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束缚中国市场化改革最大的三根绊马索,一是土地制度,二是金融制度,三是做大国有企业的理念。

土地改革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总阀门,不懂土地、不懂农村,就不懂中国式的市场经济。中国面临第二次改革,总阀门又要动了。5月25日,《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公布,这是深圳历史上的第三次土改,是中国第三次土改的一次重要实验。

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开放门户之后的第一次土改是包产到户,解决了中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必政府号召种粮,中国饥荒消失;第二次土改是土地招拍挂,通过市场化的土地作为投资品的价格与政府规定的土地补偿价格之间的差价,解决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原始积累,这条路到现在还在走;第三次土改就是此次深圳土改,国土资源部与广东省政府用部省合作方式,推进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土地利用高效化、土地管理法治化。

1978年11月24日晚,没什么政治理念的18名安徽小岗户主,为了吃饱饭,在一份错字连篇的“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在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杀头也干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当时农民自发的土改冒着杀头的风险,18名户主用最原始的办法签下口头信用契约,发誓不向任何人说出去,亲戚朋友也不例外,谁泄密谁就不是他娘养的。民间改革之后,中国进入包产到户时代,包产到户满足了农业社会中农户的基本土地需求,但包产到户使中国停留在小农经济中无法自拔。

1987年12月1日,深圳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从这一天开始,土地作为最大宗的投资品,作为溢价最高的投资品种成为地方财政的根基,到目前为止,以土地整备中心或者储备中心,通过拍卖等方式推向市场获取差价,成为实现土地溢价的主要模式。

现在,土地改革又到了关键时刻。

此轮土地改革的背景是,各阶层对土地利益分配已经到了以性命相搏的阶段,强迁、强征现象层出不穷,土地上凝结了斑斑血迹。较为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最头痛的问题是,国土资源部下拨的土地指标永远不够用。2011年4月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根据国土部369人调研组用时一个月对31个省(区、市)179个县市进行的实地调研,表明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调研情况看,31个省(区、市)都反映计划指标不足,多数反映下达指标只能满足需求的1/3。另一方面,土地不足与土地浪费并存,就像中国的水资源利用一样,圈地而不用,土地产出率低。土地的非集约化使用已经让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如老牛拖辕,不堪重负。

由于土地国有制,中国的土地从来不是市场化的,以前非市场化,现在非市场化,将来还是非市场化。

深圳土改没有在土地国有化这一核心区域取得突破。深圳土改加强土地国有制,从以往的国有与集体土地二元化管理转变为国有土地的一元化管理体制。2011年11月,在深圳南山区土地整备中心挂牌时,深圳新闻网曾介绍,土地整备工作是深圳今年和“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基础性工作。当所有的土地进入储备中心交易时,以往基于集体土地的小产权房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基。土地所有权之所以没有根本变化,是因为土地仍然是最大宗的投资品,溢价仍然是最高的,政府的改革、城市的更新、产业的升级,第一桶金必须从土地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