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8日)

一、九天之吻

从上周五三名神九航天员在公众面前亮相开始,中国时事媒体即进入了本年度的航天大片高潮时段。

科普、秘闻、赞美,或者八卦。伴随着周六晚间18时37分火箭在直播镜头前腾空而起,每个专题或者特刊都被眩目轨迹、激情标题填满,向关心中国太空事业的国民报告“嫦娥飞天”梦想的各个细节。《人民日报》为发射瞬间和胡锦涛贺电配上大红色头条标题;《南方都市报》也已发表社评,称赞“神九升空,中国航天再进一步”;新华社播发电稿,为神九及“蛟龙”号海试下潜6671米两项壮举而欢呼“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正变为现实,而这也正成为《京华时报》周日头条评论的主体。《北京晚报》走上街头发行“号外”,而其竞争对手《法制晚报》更冲出地球,在昨天下午郑重宣布“本报头版搭载神九,成太空邮局投递唯一都市报”:“据了解,被送入太空的法制晚报是2009年10月1日出版的头版电子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当天出版的报纸,该版的标题叫‘中华振兴’,非常具有代表性。”搜狐干脆搜集汇总了那些大江南北的喜庆封面,将它们分为“淡定”、“清新”、“贴近”、“极简”、“霸气”、“浪漫”、“复古”、“壮烈”、“直白”、“科技”等各个风格派别。

《河南日报》被归为“乡土范儿”,《郑州晚报》则得了个“肉麻”的评语——这份报纸的激动简直要溢出头版,“你看你看,太空有了中国女人的笑脸,太空有了郑州的笑脸”、“刘洋,家乡父老等你凯旋!”来自河南的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获得了最多聚光灯,张泉灵对她的访谈终于获准在央视播出,刘洋在镜头前落泪感谢丈夫多年支持。《三秦都市报》称刘洋母亲因为被问及女儿安全问题而泪流满面,《都市时报》则透露,因为记者们蜂拥而至,刘洋那多年未见的五爷爷被迫“躲到山上”以回避采访——“一波又一波的领导和媒体登门”的现象甚至引来《长江日报》今天发文规劝“名人报道的限度问题”。

庆祝、兴奋、自豪——难怪,这是主旋律,即使是在更以“找茬”为乐的网络论坛上,为中国航天事业再迈重要一步的欢呼声也颇为嘹亮。不过,这里毕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互联网空间,赢来人们更大转发欲望的总是那些“党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有一些被专业人士证明可信度较高。摄影爱好者们通过照片对比,认定由新华社发出的刘洋身着航天服的标准像实乃使用图片处理软件PS得来,因为“其戎装像和两张宇航服像的表情一模一样,连头发丝也一模一样。”

也有一些被指责为“缺乏常识的谣言”,比如“神九燃料2万美元一千克,共需450吨,神九油钱就630亿。而中国免费教育需600亿。看不起病,买不起房,吃不起饭的奴才们继续欢呼吧。”新浪微博在周日午后宣布,“资深媒体评论员”周明华转发的这条信息“不实”,并提供“中国载人航天近20年花费350亿,不及美国一年投入”的新华社旧稿为证。

当然,维护现行体制优势的“五毛”们并不能每次都能逮到对手这样的“硬伤”。新近发生在神州大地的各式悲剧又成为异议者的题材,那些被确认含汞的伊利奶粉,那个被引产的安康胎儿,种种不安全感和焦虑,使得这些认为航天工程“耗费巨大、却与民生无关”的不满声,显得格外刺耳。

“假装在纽约”将欢欣自豪与苦痛沮丧拼在一起,叹息“我们可以把一个女航天员送上天,也可以强行堕掉一个村妇7个月的胎儿。33岁的刘洋和22岁的冯建梅,两个女人命运的对比,是这个国家撕裂现状最好的写照——光荣与梦想映照着耻辱与绝望,最尖端的科技伴随着对人最无耻的践踏,飞船上天而道德探底,大国崛起而万民下跪,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韩寒的转发为这条微博带来了更大的传播效果,同时,也带来了监管者的删除动作。

从神一到神五再到神九,网络舆论场中对“集中力量办大事”体制的不满声日益噪杂,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两年来的兴盛更加大了音量。《环球时报》决心出面安抚。在《中国需要加强在外太空的存在》中,作者向民众讲解中国目前需要适当加大航天投入的必要性,然后再回应那些“与我何干”的噪音:“但造空间站再怎么重要,与国民利益的关联也没有盖安居房那么直接,一目了然。因此在中国舆论快速开放的当下,对航天事业不理解不支持的声音也越来越经常能够听到。在未来,国内争议的阻力兴许会超过西方杂音带给中国航天事业的骚扰。”

