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当时的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发出号召,呼吁他的同胞在美国各地“向贫困宣战”。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在如何消除贫困这一问题上,美国政界仍像以往一样在意识形态上分为两派。

美国政坛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表明,美国两党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斗争还会持续下去。不过,美国自由意志主义者(libertarians)与自由派人士(liberals)就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达成一致的空间,比人们公认的要大。

首先,各方就关键事实达成一致应该是可能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ors)的资料显示,美国人口贫困率之所以能从1964年的26%降至现在的16%,主要归功于各种联邦计划的推行。在退休人员福祉方面,约翰逊的贫困抗击战所带来的改观尤为明显。半个世纪以来,老年人口贫困率已从35%降到今天的仅9%。

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一成绩,主要是拜面向老年人的联邦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和面向低收入阶层的联邦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所赐。食品券、扩大的社会保障以及教育津贴也发挥了一定作用。若是没有这些计划,现在的人口贫困率将为31%。如果保守派人士想终止这些计划、或将它们下放给各州,就必须证明这一水平的支出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进行。

其次,自由派人士不应再把贫困与不平等混为一谈。在理想的世界里,收入上的差距应该能够奖励成就,为成功提供激励。只要机会是均等的,贫富差距就是可忍受的,甚至是可取的。

遗憾的是,近年来美国国内不平等现象的日趋严重,背后的动因除了成就因素外,还有寻租行为(尤其金融领域的寻租)。对于这种不可取的收入不均和贫富不均,不论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都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回应。

尽管如此,还是有迹象表明,两党在把均等机会当作联邦政策轴心方面有望达成一致。共和党人尤其有大量的找补工作要做。令人鼓舞的是,共和党的一些领军人物——比如前副总统候选人、众议员保罗•瑞安(Paul Ryan),以及志在竞选总统的参议员马尔科•鲁维奥(Marco Rubio)——正把目光投向这一方向。他们应该从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和奖励劳动这两点入手。将部分抗贫困行动下放给各州可能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最后,美国政府还可以多借鉴国外的经验。研究结果显示,人一生的机遇主要受早年经历影响。芬兰、德国和新加坡等国的早教计划(early learning programmes)都远胜于美国,这些国家的人口贫困率也远低于美国。这进而意味着,这些国家为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而所付出的经济成本也要低得多。时间已迈入21世纪,却仍有4900万美国人生活在贫困中,更有成百上千万美国人只是勉强脱离文盲状态,这是无法让人接受的。

自约翰逊总统向贫困宣战以来,美国在这场持续了50年的战争中只取得了部分胜利。他提出的方法有些是无用的,有些则发挥了作用。美国政治光谱内各个阵营的务实主义者应当能够辨别出哪些方法无用、哪些有用。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