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距离震中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感受一场7.0级地震带来的冲击,也第一次在危机时刻密集使用社交媒体,我对微博、微信在危机中的作用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

我原定4月20日上午9:00的飞机从成都飞往北京。周六上午交通便利,7:40就到了成都双流机场,过完安检,7:55我就来到了候机大厅,开始打开手机看微信群。最近微信群很火,二十多个高中同学跨四大洲昼夜轮番聊天成了必修课。

我正在看昨天美国同学的聊天记录时,突然间感觉外面好像风声大作,整个候机楼开始震动,仿佛是坐在简易工房里感受到火车从家门口经过那样。是飞机飞得太近了?大家开始向外张望,然后马上意识到可能是一场地震。接着觉得脚底下晃动地越来越厉害,整个候机厅在颤抖。我看着头顶上高高的一排排钢架,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旅客们全都站起来拿着自己的行李找安全的地方各自奔跑。但是,在一个全封闭的候机厅,虽然离地面才五、六米,附近却找不到逃往地面的出口。而楼里哪里是最安全呢?这时候才后悔自己没有学习避震常识。

幸好这场震动持续了半分钟就过去了,大家都清楚现场没有任何人能够马上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国航的工作人员也和我们一样惊恐和茫然。稍微安定之后,马上想到的是让外界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8:06,我在三个微信群里发了“成都可能发生地震,机场候机楼严重晃动,大片恐慌”。8:07,我在新浪微博发了“成都可能发生地震,机场候机大厅严重晃动,旅客恐慌不知所措”。我们在机场里的人不确定发生了什么,希望能得到外界的信息。大厅里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多数旅客开始打电话、看手机或iPad,寻找信息。虽然朋友们也没有找到答案,但一位老同学的一句“还好机场不是豆腐渣工程”倒是给了我不少安慰。8:25分,我的海归群转来了一条新浪8:20的快讯《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两分钟后还发来了地震位置图,离成都只有大约150公里。我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附近正在网上搜索的旅客。

这时的微博还是静悄悄的,但微信群里一些在成都市区的朋友给大家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大街上占满了穿睡衣的人,房屋晃动严重但没看见倒塌,晃动的强度和汶川地震差不多,但是持续时间比汶川短,等等。由此看来,此次地震伤亡估计比汶川那次小很多。心里自然镇定许多。

虽然大震过去了,但余震还是不断,好几次能够明显感到座椅在晃动。然而候机大厅却很安静,有旅客三三两两的去国航登机口简单地问询,但没有情绪骚动或一大群人围住工作人员等等情形,不少旅客在得知机场关闭以后索性躺下来休息了。更多的人还在看他们的手机或打电话。

就在大家准备长时间等待甚至可能在成都过夜的时候,10:05机场方面通知大家准备登机,我们的飞机11:00离开跑道飞往北京,结束了在成都机场惊恐的三小时。

我坐在飞机上开始思考新时代媒体的变化,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甚至微博和微信的差异。在危机到来的时刻,显然人们更多的依赖自媒体来获取信息、寻求帮助或者获得精神安慰。我抬头看到机场播放CCTV地震新闻的时候已将近9:30,也就是地震后一个半小时。这对于我们这些旅客来讲已经是旧闻了,更多的是印证了之前的各种猜测。平面媒体此刻也主要通过官方微博来抢占时机,其速度仍然无法和自媒体相比,但是传统媒体在内容上的权威性确是不容置疑的,自媒体的很多信息可信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