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6月7日宣布,调降存款和贷款利率各25个基点,并从今天起执行。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次降息已经被市场广泛预期,从近期人民币市场利率大幅下滑来看,市场也普遍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将从“中性”转为“宽松”。事实上,目前的人民币市场利率水平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降息的预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如果没有进一步的降息,那么目前的市场利率水平可能已经基本见底。

当然,昨晚的降息可能也意味着周六公布的CPI通胀率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目前笔者预期CPI通胀率将大约在3%的水平,而市场的预期值为 3.2%。

由于资本流入减少,笔者仍维持中国央行将在下半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50个基点的判断,但未来中国是否会进一步降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胀的表现。

这次降息事实上是一次“非典型”降息,因为中国央行同时宣布,将存款利率上限增加至1.1倍,同时扩大贷款利率的下浮区间扩大至0.8倍。此前,中国存款利率实行基准利率作为上限管理,而贷款利率则实行基准利率的90%的下限管理。

与此前相比,这次降息举动显得十分大胆而新颖,表明中国货币当局判断未来的通胀压力开始下降,但仍然值得忧虑,因此将存款利率的上限提高,以留出治理通胀的空间。同时,中国官方也认为未来的投资回报率将出现下降,因此将贷款利率放宽下限管理,以保证企业的投资热情和正回报。

这样的一种举动,也是向利率市场化迈进的重要一步,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可能继续其在利率市场化方面的探索,但从目前的区间管理来看,留给市场的空间确实已经变大很多。

从短期来看,银行的利益则可能受到损害,这是因为近期的企业贷款需求不足,而银行与此同时面临存款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降息加上放宽存贷款利率管理区间,银行的利差将很可能受到压缩。在极端情况下,银行的利差与此前相比收窄了大约100个基点,而在现实中,银行的利润可能进一步受损,这是因为实际的资金成本可能会高于目前设定的存款利率上限。这对银行来说当然不是好消息,但从目前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来看,压缩银行利差,可能也是各方能够接受的最佳选择之一。

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央行选择在这个时点降息,其实也考虑到实体经济的状况,从4月份的各项宏观数据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着明显的下行压力,而如果企业贷款需求和贷款成本不能被有效压低,中国将面临着经济进一步回落的压力。

本次降息后,笔者预计企业的融资成本将出现降低,从目前的信贷规模来看,25个基点的降息将至少为贷款方减少1450亿元的利息支出,这对于整体经济来说,不啻为一个好消息。

融资成本的降低,加上近期财政政策的不断配合,笔者也认为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见底,并从第三季度回升,并判断全年中国经济将至少保持8%的经济增速。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责任编辑 徐瑾 jin.x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