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率轻松地回升到7.5%这个政府制定的目标,投资者也随之回复到了他们往常所处的精神分裂状态。一方面,他们感到欢欣鼓舞,乐见身为诸多亚洲和拉美国家增长引擎的中国回归了正轨。另一方面,他们又忧心忡忡,担心中国重新利用较宽松信贷政策来保证增长会引发更深层次的问题。原先他们害怕中国经济不平稳会伴随增长放缓,现在他们则转而担忧过度的杠杆会导致的种种后果。

世界已对中国的高增长率产生依赖,中国的高增长率则取决于中国的银行要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尽管中国工商银行(ICBC)、中国建设银行(CCB)、中国银行(BoC)和中国农业银行(ABC)等大型国有银行已经上市,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政策工具。这些银行在变得更加商业化的同时,也发展出更不透明、更隐秘的分支以规避限制它们盈利能力的监管规定。

中国的金融体系变得更为复杂,同时这个体系也变得更不透明了,这加深了人们对中国金融体系健康状况的担忧。根据澳新银行(ANZ)的估算,现在中国约20%的银行总资产,或者说价值30万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处于影子银行体系中。

中国政府推行的金融改革包括解除利率管制、减少对银行的依赖和更多依靠资本市场等。尽管这些改革蕴含短期风险,但长期来说会使金融体系变得更为健全。最终的受益者将是那些有能力、而非有内部关系的机构。然而,这个过程很可能会给既有的金融机构带来更多的损失,给新进入者带来更多的机遇——不管这些新进入者是中国的私营机构还是外国的私营机构。

这就是为什么外国投资机构最近在中国内地设立了小额贷款公司。虽然这些公司不得吸收公众存款或从公众手里融资,但它们可将贷款利率设为中国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的四倍,因此它们能向缺少抵押品或贷款记录的借款者放贷,以高利率来作为自己承担更高风险的补偿。

比如,在亚洲和纽约设有办事处的投资公司Clearwater Capital就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China Huarong Asset Management)进行合作,提供特殊贷款服务。而重庆市近期为了吸引资金重振该市经济,允许外资控股小贷公司。Clearwater Capital也在重庆设立了一家小贷公司。

与此同时,中国的大银行很可能会发现它们的融资成本上升,息差受到挤压,问题资产增多。随着监管部门整治影子银行活动,它们的理财产品费用收入也会减少。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是为了绕开存款利率限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金融业也将变得与外国的金融业更相似。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DB)的演变过程就是一个例子。

不久以前,国开行是中国国家政策的实施部门。从安哥拉和巴西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国开行在多国发挥作用。它发放的数十亿贷款(有时使用政府的资产负债表)通常都是一种卖方融资。这些国家的企业可用国开行发放给它们的贷款,来向中国的出口商订购资本设备。不过,由于金砖国家(Brics)新成立了一家银行,即所谓的“新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而拟定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又在筹建当中,因此未来在发放这种贷款方面,国开行将扮演不那么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