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地高考

昨晚,当新华网提前一步把《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学习罗阳同志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作为首页头条时,人民网仍和新浪一起,把最显要的位置留给异地高考困境。在这个议题上,可以完全颠覆环球时报在《向罗阳致敬,向他身后的精神致敬》中所表现出的乐观——“中国社会的各部分是相通的,多元化带给社会的裂痕似乎并非看上去的那么深。这个国家有着埋在复杂表象下的共识与认同。”

因为新华社稿件也公开承认,“作为外来人口较多的京、沪、粤等地,推进异地高考的政策则显得较为谨慎,这表明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超乎想象”。商业门户直取稿件中透露出的“北京广东外地户籍考生明年不能就地报名高考”为标题,根据汇总,“按照国家关于异地高考政策出台的时间表,31个省区市年底前要因地制宜出台异地高考政策,解决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高考的问题。年底期限渐近,北京市教委目前仍表示方案‘正在研究中,现在不便透露’……11月22日,广东公布的政策同样规定,非本省户籍考生高考报名仍未放开。就在同一天,上海公布,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参加该市社保等,但积分指标体系并未公布。”

“对于京、沪、粤等压力大的地区而言,当前最现实的难题是,在教育资源‘一池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如何科学有序打通闸门,既减少不均衡的落差,又不引起无谓的波澜”——其实,波澜早已汹涌,上月,京沪两地均发生本地籍家长反对推行异地高考的抗议活动,根据当时21世纪经济报道所言,“在互联网上,京籍人士将支持开放异地高考的家长称之为‘异闹’。明确申明,北京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公共资源本来十分充裕,正是因为不断涌入的外地人口,严重影响了本地居民的正当权益,而开放异地高考则会促使更多外地人口涌入北京。”

腾讯此后虽勇于推出专题《“北上广”本地人的“权利”源自哪》,但恐怕都解不了自己半年前《“异地高考”,死结何解》里的问号。所以,人民日报也来啃一啃这块硬骨头吧,昨日时评劝和,《异地高考,慢不得也急不得》:“条件太严、门槛太高、数量太少,到头来只是少数人的‘游戏’;条件太宽、门槛太低、数量太大,流入地的教育资源又会被稀释,流入地学生的利益可能受损。这样的‘两难’困境,在北京、上海、广东这些人口输入量大的省市尤为明显。因此,这些地方实行异地高考的难度更大、敏感度更高,其政策还具有导向和示范效应……对于这些复杂的生源‘变量’,政策如何科学应对?能否实现多方共赢?在制定异地高考政策过程中,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难题,不能不慎之又慎。”

在以春季高考和农村学校撤点并校这两项政策为前车之鉴后,作者袁新文也祭出“顶层设计”一词:“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异地高考已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一种深刻的利益调整。在多元利益格局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利益如何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兼顾,难以避免的利益冲突如何平衡,还需要从政府部门到学生家长等相关各方一起来求共识、想办法、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