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后道歉

包括云南本地的生活新报、都市时报在内,中国各地报纸今晨均刊登“镇雄县向滑坡灾害遇难者家属道歉”的消息。

与南方都市报同步,云南信息报展示《新华社调查镇雄山体滑坡三大疑点》,即“为何匆忙火化遇难者遗体?”“滑坡与瓦斯爆炸有没有关系?”“灾难发生前有没有预兆?”

其实,镇雄县有关负责人对“匆忙火化”的解释和道歉,昨天下午就已经由网络媒体发布。根据解释,“一是灾区卫生防疫的需要,遗体如露天摆放时间过长,容易腐烂产生病菌、引发疾病传播;二是山体滑坡来势凶猛,许多遗体被挖出来后严重受损,情状非常惨烈,亲属看了可能无法接受,造成心理极度悲痛。”

但是,潇湘晨报已经带来了反馈:《镇雄官方的道歉,遇难者家属不买账》,以及“官方澄清滑坡与瓦斯爆炸没有关系后,当地村民仍有质疑”。

还有新京报《匆匆火化遇难者遗体是伤口撒盐》来声援,并获新浪力荐。京华时报更允许评论员将“霸王硬上弓+事后道歉”认定为部分地方政府解决疑难杂症的“偏方”:“媒体曾经质疑滑坡事故发生地为何没有列入地质灾害隐患点,质疑当地无视同地区同类灾难频发、而且事发前持续雨雪的现实而不加预警的做法,现在,我们开始部分理解了——一个缺乏人性关怀的政府,如何能把事故预防落实到细节?”

二、咳嗽中国

雾霾尚未散去,中国媒体的聚焦亦未散去。

晨间,因为专题中“大雾挡住标题”的效果而广受好评的搜狐,在《“北京咳”入旅游指南》、《全球10污染城中国有7》的消息上方,带来一个必定让中国人五味杂陈的故事:“央视记者在北京因污染面部浮肿,驻英两年好转”。

这段广受门户青睐的个人经历,源自央视《新闻1+1》,并且,在昨晚这档节目中,编导们同样展示了搜狐的页面设计创意,以及类似“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的调侃。而后,央视驻伦敦记者唐湘伟开始宣讲切身体会:“我在北京曾经得了严重的过敏症...过敏源是尘螨……空气污染严重时,空气中的微细颗粒都能直接影响我的病情……病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我的双眼甚至整个面部都是肿胀的……两年前,我来到了英国后,由于这里的空气要比北京洁净很多,我的皮肤的过敏症大幅缓解,大约有一年的时间没有用药了。”

与竞争对手不同,被网易选中荐于首页的是节目中一段数据:“据北大报告预测,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为PM2.5引发多种疾病造成的过早死的人数,将达8500多人。并指出英国伦敦治理雾霾的经验是强制性减排,中国可以借鉴。”

今晨出版的纸媒,没能等到央视素材,不过也有重头稿件,那就是北京官方昨天午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市环保局所宣布的三点原因——“污染物排放大、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本地污染叠加”——铺陈在新京报封面。除了社论强调《治空气污染需要区域共同行动》外,这家本地媒体还列出发布会上的四大焦点问答:“停驶公车如何监控?电子眼抓拍”;“应急方案怎么启动?成立协调机构”;“空气质量重回奥运时?是努力目标”;“污染天能否短信通知?还在沟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