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芦山地震救援已临近72小时,救援行动依然在夜以继日,有关抗震救灾的数据和信息也仍在每分每秒地被快速传播至各地。灾区的每一个进展都被万众瞩目,数字每一次刷新都牵动人心。

这是一次在中国社交媒体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发生的严重地震灾害。和四年前的青海玉树地震、六年前的四川汶川地震相比,如今中国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已非同日而语。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发生时,新浪微博的用户数量不足5000万,而微信更是还未诞生。而今天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分别突破了5亿人和3亿人,而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也已经大面积普及。

这一回,社交网络再一次展现了巨大的能量。在灾难发生之后数分钟里,地震的消息就已经在微博上流传;在救援官兵还未抵达灾区之前,人们已经用微信互报平安。而在过去的这数十个小时里,灾情跟踪,求助寻人,祈福募捐等讯息始终在网络上绵延不息。社交网络已经被媒体公认为是官民信息流动最为迅捷的平台,也是赈灾救援的一条重要生命线。

但与此同时,另一个舆论场也在飞快膨胀。围绕着抗震救灾的话题,微博上的吵闹之声始终没有停止。谁堵住了救灾的道路?谁没有资格得到募捐?谁在假慈悲?谁在赚眼球?不少人对于天灾的关注,很快转变成有关价值观冲突的争吵和无休止的谩骂。一时间,造谣者有之,道德审判者有之,假预言、跳大神者也有之。

“一场灾难发生后的5分钟内,Twitter的贡献最大,12小时后它开始帮倒忙。”这是外国媒体在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后,针对社交媒体上的大量的负面情绪和谣言做出的反思。而今同样在民族同胞遭受的灾难时刻,中国人又该如何做?

实际上近年来一次次的公众事件中,中国的网络公民社会已经形成了雏形。无论是2011年“7.23动车事件”,还是2012年的“7.21北京特大暴雨”等,诸多事件均在证明,面对灾难,中国的政府和民众都正在适应通过社交网络,这个多种力量相互抗衡和争论的平台寻找事件的解决法则。

这期间的每一位亲历者都会了解这种局面的来之不易。但并不是拥有了表达的自由,就标志着公民社会的建立而成。每一位社会成员不仅需要质疑和发问,也需要在行动中将社会公民意识实践为彼此之间的容忍、尊重、平等、自省和理性。

回归到此次救灾,因为行动急切,预判不足,地理条件限制等原因而延误救援,的确有值得反省的地方。但应当承认,地震自发生至今,无论政府部门还是民间机构,都在汲取以往救灾的教训,救灾响应的效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而这也是中国公民社会进步发展的表现。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今天都仅仅是一个灾难的旁观者,即使伸出有限的援助,也无法体会直面巨灾的恐怖与伤痛。也许今天眼前的民间营救并没有理想的那般秩序井然,也许前线的记者的表现并没有想象中完美无缺,但对于那些正在身体力行的行善者,的确应该少一些苛责和道德审判。虽然天各一方,但毕竟血脉相连。对灾难怀有敬畏之心,尊重每一个关注灾难的个体,尊重每一股援助灾难的力量,不仅是对公民社会发展应有的尊重,也是对受难者最大的尊重。

日本记者盐则英一曾对2011年日本海啸发生后,日本媒体放弃派系争斗,全力报道灾情的表现如此评论:“地震后,大家像是都有了默契的氛围,也许是因为大家没有时间去骂人了,必须首先应对地震。”

在同样经历灾难的此时此刻,我们也正需要一种默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