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

一、“适度腐败”争议

针对导致约50名儿童身亡的胡拉惨案之后的叙利亚国际环境变化,《环球时报》今用社评为中国外交政策辩护,指控“西方才是叙乱局的主要责任方”。

不过,胡锡进总编今天上午更需要用微博为自己的社评辩护:“环球时报昨天发社评,标题是‘反腐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攻坚战’,腾讯网在转载文章时将标题恶意改成“要允许中国适度腐败,民众应理解”,误导读者阅读。对环球时报可以批判,拍砖,但这种篡改术如果受到鼓励和效仿,将是中国舆论之大不幸。希望全国的网络编辑不论左右,都反对、远离这种做法。”

只不过,他遭遇了吐槽者例举环球网转发时的同样标题,而另一家门户网站不仅不“远离”,反而循迹而来:午间,网易接过腾讯的枪,在新闻首页推荐《环球时报:民间应允许中国适度腐败 称腐败无法根治》。

在支持胡总发声“以正视听”的微博账号中,出现了《北京日报》。这家因坚持公开指责自由派知识分子和西方价值观而声名大噪的首都市委机关报,宣布在昨天上午接获道歉:“时代周报社长宋浩、总编辑李远谋专程从广州赶到北京日报社登门拜访,就周报近日所发严重错误文章,向北京日报及主要负责人诚恳道歉,表示此文完全有违新闻操守,要严肃处理责任人。”

上周末,这份广东报纸发表《直面真相就是新闻的社会责任》,请来朱大可、陈力丹、展江等人,讥讽《××日报》是媒体界的“奇葩”:“近日,有报纸发表多篇带有强烈旧意识形态色彩的评论文章,其社长更是在媒体论坛上抛出其所谓的‘××新闻观’,持续引发网友围观。有网友戏谑,乌有之乡倒下了,《××日报》站起来了。的确,在今天这个时代,该报言论在党报系列中也属罕见。”此后不久,刊有该文章的电子报网页被删除,而另一位左派代表人物司马南也开始点名反攻:“广东部分媒体(南方系)从打冷枪,到指桑骂槐,再到公开持续地羞辱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已是多年来有目共睹的事实。新近发生的《时代周报》批判《北京日报》泼污该报负责人的事情,不过再一次证明了他们没有变,也不想变。但是,广东省委刚刚换届啊,难道这件事会照例模糊下去吗?”

二、“新4万亿”?

今晨,搜狐和凤凰网的头条标题分明都写着“官方否认出台4万亿政策,不松动楼市政策”。事实上,这则消息在昨天下午即已流传,包括新浪财经频道和中国经济网等均以一张流传于微博上的文件截图为证,称“湖南省发改委上午召开全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传递中央精神,明确国家层面有‘两个不可能’:不可能出台像2008年底那种大范围、大规模的4万亿投资政策;不可能松动房地产政策,现在只会预调微调。”

《潇湘晨报》头版头条证明了这场会议的召开,称“湖南将启动一批重大项目稳增长”,并强调“稳增长‘牛鼻子’就一个,就是稳投资”。而在那些不需要使用通稿的外地市场化媒体上,话就说得更加明白,《重庆晨报》在“中国经济破局”的标语下,以“胡锦涛强调中国要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指标为头条,直言“今年不会有4万亿刺激计划出台”:“中国政府‘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规模、力度和方向,均明显不同于3年半前(2008年底、2009年初)急速推出的以4万亿元为代表的一揽子‘保增长’刺激计划。其意图很明显,不会再推出大规模的刺激计划以推动经济高增长。瑞信经济学家陶冬的报告预计,中国为应对经济放缓而出台的刺激措施规模可能将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是2008年刺激规模的一半。”

那些以财经观察为己任的媒体就更加细致了。《每日经济新闻》宣布自己的记者昨天亲赴发改委外蹲点调查,发现“守候了一个下午,也未见到一个‘亲吻批文’的地方官员……国家发改委外面礼品店里的店员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并没有发现很明显的礼品大量购买现象”,于是强调,“实际上,近来关于发改委的焦点并不是大项目屡屡获批,而是对‘新四万亿’以及‘四万亿2.0’等说法的否定。正如昨日报道的那样,来自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发改部门的官方消息均表示,国家不会重复2008年那样大规模的投资计划。”