总编辑胡锡进用自己的微博推荐此文,劝告那些“很不高兴甚至悲愤”的中国人“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在他看来,将安康被引产妇女的命运与冒生命危险去外太空探索的女航天员做对比,“在神九发射升空的前夕做这种装孙子的反思,同样是可耻的。个别有巨大影响的作家发微博支持这种行为,实不应该。”

及至周一,胡总编的辩证法更扩展成新的社评,《中国发展离不开前沿项目的拉动》:“把民生战略同国家一些前沿项目对立起来是很愚蠢的逻辑,中国必须防止这样的糊涂有一天占据舆论的上风。”文章批评中国舆论场上那些“义正词严”的主张是“偏激的”、“荒谬的”,因为“一个文明、现代、民主的中国,既是通过基层改造打磨出来的,也必须有国家层面战略追赶及创新的拉动。后者是大视野、大战略,是中国从低起点向上跨越的重要力量源泉。因为有了国家的战略性努力,细节的进步会有更多相互支撑,中国进步才不会有短腿。”

中国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试图解释为什么国家级战略与现实民生问题并不矛盾,他的阐述在今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广州日报》同时刊出。文章宣告,类似神舟升天,蛟龙探海这样的重大科技成就,“除了将对我国国防、国际战略地位等产生积极影响,还将直接推动我国相关产业进步。‘中国制造’要摆脱增长困境和摆脱价廉物劣低档形象,就必须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机遇提升作为整体的‘中国制造’国家品牌形象。”

《齐鲁晚报》就说得更加贴近生活了,“此次神舟九号长达十余天的太空之旅,对宇航员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的预防和改善,未来就有望转化为药剂造福病人。如今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方便食品、纸尿裤和卫星通讯导航、气象预报、防灾减灾等服务,无不来自太空科技的民间化应用。”

在这篇强调“‘神九’并非与民生无关”的社评中,评论员崔滨承认那些围绕“神九”的怨言其实是“其他领域未能纾解的怨气转移而来”,但他也要劝说人们摆脱“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思维:“单纯地从民生角度出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空发民粹言论,并不利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国家的发展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整体推进,在某些时期某些方面可以有轻重缓急,但并不是说一定要先解决了某个领域的所有问题再回头去做另一个领域的事情,这种单线的发展在现实当中往往是行不通的。”

二 你是喉舌

在过去一个月里,因为连续发表多篇“批评同行”的评论,《中国青年报》获得了格外关注——确实是“同行”,作为中国共青团的机关报,它所公开反驳的观点并非刊发于那些都市报,而是来自于《环球时报》,甚至,其母报,在中国政治排序中无可比拟的《人民日报》。

曹林是主要作者,先是那篇《舍制度和民主之外,反腐无解》点燃了其与《环球时报》的论战导火索,从纸面到网络;而后,上周五,他又获准在自家报纸“青年话题”版头条强调《批判“极端主义”,也要反思现实土壤》,被称作“停留于浅层的道德批判”的正是那篇来自《人民日报》的《摈弃“狭隘的极端主义”》。

比起对《环球时报》评论负责人王文的“道不同不相与谋”,曹评论员显然仍引祝华新为同道中人,作为《人民日报》下属人民网舆情分析师,后者称赞“中国青年报文章是对昨天人民日报评论的延伸和发挥。体制内媒体发声,角度和力度有别,但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在报章和私人讨论中经常都是相近的,形成唤醒和推动体制改良的合力。比如,中青报重申了《人民日报》去年钱明奇案当天的呼吁:‘打捞沉没的声音。’”

团中央机关报PK中共中央机关报及其子报——对那些“不明真相”的围观者来说,这是多么让人期待的一出好戏,一些激动的人们甚至联想到了即将开幕的十八大。不过,曹林也不能每一次都处于进攻优势,就在他与“祝师”微博握手的同时,《投资者报》发出了针对他的讨伐檄文——这一回,轮到《中国青年报》的对手站在网络舆论场的“天然道德高地”上了,因为那是一份民资背景浓重得多的“小报”。

事件缘起是这份财经类周报在6月10日发表的《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第二张牌》。报道中多次引用“发改委内部人士”的话,称“调控房地产引发的经济真空比预想的情况还要严重……此次开闸放项目,意在拉动快速回落的经济……如果这些方法还是不行,那么未来不排除给地产项目‘开口子’。”

经过上周一的转载发酵,发改委在12日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经查,我委最近没有人接受过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有关报道纯属捏造。”

《中国青年报》若是只在头版刊登这份官方回应通稿恐怕还不会成为靶子,关键是曹林已经公开点名,以《投资者报》为反面典型,呼吁“警惕假新闻背后蠢蠢欲动的投机”:“如果有基本的新闻素养,就能够判断出这条新闻是很不靠谱的,因为通篇新闻都是引述‘发改委内部人士’、‘住建部内部人士’的话,而没有一个可以核实的姓名。按照新闻业职业规范,这样的报道是不合格的,是不能刊登到报纸上的。其一,读者无法判断这种匿名,是由于‘信息敏感而不愿透露真实姓名’,还是纯属记者的凭空编造;其二,很多时候,匿名即意味着发言者不准备对自己的言论负责,那么,媒体和记者凭什么要为这样的言论负责呢?”

