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陆续有一些人为自己在文革中的行为和伤害过的人而道歉,最近更多了些。其中,陈毅之子陈小鲁反思文革的道歉信引起了关注。陈小鲁在信中说,“作为当时(北京)八中学生领袖和校革委会主任,对校领导和一些老师、同学被批斗,被劳改负有直接责任。”向“曾经伤害过老校领导、老师和同学”郑重道歉。他还说文革是个“令人恐惧的年代”,自己的道歉太迟,但必须道歉,“没有反思,谈何进步!”并表示“违反宪法,侵犯人权的非人道主义行为不应该以任何形式在中国重演!”

陈小鲁的道歉信代表了很多人尤其是经历过文革的人的想法,只是他们中一些人可能因为勇气或其他原因而未走出这一步。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黑暗的时期。与我们这几代人有关的,是十年文革。无论在中共还是国家的历史上,文革都已被定性为一场浩劫。但从国家层面来说,至今对文革的描述还是粗线条的,并未深挖文革爆发的根源。后人从官史中,只知道这是一场由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几个反革命利用,给国家和民众造成的劫难。

官方修史有自己的局限,因为它总是带有某种特定目的,预设自己的价值和判断,用某个标准和尺度去裁剪历史。官史一般也缺乏对历史细节的描写,人们记住的只是一些抽象的结论。

官史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民间写史来弥补。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家,民间有修史的传统,虽然官方不主张对一些历史的黑暗面揭伤疤,但民间这些年来对文革的描述和回忆,还是非常之多。不过同样遗憾的是,很多亲历者对文革的描述,多数是受害者对直接加害者和运动发动者的控诉。从个体和国家的角度看,这种控诉有其必要。但过多地单纯控诉也容易将文革简单化,似乎文革的灾难中只有加害者和受害者;而苦难则被当做一种资本来宣扬,这在一些曾经的红卫兵和上山下乡的知青回忆录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上述两种对文革的个体回忆和叙述,虽然价值取向不同,但在剖析自我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选择性还原历史,不敢或不愿触及自己灵魂的阴暗面。

故而,陈小鲁等人的道歉信和忏悔文章,就显得弥足珍贵。它在让我们看到那个疯狂年代发生的出卖与背叛、无知与暴力的同时,还对此种行为进行了反省和忏悔。尽管对受害者来说,这些忏悔来得有些迟。

今天再看这场充满历史荒诞性和悲剧性的运动,虽无法准确地猜测运动发动者的真正目的,但不可否认,像这种声势浩大、波及面广、历时弥久的运动及其造成的灾难,决不像官史描述的那样简单,如果没有千百万人迎合和参与,仅靠个人或少数人之力是不可能发动的,即使发动了也不可能长久和席卷整个中国。

很多人可能会辩解,当初投身这场运动,是出于对领袖的崇拜和迷信,以及“砸烂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向往和狂热,或者纯粹出于年轻人的无知和叛逆。这种辩解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至少不诚实。若当初因认识有限而认为自己的举动乃是革命的表现,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做错事,尚可理解,那么在中国官方对文革进行彻底否定后,还以当初的理由为自己的辩护,或者以大家都如此为自己寻求开脱,则是说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