这家财经报纸的采访报道能力得到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证明,据其摘录的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声明,“我们主要是针对保持合理的全社会投资规模,来稳定经济增长,要想再一次大规模的靠政府主导的扩大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不太可能,因为它不可持续。”此前一天,这份中共中央机关报旗下媒体就此发表分析,为担心温家宝“重提保八”的人们提供镇静剂,《稳增长调结构不存在政策“掐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近期出台的措施中,减税、扩内需、向民资开放更多准入领域等带有转型和调结构意味的政策被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可见中央在强调‘稳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调结构’,‘稳增长’和‘调结构’是双策并举。”

今晨,中共中央机关报自身也已发表权威表态《稳增长,要投资不要投资冲动》,稿件由多位经济学者出面分析,强调虽然“近日项目审批明显提速,引发外界‘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的猜想”,但专家们认为“当前就业形势还比较乐观。各地并没有出现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的现象,相反‘用工荒’还在局部地区蔓延。我国没有必要启动像‘4万亿’那样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文中提出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讲,要减少投资低效率问题,必须更好地扶持实体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还要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真正减轻税负,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

新华社则除了在昨夜发出电稿,强调发改委那句“湛江和防城港新批钢铁项目将在压缩地区钢铁产能基础上实施”之外,也提供《中国“稳增长”政策措施不会加剧经济失衡》之形势分析:“可以预料,中国政府将加快启动收入分配改革,实施大规模结构性减税,切实落实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新36条’,放宽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一切藩篱。”

这些“不会”、“不可能”显然是为了回应在过去数日中民间蒸腾的政策质疑,至少,这些努力能够让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公开表示“欣慰”了,在其于《广州日报》上发表的评论《什么才是两全其美的“稳增长”》中写道:“国家的诸多举措中,将结构性减税放在首要位置,将刺激内需提到重中之重,强调实体经济和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面对外界猜测,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也传递出‘不可能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的信号,这无疑是及时而正确的。”

想来,马博士是一边写下“就时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而言,短期的减速并不可怕,如何加大减税力度真正减轻企业负担,如何推动改革真正加大居民收入,如何破除垄断真正为民间资本找到投资空间,如何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利润端的地位,如何进行体制改革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些都是必须立即去做的”的同时,一边琢磨着如何接受白岩松的采访。在昨夜央视新闻1+1中,白主播再次向全国民众展示湛江市长亲吻批复的瞬间,于是,这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解说词说道:“他是乐了,一个城市的开心,但是很多人又开始忧虑,一个国家的忧虑,因为我们的经济转型是不是又因此走回头路,是不是走走回投资拉动的这样老路上去。”马博士在电话那头做出解释,“大家担心是非常正常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保证增长速度,把一些我们可能认为淘汰的,已经产能过剩的,已经认为对我们未来结构调整非常不利的项目上马,这些项目上马以后,增长速度上去了,数字是非常漂亮了,但是留给我们未来的难题非常大。”

在回顾白市长动情一吻时,白岩松还宣布自己想起了“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那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并调侃道,“相信整个湛江的老百姓也是狂喜的,是广东很多人也会是狂喜的,但是见到这张照片的时候一定会有人不高兴,首先第一个不高兴就是国家发改委会很不高兴,因为这事你低调一点就完了,结果如此高调……让大家都在议论国家发改委简直是太有权了。”

的确,“稳增长”,“吻增长”——如何真的“两全其美”,执政者与观察者不太可能完全一致,但凤凰网至少可以为自己率先推荐的这个谐音暗喻而骄傲。《重庆晨报》社评里,邓海建正在反问“谁能读懂跑项目后‘吻增长’的艰辛”:“一个项目要辗转34年,行政逻辑上自有其合法或合情的道理……一个‘跑’字,表面是人情的分量,实质对应着职权的自由裁量。‘跑’得越艰辛,‘跑’得越成果卓绝,公共行政的伦理与品质就越面目模糊。”

《长江日报》评论员付小为就讲得更加明白,“省市领导亲力亲为层层拜访、数不清的赴京‘蹲点’……个中细节其实并不让人陌生,或者说,在很多地区、很多项目的审批过程中,常常出现类似的情况。”这份武汉市委机关值此再析“跑部钱进”现象:“‘跑部钱进’显而易见地会提供寻租与腐败滋生空间,这一点不仅在一些已经暴露的案例中得到证实,还隐现于驻京办撤销变驻京办‘潜水’上……对一个地方来说,获得重大项目落地当然是值得欣喜的事情,然而更应该看到,主要是产业经济项目的重大项目如何安排和布局,确实是一个重大问题。”

