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周里,中美之间的全球竞争,扩展到了伦敦奥运会的舞台:中国在金牌竞赛中一路领先,直到最后几天才被美国超越。这个情况能带给我们什么新认识?

美国的46块金牌中,有25块是在两类运动中赢得的——游泳和田径,还有8块是在需要规模和速度的团体运动(如篮球)中赢得的。而中国的金牌集中于六类运动:举重、跳水、体操、乒乓球、游泳和羽毛球(各自取得的金牌数为4-7枚不等)。两国只在游泳和体操项目上有重叠,其他项目上的重叠非常少。刘翔在110米栏中令人失望的失利,让中国失去了一枚几乎板上钉钉的金牌,但除此之外(也除了竞走、五项全能比赛中的三枚银、铜牌之外),中国队给奥运田径比赛留下的印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正如美国队给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和举重比赛留下的印记一样。

看完奥运会的人会有这样的印象,中美在两个不同的方面主宰着奥运会:无论是在水中还是陆上,美国人在需要肢体速度的项目上有着不可撼动的优势,而在需要进攻性、勇气、精确性和反应速度的项目上,中国则拥有傲视群雄的能力。那么,中国有一天会在田径和游泳项目上和美国平分秋色吗?美国能在举重和跳水方面和中国分庭抗礼吗?考虑到两国在2012年奥运会准备期间的财力,以及运动人才储备的广泛性,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许应该是:在中美两国拥有某种天然优势的奥运项目上,两国已经分别取得了主宰地位。尽管总体上中美两国的奖牌竞争非常激烈,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两国在运动实力和竞技技巧上的天然差异,意味着它们之间并没有展开直接的竞争。在奥运会上,最终结果为美国夺金、中国拿银或铜牌的项目(或相反),是非常少的。

在全世界,中美两国正在为争取全球性的声威,展开面对面的竞争,但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状况意味着,在事实上,两国互补的情况,远远多于两国展开短兵相接的“零和博弈”。总体上而言,一个强大的中国会增强美国的力量,反之亦然。如果美国经济增长,中国出口产业显然会受益,而美国又是中国储蓄资金的主要利用者。

但遗憾的是,中美两个世界大国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这种互补性,却不是中美关系最为明显或重要的方面。只要看看美国大选,就能发现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人士都是如何努力利用美国社会涌动的反中国情绪,来争取大众的选票的。米特•罗姆尼已经把向国会提交认定中国为利率操纵者的提案,设定为本次竞选的核心政纲之一。与此同时,在今年1月,奥巴马在他的《国情咨文》中表现出了争取选票的灵敏嗅觉:他宣布成立一个“贸易执法单位”(Trade Enforcement Unit),“以调查中国等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与此同时,在六千英里之外的北京,中国政府也完全明白,无论中美双方私下里怎么交流,在本国民众面前表现出一副对美强硬面孔,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正在目睹的,权力和影响力从美国为首的西方向中国为首的新兴世界的转移,在世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但都伴随着一场大战,或者一系列的战争。今天,美国人不大愿意接受他们不再是“老大”的观点,并决心恢复(在一些人看来是维持)他们的地位。但中国的体量和经济增速将使中国不可避免地在经济方面超越美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占据全球GDP的14%,而美国为17%。对于一个即将在经济上俯视美国的中国,美国将如何应对?而另一方面,中国可以怎么做来缓解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紧张的加剧(这种加剧最终可能导致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