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访问越南,并将访越视为职业生涯中的亮点;作为朝鲜公布绑架日本受害者报告的回报,朝鲜要求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进一步放松对朝制裁,朝日关系快速回暖。 这两件事情看似不相关,但是却凸显了一个事实:东亚冷战的意识形态阵线已经彻底成为历史遗产,具有重要地缘战略价值的“小国”再次成为撬动东亚格局的支点,这就可能会像冷战期间的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一样。

在阵营已经瓦解的东亚,中国的周边外交原则与美国的机会主义的“补漏”政策为小国外交提供了回旋空间,而小国的有效回旋则会让地区局势充满更多变数。

那么对于中美日这样在东亚格局中仍在角力的大国,朝鲜和越南是谁的支点国家?

朝鲜与越南分居东亚的南北两端,欧亚大陆伸向太平洋板块的两个支点,其地缘战略价值不言而喻,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分别在朝鲜和越南打了一场战争,尤其是越南战争,成为撕裂美国社会共识的导火线。而美国打这两场都有共同的诱因,即遏制共产主义主义向南扩张,防止在东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而此后东亚的发展则证明民族主义、国家利益要比意识形态更重要,美国结束越南战争、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美苏的核军备谈判逐渐展开。

意识形态的纽带的牢固性还是有限的,冷战结束之前,中越就爆发战争,而“敌我”的概念已经重组,中朝关系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中也是波折起伏不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朝鲜、越南并不是中国的支点国家,反倒消耗了中国大量的战略资源,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中国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思历史,或可得出以下教训:

其一,朝鲜与越南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家,朝鲜直到近代一直是中国铁杆的朝贡国(至于朝贡是为贸易而来,另当别论),从朝贡的等级关系向现代的同盟体系转换需要一个过程,那就是责任取代友谊,不计成本的朋友之情终归抵不过利益的算计。同盟体系的主体是在形式上平等的主权国家,需要划定各自的责任与权利,但是等级式(家长式)的关系中并没有这种责任的划分,大国与小国之间毋宁是一种购买忠诚与服从的关系。

其二, 冷战期间,意识形态以及政党关系的纽带在形式上超越了国家关系, 但是这些国家都需要完成现代国家的建设,而民族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合法性资源,民族主义是对等级式国际关系的否定,尤其是曾经的帝国征服的历史都会被重新钩沉出来,作为民族认同的资源,无论越南还是朝鲜都对中国保持戒心,甚至敌意。

其三,朝鲜、越南虽然是“小国”,但是一直心怀强国之志,并不甘于做大国的棋子,也在事实上抗拒“支点国家”的身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棋手国家,参与大国的博弈之中。

但朝鲜和越南的近况反差则甚大,访越的美国高官络绎不绝,而朝鲜则仍处于被制裁和孤立之中。美越关系在最近两三年内突然热络起来,2012年时任防长的帕内塔访问越南,并且到金兰湾一游,2013年国务卿克里到访,今年则是军事主官邓普西到越南,次一级的官员、议员到越南也是家常便饭。美国政府也在考虑放开对越南的致命性武器出口,这使得两军合作已经推进到破冰的前夜,越南大有成为美国的“支点国家”的架势。原因大体有两点:越南可以成为美国制衡中国的有力棋子,而越南可以以美国为靠山增强对华博弈的筹码;而越南政治改革的进程以及承诺“感动”了美国,尤其是越南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向美国倡导的民主、法治靠拢的时候,“敌友”的阵线会很快模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