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富盛名的建筑学奖项的中国得主,批评了肆意拆迁的做法,称拆迁割裂了中国不少城市的景观,使其面目全非,几乎无法辨认。

王澍今日将在北京举行的一个仪式上领取2012年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他的言论突显中国各界对于城市规划的普遍抱怨,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过程中,仅在去年一年就有逾2000万农村居民迁至城市。

王澍是首位在中国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普利兹克奖得主,他在一个汇聚历届得奖者和本土建筑师的论坛上表示,中国的城市已基本上被剥夺了昔日的独特性格与美丽。“在30年时间里,我们建造了一个全新的国家,”他表示。

近二、三十年来,房地产开发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推动因素,改变了城市面貌,创建了对建筑相关的大宗商品的需求,在全球各地的市场都能感受到这种需求。

在近期楼市趋弱的大背景下,这种狂热的开发速度可能在今年有所放缓,但政府似乎急于阻止价格回落过多,巨大的建设规模预期将得到保持。

中国财政部昨日宣布补助公共租赁住房专项资金660亿元人民币(合104亿美元),以支持各地在2012年建设200余万套公租房。

北京等城市的快速重建,已吸引国际注意力和赞叹,尤其是由于大量令人瞩目的超现代化项目的兴建,包括体育场馆、歌剧院和高层公寓楼。

但王澍批评了分配地块用于开发项目、往往不顾及周围地段的标准程序。他表示,这样的项目变成一个个“殖民地”,城市居民甚至无法从一个小区走到另一个小区。

这位建筑师长期主张保护建筑遗产,哀叹全球化浪潮剥夺了中国城市的独特性格。

王澍小时候居住在北京一条胡同的传统四合院里,他曾说起一本汇集20世纪早期北京老照片的书,他表示,那些照片显示,当年的北京“比巴黎更美。如今我一点儿也认不出它了。”

在他自己的工作中,王澍结合现代形态与传统物料和工艺。他在华东城市宁波的旗舰博物馆采用从拆迁的居民楼抢救出来的砖头及其他物料。拆迁这些居民楼是为了给新开发项目腾出地块。

在一些观察人士眼里,将普利兹克奖授予王澍,是评委们加强呼声的一种企图,他们希望为中国尚存的建筑遗产和城市肌理喝彩,使其得到保护。

“此举向中国官方及其娇惯的开发商发出一个信号:‘尊重过去,而不要只是把它抹掉’,”《建筑评论》(Architectural Review)上月在一篇文章中表示。

200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 )在前述论坛上表示,中国面临的风险是拥抱一种“拉斯维加斯模式的”现代性。“中国需要非常小心地对待彻底忘记过去的做法,”他表示。

译者/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