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9日)

一、神九天宫十三天

几乎每一份中国时事媒体的头版上都在预报“今天10点左右,神九回家”,《广州日报》放上宇航员们在“天宫”最后一夜所拍“全家福”的央视截屏画面,用大标题引用女英雄家人的那句“刘洋,妈妈好想抱抱你”。

上午9时,央视开始直播返航全过程,白岩松满面微笑地出镜“迎接兄弟姐妹回家”,与内蒙古草原上的着陆场人员连线,与专家对谈这次太空新旅的科技进步之处。

6月16日18时37分成功发射13天以来,有关神九天宫的一举一动,特别是那位女航天员的音容笑貌、自拍、筋斗,通过中国各式媒体广而告之。昨天出版的《南方周末》用微博推荐本期重点报道,《“功夫中国”》:“2012年6月26日,刘洋在太空第一次表演中国功夫。这是刘洋在天宫中值守的第二个大夜班。照料完飞行器,与地面的同事通话报平安之后,刘洋慢慢凝神静气,打起了太极拳,失重状态更显行云流水之畅,宇宙运行之美。”

正如新华社稿件所预报的那样,经过落地后的一系列检查,11时许,三名航天员在直播镜头前被搀扶出舱,刘洋也没有被“刻意安排”成第一个。而根据搜狐此时推荐的那个图片专题,“从老家到父母所住小区,从各阶段学校到出生医院的‘远亲’们也关注着她的表现,喜迎‘神女下凡’。”

事实上,当那个“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出生于我校二附院”的郑州大学官网稿件被发掘传播后,对“过度消费”的批评声更加强烈了。评论员们显然不能体会家乡父老们的欣喜,就在刘洋表演太空功夫的那一天,《中国青年报》已由陈方“‘重新发现’刘洋路上的那些狂热”:“媒体总是希望挖出一些有关刘洋的‘神奇’素材。于是,‘还原’新闻当事人的过程,也伴随着闹剧。舞台上,有的媒体自导自演,而且不时发出尖叫,丝毫不顾及当事人和观众席中看客的表情与感受。”

在回顾了类似河南林州官员们的“名人故里争夺战”后,作者认为,倒是“从穷人家的孩子到航天员”的刘洋成长之路更值得“重新发现”:“我们就不能不重新审视那些曾经或正在被遗忘的年轻人的成长艰难,以及刘洋是否对他们有着参考意义……遗憾的是,当刘洋和‘神九’一飞冲天时,地面上的我们,习惯性地走上了‘消费名人’的道路,狂热得不知所以。”

哪怕是面对“神女”,也有自称不狂热的。对中国政府耗费巨资推动航天事业的不解声,随着这项工程从神舟飞船发展到九天对接,也愈发大声,今年更加添了那位大月份引产妇女悲剧与太空女英雄壮丽事迹的对比素材。

当然,也确实有一些专家学者愿意此时出面说服“民粹”,讲解航天科技对人类和国家的重要意义,劝那些声声反问“为什么不把这些钱用来解决民生问题”的民众不要“非此即彼的单线条思维”,比如搜狐就在今晨推荐来自前媒体科技编辑方玄昌对载人上天的意义分析。

在执行这项宣传工作时,如果说《环球时报》还算“苦口婆心”的话,首都市委机关报今天相对就要强硬得多:返航之日,在“七日谈”头条宣布《“上天入海”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必需》。

“相较于美国每年超过170亿美元的航空航天预算,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到现在共约390亿元人民币的总经费并不多,取得的成就却是巨大的,被世界所瞩目公认。这是完全值得国人自豪的国家进步!”——用这段再次反驳一度流传的“天价燃料”传言后,《北京日报》以神九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为据,呼吁“不能鼠目寸光、半途而废”:“长远看来,谁在太空和海洋形成领先优势,谁就能牢牢把握未来的战略主动权和发展先机。中国在这些方面以国家战略的方式全力推动,有百利而无一害,其战略价值无可争辩。某些人对‘上天入海’有误解、有偏见,也有人动辄大加否定批判,一说起美国人来就是探索未知世界,一说起中国人的就是劳民伤财,这样的指责显然站不住脚,纯粹是无知和短视,甚至别有用心。”

二、紫荆花开十五载

神九成功返回可以为两个纪念日增加喜庆气氛。

《人民日报》今日头版,化名“任理轩”的作者们贡献长稿《中国奇迹的一大法宝》,称赞“‘中国奇迹’的根源,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新华社发出的“时代先锋”组稿介绍到了“土改第一村”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由总编辑何平亲自蹲点而成的大标题是“暴风骤雨中永不褪色的旗帜”;央视昨晚用《焦点访谈》介绍创先争优活动两年来涌现的优秀集体和个人;与此同时,《南方日报》正用红色大标题传达汪洋对党建工作的指示,由北京主管的新浪搜狐网易则需要与首都报纸同步,直播本地党代会的开幕,位置一度甚至要压过神九返回——7月1日近在眼前,官员们按例巩固对执政党功绩的宣传。