三、“5.26”车案

四天以来,包括腾讯创始人曾李青在内的民间意见领袖们举起“深圳是我们的家”的旗帜,与那些对黑幕求之若渴的全国观众们一起,在网络舆论场上一度将深圳警方逼至百口莫辩。

不过,从《南方都市报》今天的报道和评论方式来看,特区的大盖帽们可以稍缓口气了。这份在过去三天里向广深市民提供更多“猛料”、并号召“全城寻找目击证人”的省委机关报子报,在今日头版刊出标题导读,确认“深圳警方发布醉驾飙车案最新证据,自首者确系肇事者”。

根据《两天连开两场发布会 深圳警方欲力破“顶包论”》的整版报道,“在‘5•26’豪车交通肇事案发生后第86个小时,深圳市交警局终于找到并公布了足以推翻‘顶包’论的关键证据:一段清晰录下侯某相貌的酒吧视频。身陷风波的G T- R车主许楚辉也在警方相机前赤裸上身,自证下巴和上身并无伤痕。”在《“视频未经恶意加工”》的小标题下,记者更摘录下警方回应:“深圳交警前日公布的几段较为模糊的视频,昨日在网络上引起一片争议。有网友质疑,公布的视频有经过剪辑加工。例如,在一段比较模糊的视频中,被指为侯某的男子走过一面墙壁上的挂饰时,头部周围出现一圈‘白色光环’。昨日,深圳市交警局副局长徐炜表示,警方公布的所有视频,只进行过剪辑和删减,这是为了以更清晰的方式还原事发过程,除此之外警方没有做任何的后期加工和篡改,并没有经过恶意加工。徐炜承诺,为了澄清真相,深圳市交警局还决定公开所有原始录像,警方采集到的所有视频证据,都将放置于福田交警大队,任何市民在获得批准后都可自行查阅原始视频证据。”

对那些热切关心此案的民众来说,有很多人在昨天傍晚即已获知释疑。包括深圳新闻网在内的多家网络媒体提供了第二场情况通报会的现场直播。除了用官方微博账号即时转播外,《深圳晚报》干脆把车主许楚辉高抬下巴显示没有伤痕的特写照片放大至大半个头版,追踪此事的《晶报》也把那半身裸像放到了最大尺寸,表明“车主验伤,上身完好”,通版报道中,更用大标题强调“侯某某头顶光环因为有顶灯”之点:“对于侯某某在游艇会视频中出现的‘光环’,交警解释说是因为当时有一个顶灯照下来的视觉效果,可以保证并非后期制作。徐炜表示,交警局决定设立一个视频查询处,市民和媒体记者如有需要,经过交警部门的审批和批准的都可以查到所有视频的原件。‘我相信以这种手段一定能够消除大家的疑惑。’针对死者家属提出的要求,徐炜当即表示,因视频时间跨度都很长,警方一般只会截取需要的部分。如果家属需要查看完整的视频,警方随时可以提供。并保证交警部门绝对不会对视频进行任何恶意的加工、篡改。”在一问一答式地列出关于“顶包”、“指纹和DNA”以及“视频”的攻防后,这份畅销报纸也向警方提供了说明机会:“为何不能按网友的质疑提供所有证据,徐炜回答:‘一是我们为了办案的需要不能第一时间把所有都告诉媒体,第二就是市民了解的信息和我们办案取得的证据也是有差距的,市民了解的不一定是我们确定事故所需要的。’”

作为市委喉舌,《深圳特区报》也在今天一改前两日作风,放开手脚给出整版,强调“自证清白,记者面前赤裸上身,本报记者和肇事车车主面对面”:“许某辉表示,虽然肇事司机不是他,但车是他的,他也注意到媒体和网友们要他站出来的声音,他不是不出来,是希望警方对事件做出结论,死者家属情绪有所缓和时,再和死者家属见面。当记者询问具体是什么时间,许某辉则表示,一两日内。”

