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开来因涉嫌谋杀一名英国商人出庭受审一事,在中国被标榜为开放的典范。官方报纸《环球时报》称,已倒台的中共“太子党”官员薄熙来之妻上周出庭,将增强公众对中国司法制度的信心。如果庭审过程真的是开放和透明的,公众的信心也许确实会增强。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这场政府安排的庭审中,有太多的疑问没有得到解答。除了一名法医专家外,庭上没有传唤任何证人作证。据报道承认罪行的谷开来,被拒绝使用家人挑选的律师,只得被迫接受党指定的辩护人。两名英国外交官和被害人家属的一名代表获准旁听,但公众和外国媒体被拒之门外。外人对控辩双方的辩论细节了解甚少,多数媒体只能得到官方的新闻稿,其内容重复,往往一字不差。即便多数人预期的有罪判决是正确的,谷开来的命运也似乎早在开庭之前就被决定了。这场庭审与其说强化了人们对法庭的信心,不如说暴露了中国司法体系依然存在的缺陷。

事实上,谷开来的“庭审秀”到头来也许并不是关于她涉嫌犯下的罪行,而是关于确保中共领导层在今年秋天顺利换届。

自4月以来一直遭到拘禁的薄熙来,此前是心怀大志的重庆市委书记。他曾经积极争取“入常”,即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的9名常委之一,在此过程中绕过党的机关,直接向公众寻求支持。但是,采用此类非正统的战术——与此同时聚敛大笔财富——似乎激怒了一些党内领导人。他被指严重违反党的纪律,但党并未说明具体是哪些纪律。就像谷开来一样,他的命运将根据党的需要(而非法律)来决定。

在高度公开化的整肃中,薄家已成为特权和不受惩罚的象征——很多人相信,这正是当今中国政坛精英阶层的标志。想必中共现在的意图是显示没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尤其是党内精英。但是谷开来庭审的不透明方式证明,中共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公众问责。长远来看,这是一场打不赢的战役。近几个月来,数以百万计的中国网民就薄熙来事件在博客上发表文章,其内容的准确性越来越高,这证明把党内政治隐藏在关紧的大门之后是很难的。不能永远忽视公众对问责的诉求。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