黄金净买入量约440吨,为196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大型买家包括墨西哥、俄罗斯和韩国央行。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表示,由于价格波动、储藏成本和交易量有限等因素,黄金和大宗商品与其投资的关联性不大。

然而,顾问们一直在敦促中国对其外汇储备进行多样化调整——中国外汇储备目前主要以美国国债和其他国家国债的形式持有。

何丽(Leslie Hook)北京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

希腊的困境何在?

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往返于大西洋两岸之间,一边在哈佛(Harvard)做我的“正职”——教经济政策课,一边在雅典为时任希腊总理的乔治•帕潘德里欧(George Papandreou)做顾问。我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识帕潘德里欧了,我对他的价值在于:作为朋友、作为一名没有特定利益或盟友要维护的非希腊籍经济学家来提供建议。

我到达雅典后,通常直奔首相官邸(Maximou mansion),与帕潘德里欧和他的高级助手们共同审议改革方案的细节、市场不留情面的负面意见、民调数据和媒体报道。然后,我会奔赴政府各部门以及各银行、研究中心、使馆、报社和大学。如果有国际官员或银行家大佬在雅典,我往往也会与他们碰头。

我也花了不少时间深入希腊官僚体制的基层,那里是大量复杂改革的实际执行层面。我发现了不少傻瓜、混日子的人和骗子,那些人简直像是从果戈理(Gogol)小说里走出来的,但我也发现了许多敬业的人,他们的受挫感不亚于雅典市中心伊克萨齐亚(Exarchia)街角那些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

我从那段经历得出的教训,对希腊及其纾困者都不是一个好兆头。

希腊亟需改革。帕潘德里欧在危机爆发前很早就明白这一点,希腊民众也一样。但更大的问题在于席卷欧洲的恐慌,以及金融危机引发的轻率的道德指责。在世人嘴里,希腊人惯于逃税,懒惰,而且轻商,同时政府债台高筑、臃肿、腐败——简直应该拉出去灌蓖麻油、好好修理修理。

但这些陈词滥调的道德指责几乎都不是事实。希腊的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分之一以上,接近欧洲平均值。而如果希腊人真是那么轻商,那希腊的小企业家比例怎么会高于欧洲其他任何国家?从雇员数量来说,希腊政府并不臃肿——公务员人数占劳动人口的五分之一,大致为欧洲平均水平。腐败显然是个问题,但我们的数据显示,腐败主要集中于医疗领域(这可能令非希腊人感到不可思议),比如给医生送点“小礼”,以争取早一点安排手术。

希腊政府的最大毛病在于欠缺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预算管理还没有实现计算机化,社保记录和房产税单仍由手工记录,跨部门的例行数据和工作安排共享几乎不存在。

目光拉回现在,为获得私人部门减记50%所持债券以及第二轮巨额纾困,希腊被迫实施令国人痛苦的新一批紧缩措施。希腊是会像乐观者希望的那样,终于使改革奏效,还是会像怀疑者一直在警告的那样,不可避免地违约?

我的猜测是,两种现象会并存,这有点自相矛盾。正如“三驾马车”(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央行)最新报告所指出的,多数改革已形成势头:急需的计算机化正在进行中,工作模式正得到重组,私营经济中一些受保护的行业正在放开。但因为没有一个增长计划(紧缩不是实现增长的办法),希腊面前的道路仍是漫长而又阴暗的。

希腊经济三分之一依赖旅游和国际航运,这两个行业都不受希腊的“控制”。希腊国内经济的“现代化”意味着,要用大型企业替代微型企业;对于一个在高生产率的德国和低成本的中国之间寻找生存缝隙的小型经济体来说,这种结构转变是复杂的。

如果纾困协议能够敲定,希腊将赢得一些回旋空间,可推行必要的改革。经济的某些部分也许能够以极慢的速度恢复增长。但这些出口导向型行业将不会吸收太多劳动力,因此失业率和贫困率仍将居高不下。这种局面不利于政治稳定,但对经济不一定致命。