从目前情形看,死者家属情绪还没缓和。在那幅手捧遗像的图片周围,《深圳特区报》摘录了“没有顶包的几率,上升到70%”的网友观点,但也同时承认“死者家属质疑未消”:“对于车主许某辉身上无伤的照片,死者家属也纷纷提出了异议,质疑照片的拍摄时间及真实性方面都非绝对可信。‘退一步讲,就算真的不是这个许某辉开的车,那肯定就是他叔叔许某周了。总之,肯定不是这个姓侯的!开跑车,住高级会所,我们看他(侯某某)的样子,也不像!再说了,开180公里以上的速度撞车,他身上怎么可能只有那么一点点伤。’昨日发布会现场外,死者家属们这样表示。”

甚至,这份机关报还用小标题“怪异的行为不说清,群众的疑虑难消除”来介绍记者感受:“大量的证据并没有说服死难者家属,也没有让媒体、网友信服。无论是昨日还是前日,在通气会之后,死难者家属均高声大呼:我不信;媒体发问越究越细:交警新闻发布会说,侯某某在该公司干了10多年,我们调查只有2年;网友也纷纷质疑:视频是不是造假?为什么,在有没有“顶包”这个问题上,舆论到现在几乎还是一边倒?记者调查发现,关键还是在于事件中犯罪嫌疑人侯某某奇特的行为令人生疑。”

的确,侯某某的“奇特”正是导致民间侦探们“打死不信”的重要原因,一个流传广泛的反讽是,“一个广西的农民建筑工,在夜店喝酒喝到凌晨三点,然后开着超级跑车载了3个美女,在一条10多个摄像头恰巧同时坏了的高速路上,撞死三人后逃逸,住进了大梅沙游艇会所……太励志了!”而那些被逐格分析的视频更加深了人们的怀疑,就在昨晚通报会之前,名为“新快报新媒体”的微博账号已经“火上浇油”,引用网络调侃:“仔细看肇事者经过墙上挂饰的时候,头上的白圈,强大的后期啊!网友:头上有光环的不是释迦牟尼,不是上帝,而是真假司…….”

从今天的版面语言来看,《新快报》大概是真的不想与深圳警方交好了。虽然没上头版,但在那大半个版的文字中,编辑突出展现网民对“视频被篡改”的三点质疑:“视频出现光晕和时间停止,是否动过手脚?”“侯某身份成谜?”“313个摄像头对准事发地,为何不公布视频?”而得到《广州日报》们同时刊登的警方相关回应,则没能出现在这份《羊城晚报》子报上。

新闻事实之外,评论员们也已出动。《云南信息报》不仅提供了舆情分析《“5•26”跑车案为何惹来连番质疑》,更与《南方都市报》同步刊出社论《信息公开流动,公众疑虑自然去除》:“在公众无法释疑的情况下,深圳警方又于5月29日召开了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从媒体披露看,这次发布会针对性极强,先前公众质疑的肇事司机清晰的视频不仅找到了,并且及时进行了公开,被怀疑为真正肇事者的车主在警方说服下,也选择了现身。最新的消息更说,今天下午深圳交警局或将召开第三场通报会,届时将公布DNA比对结果等一系列关键信息。先前媒体总结的此案中的几大疑点,至此几乎已焕然冰释。”而后,文章开始分析为什么“类似的事件为什么总是会给公众留下许多浮想联翩的空间,并形成一股汹涌的舆情”:“将这一现象诿过于公众‘仇富’‘仇官’的心理最为简便,但任何一种社会心理都有其适合生长的土壤……正是因为耳闻目睹了‘摆平一切’远不只是传说,正是因为对这种‘摆平一切’的强大能量充满恐惧,所以在公众心理这一块儿,任何事件只要牵涉‘钱’‘权’二字,不仅疑处容易生疑,不疑处也会有疑了。”

结语处,这份在此案中表现突出的媒体更向深圳警方事后喊话:“以本案而论,如果当初事故发生现场,警方不对正常采访的记者进行阻挠,让与本案有关的信息都自然流动,公众那些建立在想象之上的猜测还会不断发酵吗?”

