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世界经济形势的普遍看法已变得愈发乐观,原因显而易见。高收入经济体似乎终于开始复苏,美英两国尤为如此。但前路仍然坎坷,特别是欧元区。对新兴国家而言,高收入国家增长势头转强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如果说欢喜之情是威胁稳定的因素之一,那么它在2014年应该不会太常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奠定了今年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达沃斯年会的基调。IMF将今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率微幅上调至3.7%(仅比2013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的数字高0.1个百分点)。但IMF将英国的预计增长率上调了0.6个百分点,将日本和西班牙的这个数字各上调了0.4个百分点,将德国和美国的这个数字各上调了0.2个百分点。

然而,高收入国家的预计增长率依然偏低:美国为2.8%,英国为2.4%,日本为1.7%,欧元区为1%。如果该预测准确的话,这些经济体将无法缩小经济产出增长率相对于危机前趋势增长率的差距:欧元区这一缺口为约13%,美国为15%,英国为18%。尽管推出了超宽松货币政策,高收入经济体从毁灭性衰退中的复苏速度依然缓慢。尽管令人沮丧,但现实依然如此。

最终结果有没有可能好于IMF预期?有可能,而经济增长率最有可能超越IMF预期的是美国,因为美国能源成本低,财政紧缩已放缓,金融业健康(至少与过去相比),家庭负债较峰值水平已有大幅回落,并且房价正在上涨。根据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学者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肯尼思•罗格夫(Kenneth Rogoff)的研究,从重大金融危机中恢复需要7年时间。如果真是如此,美国增长加速的时刻可能已经到来。

欧元区前景黯淡:继2012年衰退0.7%、2013年衰退0.4%之后,今年的增长率预计将为1%。西班牙和意大利今年的预计增长率只有0.6%。市场信心强势反弹,可能使欧洲的复苏好于预期。糟糕的是,欧元区还面临一些明显的下行风险。一是预期通胀率可能降至极低水平,甚至进入通缩区间。高负债经济体的物价不断下跌,将让债务压力变得更加难以承受,并由此带来进一步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二是即将对欧洲银行进行的评估,可能会暴露出许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如果通过实施内部纾困、让债权人承担损失来满足要求,银行融资可能将进一步被扰乱,对较为脆弱的经济体而言尤为如此。

总体来看,新兴经济体今年的预期增长率仍为5.1%,高于2013年的4.7%。像往常一样,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预计将领跑所有新兴经济体。中国今年预期将实现7.5%的增长率(见图表)。

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情况千差万别。但全球的重大动向会影响所有经济体,只是方式可能不尽相同。去年初夏,美国释放出拟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引发了一阵“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如今美联储(Fed)已经开始缩减资产购买,上述现象卷土重来。此类市场变化并非预示着金融危机将会大面积爆发。阿根廷现在情况很糟,但这并未出乎大多数观察人士的预料,因为经常账户赤字和外债均十分庞大的国家必然脆弱。一些地方的企业负债也出现高企。但如果哪个国家爆发危机,那应该是由该国特有的弱点导致。大面积爆发危机应该是不可能的。

然而,即便没有爆发危机,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加上各国自身的弱点,仍有可能导致不少经济体增长放缓。在近期的一篇博客中,IMF副总裁朱民列出了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四大不利变化:全球金融环境收紧;中国增长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际贸易疲软。我还想加上一点:欧元区的调整——经常账户大幅转向盈余,世界其他地区则与之正好相反。上述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净资本流入,将使得新兴经济体难以承受资本流入“急刹车”的后果。

朱民还指出,在过去50年内,新兴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平均增速并不高于高收入国家。相反,尽管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兴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增速确实快于高收入国家,但到八九十年代,新兴国家又落后了。到了21世纪初,新兴国家才再次领先。令人失望的是,拉美50年来未能实现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逐步趋同(convergence),如今的实际人均国民收入反而低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水平。有人担心,未来新兴国家可能出现一段较长的表现相对疲软的时期。维持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逐步趋同,这绝非易事。

最大的问题或许是,中国未来会发生什么。2008年以来,中国的增长日益依赖信贷的剧增(见图表)。这种做法是无法持续的,而在一个经济增速仅为历史水平四分之三的国家,将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用于投资,也是不明智的。中国政府可能面临这样的选择:要么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眼下承受一场比原计划更严重的经济增长放缓;要么推迟改革,这样的话经济增长在日后将遭受严重得多的冲击。

那么应当何去何从?答案是:促进复苏、推行改革。对于美国,这意味着在提高债务上限的辩论中摈弃那些愚蠢言论。对于欧元区,这意味着坚定地扩大需求和提高通胀率(至少提高到2%)。对于日本而言也同样如此,只是日本央行似乎更有决心达成既定目标。对于新兴国家,这意味着另一轮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中国、巴西和印度。此外,避免诸如中日冲突这样的地缘政治灾难也至关重要。合作和交流应成为未来的主打牌。

眼下我们走出危机时代的希望确实大于以往。这个机会不容错过。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