但根据中国“逢五逢十”大庆的习惯,香港回归纪念日今年或可比中国共产党成立日获得更多的资源投放。更何况,这将是现任最高领导人后一次前来视察,同时也是对候任特首的正式加持。7月1日到来前,最重要的新闻门户都已经为此配备高规格,央视新闻频道直播完温家宝在北京航天城的鼓掌祝贺,也迅速切换到香港信号,传回胡锦涛抵达的画面。

虽然在过去一周中,期待媒体“第四权力”的民间意见领袖更热衷于传播梁振英僭建房屋的道歉声明,但内地宣传官员们已经部署了更多喜庆与希望,这位候任特首当然是第一个出面发言的——周一,在宣布“胡锦涛将赴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大会暨第四届特区政府就职典礼”的同时,《人民日报》刊出他的答问访谈《和700万香港人一起携手并进》,作为辅助,从《南方日报》到《南方都市报》,也都在这个假期后的第一天为梁振英提供亮相机会,宣布这位“平民偶像”“最关注香港居民贫穷问题”。

那些感情丰沛的写手们早已奉献礼赞,中共中央机关报前天用《紫荆花开十五载——“一国两制”光辉映耀香江》强调:“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国两制’下原有经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不变的香港,更是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市民拥有更多权利和自由的香港。”新华社除了播发“中央政府出台加强内地与香港合作的政策措施”外,成就回顾组稿已经从政治篇、经济篇发到两地篇,评论员文章宣布“香港不仅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奇迹,而且创造了成熟经济体持续平稳发展的经济奇迹。”

作为团中央喉舌,《中国青年报》在这种宣传部署中表现出了与其它机关报的不同之处。继周一那篇《梁振英:候任特首的草根情结》后,其“新香港新坐标”栏目连刊《香港:对腐败“零容忍”》《香港: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两篇富含热门字眼的报道得到门户网站热烈推荐,并立即收获《像香港那样对腐败“零容忍”》这样的时评响应。

当然,就算是那些宏伟叙事的正面文章,需要点击量的网络媒体也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新闻细节,例如,编辑们可以从《人民日报》访谈稿中找到一句“香港‘人心回归’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来作为标题——事实上,2012年初那场香港媒体刊发“蝗虫”广告要求阻止大陆双非孕妇入境的风波发生后,更多大陆民众幡然醒悟,他们并不像一些合拍电影里那么受香港同胞欢迎,而北大教授孔庆东此后那句“部分香港人是狗”的言论更一度激发互相谩骂。

庆典宣传中,甚至出现了一个宣传官员们必定不想看到的舆论解读方式:《广州日报》上周日在“新香港十五年”专题中刊出对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的采访后,那句“供港食品安全率达99.999%”的赞扬却激发出了内地时评家的集体不满,一时间,媒体上处处是《“供港食品”99.999%安全率反证内地食安全非绝症》、《保障食品安全,我们都需要99.999%》、《食品安全为何“一国两率”》这样的反弹。

凤凰网有理由在未来几天里表现突出,前晚,他们已经抢在央视之前,转发习近平在北京与现任及候任特首见面的视频,字幕有云“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梁振英”。而其门户竞争对手搜狐今天正在新闻首页推介自家策划《香港回归15年:凤凰卫视在敏感地带冲浪》。在“大陆给香港带去了什么,香港给大陆带来了什么?”的问号下,编者按定义这家在内地拥有众多追随者的电视台是一个“在两岸三地不停打‘擦边球’的媒体。”

三、审计风暴十二年

《南方周末》也提前两天用“还珠”二字带领香港回归15周年特别报道,感慨“这一刻的香港,自然有许多当初的意料之中,亦有许多当初的意料之外。”打头阵的是《驻军15年,香港人心的归途》。

“驻港部队军车十年无交通违例,军车不享有交通优先权》——对满心焦虑的内地民众来说,他们恨自己不能拥有99.99%安全率的食品,更恨自己不能拥有制约特权阶层的能力。

《齐鲁晚报》在用社评逼问“保障规划不能回避公务员养老改革”,同时允许作者呵斥“中央部门违规套取资金何时休”“中央单位都不能做起表率,何谈地方和基层?”——针对医保新规和审计公告的后续,各地市场化媒体今日再进一言。

