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智慧能否胜过中国规模?未来10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面对中国同行在世界各地的扩张,举世闻名的德国中小型工程企业能否保持竞争优势?

反映中国企业全球扩张意向的一个迹象是,今年1月,中国快速扩张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集团(Sany Group)以5.25亿欧元收购了德国企业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这家德国企业直到不久以前还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泵制造商。三一计划利用此次收购,将触角延伸到西方世界的新市场,同时加快自有技术和设计的开发。

研究私人控股工业集团(此类企业是德国工业的脊梁)的专家贝尔恩德•费诺尔(Bernd Venohr)表示,未来几年,很多这类企业将面临来自中国企业的“重大挑战”。

总部位于中国的金属部件制造商世达模型(Star Prototype)董事总经理戈登•斯泰尔斯(Gordon Styles)表示:“中国人强烈希望提升自己,并与全球顶级参与者展开竞争。我得到的印象是,20年后,(就技术和工程实力而言)中国将可与德国匹敌。”

试图向海外扩张的中国企业中,包括大型注塑机制造商宁波海天(Ningbo Haitian),该公司的全球化努力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位于德国的子公司长飞亚塑机集团(Zhafir Plastics Machinery)进行,后者是海天在2006年设立的。另一家中国企业——大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Dalian Machine Tool Group Corporation)也通过收购德国机床公司兹默曼(F.Zimmermann)进入德国。

与三一一样,这些公司希望,通过聘用德国工程师并为德国乃至其他西方国家的更多客户服务,它们将吸收新的技术创意,从而提高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

成都成量工具有限公司(Chengdu Chengliang Tools)董事长夏义宝表示,他所在行业的基准是由西方企业(包括德国竞争对手)设定的。“我们知道,要赶上它们,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正加大努力。”该公司为汽车和航空航天等行业生产金属切削设备。

根据咨询公司IHS环球透视(IHS Global Insight)的数据,去年,德国是发达世界为数不多的在全球制造业产出占比未见下滑的国家之一,该国所占比重从2010年的6.3%略升至6.4%。德国制造企业的强劲表现,与该国以较好状态告别2008年至2009年衰退的整体态势相符,这是与欧元区其他很多国家存在反差的。

然而,数据表明,中国的制造业产出继续大踏步向前,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出所占比重从前年的17.7%升至去年的19.9%。这一高速增长意味着,以产出衡量,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德国位列第四,日本第三。

但中国提高自己的努力并非没有挑战。在中国制造商利用国内的强劲增长作为全球扩张的跳板之际,德国制造商引领着在中国落户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向增长迅速的本地市场销售,同时也是为了学习新的生产技术,并获得成本更低的供应。

德国大型工程集团西门子(Siemens)首席执行官罗旭德(Peter Löscher)表示:“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是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的好几倍。”

他表示,尽管一些中国企业——例如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Huawei),该公司在过去5年已成为强大的全球企业——行动非常迅速,但德国很多老牌工业企业借助在科技和设计方面的大举投资,“有相当好的机会保持其竞争地位”。

总部位于斯图加特附近的私有机床制造商海勒(Heller)首席执行官克劳斯•文克勒(Klaus Winkler)表示,尽管过去10年中国的生产率稳步提高,但在德国,他所在行业的员工平均生产率仍是中国水平的2.5倍左右。

西门子与私有工业集团博世(Bosch)的合资企业博西(BSH)的中国业务首席技术官托马斯•科奇(Thomas Koch)也提出类似观点。博西是全球最大家用电器企业之一。

过去8年,博西在其南京的大型工厂投资2亿欧元,部署生产洗衣机和烘干机的设备,但科奇指出,中国过去拥有的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正开始受到侵蚀。

他表示:“德国劳动力成本每年上升2%至3%,但我们(在南京)的相应成本每年上升12%至15%。”

另一家作为战略努力的一环在中国扩张的德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两家链锯生产商之一斯蒂尔(Stihl)。

首席执行官伯特拉姆•坎德兹奥拉(Bertram Kandziora)表示,斯蒂尔利用中国成本较低的优势,在中国开发并生产了一系列较为廉价的“入门级”产品,以补充该公司继续在德国生产的价格及技术含量更高的链锯。

另一家德国私有企业、专门生产工业清洁设备的凯驰(Karcher)首席执行官哈特姆特•让内(Hartmut Jenner)表示,对创新和新产品的聚焦,意味着他的公司能够保持领先地位。他表示:“我们拥有600名开发工程师,现在销售3000种产品,比10年前多一半。我认为,这为未来几年提供了一个良好基础。”

译者/梁艳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