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喜欢与否,在眼下的中国,在北京这样所谓的国际化都市,全职太太已经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逐渐走向平民化。我的全职闺密中,因着物以类聚的社交原则,几乎都符合如下特征:工薪阶层、家境小康,有一到两个低龄小孩,全家每年至少安排一次长途旅游,每周去一次沃尔玛、麦德隆之类的大超市,偶尔花大价钱买有机蔬菜和有机肉。其他额外花费包括:情人节扎堆看一场电影、到海底捞饕餮一顿,到颐和园发发呆,享受一把慈禧太后的夏日心情。

总之,如果在非公众假期,非下班时间,你在超市、电影院、公园看到的貌似中年女人,除了保姆,除了提前下岗退休的人,便极有可能是全职太太。当然,不客气地说,也可以称之为失业中年女文青,因为她们多数是典型的“三高”熟女:高龄、高知、高资历,都是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好手,当年在单位里精明能干、叱咤风云的更不在少数。

选择回家,实话实说,被动的为多:有人是为升职未果;有人是为一张迟迟不落地的无固定期限合同;有人不耐烦伺候无良老板;有人进入了遥遥无期的职业倦怠;至于我,则不愿意在残花败柳的年龄,还无休止地上夜班,半夜回家被警察拦着查酒驾——那个钟点还巴巴在街上游荡的,除了夜班编辑,就是性工作者。

平民全职太太,当然得夹紧尾巴做人。除了厨娘、司机、保姆、陪练一手承担,还得学会欺上瞒下。我加入全职太太行列两年,至今没敢告诉老妈,更没敢告诉小孩。事实上,女儿班里,一堆妈妈是全职太太,但是在我印象里,除了一个美国小孩理直气壮表示我妈妈不上班,其他妈妈大都会含糊其辞。譬如我,常常告诉女儿,妈妈要办重要的事情,其实无非是跑跑银行理财厅,把家里的那点碎银子倒来倒去。另外一个全职太太,则每天妆扮得纹丝不乱,一身标准的公司女高管装束。需要填写单位时,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填写了前单位,那感觉就像失婚女人不得不和前夫纠缠不休,而此前大都咬牙切齿,发誓老死不相往来。

全职太太为什么羞于说出口,按我一位全职死党的说法,都是受了中国教育的毒害。我们母亲那一辈,男女各顶半边天的潜台词是,女人都当男人使,全民皆是劳动力。那时也有全职太太,有个特定称谓叫“家属”,顾名思义,家庭附属品的意思。对于国家集体而言,全职太太毫无价值可言。低工资年代,双职工家庭才是基本生存保障。有个没工作、没工资的“家属”拖累,活脱脱的悲惨世界。待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全职太太光荣复辟,只是又变成了无所事事、奢侈消费的代表。而今,全职太太泛平民化,昔日的不良印象还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特别是各项保障随着前单位一起灰飞烟灭,“寄生虫”的感觉时刻让你火烧火燎。

所以,听说你是全职太太,无关紧要的人才会一脸羡慕;贴心贴肺的人则真为你着急上火。有人劈头盖脸埋怨你,天下乌鸦一般黑,为什么不咬牙挺过这一关,说不定柳暗花明;有人暗地里为你操碎了心,月月为你更新工作信息,四处推荐,比猎头公司还积极。

其实男主外、女主内几千年都是中国传统。全职太太作为男女分工的有效模式,早已经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通行。上班已经要全力打拼,下班还要兼顾家务孩子,全力压榨出最后一点剩余价值,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妇女歧视?

只是,理论归理论,现实归现实,纵使队伍不断壮大,中国全职太太还是进不了主流社会,甚至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很容易为自己没有奋斗而充满了罪恶感。在如今的中国,如果你受过高等教育,特别是名校毕业,学历等身,如果不找个组织奉献劳力,简直是对不起祖国对不起党,连带着对不起祖宗,因为你没成名,没成功,没钱没势力,怎一个辜负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