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7日)

一、一一诵读

午时,千龙网发回头条快讯,称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已经抵达房山看望受灾群众。又一个“头七”,像两年前俞正声在上海、一年前温家宝在温州做的那样,这位中共高级官员率领下属在镜头前鞠躬哀悼罹难同胞。

体制内的步骤终于与体制外的呐喊合拍。在反复承诺一定会尽快公布最新遇难者人数后,那个“北京发布”的微博账号昨晚通报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最新消息:“截至7月26日,北京区域内共发现77具遇难者遗体,其中66名遇难者身份已经确认,11名遇难者身份仍在确认中。”

77,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数字在昨晚20时20分通过央视直播出来,并立刻成为各大门户网站头条。《人民日报》顾不得“图片拼接相对粗糙”,也要把记者余荣华在发布会现场获取的名单列表拍成图片、微博发布。

根据新华社发回的电稿,这位代表北京官方更新数据的新闻发言人解释说,“之所以至今才公布遇难者人数,是由于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给遇难者搜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遇难者身份确认也需要经过反复调查、核实”。在电视镜头前,“怀着无比沉痛心情”的这位官员起身鞠躬,“向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向遇难者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

“丁志健,男,34岁,溺亡;王姣姣,女,22岁,溺亡;张忠明,男,36岁,触电...”——早晨7点,央视主播再一次用缓重声调读出每一位北京暴雨夜遇难者的名字。

在他之前,欧阳夏丹已经在昨晚新闻1+1中临时插播,用这个方式朗读那份刚刚拿到的名单。这是这家电视台第一次用这种方式报道类似事件,而这一行为本身甚至也成为了新闻,门户网站已经用“央视主播逐个读出死者姓名”的标题彰显此举。

深夜守候在微博论坛上的人们为77名遇难者点起烛光,同时承认“这是载入史册的一夜。这一夜,遇难者终于以全姓名登上国家媒体。这是这个国家,第一次对一个个亡灵说,对不起……这短短的两分多钟,是莫大的进步与转变。“

如果他们看到今天的《人民日报》,或许会更加欣慰。不仅在头版播报遇难数字,同样也是第一次用接近四分之一个要闻版刊出遇难国民名单。在为此配发的快评《当那些沉重的名字一一念出》中,吴焰写道:“66个遇难者的名字,他们的身份年龄、遇难情形,被详细公布出来,被无数陌生人一一念出声来,此刻,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生命的重量,是灾难的痛苦,也是一次极其可贵的进步。”

在宣布对遇难者的尊重可以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后,这份中共中央机关报向执政者谏言:“虽然,我们还不习惯把那些遇难者的名单公布出来,那些在矿难中、火灾中、地震中、车祸中逝去的生命,还只能是数字。但汶川地震后,我们的国旗已经为遇难者而降;那么,北京“7•21”灾害的这份遇难者详细名单,能否也开启一个示范,让‘公布遇难者名单’从此成为‘以人为本’的实践典范,更成为政府的一种责任与义务。”

来自《人民日报》、吁求此举成为示范——这样又有政治背景又符合网络民意的文字,当然受五大门户主编们的集体欢迎,搜狐把这个新闻首页标题改成了肃穆的黑色,新浪和凤凰网更特意选了那句“公布遇难者名单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