模型依然预测,未来希腊将实现7%的基本财政盈余——这是绝不可能实现的,最终希腊的债务必须得到减记,幅度可能要达到GDP的40%至60%。但既然债务已从私人转到了公共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上,这个问题为何非得产生连锁反应?未来的欧盟各国政府不会满意——但那时解决总比现在应付要好。

注:本文作者是美国哈佛大学公共政策教授。

译者/吴蔚

印度需要的是笔,不是钱

我成长于上世纪60年代的印度,我知道是美国人给了我们小麦,而英国人给了我们文学。我最深刻的童年记忆之一,便是在我的家乡德拉敦观看杰弗里•肯德尔(Geoffrey Kendall)莎士比亚剧团的演出。去新德里看我叔叔时,我在他书房的桌上看到了一摞包装考究的精装书,这是他从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的图书馆里借来的。后来,作为一名德里大学(Delhi University)学生,我自学文学和历史时主要就是依靠同一所图书馆的藏书。我的叔叔喜欢V.S 普里切特(V.S. Pritchett)和A.J.P. 泰勒(A.J.P. Taylor)。而我更钟爱安东尼•鲍威尔(Anthony Powell)和E.P.汤普森(E.P. Thompson)。

如今的我暂居伦敦,当我看到英国媒体纷纷讨论着英国是否应停止对印度的援助时,儿时的记忆再次浮现。过去这些年,尽管英国文化协会的图书馆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英国国际发展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一直在为印度农村地区的医疗及教育项目提供支持。几年前,当印度的亿万富豪开始收购英国公司时,人们第一次听到了要求结束国际发展部在印度工作项目的呼声。就在本月,当印度政府宣布它可能会购买法国、而非英国的战机时,尽管国际发展部的援助活动仍在继续,但人们却再一次听到了这种呼声。

主张英国政府应结束对印度援助的人,理由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个观点认为英国的援助必会换来印度的投桃报李,其实不然:主权国家不会因为一点好处就轻易向更富有或是更强大的国家表忠心。美国前总统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曾以为,提供食品援助会让印度人停止对北越遭受地毯式轰炸表达不满——但他的算盘落空了。布什(Bush)政府向巴基斯坦投入了大量资金,希望它能在打击基地组织的战争中与美国全面合作——当行动符合自身利益时,巴基斯坦人的确这么做了,而当行动有违其利益时,他们的态度则是截然相反。如今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认为,威胁中断援助将迫使埃及新政权在对待以色列的问题上奉行与美国同样的政策——他很可能也要失望了。

另一个理由是,如今的印度已然是一个富庶的国家,并且印度人并不懂得感恩(印度外长将英国的援助称为“区区小数”,此言论引发了强烈的愤慨)。这一观点同样有失偏颇。虽然印度经济保持着7%至9%的年增速,亿万富翁的人数也在与日俱增,但仍有数亿印度人生活极度贫困。此外,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加大。

不过,在为穷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平等机会的问题上,承担最主要责任的必须是印度本国。它应该改善学校和医院,为没有安全住房的大量民众提供安全住房。它应该更好地利用科技来消除为穷人补贴物资过程中的漏损。它无疑还应更加积极地推动对超级富豪征税。

援助活动或许仍有它发挥作用的空间,但我认为,并不是任何外国政府的援助都是如此。印度的精英人群喜欢用闲钱购置豪宅和私人飞机,必须让这些人感到羞愧,从而为生活不那么优越的同胞做更多的贡献。班加罗尔软件行业的企业家们为教育和环保事业慷慨解囊,他们树立的榜样必须得到更加广泛的效仿。西方慈善机构和多边组织也必须延续他们的善举。如今,印度已基本消除了小儿麻痹症,这得益于一项政府项目的良好开展,该项目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和盖茨基金会(Gates Foundation)提供资金并进行监督。

