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胡耀邦的纪念在昨天——他逝世24周年的忌日——达到一个高潮。

先是来自《新闻背后的故事》。由于中国新闻周刊网、中国青年网等新近摘录其间段落,这本早在5年前就已出版的书籍内容,被五大门户昨天齐齐推至首页供国人重温,典型标题是“媒体披露胡耀邦逝世报道过程一波三折”。

文中第一折,是在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同志逝世当天:“奇怪的是,13点47分新华社先发了‘胡耀邦同志简历’,直到17点仍未发出讣告稿,可能是审定讣告的环节还未定下来……正是出于这种情况,中央电台《全国联播》节目出现了奇特的安排:18点半先播出了胡耀邦逝世的简讯,哀乐,在播出了其他两条新闻之后,18点38分又以‘刚刚收到的消息’播出了胡耀邦逝世的讣告(收到稿子是18点32分,方明直播),但在讣告后也就不好再放哀乐了,也就是说在同一节目中播出了两次内容不同、规格不同的消息和讣告。这种发布的不统一和中央电台播出安排的混乱,使听众感到莫名其妙。胡耀邦去世的消息传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出现了一些谣传,一些高等院校贴出了大小字报和标语口号,以悼念胡耀邦为名发泄不满情绪。”

第二折是对于胡耀邦逝世的治丧宣传:“开始时设想的规模较大……实际上,追悼会比叶剑英元帅去世时的宣传规模还大,那时没有转播追悼会;灵车由中央领导人乔石、胡启立、宋平、温家宝护送经长安街到八宝山,沿途可以报道(这是过去没有过的)……据了解,胡耀邦去世后,每天有近千人排队到家中去吊唁。后来,出现了不正常的悼念活动,有人借题做文章。起初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是冷静的,分清正常悼念活动和不正常活动,只要不出现打砸抢,坚持正面引导,不激化矛盾;宣传上严格按照中央的布署去做,注意把关,不要有诱发问题的报道和照片。由于事态的不断扩大,后来有一些治丧活动的报道被取消了,突出了追悼大会。”

最后一折就是转播胡耀邦追悼大会时的紧张气氛:“对于追悼大会的安排和“中央三台”的转播是非常精心的,深怕万一考虑不周而引发事端,不能帮忙,反而添乱……后来得知,游行示威的学生要准备占领广场,阻挠追悼会的举行,甚至有传闻说,有的人准备拦截灵车。中央分析,形势发展很快,气氛正在发生变化,悼念活动已退居次要位置,一种骚乱的情绪正在增长,一些有组织的活动正在出现……中央电台从9点50分开始转播……原计划追悼会的主要仪式结束,电台转播即告结束,后来改为对全国听众的转播按时结束,由广播大楼播音室播出结束语,告诉全国的听众转播结束,而对广场上的学生则继续转播群众向遗体告别的实况,以稳定学生的情绪。实际上转播的时间拖得很长,直到灵车出了人民大会堂的西南门以后,才专门对广场上的学生在人民大会堂转播现场播出了结束语。这种精心的设计,是为了稳住广场上的学生,让灵车能够顺利出人民大会堂,顺利通过西长安街。为此,中央电台也临时取消了沿途现场报道灵车经过情形的计划。”

最后,这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台长写下的是自己在一波三折后的感受:“在即将起灵时,胡耀邦的夫人李昭率子女在胡耀邦的遗体前,说了一段深情的告别话。这天上午,从人民大会堂向天安门广场望去,学生坐满了广场,四周人来人往,他们举着‘青年斗士,民主领袖’、‘浴血民主’等横幅,‘山雨欲来风满楼’,预示着一场大的风暴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