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全世界范围内多国央行争相减息,唯中国央行按兵不动。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否会加入此轮减息潮,成为市场跟踪的焦点。鉴于中国当前内忧外患,中国央行唯有一动不如一静。

对于中国而言,减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目前中国经济复苏动力偏弱,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依赖较大,在出口疲软、房地产严控的背景下,减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经济,但是却有可能令信贷风险以及楼市风险骤增;当前物价仍处于回升的趋势中,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被动压缩;况且,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较去年暴升60%,减息势必加剧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全球货币环境极度宽松,资金逐利特性导致大量热钱涌入中国等新兴市场,这不仅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也加大了中国政府防范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的难度。热钱涌入中国的主要缺口就是通过假贸易,不过,由于外管局和海关总署等多部门联合加强监管,二季度套利资金流入明显减少,预计未来数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较目前水平明显回落。

另外,中国央行本周重启已暂停一年多的央票,目的是有效应对跨境资金流入规模增加以及近期较多的到期央票。从发行量仅100亿元人民币看,规模不大彰显中国央行回笼流动性政策不放松的倾向。

中国央行本周四发布《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总基调不变,“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的目标减少至三个“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第一次不再提“调结构”,凸出了“控通胀”。

中国银行体系充裕的流动性促使央行重启央票,同时减息现两难境地,这些都暗示出中国当局对当前经济复苏疲弱格局的容忍。经济弱复苏,稳增长仍是首要宏调目标,因此货币政策需具有前瞻性和时效性,领先宏观经济变化。央行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制订者,必须拥有足够高的专业精神和对中国经济未来负责的勇气和决心,为货币政策负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作者邮箱:tao.feng@ftchinese.com)