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官方正式、民间自发都在纪念邓小平。有朋友认真地问我:应该怎样纪念邓小平呢?我也认真思考了一下,窃以为以下几个方面最重要。

今天的中国应重提“邓小平理论”

中国的发展一直是有理论指导的,从1949年发展至今,已经从最初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为十八大的最新表述——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中足见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脉络。

但想比于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中国特色革命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十四大确定的“邓小平理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别是中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建设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凡成就,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经过中国多年的发展证明,邓小平理论应该是指导中国继续改革的理论。

而重提理论的重要性在于,中国的国内仍有人纠结于姓资姓社,网络言论上对“左”与“右”的争论甚嚣尘上,这些都说明,在中国,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仍然不够。

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在中国还不够

而今,中国共产党已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而十八大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强调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求党内全员尤其是党内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不断学反复学”,“温故而知新”,熟悉并正确理解它,在中国的发展中实践中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

尤其是《邓小平文选》的第三卷是邓小平理论的精华所在,是经过邓小平本人认真审阅过的。还有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邓小平逝世前,历届党代会政治报告和重要的中央全会文件,也都经过他审阅,体现了他的思想和理论。十八大政治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入改革的决议,也是符合邓小平理论要求的文献。

实际上,邓小平理论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建设实践结合起来的创新理论。因此要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必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了解当代世界和认识中国的国情。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劳动、改进工具、利用自然资源以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生产劳动中结成各种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决定性的因素,不断前进的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与之适应。当先进生产关系适应时,会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时又必然严重阻碍生产力前进,先进的生产力必将冲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开拓新的与之适应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种适应又不适应的矛盾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不同的生产方式表征了不同的社会形态。

基于上述的阐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经历的形态——原始野蛮社会(采集狩猎社会)、奴隶社会(畜牧农耕社会)、封建社会(农业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社会)四种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评价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性的伟大进步,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像魔法般地呼唤出空前的生产力”。同时马克思主义又剖析了资本主义仍是一个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并越来越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必将不可避免地为新的社会所代替。这个新的社会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不随人意志转移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