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得益于在抓住外部三次重大机遇推行对外开放,并在国内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次机遇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国家滞胀,经济大调整,产业转移。石油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轮较长时期的滞胀,世界经济重新洗牌,发达国家大量产业开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此时打开了国门,开放国内市场,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积极融入到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凭借劳动力价格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紧抓东亚产业转移契机,在大力吸引外资的同时积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中国经济初步起飞。

第二次机遇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柏林墙倒塌,苏东剧变,两阵营对峙结束,全球统一市场形成,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开始。这一时期,中国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开发上海浦东,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拉开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序幕。同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内改革的力度更大,中国政府在应对经济过热的同时,进一步开发国内市场,启动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投资环境得到很好改善,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日趋活跃。

第三次机遇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之下,中国的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中国逐渐成为亚洲、欧美、非洲、拉丁美洲等许多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2001年加入WTO,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借助这一契机,中国进一步根据国际贸易规则改革国内规则,全面融入国际市场,成为世界工厂,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911事件后,由于反恐的需要,大国加强合作,欧美空前团结,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合作紧密,中国获得了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终结了20世纪70年代“大滞胀”以来世界经济经历的20多年“大缓和”的繁荣周期,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遭遇空前的困境,新一届中国政府面临很大考验。由于危机的冲击,主要经济体都在调整内部经济结构,对外经济政策趋于保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生逆转,其深度和广度已远不及此前,加入WTO所带来的“外贸红利”已经消耗殆尽,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动力将主要来自于国内改革。如果仅仅是全球化的外部环境逆转,我们还可以通过国内的改革来弥补;如果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也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向“左”转向逆市场化的方向,那么两个逆转的叠加将把中国经济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改革与转型这样的制度变迁始终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城市改革,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巡讲话推动的市场化改革,90年代中后期的国有企业改革,其方向都通过重大的制度变革推进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此次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是一次以货币膨胀换取经济复苏的经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没有重大的结构调整和制度变革,这种复苏是不可持续,大规模的货币膨胀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将不断显现。中国经济要获得重生,必须进行深入的制度变革和转型。未来的决策者,在这一点上恰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