诚然,英国和印度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在前帝国主义国家与前殖民地的种种关系中,再没有哪一种关系能像英印两国这样只有爱,没有恨。要想维系这种感情,英国人最好将重点放在文化而不是经济或是军事装备上。结束国际发展部在印度的工作项目吧。当印度企业家收购你们的企业,或是当印度政府从别处购买枪支或火箭时,不要生气。不过,请务必恢复并扩大英国文化协会图书馆的馆藏,并派遣你们最优秀的作家、(尤其是)演员访问印度。

本文作者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历史和国际关系学教授。其著述包括《现代印度的缔造者》(Makers of Modern India)

译者/何黎

中国商飞欲抢夺国内市场份额

一家中国飞机制造新贵企业将使空客(Airbus)和波音(Boeing)的日子比现在难过得多——至少在瑞安航空(Ryanair)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奥利里(Michael O’Leary)眼中是如此。

在中国商用飞机公司(Comac)开发新型商用飞机的过程中,瑞安航空为其提供了帮助。在此过程中,奥利里亲眼看到,为使该公司进入世界顶级飞机制造商行列,中国政府投入了巨资。

去年他预测,“中国人将突然从空客和波音手里夺走大量订单,这将引发巨大的市场动荡。”

其他业内人士对此则持更为怀疑的态度。他们表示,中国商飞最大的优势——强有力的国家支持——或许也是该公司面临的最大障碍。

当然,中国商飞投身飞机制造之初就遭遇了强大阻力。意在与庞巴迪(Bombardier)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展开竞争的ARJ21支线飞机,于2008年完成首飞,比原计划晚了三年。该机型在适航取证上也出现了多次延误。

北京《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的中国航空航天业专家白广原(Bradley Perrett)表示,当ARJ21最终投入商业运营(可能是今年),其技术性能大概会赶上问世10年之久的Embraer,但在效率上却有所不及。

尽管对于一家私人所有的公司来说,这可能是一个灾难性的首次亮相,但国有的中国商飞却可以把它归因于经验不足。

中国商飞的第二个飞机项目C919窄体客机尽管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但其进展得似乎更为顺利。该机型引起了瑞安航空的很大关注,它在畅销的波音737和空客A320之外,提供了另一种潜在的选择。

C919客机是一个精心挑选的项目,旨在填补由于波音和空客几乎未对其机型进行现代化改造而留下的空白。中国商飞已向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和霍尼韦尔(Honeywell)等外国公司求助,要求后者提供零部件,此举应会使中国商飞制造的飞机具备更先进的技术性能。

“问题是他们必须把所有零部件组装起来,让飞机飞上天。”白广原表示。“如果没有高额的生产补贴,中国商飞就不可能掌握组装技术,生产出可供出售、竞争力很强的飞机——起码一开始是这样。”

中国商飞表示,其C919客机已经收到了215份订单,主要来自国有航空公司和租赁公司。最终产品的销路可能好于ARJ21,但预计C919项目可能也赚不到钱,这是中国商飞的又一次“学习”经历。

尽管面临这些困难,政府打造一家全球航空航天领军企业的决心没有显现出减弱的迹象。去年,中国政府将飞机制造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基石,并承诺向中国商飞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此外,去年中国商飞前董事长张庆伟被擢升担任河北省省长的重要职位,这表明国家领导层对该公司取得的进步感到满意。

中国商飞能够获得的奖赏,与其说是全球市场,倒不如说在国内市场。波音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会增购5000架商用飞机,总价值6000亿美元,这无疑将使中国成为未来十年最大的飞机买主。

中国商飞目标是夺取国内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而目前的中国市场大致由空客和波音平分天下。

“按照中国市场的运作方式,(中国商飞)会侵蚀所有人的份额,”波音高级副总裁毛艺山(Ihssane Mounir)表示。“但我们不担心竞争。竞争是所有进步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