文章推测,“这样的假新闻是房地产既得利益集团在背后操控”,因为“中央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坚称‘限购政策不动摇’,于是,盼松绑心切的利益相关者也许就会借助操纵舆论和传播虚假消息来制造混乱。”

《投资者报》怎么会甘心被钉在“操纵舆论”的耻辱柱上呢?周五下午,主编们等不及新一期报纸上摊,已经通过官方微博账号发出社论,指名道姓斥道——“中青报,警惕当惯了喉舌没脑子”。

文章首先为自家报道中那些“发改委有关人士”的提法辩护:“稍有认知能力的人就应该知道,判断新闻的真假,并不能简单地以‘被采访对象是否匿名’作为标准。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在向公众传递信息时,都会尽最大努力说明信息来源,但有时也会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将匿名采访得到的信息呈现给读者。中外媒体无论过往、现在还是将来都普遍地采用。”

在声明自己有多么重视“新闻真实性”后,这篇社论批评《中国青年报》“仅因‘采访对象匿名’认定假新闻,既不负责也无逻辑”,更以其人之矛攻其之盾:“如果中国青年报‘匿名采访就是假新闻’的逻辑成立,那么它自己就是假新闻的滥造者。因为该报新闻中‘有关人士’随处可见——2011年4月‘屠宰场成瘦肉精监管空白?’、2011年5月‘谁能调节加油行业利益冲突’、2011年12月‘山西13家电厂上市缺煤背后’、2012年2月‘央企新闻发言人高危的背后’等文章中,都见‘有关人士’接受采访。”

在同样例举《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报道中常见的那些“外交部有关人士”等说法为护身武器后,这份年轻的财经报纸结语嘲讽:“有近60年历史的中国青年报曾倍受读者拥趸,曾创造过发行量超200万份的辉煌,曾是中国‘社会声望很高、有很大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报纸。但令人遗憾的是,行至今日,读者日渐流失、发行量跌落。我们不会无端猜测中国青年报失去读者的原因,我们只知道,读者永远只用信任投票。”

的确,在中国媒体的文本中,时常可见“有关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这样的信源描述,其中一些缘于受访对象要求或保护匿名爆料者,也有一些只是因为记者们的懒惰,甚至是为了实现某种报道目的的假托。但几乎没有人会公开承认后一种情况。

所以,现在轮到《中国青年报》,轮到曹林答辩。他也选择了微博,在用“不是我辈被体制养着,咱没被谁恩赐”来回答对团中央机关报评论员身份的嘲讽后,他批评投资者报只是“攻击和谩骂”。当对方助理总编勾新雨宣布“改委放松地产的文件都已经下发到给地了,何时公布,只是时间问题。为了保护我们的采访源,我们只能接受发改委这样的否认”后,这位评论员则反讽那和“街头赌咒发誓差不多,毫无意义”,“认同保护信源,但既然拿不出证据,无法自证,就只能暂时接受质疑和批评了。”

当然,和朋友马光远一样,其实曹林同样对这一届中央政府会否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放松房产调控心中忐忑。这种“我该相信哪个”的犹豫也体现在了《中国青年报》今天的经济版上,化作《多方力量拔河,市场亦幻亦真,房地产行业假消息为何层出不穷》。

在描述了“发改委将松绑房地产”、“央行放松个人住房贷款”等消息的流传和辟谣过程后,文章承认“放松调控的冲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陆续出现”,并引用农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的思路:“现在的关键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变相放松调控政策的容忍度有多大。在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很担心中央政府容忍地方政府放松调控。”

的确,比起媒体间针对职业操守的口水战,还是房价拉锯战更能吸引公众关心。《扬子晚报》头条宣布“南京楼市昨创限购后新高”,《都市时报》引用“调控政策已经见底”的民间观点,探索“房价迷局”。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中,新华社昨晚发出电稿,描述北京、青岛、深圳、无锡等地楼盘销售火爆情形,称“购房潮”重现楼市在释放出明确的回暖信号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随着销售量的走高,房价会否再次回到上升通道?楼市是否又要走回从‘以价换量’转入‘量价齐涨’的老路上?”

官方通讯社昨晚摘录的专家意见是“抑制房价大幅反弹仍需坚持调控力度”,因为“在当前强调‘稳增长’的情况下,如果频频对楼市调控进行微调很可能反转购房者的心理预期”。与此同时,《人民日报》亦有话要讲,在由住建部官员重申坚定不移调控房市的决心后,“业内人士”的预测是,“房价虽有反弹的风险,却并不存在像2009年一样大幅反弹的可能性。”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文编辑刘波bo.li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