针对前者,《新京报》提议《“医保全国互认”能否财政兜底》来解决“钱”的障碍,《京华时报》劝告“发达地区不能怕吃亏”,《第一财经日报》以公立医院改革为例强调“深化医改须直面利益冲突”;针对后者,虽然审计署官员昨天通过中国政府网再次强调“‘三公经费’非公款吃喝同义词”,但重庆时报也允许曹林反驳:“审计署官员将这种误解归咎于公众,认为责任在于‘公众认识不够全面’,显然是打错了板子。公众恰恰是这种‘误解’的受害者。而这种误解,实际是来自政府部门对三公经费有意无意的遮掩和模糊化。”

的确,从1999年李金华那份公开报告掀起“审计风暴”后,已过去12年,但在一些民间意见领袖看来,这种执政者内部监督曝光模式的效力也到了尽头。

来自官办媒体的讽刺获得网站编辑们的欢迎,典型标题是“央视称审计报告现评书般内容,年年体检从不治病”。正是白岩松在新闻1+1里紧皱眉头,他将“计生委千元买轿车”这样的事情形容为匪夷所思,“我这直拍脑门怎么没卖给我们呢”。

在回忆了10年前“为审计部门的工作和精彩来鼓掌”的往事后,这位主播叹息如今已是“审丑疲劳”:“还是那些老面孔,还是那些老问题,而且没见到多么严厉的处理,就像一份体检一样,每年都做体检,这一点当然很好,但是年年做体检从来不治病,也是,有的时候开药、治疗、手术,不由这个体检部门来办,但是医生也不说话,慢慢大家产生了无奈。”

央视编导们还向全国观众们介绍了媒体人如今的“非常平静”:“见不到像以往那样热烈为审计部门工作在鼓掌,也不见为出现的很多丑恶的现象痛心疾首,那种极强烈的情感,而是一种平静,在平静的背后会不会有一种无奈。”但,白主播没有完全失望,而且是“真希望这一两年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觉得我们正是在黎明前,可能出现了一段有点灰蒙蒙的时候”,他呼吁审计署借鉴香港廉政公署经验、实行严厉问责:“既然‘看门狗’存在,不能是‘看门狗’叫了两声就算结束了,最重要的是主人心里有没有决心……请相信‘审计风暴’还会再来。”

《成都商报》的编辑一定也浏览了微博论坛上那些“意兴阑珊”的反馈,于是,他们公开摘录一句:“前审计长李金华曾自称国家的‘看家狗’,但审计出来就没有下文,其实还比不上看家狗能够咬贼两口。”

对这句“网友声音”的展开阐述是《如何才能走出“越审问题越多”的窘境》。作者叹息“年年审计,问题资金越审越多”:“在以往审计执法工作中,往往迫于各种压力,针对查出的问题偏重整改,比如违规资金的追缴、经办人员的处理等,而对于单位主要负责人以‘下不为例’进行‘宽容’解决,这其实是姑息迁就放纵了这些顶风作案的始作俑者……最终,每年的审计报告就如同一场风暴,即使再猛烈,也在国人期待的失落中变得‘疲劳’,以至于那份洋洋大观的审计报告竞成了‘点名’运动。”

和《长江日报》评论员质问“审计出的问题谁来监督整改”一样,《南方都市报》也在用社论期待《管好钱袋子,必须超越“审计风暴”》。在承认“历经12年审计风暴的洗涤,预算法的刚性已经有所显现,财经纪律的约束力正在逐步增强”的同时,更强调“为公众困惑者在于,本次审计所披露的很多问题都那么熟悉……哪一个问题不是似曾相识呢?尤其让人惊异者,作为国家最高科研单位的中科院这次也榜上有名,其以项目名义违规发放的福利高达近亿元……人们为金钱让学术拜倒的巨大腐蚀力感到吃惊,同时又不得不为这种腐蚀的严重后果而深深担忧。”

于是,这份广东畅销报纸明确提出要求,“那些动辄违规套取、挪用成千上亿元资金的部门,究竟是怎么整改的呢?所谓‘整改’,显然是一种单位行为,除了作为单位行为的整改,就不应该有具体的个人出来承担责任吗?舆论普遍认为,一些问题‘年年曝光整改却年年重犯’,关键在于处罚力度不够,面对这种声音,是否需要一个足够认真的回应?”

对一些原本认为贪官污吏主要在基层、“朝廷高官”清正廉洁的民众来说,这种针对中央部委的公开曝光的确会挫伤信任。《广州日报》今天正以中科院为反面典型,用评论版头条斥责“亿元‘科研经费’发福利,谁给的胆?”:“该承担政治责任的就要坚决问责,该丢乌纱帽的就坚决拿下,该道歉的就要公开道歉。否则审计就会依然陷入‘年年审计年年有问题’的恶性循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就会在‘年年有问题年年都不改’中逐步流失。”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文编辑刘波bo.li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