此时,来自《新京报》的评论《深圳车祸案不必急于“断言”》得到新浪凤凰共同头条推荐。在肯定“当地警方也在逐步有针对性地一一回应”的同时,这份北京报纸也劝告,“现在回头想想,如果这些信息一开始就能发布,‘顶包’的质疑或许会少一些。当然,面对一个复杂的案情,警方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所有的信息……如果当初警方只说,‘初步确定’该案肇事司机为某某,没有‘顶包’,具体情况正在调查,质疑的声音或许会少许多。”

《深圳晶报》则选择继续立论于公民意识。在今日社论《我们关注“5•26”车祸,因为深圳是我们的家》中,赞扬“公众、警方、涉事企业等正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着真相呈现”:“诚如有网友所言,对于‘5•26’车祸,深圳人都该关注,因为这事关深圳的荣誉,而深圳是我们的家。‘5•26’车祸的调查若能做到铁证如山、无懈可击,那么将陡升深圳的法治化形象,反之,则会令深圳的形象受损。因为爱这个城市,所以对真相穷追不舍;因为爱这个城市,所以不愿其被质疑蒙羞;因为爱这个城市,即使有质疑、有分歧、有交锋、有辩驳,也终能因真相达成共识,并由此迸发出爱家创业的无限激情。”

《深圳特区报》也可以在这个早晨宣布“诚破天下之伪”了:“真实的结论就要经得起一切质疑。交警部门化解各方疑虑的过程,与公众求解真相的过程是一致的。社会各方的各种合理质疑都应得到有力回应。如此,疑虑方可解,公信方可立。”

只是,身在局外的《成都商报》更愿挑明,围观民众并不会真的统统解除疑虑。在《每次公共事件都是修复社会信任的机会》中,评论员付克友叹息,“和以往类似的公共事件一样,‘媒体报道-公众质疑-有关部门回应-公众更多质疑……’成为此次信任危机的模式链条。”他的结论是,“在一种缺乏社会信任的氛围中,也许警方再多的证据,再详尽的回应,都无法打消所有民众的全部疑点。但是,以专业的精神和法治的程序,却可能避免又一次信任危机,也是修复社会信任的机会。公共部门应该重视这样的机会,而不是一次又一次浪费这样的机会。”

曹林显然是相信“谣言止于透明”“公民推动进步”的,他今天获准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强调“没有说服不了的公众,只有缺乏说服力的证据”:“没有说服不了的公众——这并非对公众的吹捧,而是一个现实。公众可能有被蒙蔽的时候,但不可能永远被蒙蔽,理智和理性终将占据主流;公众可能被情绪和偏见所主宰,但多数人还是会被确凿的事实和充分的证据所说服;公众可能对政府部门充满不信任,但当政府提供了毋庸置疑的证据后,虽然真相不如公众开始所想像的那样,但公众还是能接受的。可能会有少数人只相信自己的想像而拒绝接受任何不符合其想像的事实,可多数人还是保持着一种可以被说服的开放与包容。”

你被说服了么?“打死不信”、“必有阴谋”的人们还在控诉斥责,同时也确有一些质疑者在警方证据和专业释疑面前开始反思,是不是对公权力先入为主的“有罪推定”立场太过僵化?

“今或公布DNA”,搜狐此刻正用首页大标题推介着今天下午深圳警方再开发布会的预报。

四、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乡村不应成被安全遗忘的角落》 http://t.cn/zOdmlgP

南方都市报《关于地震的一点遐想》http://t.cn/zOdmEsk

中国青年报《可怜之刃刺向可怜之胸——执法大队副队长死亡调查》 http://t.cn/zOdm1Os

中国青年报《儿科病?社会病?》http://t.cn/zOdmBuw

东方早报《绝不能用“卖淫嫖娼”为奸淫少女者开脱》http://t.cn/zOdmgnK

晶报《教师“挣扎人生”背后的多重挤压》http://t.cn/zOduAt9

钱江晚报《<指南>能还孩子一个幸福童年吗》http://t.cn/zOduJZ2

新华每日电讯《格力电器空降董事遭否的标杆意义》http://t.cn/zOduW5C

新华每日电讯《当“早教指南”PK疯狂的“起跑线”》http://t.cn/zOduOCL

长江商报《怎样看待耸人听闻式新闻》ttp://t.cn/zOduo7T

腾讯《中国孕妇的保胎荒唐剧》http://t.cn/zOdmBnH

凤凰《在争议死刑案中坚持正能量》 http://t.cn/zOd3fQX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本文编辑刘波bo.li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