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5日)

一、“北京市民高度”

对中共官方宣传口径的挖苦又多了一种形式:“@北京市民踊跃 :本人郑重声明:此次市府号召捐款,本人一毛钱都不捐,所有标榜‘北京市民踊跃捐款’的新闻全部为虚假报道,本人将保留追究相关媒体侵权的权利。”

与这个微博账号相呼应的当然少不了“@北京市民高度”,他对“踊跃”的声明表示“高度肯定”——在这些网络讽刺者一唱一和的行为艺术之间,宣传官员们沿用几十年的那套话语模式——比如“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表示”、“积极”——越发像个笑料。

在已经因那份《北京娱乐信报》上的“北京顶住最强暴雨”大标题而感到不适的情况下,官方通稿中频繁出现的“重视、迅速、亲临、奋战、温暖、感动”,让那些敏感的异议者格外厌恶,对“被代表”的警惕之心更因北京官方发起为“7•21”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捐款活动而蔓延。尽管类似“北京市民高度”这样的账号陆续被注销,尽管新浪头条新闻和北京市民政局在发布通稿时关闭了评论,但挡不住那些转发者加上一句“捐你妹”,或者“我已纳税”。

《晶报》今天勇于在纸面上公布这场民意反弹。根据这篇社论总结,不少人在网上说“不”的原因是因为“既在情理上站不稳脚,也显得有点牵强与突兀,倘若在其使用的合法性方面也缺少必要的承诺与行动,将很难消除市民的疑惑”:“作为一国首善之区,北京与上述本身就属于边远贫困地区的灾区不同,公共财政的支撑能力要强得多,应该不至于困窘到了需要公众解囊来渡过难关的地步。更为吊诡的是,北京这次是号召全体市民向灾区捐款——北京市民本身就是这场暴雨的受害者,自己给自己捐款,是不是显得很滑稽?”

在说明慈善公信力严重透支、三公消费居高不下的时代背景后,这份深圳报纸认为,北京的当务之急“不是发动市民捐款,也不是挖掘救灾过程中的英勇事迹,而是吃一堑长一智,从中吸取教训,就一些公众关切的问题作出回应。”

权利意识被这场暴风雨洗刷得格外清晰。经过一轮又一轮与公权力的抗争,以互联网为最重要根据地的中国民众已经变得更加严苛。虽然尚不能与一年前“7.23”后的山呼海啸相提并论,但“7.23”也已经被一些抗议者与那些被掩埋的动车车头相提并论,“要真相、要反思”。

就像那些起初听到预警时不以为然地认为“下个雨能出什么事”的人们一样,首都官员或许也没能想到这场天灾会在周末过后带来如此持续而猛烈的质问——这很可能与这个城市聚集了最多公共知识分子有关,与那些北京“爷们”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有关,总之,虽然那些由北京市主管的报纸和门户没能放行太多愤怒情绪,但在网络意见领袖的带领下,对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悲剧的尖锐拷问持续不断。

这些拷问反映在对这个曾经举办奥运的光鲜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之差的震惊上,反映在对气象预警信息发送范围和效率的质疑上,反映在当夜足球赛和演唱会照常举行的纳闷上,反映在对机场高速当夜坚持收费、交通协管次日张贴停车罚单的愤怒上,反映在对“降雨量百年一遇”的口径将成为政府免责理由的推测上……甚至,当发现连官办媒体也在赞颂“双闪车队”“爱心留宿”之类的民间互助为“正能量”时,那些异议者忍不住要怀疑这是宣传官员们将计就计设下的一个圈套,只不过是过往那些正面宣传穿上了“马甲”。他们决定,不给官方“转移视线”“引导舆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